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是实施目标教学模式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强化和调控目标检测的重要手段。高中历史老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准确、及时、高效地进行信息反馈呢?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笔者的认识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结构抓关键,变换形式求最佳,立足整体顾全面。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信息反馈 有效性 策略
有效的信息反馈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结构,在教学重点、难点、细节以及知识的生长点等关键处抓反馈。同时要注重课前信息反馈,提高备课质量;把握课外信息反馈,提高整体效果,全面多层获取有效信息的反馈。只有当历史老师有效掌握和利用了教学的反馈信息,才能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优化课堂结构,抓住关键反馈
所谓课堂教学结构,指的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诸多要素在课堂教学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相对稳定的组合方式及活动序列。高中历史教学要优化课堂结构,首先就要抓住关键环节进行有效反馈。
1.咬定青山不放松——在重点难点处抓反馈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处不仅指历史教学内容的关节点,还指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难点;不仅包括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制度,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还有训练提高学生能力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只有突破形式的思维障碍,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有的放矢抓反馈,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指导整个教学活动。例如,讲授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重点概念,教师就要重锤重音,设疑问难,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例如,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史实的变化,我设计了一张《中国政治经济史实变化比较表》,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辨清了这两个概念的异同。这样,提在关键处,问在紧要点,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够准确理解,理性思辨能力也切实得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直达历史知识概念的内涵。
2.浅处无妨有卧龙——在材料细节处抓反馈
人常说,“见微知著”。历史教学亦然。它既需要高屋建瓴,也需要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通过细枝末节,窥探深层奥秘。如在教学人教版《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节时,我出示了历史照片《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于是,我设计提问:“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这样,及时反馈,把学生的思绪引向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瞬间。再如在讲述“二战后期的国际会议”时,我作了如下细节拓展: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次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教师锤炼出这样的问题:你能读出以上三国在调侃之余,有何居心么?你能预测一下在打败共同敌人之后三国关系的发展趋势吗?寥寥数语,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探求真知的热情。学生们或会心微笑,或摇头颔首,或嘘唏感叹……人人思如泉涌,发言踊跃,因为“触动情感的语言是最深刻的”。
二、变换多种方式,力求最佳反馈
灵活多样的形式是获取最佳反馈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在反馈信息时,我通常采用“望、闻、问、测”四字要诀,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望——察颜观色看表情
课堂教学中,学生丰富的体态语往往与他们对教师讲课的理解程度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兴趣密切相关,是其真情的自然流露。积极的体态语往往表现为:静静地盯着老师,眼睛发亮,十分专注地听老师讲述,时而蹙眉,时而轻笑;相反,消极的体态语常表现为眼神呆滞,甚至个别打瞌睡或转头看别处,这说明学生没有接受这个知识,或是讲得太浅学生没兴趣,或是讲得太深或方法不得当学生听不懂,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深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每节课都获得高效率、好效果。一个有经验的高中历史老师,他总是非常注意学生的表情反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一颦一笑,据此科学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教学方法和手段。事实证明,如果存在于学生心中的疑窦反馈不出来,抑或是反馈出来而教师轨枕无睹,那么,即便你的课讲得多么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也将是一句空话。
2.闻——倾耳细听辨动静
历史老师要充分发挥听的功能,获取反馈信息。一堂历史课从始到终及课前、课后,都要听听学生议论;形式可在适当时,允许以至组织学生说悄悄话,组织分几个小组讨论等,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口头语言反馈是直接的、容易获得的反馈。学生的回答及学生在教学任务以外发出的语言声响、故意散发出来的捣乱声音以及开小差交头接耳的声音等等,都是历史老师要关注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出现的种种声音甚或杂音,调整自己的教学。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是也!
3.问——刨根问底探真情
课堂提问要体现激励原则,不能拘囿于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而应当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在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部分时,没有按传统教法,直截了当地点中日甲午海战的影响,而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不少同学提出了诸如“日本为什么要挑起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甲午海战后日本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之类的问题。这些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有的放矢、因势利导,通过教师点拨分析和师生共同讨论,中日甲午海战对中国的恶劣影响便跃然而出。
信息反馈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环节。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用自己的眼睛看我们的教学现象,并且用我们自己的头脑来对之进行分析”,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的循环式的信息反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优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大.2003年6月.
[2]肖川著.《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岳麓书社出版,2005年3月.
[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欧阳芬主编.《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
[5]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小越中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信息反馈 有效性 策略
有效的信息反馈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结构,在教学重点、难点、细节以及知识的生长点等关键处抓反馈。同时要注重课前信息反馈,提高备课质量;把握课外信息反馈,提高整体效果,全面多层获取有效信息的反馈。只有当历史老师有效掌握和利用了教学的反馈信息,才能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优化课堂结构,抓住关键反馈
所谓课堂教学结构,指的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诸多要素在课堂教学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相对稳定的组合方式及活动序列。高中历史教学要优化课堂结构,首先就要抓住关键环节进行有效反馈。
1.咬定青山不放松——在重点难点处抓反馈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处不仅指历史教学内容的关节点,还指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难点;不仅包括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制度,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还有训练提高学生能力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只有突破形式的思维障碍,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有的放矢抓反馈,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指导整个教学活动。例如,讲授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重点概念,教师就要重锤重音,设疑问难,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例如,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史实的变化,我设计了一张《中国政治经济史实变化比较表》,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辨清了这两个概念的异同。这样,提在关键处,问在紧要点,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够准确理解,理性思辨能力也切实得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直达历史知识概念的内涵。
2.浅处无妨有卧龙——在材料细节处抓反馈
人常说,“见微知著”。历史教学亦然。它既需要高屋建瓴,也需要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通过细枝末节,窥探深层奥秘。如在教学人教版《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节时,我出示了历史照片《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于是,我设计提问:“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这样,及时反馈,把学生的思绪引向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瞬间。再如在讲述“二战后期的国际会议”时,我作了如下细节拓展: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次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教师锤炼出这样的问题:你能读出以上三国在调侃之余,有何居心么?你能预测一下在打败共同敌人之后三国关系的发展趋势吗?寥寥数语,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探求真知的热情。学生们或会心微笑,或摇头颔首,或嘘唏感叹……人人思如泉涌,发言踊跃,因为“触动情感的语言是最深刻的”。
二、变换多种方式,力求最佳反馈
灵活多样的形式是获取最佳反馈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在反馈信息时,我通常采用“望、闻、问、测”四字要诀,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望——察颜观色看表情
课堂教学中,学生丰富的体态语往往与他们对教师讲课的理解程度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兴趣密切相关,是其真情的自然流露。积极的体态语往往表现为:静静地盯着老师,眼睛发亮,十分专注地听老师讲述,时而蹙眉,时而轻笑;相反,消极的体态语常表现为眼神呆滞,甚至个别打瞌睡或转头看别处,这说明学生没有接受这个知识,或是讲得太浅学生没兴趣,或是讲得太深或方法不得当学生听不懂,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深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每节课都获得高效率、好效果。一个有经验的高中历史老师,他总是非常注意学生的表情反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一颦一笑,据此科学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教学方法和手段。事实证明,如果存在于学生心中的疑窦反馈不出来,抑或是反馈出来而教师轨枕无睹,那么,即便你的课讲得多么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也将是一句空话。
2.闻——倾耳细听辨动静
历史老师要充分发挥听的功能,获取反馈信息。一堂历史课从始到终及课前、课后,都要听听学生议论;形式可在适当时,允许以至组织学生说悄悄话,组织分几个小组讨论等,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口头语言反馈是直接的、容易获得的反馈。学生的回答及学生在教学任务以外发出的语言声响、故意散发出来的捣乱声音以及开小差交头接耳的声音等等,都是历史老师要关注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出现的种种声音甚或杂音,调整自己的教学。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是也!
3.问——刨根问底探真情
课堂提问要体现激励原则,不能拘囿于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而应当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在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部分时,没有按传统教法,直截了当地点中日甲午海战的影响,而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不少同学提出了诸如“日本为什么要挑起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甲午海战后日本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之类的问题。这些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有的放矢、因势利导,通过教师点拨分析和师生共同讨论,中日甲午海战对中国的恶劣影响便跃然而出。
信息反馈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环节。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用自己的眼睛看我们的教学现象,并且用我们自己的头脑来对之进行分析”,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的循环式的信息反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优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大.2003年6月.
[2]肖川著.《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岳麓书社出版,2005年3月.
[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欧阳芬主编.《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
[5]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小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