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已于10月12日正式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麦当劳为什么要改成这个名字呢?
—Albert
这则改名的消息迅速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开来,并随即占据当晚微博热搜第一名。百度百科也借着热度将麦当劳的词条更换为了金拱门。
麦当劳的官方微博(注意,官方微博并没有改名为金拱门)在晚些时候也发出证实消息,表示此次改名主要在证照层面,发展业务的模式和日常业务不会改变。
此次改名的主要背景是,今年7月底,麦当劳宣布与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以及凯雷投资集团的战略合作已经完成交割。“新麦当劳”由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控股52%,凯雷集团和麦当劳分别持股28%和20%,新公司拥有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特许经营权。换句话说,它已不再是隶属于美国麦当劳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是中信和凯雷新成立的法律主体的子公司,因此从法律关系上,新公司的法律名称也不宜冠以“麦当劳”字样。不过在外界看来,在此次更名前,“新麦当劳”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
中信资本的一位项目负责人解释说,“改名”其实是麦当劳在全球各地出售国家/地区加盟权后的通行做法,如麦当劳总部售出拉美地区总特许加盟权后,该地区的麦当劳运营公司就改名为“ARCOS DORADOS”(意思正是西班牙语的“金拱门”),而不再使用McDonald’s字样。
事实上“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这一名称1993年12月就已经被麦当劳注册,在同一法定代表人名下,还有深圳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四川金拱门有限公司、山西金拱门有限公司等,成立时间分别为1990年、1999年和2014年。“金拱门”这一名称,来自于麦当劳logo—那个金色M就是拱门的设计,麦当劳公司创始人Ray Kroc也极其认可这一设计,认为它体现了“美国家庭齐聚金色拱门下”的美好寓意。
而“麦当劳”(McDonald’s)这个品牌名称,最早来自于一对姓McDonald并经营着同名汉堡店的兄弟,Kroc从中发现了商机,并在1960年代买下了这对兄弟的全部汉堡生意。也就是在那时,由两个抛物线元素组成的M型金色拱门,正式成为麦当劳的官方logo。所以公司名改为“金拱门”,完全有理可循。
想低调过渡的麦当劳,虽然没能逃过网友的调侃,但这次“更名风波”并不会给麦当劳造成什么实际影响—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餐厅仍将继续使用原先的“麦当劳”和“McDonald’s”品牌。企业名称和品牌名称有时根本就是两码事。
《第一财经周刊》记者 王玉昊
微博互动专区
绵牙仔:感觉今年双11整体热度已经开始消减,主要靠造势,有种“尬聊”之感,今年销售额增长率或许会有所降低。
RE:感觉确实有,但具体数字如何,下期这个时候就见分晓 啦。
Lesterxia:丧得像猪的星期六早上看到《看上去是双11,其实是全民数学考试》笑炸了,哈哈哈。
RE:作为话题编辑,同样丧的周一看到了你的话突然燃起了斗志。
乔让:想看富大人的专栏,这里我们这杂志太慢了嘤嘤嘤。
RE:下个我们的App试试订阅或者单篇购买呢?
RetinaRipper:#记一下#寒假打包买过期的《第一财经周刊》回来看,或者电子版也行。
RE:帮你晒出来,让大家一起来监督。
读者来信
房东说
只能说现在对于Airbnb的报道放大了这个行业的文艺气质,同时回避了它的生意本质。作为职业房东,遇到兴趣相投的客人概率非常低,可以说我们几乎不会和客人成为朋友。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要当水管工、装修工、保洁员、爸妈。
—2677473859
RE:共享不易,整个行业的发展可能还得取决于用户的素质吧。
消费者问
物流越来越发达,快递系统都在运用智能AI了,而且终端现在大都是快递柜,傳统人力成本降低,这种情况下,快递费不是应该越来越便宜么?
—安静的听书人
RE:那智能AI系统要怎么把快递送到终端的柜子里呢?这个行业虽然引入了很多新技术,但暂时还是摆脱不了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吧。
精彩的抗争
很喜欢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和特写,同样是互联网冲击下的产业—出版业与百货/零售业,在汹涌的浪潮中负隅顽抗,分别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email protected]
RE:预告一下,兴许再过几年(或者几个月)我们就要开始写线上增长到头后,在线零售商要开始寻找线下突破的稿子了。
城市的机遇
《拥有怎样的商圈,城市才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列举了这么多数据,似乎并没有解决问题。看了两期新一线的文章,这篇和之前南京苏果那篇(如果没记错),想问本土商超品牌是否也在周刊的考虑范围内?其实一直很好奇,一个城市的发展机遇是什么?是生活在那里的人,还是被放置在那里的政策?
—邵钧-山石禅人文生活馆
RE:目前看来,政策和人得相辅相成,所以许多发展走在前列的城市都把吸引人才摆在了工作的重要位置。
投资的机会
三星早就开始涨内存条的价格了。内存条就是今年最好的投资产品,价格翻了都快4倍了。
—桥豆麻袋
RE:谁承想,比特币让GPU成了奢侈品,“吃鸡”让内存成了期货。
多赚少亏是正途
《上海司机犯了什么错误》这篇文章说出一个真实的道理,固定额度的投资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但实际上收益并不理想。这点在投机市场上最为明显,只有在能挣钱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挣钱,亏钱的时候尽可能少地亏钱,才能实现总收益上的正向积累。 —没有蛀牙
RE:是的,认真阅读很受教。
新的分发渠道
以后可以整合出租车司机和餐馆老板的发歌权资源,打包卖给音乐人推歌 用。
—hello_hank
RE:兴许有些出租车司机就直接公路出道了。
解析
从传播学理解所谓的“品牌忠诚”,并非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而是消费者个人价值与品牌背后的符号价值之间的联系。品牌的符号本质上就是社会不同阶层、年龄、性别、品位、审美喜好等等各种群体身份的表征而已。这些被人为分化的社会身份不但是品牌所迎合的,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由品牌所建立的。而消费者则借助品牌,塑造了自身所谓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形象。换言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其实是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共谋。对品牌来说,想获得忠诚的消费者,前提就是必须先将品牌上升为某种广为人知的社会性符号,这种符号一旦建立,自会有消费者主动对号入座,而不再“消失”。
—沙滩企鹅
RE:话是这么说,但传播学有没有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有些品牌在获得了已经成熟稳定的形象之后,又总是心思活络地换形象呢?不如在下一封来信里继续探讨一下?
操个心
周刊说滴滴出行计划进入日本,可是我听日本的同学说日本打车费很贵,所以我想使用日本出租车的同胞应该也不会很多,毕竟去那里玩把钱花在出租车上不划算啊。
—长腿五花肉
RE:滴滴出行的出租车服务一开始的优势就不是便宜而是能在难打车的时候增加成功叫车的可能性吧。所以,对于目标用户来说价格应该不是问题,但反过来市场却是个问题了,毕竟,“日剧跑”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本周我推荐
難道是中场休息?
严肃的议会现场,看起来却像是一个老师刚离开了几分钟的教室。坐标:俄罗斯。
上榜理由:为什么俄罗斯的摄影师永远能抓到那么巧妙而又有张力的时机和画面?
推荐人:一个十五
—Albert
这则改名的消息迅速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开来,并随即占据当晚微博热搜第一名。百度百科也借着热度将麦当劳的词条更换为了金拱门。
麦当劳的官方微博(注意,官方微博并没有改名为金拱门)在晚些时候也发出证实消息,表示此次改名主要在证照层面,发展业务的模式和日常业务不会改变。
此次改名的主要背景是,今年7月底,麦当劳宣布与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以及凯雷投资集团的战略合作已经完成交割。“新麦当劳”由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控股52%,凯雷集团和麦当劳分别持股28%和20%,新公司拥有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特许经营权。换句话说,它已不再是隶属于美国麦当劳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是中信和凯雷新成立的法律主体的子公司,因此从法律关系上,新公司的法律名称也不宜冠以“麦当劳”字样。不过在外界看来,在此次更名前,“新麦当劳”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
中信资本的一位项目负责人解释说,“改名”其实是麦当劳在全球各地出售国家/地区加盟权后的通行做法,如麦当劳总部售出拉美地区总特许加盟权后,该地区的麦当劳运营公司就改名为“ARCOS DORADOS”(意思正是西班牙语的“金拱门”),而不再使用McDonald’s字样。
事实上“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这一名称1993年12月就已经被麦当劳注册,在同一法定代表人名下,还有深圳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四川金拱门有限公司、山西金拱门有限公司等,成立时间分别为1990年、1999年和2014年。“金拱门”这一名称,来自于麦当劳logo—那个金色M就是拱门的设计,麦当劳公司创始人Ray Kroc也极其认可这一设计,认为它体现了“美国家庭齐聚金色拱门下”的美好寓意。
而“麦当劳”(McDonald’s)这个品牌名称,最早来自于一对姓McDonald并经营着同名汉堡店的兄弟,Kroc从中发现了商机,并在1960年代买下了这对兄弟的全部汉堡生意。也就是在那时,由两个抛物线元素组成的M型金色拱门,正式成为麦当劳的官方logo。所以公司名改为“金拱门”,完全有理可循。
想低调过渡的麦当劳,虽然没能逃过网友的调侃,但这次“更名风波”并不会给麦当劳造成什么实际影响—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餐厅仍将继续使用原先的“麦当劳”和“McDonald’s”品牌。企业名称和品牌名称有时根本就是两码事。
《第一财经周刊》记者 王玉昊
微博互动专区
绵牙仔:感觉今年双11整体热度已经开始消减,主要靠造势,有种“尬聊”之感,今年销售额增长率或许会有所降低。
RE:感觉确实有,但具体数字如何,下期这个时候就见分晓 啦。
Lesterxia:丧得像猪的星期六早上看到《看上去是双11,其实是全民数学考试》笑炸了,哈哈哈。
RE:作为话题编辑,同样丧的周一看到了你的话突然燃起了斗志。
乔让:想看富大人的专栏,这里我们这杂志太慢了嘤嘤嘤。
RE:下个我们的App试试订阅或者单篇购买呢?
RetinaRipper:#记一下#寒假打包买过期的《第一财经周刊》回来看,或者电子版也行。
RE:帮你晒出来,让大家一起来监督。
读者来信
房东说
只能说现在对于Airbnb的报道放大了这个行业的文艺气质,同时回避了它的生意本质。作为职业房东,遇到兴趣相投的客人概率非常低,可以说我们几乎不会和客人成为朋友。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要当水管工、装修工、保洁员、爸妈。
—2677473859
RE:共享不易,整个行业的发展可能还得取决于用户的素质吧。
消费者问
物流越来越发达,快递系统都在运用智能AI了,而且终端现在大都是快递柜,傳统人力成本降低,这种情况下,快递费不是应该越来越便宜么?
—安静的听书人
RE:那智能AI系统要怎么把快递送到终端的柜子里呢?这个行业虽然引入了很多新技术,但暂时还是摆脱不了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吧。
精彩的抗争
很喜欢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和特写,同样是互联网冲击下的产业—出版业与百货/零售业,在汹涌的浪潮中负隅顽抗,分别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email protected]
RE:预告一下,兴许再过几年(或者几个月)我们就要开始写线上增长到头后,在线零售商要开始寻找线下突破的稿子了。
城市的机遇
《拥有怎样的商圈,城市才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列举了这么多数据,似乎并没有解决问题。看了两期新一线的文章,这篇和之前南京苏果那篇(如果没记错),想问本土商超品牌是否也在周刊的考虑范围内?其实一直很好奇,一个城市的发展机遇是什么?是生活在那里的人,还是被放置在那里的政策?
—邵钧-山石禅人文生活馆
RE:目前看来,政策和人得相辅相成,所以许多发展走在前列的城市都把吸引人才摆在了工作的重要位置。
投资的机会
三星早就开始涨内存条的价格了。内存条就是今年最好的投资产品,价格翻了都快4倍了。
—桥豆麻袋
RE:谁承想,比特币让GPU成了奢侈品,“吃鸡”让内存成了期货。
多赚少亏是正途
《上海司机犯了什么错误》这篇文章说出一个真实的道理,固定额度的投资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但实际上收益并不理想。这点在投机市场上最为明显,只有在能挣钱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挣钱,亏钱的时候尽可能少地亏钱,才能实现总收益上的正向积累。 —没有蛀牙
RE:是的,认真阅读很受教。
新的分发渠道
以后可以整合出租车司机和餐馆老板的发歌权资源,打包卖给音乐人推歌 用。
—hello_hank
RE:兴许有些出租车司机就直接公路出道了。
解析
从传播学理解所谓的“品牌忠诚”,并非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而是消费者个人价值与品牌背后的符号价值之间的联系。品牌的符号本质上就是社会不同阶层、年龄、性别、品位、审美喜好等等各种群体身份的表征而已。这些被人为分化的社会身份不但是品牌所迎合的,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由品牌所建立的。而消费者则借助品牌,塑造了自身所谓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形象。换言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其实是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共谋。对品牌来说,想获得忠诚的消费者,前提就是必须先将品牌上升为某种广为人知的社会性符号,这种符号一旦建立,自会有消费者主动对号入座,而不再“消失”。
—沙滩企鹅
RE:话是这么说,但传播学有没有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有些品牌在获得了已经成熟稳定的形象之后,又总是心思活络地换形象呢?不如在下一封来信里继续探讨一下?
操个心
周刊说滴滴出行计划进入日本,可是我听日本的同学说日本打车费很贵,所以我想使用日本出租车的同胞应该也不会很多,毕竟去那里玩把钱花在出租车上不划算啊。
—长腿五花肉
RE:滴滴出行的出租车服务一开始的优势就不是便宜而是能在难打车的时候增加成功叫车的可能性吧。所以,对于目标用户来说价格应该不是问题,但反过来市场却是个问题了,毕竟,“日剧跑”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本周我推荐
難道是中场休息?
严肃的议会现场,看起来却像是一个老师刚离开了几分钟的教室。坐标:俄罗斯。
上榜理由:为什么俄罗斯的摄影师永远能抓到那么巧妙而又有张力的时机和画面?
推荐人:一个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