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质量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 47个一般病区中选择医院,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质量评价。自2012年1月起,采用柏拉图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和提高护理质量,比较2011年和2012年的敏感性指标检查结果、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47例全区重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包括分级护理实践率、护士职业技能合格率、患者识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患者对环境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外,患者对基础护理满意度、护士服务态度、护士专业技能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关键词:质量指数;卫生保健;护理敏感性指数;高质量的护理
随着质量护理的发展,质量护理效果评价越来越受到护理管理者的重视。,根据病人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最常用的高质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也有研究出并发症患者的出生率,学生时代的平均数目和结局指的是标准,但有些指标除了与保护管理模式,和医疗活动也关闭切断,反映出高质量的护理效果,其特异性差。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是护理质量的数据测量,是客观评价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活动效果的科学工具。从2011年起,我院开始设计制定敏感指标,并将其应用于质量护理质量评价,为制定质量护理实施方案和检测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质量护理的持续改进。实现和结果报告如下。
1 制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1.1 筛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指标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各环节指标包括初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63项)。结构指标包括两个主要指标:护理管理体系与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二级指标:护理工作管理体系、患者安全管理体系、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规范、护理人员组织结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护理人员资源配置。过程指标包括四个一级指标:患者接受直接治疗的时间、基本治疗的质量;专业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二级指标:护士床位责任制率、工作流程率、分类护理实施率、护理记录符合率、护士专业知识知晓率、护士专业技能合格率、护士患者疾病控制率;输血概率,病人识别的准确性,和病人高危风险评估的退役,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和合格率的医院感染控制、临界值报告审查和正确的处理速度,设备和应急管理和有效利用,手术安全核查执行,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合格率,高危药品使用和患者安全管理合格率高,请参加医疗安全强制执行。结果有2 个主要指标: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1.2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
数据收集:我院已全面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方便的抽样方法,共筛选出47个一般病区进行研究。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47个病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质量评价,根据收集的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指导,每月由护士长、护士组长或特殊检查、评估,并设置指标和数据提交给护理,护理部门每季度的编织部门护士长和骨干抽查相关的项目,为每个检查项目关键指标,然后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此外,每月从47个病房随机抽取10至 20名出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1.3 质量控制
首先,组织专门的会议和讲座。在护理会议和护理在辅导员会期间,研究者介绍了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过程和国内外研究进展,使护士充分认识到使用指标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在正式使用该指标之前,选择患者区域进行一个月的试验。试验结束后,组织护士长小组会议,通过信息反馈,统一确定检查方法、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各病区护士长打印指标,组织病区护士学习指标,明确概念,统一认识和实践,加强对病区负责人和专责护士的培训。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每月收集各病房护理敏感性数据并应用数据录入和处理使用EIP-DATA3.1软件,数据分析使用SPSS和Excel软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012年和2011年关键指标的结果,以及结果指标: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变化。选择优先改善项目:共有47个普通样本入选每月研究者使用对指标检查中反映问题的频度进行排序,从多到少,统计所有护理问题的频度、累积频度、累积百分比,找出当月护理质量的主要问题。在累计百分比达到80%的情况下,下一季度需要重点改进的问题包括前7 项(图1),如护理实践分类率、护士专业知识掌握率、患者识别准确性等。每月的柏拉图数据有所不同,护理部门将是主要的问题反馈给各个部门,护理部门的管理团队和有针对性的改进部门。
2 结果
关键监测指标检验结果对比:护理质量关键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分级护理完成率、患者识别准确率等关键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通过电话对467例出院患者和468例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医疗环境的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基础护理质量、护士专业技能、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显示了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自杀、遗失、针刺、意外拔管、皮肤损伤等意外事件发生率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效果有助于客观反映良好护理的内涵有专家认为,探索建立合理的护理服务评价机制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由此可见,建立客观、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促进质量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敏感指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专业基础护理质量、护理和患者安全,和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着终端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充分反映出高质量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涵洞和需求,提供了一个客观基础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帮助识别和改进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以往的研究常常通过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来反映这一点护理质量,但护理工作的评价应该是多层次、动态的。其他研究者认为,护理质量评价中终端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护理质量的高低。通过对护理质量关键环节和关键指标的动态监测,形成可量化的数据指标,有助于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纠正。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开发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仅适用于普通患者病区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对于更加专业化的病区,需要进一步研究反映专业特色的护理敏感指标。此外,本研究的指标应用仅限于我院病房范围。下一步,可以进行多中心研究,增加研究样本,进一步验证该指标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曾采采,关键仪,丘雪梅.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现状的调查及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10-11.
[2]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37-839.
[3]王東辉,王红嫚,张钊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51-52.
作者简介:
刘立飞(1986-),内蒙古通辽市人,河套学院实践教学管理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管理学。
关键词:质量指数;卫生保健;护理敏感性指数;高质量的护理
随着质量护理的发展,质量护理效果评价越来越受到护理管理者的重视。,根据病人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最常用的高质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也有研究出并发症患者的出生率,学生时代的平均数目和结局指的是标准,但有些指标除了与保护管理模式,和医疗活动也关闭切断,反映出高质量的护理效果,其特异性差。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是护理质量的数据测量,是客观评价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活动效果的科学工具。从2011年起,我院开始设计制定敏感指标,并将其应用于质量护理质量评价,为制定质量护理实施方案和检测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质量护理的持续改进。实现和结果报告如下。
1 制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1.1 筛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指标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各环节指标包括初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63项)。结构指标包括两个主要指标:护理管理体系与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二级指标:护理工作管理体系、患者安全管理体系、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规范、护理人员组织结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护理人员资源配置。过程指标包括四个一级指标:患者接受直接治疗的时间、基本治疗的质量;专业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二级指标:护士床位责任制率、工作流程率、分类护理实施率、护理记录符合率、护士专业知识知晓率、护士专业技能合格率、护士患者疾病控制率;输血概率,病人识别的准确性,和病人高危风险评估的退役,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和合格率的医院感染控制、临界值报告审查和正确的处理速度,设备和应急管理和有效利用,手术安全核查执行,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合格率,高危药品使用和患者安全管理合格率高,请参加医疗安全强制执行。结果有2 个主要指标: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1.2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
数据收集:我院已全面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方便的抽样方法,共筛选出47个一般病区进行研究。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47个病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质量评价,根据收集的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指导,每月由护士长、护士组长或特殊检查、评估,并设置指标和数据提交给护理,护理部门每季度的编织部门护士长和骨干抽查相关的项目,为每个检查项目关键指标,然后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此外,每月从47个病房随机抽取10至 20名出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1.3 质量控制
首先,组织专门的会议和讲座。在护理会议和护理在辅导员会期间,研究者介绍了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过程和国内外研究进展,使护士充分认识到使用指标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在正式使用该指标之前,选择患者区域进行一个月的试验。试验结束后,组织护士长小组会议,通过信息反馈,统一确定检查方法、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各病区护士长打印指标,组织病区护士学习指标,明确概念,统一认识和实践,加强对病区负责人和专责护士的培训。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每月收集各病房护理敏感性数据并应用数据录入和处理使用EIP-DATA3.1软件,数据分析使用SPSS和Excel软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012年和2011年关键指标的结果,以及结果指标: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变化。选择优先改善项目:共有47个普通样本入选每月研究者使用对指标检查中反映问题的频度进行排序,从多到少,统计所有护理问题的频度、累积频度、累积百分比,找出当月护理质量的主要问题。在累计百分比达到80%的情况下,下一季度需要重点改进的问题包括前7 项(图1),如护理实践分类率、护士专业知识掌握率、患者识别准确性等。每月的柏拉图数据有所不同,护理部门将是主要的问题反馈给各个部门,护理部门的管理团队和有针对性的改进部门。
2 结果
关键监测指标检验结果对比:护理质量关键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分级护理完成率、患者识别准确率等关键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通过电话对467例出院患者和468例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医疗环境的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基础护理质量、护士专业技能、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显示了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自杀、遗失、针刺、意外拔管、皮肤损伤等意外事件发生率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效果有助于客观反映良好护理的内涵有专家认为,探索建立合理的护理服务评价机制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由此可见,建立客观、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促进质量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敏感指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专业基础护理质量、护理和患者安全,和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着终端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充分反映出高质量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涵洞和需求,提供了一个客观基础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帮助识别和改进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以往的研究常常通过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来反映这一点护理质量,但护理工作的评价应该是多层次、动态的。其他研究者认为,护理质量评价中终端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护理质量的高低。通过对护理质量关键环节和关键指标的动态监测,形成可量化的数据指标,有助于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纠正。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开发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仅适用于普通患者病区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对于更加专业化的病区,需要进一步研究反映专业特色的护理敏感指标。此外,本研究的指标应用仅限于我院病房范围。下一步,可以进行多中心研究,增加研究样本,进一步验证该指标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曾采采,关键仪,丘雪梅.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现状的调查及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10-11.
[2]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37-839.
[3]王東辉,王红嫚,张钊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51-52.
作者简介:
刘立飞(1986-),内蒙古通辽市人,河套学院实践教学管理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