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校漂族”漂泊在学校周围。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摇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从本质上讲,大部分“校漂族”都是逃避现实的表现。“校漂族”只有直面社会上的激烈竞争,认清自己,为自己做一个合适的职业定位,才能迎来新生活。
关键词:“校漂族”;大学生就业;对比;工作建议
1“校漂族”的分类
“校漂族”大致可以分为六类[1]:
①“考试派”——避开就业高峰、增加就业砝码的“考研族”和“公考派”。②“不就业派”——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求职遇到困难,不愿意放低要求就业,于是选择留在学校等待机会。
③“围城边缘派”——拿不到毕业证,在学校这个避风港中躲避的大学生。
④“母校依恋派”——坐享家庭财富,发愁工作和未来,从而延续单纯的校园生活。
⑤“创业派”——放弃所学专业,小本经营,在学校附近开店,原因是看中了学校周围旺盛的人气和熟悉的环境。
⑥“出国留学派”——选择住在学校附近为出国做准备,如办理出国签证手续、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等。这部分大学生占“校漂族”的少数。
2“校漂族”的产生原因
(1)社会成因。①高校扩招的影响。扩招后,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压力增大,毕业后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②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唯学历是举”现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苛刻,使其在求职时遭到“学历歧视”而决心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③高校就业指导乏力。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够健全,专职人员稀缺,难以有效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社会知识,不想走入社会。
(2)个体心理成因。①就业期望值过高。当代大学生都希望找到待遇丰厚的工作,高期望与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形成巨大反差,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宁愿待业也不肯从事自己认为不理想的工作。
②依赖、逃避心理。一部分“校漂族”意志薄弱,没有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对接,不能很好地调节自我心理,把高校看作是自身社会角色的一个过渡。
③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我国大学生总体上职业生涯意识不强或者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理想化倾向,对自己缺乏正确定位。
3“校漂族”的影响
(1)给自身带来心理上的落寞和自卑。一方面,“校漂族”是游离于学校和社会之间一个群体,他们缺乏归属感,因而会产生一种落寞情绪,容易孤立、焦虑甚至抑郁。另一方面,他们就业期望值比较高,如果遇到反复的失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2)增加了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校漂族”的日常开支主要靠家庭负担,这项成本是家庭预算中的额外负担。另外,子女大学毕业了却仍在学校“漂”着,父母也感到脸上无光。
(3)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校漂族”中那些无所事事的不就业者是不稳定的因素,少数可能会加入到传销类的非法组织。部分人可能在连续遭受挫折之后对社会产生敌视情绪,甚至做出过激行为。
(4)对学校及在校生的影响[2]。积极的方面,“校漂族”中积极上进的考研族对在校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在求职、考研等方面的经验也可以给在校生提供一些忠告。“校漂族”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目标不明确的“校漂族”和在高校“漂”了一段时间后找到好的工作或者考研成功容易使在校生产生盲目的模仿心理。
②“校漂族”和在校学生一样享用着学校的资源,使学校资源愈显紧张。
③“校漂族”流动性大,高校很难对他们进行统一管理,给治安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④“校漂族”增加了在校生的就业压力。
4针对“校漂族”问题的工作建议
(1)加大就业指导力度,从大一开始全程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科学地进行自我定位。
(2)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支持和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就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指导。
(3)加强心理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独立自强的精神和社会角色转换意识。
(4)与家庭协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父母应多与子女沟通,培养其独立生存的能力。
(5)建立未就业大学生组织,创建和开通“未就业工作驿站”。发挥网络优势,给“校漂族”提供考研、就业服务,还可以支部会议形式开展组织生活会,加强“校漂族”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张静,赵永平“校漂族”对高校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0(03).
陈冲对“校漂族”与在校生关系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
关键词:“校漂族”;大学生就业;对比;工作建议
1“校漂族”的分类
“校漂族”大致可以分为六类[1]:
①“考试派”——避开就业高峰、增加就业砝码的“考研族”和“公考派”。②“不就业派”——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求职遇到困难,不愿意放低要求就业,于是选择留在学校等待机会。
③“围城边缘派”——拿不到毕业证,在学校这个避风港中躲避的大学生。
④“母校依恋派”——坐享家庭财富,发愁工作和未来,从而延续单纯的校园生活。
⑤“创业派”——放弃所学专业,小本经营,在学校附近开店,原因是看中了学校周围旺盛的人气和熟悉的环境。
⑥“出国留学派”——选择住在学校附近为出国做准备,如办理出国签证手续、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等。这部分大学生占“校漂族”的少数。
2“校漂族”的产生原因
(1)社会成因。①高校扩招的影响。扩招后,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压力增大,毕业后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②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唯学历是举”现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苛刻,使其在求职时遭到“学历歧视”而决心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③高校就业指导乏力。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够健全,专职人员稀缺,难以有效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社会知识,不想走入社会。
(2)个体心理成因。①就业期望值过高。当代大学生都希望找到待遇丰厚的工作,高期望与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形成巨大反差,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宁愿待业也不肯从事自己认为不理想的工作。
②依赖、逃避心理。一部分“校漂族”意志薄弱,没有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对接,不能很好地调节自我心理,把高校看作是自身社会角色的一个过渡。
③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我国大学生总体上职业生涯意识不强或者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理想化倾向,对自己缺乏正确定位。
3“校漂族”的影响
(1)给自身带来心理上的落寞和自卑。一方面,“校漂族”是游离于学校和社会之间一个群体,他们缺乏归属感,因而会产生一种落寞情绪,容易孤立、焦虑甚至抑郁。另一方面,他们就业期望值比较高,如果遇到反复的失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2)增加了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校漂族”的日常开支主要靠家庭负担,这项成本是家庭预算中的额外负担。另外,子女大学毕业了却仍在学校“漂”着,父母也感到脸上无光。
(3)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校漂族”中那些无所事事的不就业者是不稳定的因素,少数可能会加入到传销类的非法组织。部分人可能在连续遭受挫折之后对社会产生敌视情绪,甚至做出过激行为。
(4)对学校及在校生的影响[2]。积极的方面,“校漂族”中积极上进的考研族对在校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在求职、考研等方面的经验也可以给在校生提供一些忠告。“校漂族”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目标不明确的“校漂族”和在高校“漂”了一段时间后找到好的工作或者考研成功容易使在校生产生盲目的模仿心理。
②“校漂族”和在校学生一样享用着学校的资源,使学校资源愈显紧张。
③“校漂族”流动性大,高校很难对他们进行统一管理,给治安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④“校漂族”增加了在校生的就业压力。
4针对“校漂族”问题的工作建议
(1)加大就业指导力度,从大一开始全程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科学地进行自我定位。
(2)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支持和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就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指导。
(3)加强心理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独立自强的精神和社会角色转换意识。
(4)与家庭协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父母应多与子女沟通,培养其独立生存的能力。
(5)建立未就业大学生组织,创建和开通“未就业工作驿站”。发挥网络优势,给“校漂族”提供考研、就业服务,还可以支部会议形式开展组织生活会,加强“校漂族”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张静,赵永平“校漂族”对高校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0(03).
陈冲对“校漂族”与在校生关系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