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变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ipi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一直以来民族声乐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也是我国民族文化沉淀的直观展现。结合实际来看,从传统声乐的层面出发,我国民族聲乐在发展过程中有效吸取了西方声乐的优点,在传承中不断进行创新,最终形成了当前所具有的鲜明、独到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文章将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风格特点和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进行探讨与分析,对当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声乐教学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仅体现在经济合作方面,也体现在文化交流方面。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步推进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而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明确其在新时期下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可以促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取得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风格特点
  (一)地域风格
  在我国,构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因素可分为很多种,而决定性因素为多民族特征。就多民族特征而言,主要体现为民族种类多与国土面积大等,不同民族受自然环境、语言文化、当地传统习俗以及民族性格等多种差异性因素的影响,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声乐艺术风格。例如,藏族以粗犷奔放的歌曲为主,江南地区以清新隽秀的小调为主,青海地区以高亢嘹亮的民歌为主。民族声乐艺术也有多种表现形式,不仅包括了常见的山歌、歌剧、戏曲,而且还有曲艺、说唱等多种表现形式。
  (二)时代风格
  20世纪30年代,冼星海、聂耳等人开始将演唱表演演变为戏歌综合的民族声乐艺术,后续交由郭兰英、王昆等演唱家进行表演,且逐渐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其中抒情歌曲属于最主要的音乐类型。随着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不断演化,逐步形成了民族唱法。20世纪70年代,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加入了语录歌与样板戏,但艺术风格表现现实的模式仍较为单一。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民族声乐逐渐进入活跃期,无论是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深度还是广度均得到了大力发展。该时期艺术家们创作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价值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比如谷建芬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王酩的《妹妹找哥泪花流》等。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现代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特点,其中军旅歌曲、主旋律歌曲得到了迅猛发展,由此我国民族声乐艺术逐渐进入全面繁荣的发展阶段。而与此同时,在现实主义与流行音乐的影响下,民族声乐也逐渐开始了转型发展,主要体现为新时代精神与平民意识的思考与探索,在该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不仅旋律柔美大气、真挚感人,而且内涵深厚、大气磅礴,代表作品有印青的《走进新时代》、王佑贵的《春天的故事》等。
  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一)古代民族声乐
  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历史久远,可向前追溯千年。起初,声乐艺术的发展和社会劳动与宗教存在紧密联系,主要反映了人们的真实生活,而民族歌曲则属于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发挥聪明才智而创造出的艺术文化,是民族音乐的基础。由此可见,声乐艺术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均开始步入正轨,并从物质和环境方面为声乐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20世纪民族声乐
  20世纪我国的民族声乐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受西方声乐演唱的冲击,将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作为基础,有效吸收了西方声乐的营养成分;另一方面,在吸收西方声乐优点的同时对我国民族声乐进行了创新。因此,在该时期中,我国民族声乐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思维方式与创作形式方面。与此同时,20世纪属于我国从农业社会发展至工业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而在该时期中,我国经历了复杂且较大的波折和动荡,使得传统声乐逐渐从实用性向审美性的方向不断发展。具体而言,20世纪民族声乐主要可分为两个时期,即延安时期,声乐发展受政治环境与历史主题的影响,政治是民族声乐的主要服务对象,且民族声乐多具有革命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外来文化不断侵袭的作用下,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较为缓慢。
  (三)现今民族声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化的转型发展。通过长期持续的社会实践活动检验后发现,我国民族声乐的建设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民族声乐相关的研究人员开始对民族声乐的发音、呼吸以及吐字进行研究,且不断结合西方声乐艺术的演唱方式,最终形成了极具我国民族特色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发声规律和发声方式。之后大量培养民族声乐人才,使得我国具备了大量的高艺术素质和高修养的人才,为我国民族声乐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声乐作为当时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展现者”,对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民族声乐艺术难以得到有效发展
  最近几年来,我国民族声乐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增强,且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然而受西洋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影响,音乐形式逐渐从政治文化转变为向娱乐文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民族声乐的受众则变得越来越少。对上述状况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状态发生巨大变化存在紧密联系。具体而言,民族声乐艺术属于起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艺术风格形式,无论是在题材还是在形式方面均在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现代社会中难以占据有利位置。例如,民歌题材多以表达壮美山河或田野丰收为主,具有较强的仪式感,且情感表达直白,和现今人们快速变化的生活状态存在较远的距离,同时民族声乐严重缺乏创新能力,无论是在唱法、技巧和相关规范,还是在社会中的流传与接受方面的相关研究均普遍较少,继而导致青年人的接受度较低。   (二)民族声乐艺术不断衰退
  民族声乐艺术不断衰退的状况主要可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自我认同与批判精神在民族聲乐中严重缺失,同时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民族声乐正处于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时期,主流为“西化”,而民族声乐的相关艺术风格则逐渐向着美声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在演唱风格方面,还是在创作方面,都逐渐被归属于西洋声乐体系内,价值观、基础课程体系以及音乐理论都受西方音乐模式的影响,而鲜有探索民族化的情况;其二,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之间的划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虽然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在音乐文化的推广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划分内容多集中于技术层面,促使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之间形成了对立面,最终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使得民族声乐的创作逐渐自闭,减少了学习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情况,最终导致民族声乐的格局不断缩小;其三,相关艺术从业人员对民族声乐不具备正确的认识,多认为民族声乐的重点内容在于高精尖的技巧,且多认为民族声乐的发声不具备科学性,缺乏美观,往往忽视了民族声乐所具备的人文内涵。此外,实施民族声乐教学的方式方法千篇一律,在风格、语言以及手法方面的揣摩存在严重的缺失。
  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演变途径
  (一)改变思想观念
  传统思想观念让人在提及民族声乐时,多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土”“无趣”等词汇,而与美声唱法相比较,又在艺术方面明显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艺术学校在进行考试时,相较于美声分数,民族声乐分数要明显较低,种种不平等均对学生学习民族声乐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影响,继而对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严重影响。结合民族声乐现今所处的尴尬境遇,首先需积极改变人们对民族声乐的看法,改变思想观念,促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声乐所具备的民族性与艺术性,平等对待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
  (二)设立专业教育教学机构
  为促使民族声乐的持续健康发展,经验丰富的老师以及长期从事民族声乐研究人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因为维持民族声乐的长期发展属于细致且庞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建立科学的研究教育机构,并要求对每一份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在我国,无论是哪个民族,均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文化习俗,所以只依靠研究机构往往难以做好民族声乐的研究与教育工作。为此,积极建立中央一级研究机构,并在学校中建立民族声乐系,积极开展民族声乐教研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深入研究民族声乐
  由于我国各个民族在历史文化和习俗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不同民族的民族声乐表达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民族声乐研究过程中,如何详细划分民族声乐的类别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所以积极结合民族的文化,对民族声乐予以细致的研究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民族声乐理论深度与高度的构建,且为民族声乐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将民族声乐作为共同发展目标
  无论是对于从事民族声乐的演唱人员,还是对于民族声乐的研究人员而言,促进民族声乐的持续发展属于共同的发展愿望。由于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所以民族声乐发展过程需积极做到全面均衡发展。
  五、结语
  目前,民族声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民族声乐不仅没有被取代,反而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我国现今正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民族声乐不仅需对民族文化予以弘扬,且需不断开发民族声乐的艺术传统,从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丰富,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最终促使民族声乐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黄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发展[J].黄河之声,2018(18):14.
  [2]卓莉莉.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发展演变浅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10):191-192.
  [3]刘瑾怡.民族声乐艺术的特色化发展:以原生态民歌为例[J]. 艺术研究,2017(4):72-73.
  作者简介:
   廖红梅,成都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
其他文献
建立健全包括教育、道德、法理、管理、监督在内的干部廉政激励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反腐思想的体现,对于营造公平公正的工
“克星先生”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常常因为姓名遇到尴尬。我有个姓邢(Xing)的男性朋友在美国一家银行里工作,每天接待形形色色的客人,老外一看到他挂在身上的名牌,就会叫他“
摘 要:法国艺术设计信息在国内的传播存在缺口,并在翻译、传播、反馈三个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如今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不能墨守成规,应该积极融入现代发展模式中。文章旨在通过法国艺术家、法国留学生和留法的中国艺术家对法国艺术设计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形成系统化的信息传播平台。结合O2O模式的特点,融合线上与线下的传播优势,推动法国艺术设计信息在中国的传播。  关键词:法国艺术
行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法治文明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一个国家民主与法治发展的程度。本文以完善行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目的,通过对中外行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行对比,评析我国行
“半日小雨半日闲,偶拾雅兴读本书。”我不是个理性的人,自然对数学不是太感兴趣,但还是坚持订阅了《初中生世界》,只为阅读书中的“海外来风”板块。  同龄的作者们用温婉的笔调将出国经历一点点娓娓道来,平静的笔调中蕴含着满满的怀念与喜悦。  “海外来风”载我漫游世界。  维也纳的街头艺人在向我微笑,伸出毛茸茸的大手请我来一支小曲;街心公园的音乐喷泉吟唱着或低沉或热情的曲子;街边一座座古老的欧式建筑里飘出
精神文明作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彰显着人类智慧与道德的进步.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全面提
期刊
中印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印度文化也古老而神秘,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在两国的文学理论研究中,“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文论观点,中印
建筑防水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做好建筑防水施工控制与防水材料的选择,并严把材料的质检标准.根据实际的防水工程工作,分析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拇指派”栏目常年征集稿件,欢迎读者投稿,本刊短信平台静候您的佳音。移动用户发短信至:625555541联通用户发短信至:725555541电信小灵通用户发短信至:9255555541 (本平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