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助—自助—助他”资助体系构想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u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助学政策,并与高校共同致力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困境。然而,现今的资助体系依然存在协调机制不全、社会基金薄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在现有资助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他助—自助—助他”的资助体系,实现全面提升育人水平的资助工作目标,并为后续教育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想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近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也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和高校普遍面对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重约为20%,其中特别困难的学生占8%~10%。目前,国家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多数高校也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高校的多元物质资助体系基本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在各类物质资助金额不断增加,资助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大,“奖、贷、助、补、减(免)”等多种手段的物质资助不断完善落实的过程中,受资助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也凸显出来。
  一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经济上的困难使这部分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但是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往往知识面较窄,学习上有困难,且大多性格内向,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二是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对人际关系很敏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三是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考虑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加之有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片面,对社会感到不满、失望,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二、“他助—自助—助他”资助体系的内容
  他助就是国家、社会、学校的资金帮助,自助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我帮助,助他就是通过公益服务等帮助他人回报社会。从他人给予资助到自我帮助,最终到帮助他人,这样一个良性的资助体系,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更可以增强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成效。
  1.他助:多项资助措施并举,实现资助工作多元化
  在实施他助时,常规的做法是经济资助。而在新形势下除经济因素之外,创立多元化的资助工作系统正日益变得重要。它可以涵盖经济资助、学习资助、生活资助、心理资助、就业资助等五大资助项目。以经济资助为主导,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专项资助经费,减轻其后顾之忧,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信心;以学习资助为补充,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成绩稳定进步,构建并完善自身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自我激励意识;以心理资助为辅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心理阴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融入大学的集体之中;以就业资助为方向,打造就业服务绿色通道,从而使其积累成功经验,提高就业能力,毕业后顺利跨入职业生涯。
  他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基本物质需求,而面对他们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现实,更应该把人文精神关怀融入资助项目的实施之中。除了从物质保障方面落实经济救济措施等关怀,还应认真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加强沟通,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坚持把资助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物质资助与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2.自助:完善自我资助建设,拓宽学生资助渠道
  调查显示,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式的支持率依次为:勤工俭学(50%)、助学贷款(34%)、学费减免(22.5%)、奖学金(17%)、困难补助(12%)、社会资助(6.4%)。由此可见,勤工俭学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资助方式,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仍然存在着极度的自我认知感。
  然而,现实中勤工俭学这一助学方式面临着推进力度小、覆盖面窄的问题,是发展较慢的一种资助方式,从而造成了规模效应不高的困境。据统计,高校有机会参与勤工俭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中的比例不足50%,而其中仅有10.8%的学生能以此解决自身生活费用。由此可见,勤工俭学在实际实行过程中的结果的确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勤工俭学的岗位参差不齐,各有优劣,校内的工作稳定却收入不高,校外的工作收入高而稳定性差;二是勤工俭学和课程学习之间存在冲突,不能很好地统筹安排,从而限制了其所获得的成效;三是国家政策扶持的力度不够,实际下拨款项数额有限,不足以最大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针对这一资助困境,高校应多管齐下,协调建立国家、社会、自身和学生之间的资助机制。首先,高校可以通过相关途径反映自身学生资助的困难,阐述加大国家教育财政支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以国家财政资助为引领,以社会广泛资助为基石,借鉴国外学校资助发展模式,充分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再次,学校可以在充分利用原有供职基地的同时,建立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机制,开辟校外勤工助学基地,从而拓宽勤工助学的渠道。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努力争取这些勤工俭学的岗位,勤恳工作,这样既有助于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助于培养“按劳取酬”的价值观和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精神。   3.助他:努力强化助人环节,全面实现资助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而资助的目的正是为了不资助,进而发展为更深层次的助他。普通的高校资助系统往往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心感恩世界的关注。这就造成了感恩缺失这一严重的社会心理危机,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人士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种种忧虑。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学校和个人应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从而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识到自身得到资助的不易以及回馈感恩的必要性。
  助他,最好的方式就是参与公益活动。公益是一盏灯,它可以照亮迷茫者前进的道路。鼓励受资助学生开展SRTP项目、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项目等,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由获得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各种助学金等无偿资助的学生组成社团开展公益活动,实现受资助学生“回报学校”“回报社会”的“承诺”。在助他项目中,学校可以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挖掘身边的典型人物,树立“资助—自助—助人”模范, 教育、引导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奋发进取。一批带动另一批,源源不断,使这种良好的资助氛围不断扩展,吸引更多的有困而有为的学生自愿参与其中。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展望
  “他助自助到助人,递进升华助成才”。高校应开创“以国家助贷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社会援助为支撑,公益服务为升华”的资助工作模式。在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绿色通道”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资助体系的基础上,也应该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救助体系的建设,通过实施一系列资助措施,在物质上帮助学生,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通过各种资助手段,实现全面提升育人水平的资助工作目标,使得在经济(包括学习、就业、心理)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通过劳动获取报酬,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同时积极引导受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步实现自助,最终实现乐于助人、回报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安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王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3]阮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创新构想[J].中国林业教育,2008,(3).
  责编:一 萧
其他文献
【正】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旗班于1995年正式成立,直属校团委负责管理,至今已经历了二十载的磨砺与蜕变,是学校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20年来,国旗班以蓬勃的面貌稳步前进,
小泉财政·税制改革,虽经长时、多方议论,但实效甚微.其症结在于财源拮据,分配难取平衡.牺牲景气的改革,本来就如缘木求鱼.目前,日本景气已然恢复,但愿小泉财政·税
量词是汉语独有的词汇,其独有性及使用时的灵活性与复杂性使得量词成为以汉语作为二语学习者掌握的难点。由于量词在日常交际以及阅读中使用都较为频繁,如何能让外国留学生准
研究目的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方式在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的手术安全性、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06月~2013年06月期间因盆腔器
科学发展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全面、协调、可
目的:分析中国成人正常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ligament,MPFL)的解剖学形态及生物力学为临床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提供参考据依。方法:采用20例福尔马林浸泡保存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