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柳斌杰:新闻出版业至关重要的五年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中央已经把科学发展确定为今后5年发展的主题,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确定为发展的主线,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是科学研判当前新形势作出的必然选择。这5年,对新闻出版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5年,是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改革、发展、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大家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按照2011年初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的要求部署,紧紧围绕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用新思维、新举措、新办法,切实做好主题出版和重大宣传工作,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新闻出版产业,加强行政管理,使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继续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新闻出版产业继续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柳斌杰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枨晓明:“十二五”文化产业更重质量效益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突出的。可以将消费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城市化,以及出口结构升级看做是今后一段时间文化产业可以搭乘的“五驾马车”。
在新的发展阶段中,中国文化产业只要有意识地搭上消费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城市化以及出口结构升级这五辆车,就能吸取发展的能量,集聚发展的动力,获得发展的高速度。可以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特点将是,不再受到不利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不必再过分依赖于政府支持和公共财政投入,不再只关注增长的数量,而是把质量效益放在第一位。总之,在宏观经济环境的助推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将会发生重大转变,走上依靠内生动力发展的新路……
“十二五”期间我们还面临繁重的改革任务,非改革不能抓住重大的市场机遇、实现产业的发展。而且现在谈改革,是到了明确改革目标模式的时候了。十七大报告中明确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在新形势下对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文化权利予以重新强调,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从建立基本经济制度以保护公民经济权利,走向了建立基本文化制度以保护公民文化权利阶段。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可以告别文化生产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宪法规定的个人文化权利基础上构建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环境的法律体系,围绕个人文化经济利益调整社会法律关系,奠定文化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
(张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康式昭:加强保障基层群众特别是
农民工群众的文化权益
记:目前应该如何加强对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工群众的文化权益的保障力度?
康式昭:首先,要看到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这样一个人群是改革开放以后最先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的社会现象,这个现象要引起充分重视。要重视是多方面的,包括发挥他们的才能,让他们在建设当中发挥作用。我们今天侧重谈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的问题,保障文化权益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满足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要,要把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化艺术成果送到他们当中去,要方便他们能够欣赏和接受,这一点我觉得是各级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我们现在讲,政府买单、民众看戏,这几乎是全世界共有的规律性原则,西方政府也是,并不是把金钱看作一切,他对于他们的民族文化要保护,对民族文化的精粹要扶植。对于非盈利性的演出要保障民众的权益,就是政府要买单。现在农民工需要文化生活,不要让他们工余之后,受到其他不良社会现象或者不良社会风气的引诱,比如赌博、打架斗殴等等。我们能够满足他们正当的文化生活需要,保证他们能够有正常的、丰富的、健康的业余生活,这一点是第一位的。第二个方面,要保障他们文化的创造权,或者叫做文艺的创作权,这个权利的保障在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更急迫、更重要。他们自己应该是文艺创作的主体,尽管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许会粗糙一点、原始一点,但这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文艺创作。一旦他们的文化创造力被激发出来以后,他们自身也会不断地在磨炼当中提高。
(康式昭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著名文艺评论家)
柳斌杰:新闻出版业至关重要的五年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中央已经把科学发展确定为今后5年发展的主题,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确定为发展的主线,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是科学研判当前新形势作出的必然选择。这5年,对新闻出版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5年,是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改革、发展、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大家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按照2011年初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的要求部署,紧紧围绕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用新思维、新举措、新办法,切实做好主题出版和重大宣传工作,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新闻出版产业,加强行政管理,使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继续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新闻出版产业继续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柳斌杰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枨晓明:“十二五”文化产业更重质量效益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突出的。可以将消费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城市化,以及出口结构升级看做是今后一段时间文化产业可以搭乘的“五驾马车”。
在新的发展阶段中,中国文化产业只要有意识地搭上消费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城市化以及出口结构升级这五辆车,就能吸取发展的能量,集聚发展的动力,获得发展的高速度。可以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特点将是,不再受到不利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不必再过分依赖于政府支持和公共财政投入,不再只关注增长的数量,而是把质量效益放在第一位。总之,在宏观经济环境的助推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将会发生重大转变,走上依靠内生动力发展的新路……
“十二五”期间我们还面临繁重的改革任务,非改革不能抓住重大的市场机遇、实现产业的发展。而且现在谈改革,是到了明确改革目标模式的时候了。十七大报告中明确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在新形势下对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文化权利予以重新强调,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从建立基本经济制度以保护公民经济权利,走向了建立基本文化制度以保护公民文化权利阶段。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可以告别文化生产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宪法规定的个人文化权利基础上构建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环境的法律体系,围绕个人文化经济利益调整社会法律关系,奠定文化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
(张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康式昭:加强保障基层群众特别是
农民工群众的文化权益
记:目前应该如何加强对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工群众的文化权益的保障力度?
康式昭:首先,要看到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这样一个人群是改革开放以后最先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的社会现象,这个现象要引起充分重视。要重视是多方面的,包括发挥他们的才能,让他们在建设当中发挥作用。我们今天侧重谈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的问题,保障文化权益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满足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要,要把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化艺术成果送到他们当中去,要方便他们能够欣赏和接受,这一点我觉得是各级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我们现在讲,政府买单、民众看戏,这几乎是全世界共有的规律性原则,西方政府也是,并不是把金钱看作一切,他对于他们的民族文化要保护,对民族文化的精粹要扶植。对于非盈利性的演出要保障民众的权益,就是政府要买单。现在农民工需要文化生活,不要让他们工余之后,受到其他不良社会现象或者不良社会风气的引诱,比如赌博、打架斗殴等等。我们能够满足他们正当的文化生活需要,保证他们能够有正常的、丰富的、健康的业余生活,这一点是第一位的。第二个方面,要保障他们文化的创造权,或者叫做文艺的创作权,这个权利的保障在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更急迫、更重要。他们自己应该是文艺创作的主体,尽管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许会粗糙一点、原始一点,但这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文艺创作。一旦他们的文化创造力被激发出来以后,他们自身也会不断地在磨炼当中提高。
(康式昭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著名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