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重点倡导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激情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新课标教学实践应从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地位、“以生为本,自主探究”方面进行尝试,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我国学者余文森认为,自主学习的主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教师要把关爱、激情、微笑、信任、宽容带进课堂,以乐观向上、充满激情的导语和现代教育手段等,创设与学习有关的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借助问题和任务激发学习动机无疑是一个好的途径,而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比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我这样引入新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动画过程,鼓励学生把动画抽象成数学模型后,教师提出问题:直线和圆有哪些位置关系?你是如何判断的?你还能通过别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吗?你能通过数量关系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吗?带着这些问题,教师组织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这样在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经历探究等活动中获得新知,充分把时间空间留给了学生。
二、妙用地运用迁移理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对于学生的主体性、自立性、自觉性、主动性、创新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方法会产生一种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学习的迁移”。在这里所说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不是简单的思维定势。迁移在各个学科中普遍存在,数学也不例外,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等都能迁移。例如,学习整式加减对分式加减的学习就有促进作用。数学知识中的相似点越多,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出示新的学习材料,就尽量提示出它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比如,在学习“圆”的集合定义时,我就先对“角的平分线”的集合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进行复习概括,将“角平分线”的认知结构研究方法迁移到“线段垂直平分线”进而到“圆”的学习中,效果很好。本来“集合”概念较难理解,但是对照“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解释,学生们很容易得出“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这样巧用迁移规律,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拓展时空,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与空间,并且做到“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不演示;学生能自己思考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自己评价的,教师不表示”,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具体做法分三步:第一步,课前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做到:能分析课本中的关键字句和符号标记;能读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题意;能分析写出标题;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和注意事项。第二步,课堂教学。先按照好中差组成学习小组讨论解决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再由小组长或教师解答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因势利导讲解重难点内容。如果问题小组能够解决,由小组长或其他同学上讲台讲解例题,能够用教具讲解的尽量由学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讲解。最后,学生做教师出的自测题。自测题的内容不宜过多,难度适中,做完后由学生交换批改订正,教师抽查部分自测题,了解存在的问题。第三步,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本但不得重复。教师鼓励学生自制知识体系、典型习题手抄报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制作教具,鼓励学生写课后小论文,谈学习数学的一些体会等。
四、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学会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升学生自信心。教学中,对学生正确的反应要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或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教师不应该忽视或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应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有进步,谁能补充一下”或“你真棒”等。
五、关注学生学习动态,认真做好疑惑解答工作。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人之一,与每一位学生都应经常性地进行积极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时期的学习状况,同时对他们的课堂反应表示关注,对学生的作业内容、完成方式或有创造性的解答表示肯定,认真倾听和接受学生对教学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一、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我国学者余文森认为,自主学习的主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教师要把关爱、激情、微笑、信任、宽容带进课堂,以乐观向上、充满激情的导语和现代教育手段等,创设与学习有关的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借助问题和任务激发学习动机无疑是一个好的途径,而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比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我这样引入新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动画过程,鼓励学生把动画抽象成数学模型后,教师提出问题:直线和圆有哪些位置关系?你是如何判断的?你还能通过别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吗?你能通过数量关系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吗?带着这些问题,教师组织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这样在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经历探究等活动中获得新知,充分把时间空间留给了学生。
二、妙用地运用迁移理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对于学生的主体性、自立性、自觉性、主动性、创新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方法会产生一种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学习的迁移”。在这里所说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不是简单的思维定势。迁移在各个学科中普遍存在,数学也不例外,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等都能迁移。例如,学习整式加减对分式加减的学习就有促进作用。数学知识中的相似点越多,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出示新的学习材料,就尽量提示出它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比如,在学习“圆”的集合定义时,我就先对“角的平分线”的集合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进行复习概括,将“角平分线”的认知结构研究方法迁移到“线段垂直平分线”进而到“圆”的学习中,效果很好。本来“集合”概念较难理解,但是对照“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解释,学生们很容易得出“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这样巧用迁移规律,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拓展时空,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与空间,并且做到“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不演示;学生能自己思考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自己评价的,教师不表示”,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具体做法分三步:第一步,课前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做到:能分析课本中的关键字句和符号标记;能读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题意;能分析写出标题;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和注意事项。第二步,课堂教学。先按照好中差组成学习小组讨论解决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再由小组长或教师解答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因势利导讲解重难点内容。如果问题小组能够解决,由小组长或其他同学上讲台讲解例题,能够用教具讲解的尽量由学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讲解。最后,学生做教师出的自测题。自测题的内容不宜过多,难度适中,做完后由学生交换批改订正,教师抽查部分自测题,了解存在的问题。第三步,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本但不得重复。教师鼓励学生自制知识体系、典型习题手抄报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制作教具,鼓励学生写课后小论文,谈学习数学的一些体会等。
四、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学会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升学生自信心。教学中,对学生正确的反应要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或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教师不应该忽视或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应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有进步,谁能补充一下”或“你真棒”等。
五、关注学生学习动态,认真做好疑惑解答工作。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人之一,与每一位学生都应经常性地进行积极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时期的学习状况,同时对他们的课堂反应表示关注,对学生的作业内容、完成方式或有创造性的解答表示肯定,认真倾听和接受学生对教学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