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基础课是高职新生的一门计算机课程。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趋势,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培养目标、教学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和有益探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基础课 教学 改革
信息技术在各专业教学中已广泛应用,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普通高等教育已有“平分天下”之势。然而,两者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育人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计算机课程来说,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和知识结构在技能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等方面难以跟上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误区,导致学生缺乏适应就业岗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产业服务与教学开发相结合,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体现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具有操作层面、技术层面和专业应用层面上的基本信息素养,能够利用计算机去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具备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取得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素质问题
高职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和应用能力差异较大。由于他们的家庭条件不同,学习起点不一致,给专业教师的教学带来挑战。同时,高职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接触过计算机的新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引导,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存在自卑心理,学习主动性很差,或是一味认真学习理论,实践能力严重缺失。
2.课程结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严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技能、轻基础”的观念。对于计算机教学,同样出现了大量增加专业实训、实践教学,明显缩减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受时间限制,教师授课时难以完整讲授,导致学生无法消化吸收。
3.教学条件问题
不少高职院校是在中专、技校的基础上升格的,在师资、办学资金等方面明显不足,教学投入难以保证。实训实践教学设备陈旧,多媒体教学不完善,无法满足上课的需求,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及维修,难以跟上教学的步伐,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急需提高。
4.教材开发问题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应当以实践应用为主,辅之以理论传授,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目前,相当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或是本科院校教材的“缩减本”、或是中专时代的“包装版”,缺少高职专业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当今,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更新很快,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应及时更新,校本教材的研发迫在眉睫。
三、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改革课程内容,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新形势下高职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心应该由掌握操作技能转向学習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的改革应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改善教学条件,突出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依据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大纲、学情以及校情,开发富有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讲义或实验指导课本,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的微型化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高职计算机教学由过去的纯文本化讲解开始向多媒体讲课方式转变,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已得到广泛普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当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把握好课程的要点和难点,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以计算机及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多种媒体的作用,使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交互性,从而创建以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为平台的教学新模式。富有生动性。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鉴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应积极开展教师培养、转岗培训和专业人才的引进,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采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以评促教等方法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术讨论,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开阔视野,从而增强教学的先进性。采取学历教育、专业学习进修、岗位培训、挂职锻炼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培养符合高职教育需要的“双师”素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培养高职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基础课 教学 改革
信息技术在各专业教学中已广泛应用,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普通高等教育已有“平分天下”之势。然而,两者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育人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计算机课程来说,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和知识结构在技能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等方面难以跟上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误区,导致学生缺乏适应就业岗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产业服务与教学开发相结合,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体现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具有操作层面、技术层面和专业应用层面上的基本信息素养,能够利用计算机去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具备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取得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素质问题
高职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和应用能力差异较大。由于他们的家庭条件不同,学习起点不一致,给专业教师的教学带来挑战。同时,高职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接触过计算机的新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引导,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存在自卑心理,学习主动性很差,或是一味认真学习理论,实践能力严重缺失。
2.课程结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严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技能、轻基础”的观念。对于计算机教学,同样出现了大量增加专业实训、实践教学,明显缩减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受时间限制,教师授课时难以完整讲授,导致学生无法消化吸收。
3.教学条件问题
不少高职院校是在中专、技校的基础上升格的,在师资、办学资金等方面明显不足,教学投入难以保证。实训实践教学设备陈旧,多媒体教学不完善,无法满足上课的需求,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及维修,难以跟上教学的步伐,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急需提高。
4.教材开发问题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应当以实践应用为主,辅之以理论传授,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目前,相当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或是本科院校教材的“缩减本”、或是中专时代的“包装版”,缺少高职专业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当今,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更新很快,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应及时更新,校本教材的研发迫在眉睫。
三、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改革课程内容,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新形势下高职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心应该由掌握操作技能转向学習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的改革应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改善教学条件,突出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依据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大纲、学情以及校情,开发富有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讲义或实验指导课本,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的微型化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高职计算机教学由过去的纯文本化讲解开始向多媒体讲课方式转变,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已得到广泛普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当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把握好课程的要点和难点,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以计算机及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多种媒体的作用,使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交互性,从而创建以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为平台的教学新模式。富有生动性。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鉴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应积极开展教师培养、转岗培训和专业人才的引进,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采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以评促教等方法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术讨论,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开阔视野,从而增强教学的先进性。采取学历教育、专业学习进修、岗位培训、挂职锻炼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培养符合高职教育需要的“双师”素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培养高职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