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月,纽约佳士得“大师作品”拍卖会上拍一件颇为引人注意的作品——吉罗拉莫?罗马尼奥(Girolamo Romanino,1484-1562年)的《背着十字架的耶稣》(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之所以引人注目,其原因不仅仅是这件作品背负着文艺复兴的光环,而且背后隐藏着众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名家名作
吉罗拉莫?罗马尼奥出生于意大利布雷西亚(Brescia),早年的艺术训练和生活未见记载。二十多岁时定居威尼斯,他的画风尤其是画面的着色深受威尼斯画派影响。他精力旺盛,足迹遍布整个意大利的北部,壁画、祭坛画、肖像画乃至私人宗教画无不涉及,是文艺复兴时期北部意大利画派的领军人物。《背着十字架的耶稣》是罗马尼奥晚期的作品,表现《圣经》中耶稣背负十字架的情节。画中耶稣身着庄严的缎袍,头上戴着荆棘圈,背负沉重的十字架,身后浮现出拷问者的头部形象,浓密的胡子、红色的帽子以及白色的羽饰,张牙露嘴,握紧拳头,同时拉紧套在耶稣脖子上打结的绳子。此画构图新颖,展现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但画面尽量保持克制,营造出和平的气氛,宣扬了耶稣的奉献精神。据研究,这幅作品可能是受16世纪有名的艺术赞助人阿威洛尔第家族委托而绘制,放置在卧室或小阁楼中。这一家族曾委托提香(Titian,1490-1576年)、萨沃尔多(Savoldo,约1480-1578年)等艺术大师绘制作品。
坎坷经历
据相关资料记载,1820年布雷西亚的伯格罗尼曾收藏《背着十字架的耶稣》,但无法确认是否就是这幅作品。首次准确的记载是1853年,奥多里奇在布雷西亚的凯撒和安东尼奥收藏里发现了此画的身影。1900年,米兰的克雷斯皮成为此画的主人。但这幅画的传奇经历要从它的下一任主人犹太裔商人费德里科?金泰利?德?朱塞佩(Federico Gentility di Giusepi)开始。作为一名艺术收藏家,费德里科?金泰利眼光独到,拥有大量古老油画、素描、书籍和手稿,以及18世纪的法国家具,甚至被同时代的人称为研究意大利早期绘画的“行家”。1914年,费德里科?金泰利在巴黎购得此画。到1940年,这位收藏家寿终正寝之时,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遗产,包括这些数量庞大的艺术珍品。当年6月,希特勒的纳粹德国进攻法国,法国不久宣布投降,并成立了以亨利?菲利浦?贝当(Henri Philippe Petain)为首的傀儡政府——维希政府(1940-1944年)。从“水晶之夜”开始,德国人开始有组织地屠杀掠夺犹太人。费德里科?金泰利的后人不久逃离法国,当时德国法律禁止已经离开被占领地区的人返回故居,所以他的家族无法索回这些遗产。最终由法国维希政府在金泰利的庄园进行拍卖出售这批价值连城的珍宝,这幅作品也从此销声匿迹。
但考虑到,曾是一名“不入流”画家的希特勒,二战期间曾计划夺尽欧洲的艺术珍宝,在奥地利林茨创建世界上最庞大的艺术博物馆,甚至为此专门建立特种部队“林茨特遣队”。据不完全统计,从1933年到1945年间,纳粹掠夺了将近67万件艺术品,战后只有少数物归原主,还有大量艺术珍品下落不明成为谜团。前不久,一位意大利历史学家从尘封的档案中发现了纳粹党卫军的藏宝线索,并将宝库的位置锁定在德国和捷克边境的一处废弃银矿下。据此联想,罗马尼奥《背着十字架的耶稣》的命运也就不难猜测了。
所有权的争夺
时隔几十年之后,1996年米兰的波利收藏了这幅久未谋面的名作,并于1998年在米兰布雷拉美术馆(Pinacoteca di Brera Museum,以收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绘画作品而闻名)展出。恰巧一年后的6月20日,巴黎法院宣布1941年由法国维希政府主持的拍卖为非法拍卖,继而宣布费德里科?金泰利?德?朱塞佩的继承人对遗产的所有权。于是,费德里科?金泰利的继承人开始追讨1941年流出的艺术品。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已经从卢浮宫、里昂美术馆、柏林图片库收回了十多件艺术品。但布雷拉美术馆却始终拒绝将《背着十字架的耶稣》归还,至此,争夺此画所有权的“持久战”拉开了序幕。这样的案例也非个例,匈牙利犹太人哈特瓦尼收藏的艺术品同样在二战中被纳粹抢掠殆尽,其中一些归在“哈特瓦尼”名下的画作至今仍被悬挂在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中,哈特瓦尼的后裔也在争夺这些画作的所有权。但对于这些被纳粹掠夺的艺术品的所有权,馆方与原持有者各执一词,争议不断。
完璧归赵
后来,布雷拉美术馆将此画借给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玛丽?布罗根艺术与科学博物馆(Mary Brogan Museum of Art & Science)。据说是一位工作人员将此消息透露给费德里科?金泰利的继承人,由此引发一起涉及国际刑警组织、美国移民局、海关执法局和美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在内的安全调查。最终,去年9月,美国移民局和海关执法人员在玛丽?布罗根艺术与科学博物馆查获此画。2012年2月6日,美国北佛罗里达州法院判定这幅作品应为费德里科?金泰利?德?朱塞佩的继承人所有。4月18日,作品正式归还到费德里科?金泰利继承人的手中。至此,关于罗马尼奥《背着十字架的耶稣》的所有权之争才落下帷幕。
为此不得一提,美国人发起的纳粹大屠杀艺术品归还计划,一些存在类似所有权之争的作品在美国展出时,经由美国法院判决而被归还原法定主人。前不久,为避免海外博物馆出借的艺术品在美国展览时受所有权案件纠纷影响,美国艺术博物馆管理者协会提出《国际文化交流司法豁免解释法》,授予艺术品豁免权的判决可以阻止后续上诉,从而使收回过程变得困难进而保障馆方的利益,吸引更多的艺术珍品到美国展览,但二战时纳粹大屠杀中被掠夺的犹太人艺术品却是例外。美国对涉及犹太人的事件还是一如既往的关注。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幅画重新回到费德里科?金泰利?德?朱塞佩家族手中。为了庆祝收回此作品,这个家族委托纽约佳士得将其拍卖。文艺复兴的光环,再加上坎坷的经历,足以赚得众人的眼球,难怪佳士得“古典大师与19世纪艺术”副主席尼古拉斯?霍尔(Nikolais Hall) 评论说:“佳士得非常荣幸能够代表费德里科?金泰利?德?朱塞佩的继承人拍卖这件罕见的作品”。这件作品不负众望,拍卖底价高达250-350万美元,最终以456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名家名作
吉罗拉莫?罗马尼奥出生于意大利布雷西亚(Brescia),早年的艺术训练和生活未见记载。二十多岁时定居威尼斯,他的画风尤其是画面的着色深受威尼斯画派影响。他精力旺盛,足迹遍布整个意大利的北部,壁画、祭坛画、肖像画乃至私人宗教画无不涉及,是文艺复兴时期北部意大利画派的领军人物。《背着十字架的耶稣》是罗马尼奥晚期的作品,表现《圣经》中耶稣背负十字架的情节。画中耶稣身着庄严的缎袍,头上戴着荆棘圈,背负沉重的十字架,身后浮现出拷问者的头部形象,浓密的胡子、红色的帽子以及白色的羽饰,张牙露嘴,握紧拳头,同时拉紧套在耶稣脖子上打结的绳子。此画构图新颖,展现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但画面尽量保持克制,营造出和平的气氛,宣扬了耶稣的奉献精神。据研究,这幅作品可能是受16世纪有名的艺术赞助人阿威洛尔第家族委托而绘制,放置在卧室或小阁楼中。这一家族曾委托提香(Titian,1490-1576年)、萨沃尔多(Savoldo,约1480-1578年)等艺术大师绘制作品。
坎坷经历
据相关资料记载,1820年布雷西亚的伯格罗尼曾收藏《背着十字架的耶稣》,但无法确认是否就是这幅作品。首次准确的记载是1853年,奥多里奇在布雷西亚的凯撒和安东尼奥收藏里发现了此画的身影。1900年,米兰的克雷斯皮成为此画的主人。但这幅画的传奇经历要从它的下一任主人犹太裔商人费德里科?金泰利?德?朱塞佩(Federico Gentility di Giusepi)开始。作为一名艺术收藏家,费德里科?金泰利眼光独到,拥有大量古老油画、素描、书籍和手稿,以及18世纪的法国家具,甚至被同时代的人称为研究意大利早期绘画的“行家”。1914年,费德里科?金泰利在巴黎购得此画。到1940年,这位收藏家寿终正寝之时,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遗产,包括这些数量庞大的艺术珍品。当年6月,希特勒的纳粹德国进攻法国,法国不久宣布投降,并成立了以亨利?菲利浦?贝当(Henri Philippe Petain)为首的傀儡政府——维希政府(1940-1944年)。从“水晶之夜”开始,德国人开始有组织地屠杀掠夺犹太人。费德里科?金泰利的后人不久逃离法国,当时德国法律禁止已经离开被占领地区的人返回故居,所以他的家族无法索回这些遗产。最终由法国维希政府在金泰利的庄园进行拍卖出售这批价值连城的珍宝,这幅作品也从此销声匿迹。
但考虑到,曾是一名“不入流”画家的希特勒,二战期间曾计划夺尽欧洲的艺术珍宝,在奥地利林茨创建世界上最庞大的艺术博物馆,甚至为此专门建立特种部队“林茨特遣队”。据不完全统计,从1933年到1945年间,纳粹掠夺了将近67万件艺术品,战后只有少数物归原主,还有大量艺术珍品下落不明成为谜团。前不久,一位意大利历史学家从尘封的档案中发现了纳粹党卫军的藏宝线索,并将宝库的位置锁定在德国和捷克边境的一处废弃银矿下。据此联想,罗马尼奥《背着十字架的耶稣》的命运也就不难猜测了。
所有权的争夺
时隔几十年之后,1996年米兰的波利收藏了这幅久未谋面的名作,并于1998年在米兰布雷拉美术馆(Pinacoteca di Brera Museum,以收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绘画作品而闻名)展出。恰巧一年后的6月20日,巴黎法院宣布1941年由法国维希政府主持的拍卖为非法拍卖,继而宣布费德里科?金泰利?德?朱塞佩的继承人对遗产的所有权。于是,费德里科?金泰利的继承人开始追讨1941年流出的艺术品。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已经从卢浮宫、里昂美术馆、柏林图片库收回了十多件艺术品。但布雷拉美术馆却始终拒绝将《背着十字架的耶稣》归还,至此,争夺此画所有权的“持久战”拉开了序幕。这样的案例也非个例,匈牙利犹太人哈特瓦尼收藏的艺术品同样在二战中被纳粹抢掠殆尽,其中一些归在“哈特瓦尼”名下的画作至今仍被悬挂在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中,哈特瓦尼的后裔也在争夺这些画作的所有权。但对于这些被纳粹掠夺的艺术品的所有权,馆方与原持有者各执一词,争议不断。
完璧归赵
后来,布雷拉美术馆将此画借给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玛丽?布罗根艺术与科学博物馆(Mary Brogan Museum of Art & Science)。据说是一位工作人员将此消息透露给费德里科?金泰利的继承人,由此引发一起涉及国际刑警组织、美国移民局、海关执法局和美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在内的安全调查。最终,去年9月,美国移民局和海关执法人员在玛丽?布罗根艺术与科学博物馆查获此画。2012年2月6日,美国北佛罗里达州法院判定这幅作品应为费德里科?金泰利?德?朱塞佩的继承人所有。4月18日,作品正式归还到费德里科?金泰利继承人的手中。至此,关于罗马尼奥《背着十字架的耶稣》的所有权之争才落下帷幕。
为此不得一提,美国人发起的纳粹大屠杀艺术品归还计划,一些存在类似所有权之争的作品在美国展出时,经由美国法院判决而被归还原法定主人。前不久,为避免海外博物馆出借的艺术品在美国展览时受所有权案件纠纷影响,美国艺术博物馆管理者协会提出《国际文化交流司法豁免解释法》,授予艺术品豁免权的判决可以阻止后续上诉,从而使收回过程变得困难进而保障馆方的利益,吸引更多的艺术珍品到美国展览,但二战时纳粹大屠杀中被掠夺的犹太人艺术品却是例外。美国对涉及犹太人的事件还是一如既往的关注。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幅画重新回到费德里科?金泰利?德?朱塞佩家族手中。为了庆祝收回此作品,这个家族委托纽约佳士得将其拍卖。文艺复兴的光环,再加上坎坷的经历,足以赚得众人的眼球,难怪佳士得“古典大师与19世纪艺术”副主席尼古拉斯?霍尔(Nikolais Hall) 评论说:“佳士得非常荣幸能够代表费德里科?金泰利?德?朱塞佩的继承人拍卖这件罕见的作品”。这件作品不负众望,拍卖底价高达250-350万美元,最终以456万美元的价格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