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学扩招不断推进,博士生数量也跟着上升,传统的导师制向老板制转型,却又在短时间内显得不伦不类,怪象丛生。面对博士这一头衔,虽然外界有推崇敬畏者,但也不乏鄙夷讥讽者。博士究竟去哪儿,这个课题可能是所有博士生做过的所有课题中最棘手、最令人不安的一个。
尊严与困境:四种压力
1.经济压力
目前,我国博士教育的经费主要包括生活补助、科研经费、奖学金、培训拨款、研究拨款、出国访问、教育基金等部分,但数量上严重不足,博士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穷博士。国外有些院校明确规定导师课题经费中1/3要用来培养学生,而我国在政策层面完全把博导的教学和科研分开了。导师要支付学生各种费用,只能去拉很多简单的直接服务社会的课题,多由博士生完成。博士生水平因而难以提高。
“维持人际交往很吃力”,25岁的刘军如是说,“每天只能喝喝楼下免费的热水,一日三餐去食堂吃个简餐,买书的钱可能都要从自己牙縫里省,哪天买书了,自己都会不好意思出来吃饭,买个大饼鸡蛋凑合一顿就得了”。某211院校一名文学系博士在接受采访时称,“每个月只有1300元的补助,基本没有多余的娱乐活动。”因此,除了给老板做课题以外,他还悄悄地在外做一份“没有任何学术含量的兼职”。
理工科院系的博士待遇要好一些,尤其是导师的横向项目比较多的时候,“导师会象征性地发点钱,”某985院校电机系的一名博士说,“有时候每个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经济压力不可避免导致博士生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谋求生存上,从而影响其个人长远发展规划。
2.科研压力
发论文几乎是整个博士生涯中最重要的压力,而在导师缺乏学术指导,各实验室科研条件又参差不齐的境况下,何时能出成果,没人心里有底。曾有一个月,985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峰每天在实验室忙碌到12点才回寝室,直到凌晨两三点都睡不着,极度焦虑。“已经是博士第五年了,论文一直被导师拖着,学弟、学妹都以为我是团队中老师级的人物,然而我却连毕业的基本要求都没达到。”
由于文科博士的论文一般要求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因此难度小了很多,但却掺了许多杂质。就读于华北地区一所大学的文科博士生许嘉即将完成学校规定的3篇论文,但却要支付一万多元“版面费”。思政专业的李强说:“像我们这些无所谓质量高低的文章,只有版式漂亮与否,论文深度真不是甄别的标准,只是指望着一味迎合潮流。”
3.就业压力
日前发布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指出,我国博士就业渠道较窄,高校及科研机构成为博士毕业后的主要去处。据统计,有43.9%的博士生选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加上科研院所10.8%和“博士后”2.9%,接近60%的博士生在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近年,拥有高学历的博士毕业生越来越多地进入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超过5.2%的博士毕业生参与到社会管理和建设的各个方面。此外,出国继续深造人数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达到了毕业生总人数的2.9%。
博士生就业压力既来自于雇主群体对博士群体的偏见,也来自于博士群体内部对外界的排斥。在雇主群体看来,博士生是呆板、木讷、赢弱、傲娇的代名词,选择他们一是会受到更多的质疑,二是会产出更低的效益。
4.社交压力
由于所在的大学并不在211之列,很多博士补助标准仍停留在上世纪水准。于今日的消费水平而言,杯水车薪。由于近年来新增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大多集中在非211省属地方高校,因此,“收入不及低保户”的博士也越来越多。“同学聚会时,最囊中羞涩的必定是还在读博的,久而久之,我开始逃避这种聚会。”有博士在论坛上说,社交压力由此产生。
无论是校园内还是校园外,博士生群体都是最沉默寡言的群体,一方面,囿于年龄和自傲,博士生内心深处不屑于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低学历群体交流;另一方面,囿于经济压力与就业压力,过分的自尊又让博士生在内心深处羞于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再一方面,囿于科研压力,尚存理想主义与治学主义的博士生群体也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平台满足社交的需求。久而久之,书面化的口语交流方式、执拗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使得博士生越来越难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应然与实然
1.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针对博士生的管理采用的是松散的导师带学生的管理模式,基本是学生一年时间上课,两年时间跟随导师做论文。由于课题项目不多,大部分的博士生都是在上课一年之后,就纷纷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当中。
据调查,我国博士生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数量的要求,使得当下我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比例。很多导师忙于工作,不得不依托“分级管理”的模式,即导师管副教授,副教授管讲师,讲师指导博士生,博士生带研究生,研究生陪本科生一起玩的现象。
2.供求状况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迅速由研究生教育小国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据统计,硕士生招生数年均增幅为15.07%;博士生招生数年均增幅23.41%,大于硕士生招生数的增幅;全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0.4%。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尖锐,博士生更是降价销售,以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3.考核体系
目前中国博士生考核体系上尚存诸多不完善之处,总体上呈现“严进宽出”的特点,各高校普遍存在强制发表论文制度,除学位论文外,必须在所谓核心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
将论文数量作为唯一的考核指标,从选题开始,博士们就要“押宝”:什么研究方向容易发论文。理工科博士在毕业前需要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但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想要发SCI并不容易。无奈之下,一些学生只能改变研究方向,往容易发论文的方向靠,最后导致毕业论文成了“四不像”。加之,现在的期刊投稿中黑幕较多,很多真正有思想的文章很难从人情体系中脱颖而出,最后的论文答辩阶段也是人情模式,导师往往会邀请与自己相熟的教授来参与论文评审,使得对真正科研成果的评定大大减弱。
尽管因为学历指标上的优势,博士群体在生活状况和阶层定位上都有一定的优势,但博士群体应然与实然间的差距也让这一群体对自身的出路有着深深的困惑。要消除这些困惑,有必要重新审视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我们已有的高等教育体制,正确认识博士这一高知群体的特殊性。如此方能人尽其用,让优秀人才在各行各业发挥自身的能量,彰显自身的价值。
摘自学术中国
尊严与困境:四种压力
1.经济压力
目前,我国博士教育的经费主要包括生活补助、科研经费、奖学金、培训拨款、研究拨款、出国访问、教育基金等部分,但数量上严重不足,博士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穷博士。国外有些院校明确规定导师课题经费中1/3要用来培养学生,而我国在政策层面完全把博导的教学和科研分开了。导师要支付学生各种费用,只能去拉很多简单的直接服务社会的课题,多由博士生完成。博士生水平因而难以提高。
“维持人际交往很吃力”,25岁的刘军如是说,“每天只能喝喝楼下免费的热水,一日三餐去食堂吃个简餐,买书的钱可能都要从自己牙縫里省,哪天买书了,自己都会不好意思出来吃饭,买个大饼鸡蛋凑合一顿就得了”。某211院校一名文学系博士在接受采访时称,“每个月只有1300元的补助,基本没有多余的娱乐活动。”因此,除了给老板做课题以外,他还悄悄地在外做一份“没有任何学术含量的兼职”。
理工科院系的博士待遇要好一些,尤其是导师的横向项目比较多的时候,“导师会象征性地发点钱,”某985院校电机系的一名博士说,“有时候每个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经济压力不可避免导致博士生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谋求生存上,从而影响其个人长远发展规划。
2.科研压力
发论文几乎是整个博士生涯中最重要的压力,而在导师缺乏学术指导,各实验室科研条件又参差不齐的境况下,何时能出成果,没人心里有底。曾有一个月,985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峰每天在实验室忙碌到12点才回寝室,直到凌晨两三点都睡不着,极度焦虑。“已经是博士第五年了,论文一直被导师拖着,学弟、学妹都以为我是团队中老师级的人物,然而我却连毕业的基本要求都没达到。”
由于文科博士的论文一般要求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因此难度小了很多,但却掺了许多杂质。就读于华北地区一所大学的文科博士生许嘉即将完成学校规定的3篇论文,但却要支付一万多元“版面费”。思政专业的李强说:“像我们这些无所谓质量高低的文章,只有版式漂亮与否,论文深度真不是甄别的标准,只是指望着一味迎合潮流。”
3.就业压力
日前发布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指出,我国博士就业渠道较窄,高校及科研机构成为博士毕业后的主要去处。据统计,有43.9%的博士生选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加上科研院所10.8%和“博士后”2.9%,接近60%的博士生在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近年,拥有高学历的博士毕业生越来越多地进入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超过5.2%的博士毕业生参与到社会管理和建设的各个方面。此外,出国继续深造人数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达到了毕业生总人数的2.9%。
博士生就业压力既来自于雇主群体对博士群体的偏见,也来自于博士群体内部对外界的排斥。在雇主群体看来,博士生是呆板、木讷、赢弱、傲娇的代名词,选择他们一是会受到更多的质疑,二是会产出更低的效益。
4.社交压力
由于所在的大学并不在211之列,很多博士补助标准仍停留在上世纪水准。于今日的消费水平而言,杯水车薪。由于近年来新增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大多集中在非211省属地方高校,因此,“收入不及低保户”的博士也越来越多。“同学聚会时,最囊中羞涩的必定是还在读博的,久而久之,我开始逃避这种聚会。”有博士在论坛上说,社交压力由此产生。
无论是校园内还是校园外,博士生群体都是最沉默寡言的群体,一方面,囿于年龄和自傲,博士生内心深处不屑于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低学历群体交流;另一方面,囿于经济压力与就业压力,过分的自尊又让博士生在内心深处羞于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再一方面,囿于科研压力,尚存理想主义与治学主义的博士生群体也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平台满足社交的需求。久而久之,书面化的口语交流方式、执拗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使得博士生越来越难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应然与实然
1.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针对博士生的管理采用的是松散的导师带学生的管理模式,基本是学生一年时间上课,两年时间跟随导师做论文。由于课题项目不多,大部分的博士生都是在上课一年之后,就纷纷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当中。
据调查,我国博士生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数量的要求,使得当下我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比例。很多导师忙于工作,不得不依托“分级管理”的模式,即导师管副教授,副教授管讲师,讲师指导博士生,博士生带研究生,研究生陪本科生一起玩的现象。
2.供求状况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迅速由研究生教育小国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据统计,硕士生招生数年均增幅为15.07%;博士生招生数年均增幅23.41%,大于硕士生招生数的增幅;全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0.4%。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尖锐,博士生更是降价销售,以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3.考核体系
目前中国博士生考核体系上尚存诸多不完善之处,总体上呈现“严进宽出”的特点,各高校普遍存在强制发表论文制度,除学位论文外,必须在所谓核心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
将论文数量作为唯一的考核指标,从选题开始,博士们就要“押宝”:什么研究方向容易发论文。理工科博士在毕业前需要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但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想要发SCI并不容易。无奈之下,一些学生只能改变研究方向,往容易发论文的方向靠,最后导致毕业论文成了“四不像”。加之,现在的期刊投稿中黑幕较多,很多真正有思想的文章很难从人情体系中脱颖而出,最后的论文答辩阶段也是人情模式,导师往往会邀请与自己相熟的教授来参与论文评审,使得对真正科研成果的评定大大减弱。
尽管因为学历指标上的优势,博士群体在生活状况和阶层定位上都有一定的优势,但博士群体应然与实然间的差距也让这一群体对自身的出路有着深深的困惑。要消除这些困惑,有必要重新审视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我们已有的高等教育体制,正确认识博士这一高知群体的特殊性。如此方能人尽其用,让优秀人才在各行各业发挥自身的能量,彰显自身的价值。
摘自学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