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何时出现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盘在跌穿2000点后将何去何从?下面通过回顾历史上的底部构筑情况,并结合当前市场热点以及消息面做简单分析。
  历史上沪指几次大的底部行情,分别是:
  1、92年11月17日,沪指跌至386.85点开启一轮上攻之旅,在93年2月16日1558.95点见顶,93年3月1日沪指大跌140.15点,此后便开始持续下跌。此次单边下跌持续达17个月,直至94年7月29日325.89点,此次下跌缘于期间国内宏观经济偏热、通胀压力较大并引发宏观调控,且伴随A股市场实现了一次大规模扩容。
  2、94年7月30日,证监会宣布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等三项救市措施,证监会与有关部门共同出台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被认为是管理层第一次救市,从而引起股指8月上涨狂潮,8月1日股指跳空高开飙升33.2%,至9月13日最高1052.94点,短短33个交易日涨幅高达223.10%,完成A股史上短时间内最大幅度上涨。此后,随着利好的逐步消化,市场展开二次探底行情,并在95年2月7日下探至最低524.43点,但“政策底”325点此后再未跌破。
  3、96年初新一波大牛市发起,沪指从96年1月19日最低点512.83点启动,至97年5月12日最高涨至1510.17点,不到半年时间暴涨997.34点。其后市场展开新一轮下跌,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及99年5月8日发生的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事件,国际局势紧张,市场担忧情绪加重,上证指数一路下跌,探出5月17日1047.83点新低。面对市场低迷,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六点意见》,并提出“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引发著名的“5·19”行情,至当年6月30日沪指最高升至1756.18点,涨幅达67.60%。此后市场展开二次探底,并于当年12月27日下探至最低1341.05点,同样高于1047点的“政策底”。从99年底,沪指再度展开一轮上涨行情,并于2001年6月14日达到阶段性最高点2245.43点。此后,监管层担心股市继续大涨将形成巨大泡沫,于是开始出台挤压泡沫的政策,包括国有股减持等利空,由此A股开始一轮大跌,出现一轮长达4年的熊市之旅。
  4、05年6月6日998.23点之后,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引领下A股出现了一轮大牛市。06年4月,沪指大涨10.93%,5月沪指再涨13.96%,宣告大牛市来临,直至07年10月6124点方结束。08年,次贷危机爆发大背景下,加之由于当时国内经济过热,为抑制通胀,管理层开始紧缩货币,再者“大小非”倾巢而出,终于压垮A股市场,沪指于08年10月28日创下1664点新低。11月9日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推出,加之09年信贷放松、流动性释放,A股重新开始一轮反弹,09年前7个月,沪指连收7根阳线,最高涨至3400点之上。在09年疯狂后,A股市场再融资和经济下滑再度令A股低迷,并再度跌破3000点大关,2010年4月15日,股指期货正式开始交易,结束A股长期以来只能靠做多盈利的模式,对A股近两年行情也产生重大影响,A股市场交投逐步走向低迷。
  历史上几次阶段性牛市的形成和发展,与政策积极做多、国内外经济基本面向好和资金面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亦即俗称的政策底、经济底和市场底,虽然政策上口头利好不断,经济上有企稳迹象,但我们前期分析过市场中长期供求关系未得到改善前,中长期下跌趋势仍难以扭转,近期还要面对年底资金面紧张的困境,短线而言1940点-1960点存在支撑,同时市场短期热点主要集中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未来几十年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涉及的主题投资品种如房地产(中江地产、万方地产、顺发恒业)、水泥建材(同力水泥、达刚路机)、基建钢铁(宁波建工、重庆钢铁)等以及甲醇汽车试点(华菱星马)等个别热点身上,持续性有待观察且成交量放大有限,暂时只能看作破位后的一次反抽行情,较大的机会应该还是在年底或春节前才会出现。
其他文献
本周上证指数维持在2100点上方极狭窄的空间震荡,显示市场心态仍有犹豫,但从成交量较前期有所放大来看,此种短线的犹豫心态或将在未来某个时点被打破。  招商证券在本周晨会推荐了中原内配(002448),公司日前获得通用第五代发动机订单,将从今年10月份开始项目建设。招商证券看好中原内配与通用的合作,并预计项目明年中期全部完工,明年释放一半产能,2014、2015年达到满产规模,年产1000万套缸套。
<正>~~
韩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较高发展水平,与高度发达的职业培训体系密不可分,大量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动能。本文分析提出,新一轮产业革命给我国劳
日前招股的博实股份(002698)被直指劣迹斑斑——除遭广州吉必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实名举报,涉嫌侵犯专利权;本刊此前质疑的其虚增收入、财务数据混乱(详见本刊23期《博实自动化:5000万收入是怎么虚增的?》)外。记者日前调查还发现,公司外协加工企业存在诸多问题,多家工厂经营不善、业绩告负,其风险远远超过公司在招股说明书里提及的。    拥有70余家外协工厂  博实股份主要从事石化化工后处理成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