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句子衔接”考点主要出现在两种题型中:选择题(即选取衔接较为紧密的句子)和语言运用题(即给打乱顺序的语段重新排序)。解答此类题目时,只要掌握了下文所述的四个原则,同学们就会如操纵提线木偶的艺人,一线在手,得心应手,大大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一、 保持陈述对象一致
如果要将语言表述得连贯严密,就必须紧紧围绕一个陈述对象进行。因此,陈述对象与题干的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选项,衔接最为紧密。
例1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____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 妈妈找了好久,最后发现了他,
B. 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 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 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解析: 本题题干中的陈述对象是“小明”。A项和D项的陈述对象都是“妈妈”,可首先排除;C项中第一个分句的陈述对象是承前省略的“小明”,与题干一致,但第二个分句的陈述对象承前省略变成了“妈妈”,也不合适,故答案为B。
例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____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解析: 只有B项的陈述对象“门外”“门两旁”与题干的陈述对象“南天门”保持一致,故选B。
二、 保证内在逻辑清晰
语言表述要有条理,就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因此,解答“句子衔接”类的题目时应充分考虑句子的逻辑顺序。
例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__________________。
A. 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 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解析: 选项中的“既……也”这一关联词清晰地暗示了事情发生的内在逻辑顺序,C项较好地处理了这一点,故选C。
例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解析: 第④句的“草原带和森林带”这一短语提示了文段的描述顺序应先是草原后是森林,故答案为:④②①③⑤。
三、 坚持表达结构一致
有的语言学家认为,汉语的表达没有必然的章法,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因此就产生了如何选择最契合语境、最确切的表述方式的问题。答题时,选择与题干结构相同的句子会使表达更加流畅,语意关系也更紧密。
例5下列括号内的两种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 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解析: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b项与前文的“身体魁伟”、后文的“两颊微微陷下去”都属主谓结构,与原句的衔接比a项更自然、紧密,故选b。
例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不得增减字数)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解析: 解题时,首先应遵循内在逻辑清晰的原则,按照事件产生的先后顺序,逐步深入,将各个短语重新排序;然后再运用表达结构一致的原则,将各个短语重新组织成偏正短语。答案为:成年累月的战事,动荡不安的政局,不断衰退的经济,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如果将短语都改成“战事的成年累月”这样的主谓短语就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显得有些牵强。
四、 顾及音节音韵和谐
如果说,上述三个原则主要是解决如何说通、说清、说好的问题,那么音节音韵和谐则主要是解决如何说得更美的问题。汉语表达非常注重音节音韵的和谐,音节铿锵、音韵优美是优秀作品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
例7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括号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 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 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1)句中括号后面的分句全部都是四字短语,读起来音节非常单纯清晰,为了加强这种效果,应尽可能地将“槐榆丹枫”四字单列;(2)句中的“白云缭绕”与后文的“松竹并茂”押韵,朗读起来更易上口,而“层林叠翠”就达不到这种效果。故选D。
【训练题】
1.与前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任何艺术创作往往都是藏锋不露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对小说主题的理性评判并不意味着完成了鉴赏。我们往往还要对小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精妙之处进行体味、玩赏,
A. 要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还必须对那隐藏在语义深层的“七分”用意仔细揣摩。
B. 只有仔细揣摩隐藏在语义深层的“七分”用意,才能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C. 对那隐藏在语义深层的“七分”用意仔细揣摩,从而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D. 仔细揣摩隐藏在语义深层的“七分”用意,就会获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2. 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创刊至今,《读书》的作者、编者和读者已历经变换,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__________,孜孜不倦地探索,各自见证了改革时代中国的变化。
A. 他们以不同的学术训练、多样的艺术趣味和各异的思想方式
B. 他们以不同的学术训练、艺术趣味的多元和各异的思想方式
C. 他们以多样的艺术趣味、不同的学术训练和各异的思想方式
D. 他们以艺术趣味的多元、不同的学术训练和各异的思想方式
3. 将下列各句组成一段符合逻辑、流畅自然的话。
①用大量的格子代替砖墙乃至木墙,有利于采光。
②从宋人画作来看,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不太需要操心保暖问题。
③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宋人为什么那么“爱上层楼”,那么爱在“层楼”上“凭栏”。
④而且,对于楼阁建筑来说,在二楼甚至更高的楼层使用格子,显然可以减少承重。
⑤在设计和建造一座建筑的时候,采光、通风、减轻承重才是要考虑的事项。
⑥可以想象,无论高阁还是小楼,一旦把楼上的格子全部打开乃至卸下,呈现在登楼人眼前的,将是多么开阔的视野。
【答案与解析】
1. C。题干中的“对小说主题的理性评判”一句暗示了选项应有的表达结构。
2. A。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顺序,选择表达结构一致的选项。
3. ②⑤①④⑥③。②⑤句引出话题,从“才是”一词可以判断⑤句应放在②句后;①④句解说话题,从“而且”一词可以判断④句应放在①句后;⑥③句得出结论,从“由此”一词可以判断③句应放在⑥句后。
一、 保持陈述对象一致
如果要将语言表述得连贯严密,就必须紧紧围绕一个陈述对象进行。因此,陈述对象与题干的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选项,衔接最为紧密。
例1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____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 妈妈找了好久,最后发现了他,
B. 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 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 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解析: 本题题干中的陈述对象是“小明”。A项和D项的陈述对象都是“妈妈”,可首先排除;C项中第一个分句的陈述对象是承前省略的“小明”,与题干一致,但第二个分句的陈述对象承前省略变成了“妈妈”,也不合适,故答案为B。
例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____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解析: 只有B项的陈述对象“门外”“门两旁”与题干的陈述对象“南天门”保持一致,故选B。
二、 保证内在逻辑清晰
语言表述要有条理,就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因此,解答“句子衔接”类的题目时应充分考虑句子的逻辑顺序。
例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__________________。
A. 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 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解析: 选项中的“既……也”这一关联词清晰地暗示了事情发生的内在逻辑顺序,C项较好地处理了这一点,故选C。
例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解析: 第④句的“草原带和森林带”这一短语提示了文段的描述顺序应先是草原后是森林,故答案为:④②①③⑤。
三、 坚持表达结构一致
有的语言学家认为,汉语的表达没有必然的章法,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因此就产生了如何选择最契合语境、最确切的表述方式的问题。答题时,选择与题干结构相同的句子会使表达更加流畅,语意关系也更紧密。
例5下列括号内的两种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 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解析: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b项与前文的“身体魁伟”、后文的“两颊微微陷下去”都属主谓结构,与原句的衔接比a项更自然、紧密,故选b。
例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不得增减字数)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解析: 解题时,首先应遵循内在逻辑清晰的原则,按照事件产生的先后顺序,逐步深入,将各个短语重新排序;然后再运用表达结构一致的原则,将各个短语重新组织成偏正短语。答案为:成年累月的战事,动荡不安的政局,不断衰退的经济,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如果将短语都改成“战事的成年累月”这样的主谓短语就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显得有些牵强。
四、 顾及音节音韵和谐
如果说,上述三个原则主要是解决如何说通、说清、说好的问题,那么音节音韵和谐则主要是解决如何说得更美的问题。汉语表达非常注重音节音韵的和谐,音节铿锵、音韵优美是优秀作品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
例7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括号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 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 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1)句中括号后面的分句全部都是四字短语,读起来音节非常单纯清晰,为了加强这种效果,应尽可能地将“槐榆丹枫”四字单列;(2)句中的“白云缭绕”与后文的“松竹并茂”押韵,朗读起来更易上口,而“层林叠翠”就达不到这种效果。故选D。
【训练题】
1.与前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任何艺术创作往往都是藏锋不露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对小说主题的理性评判并不意味着完成了鉴赏。我们往往还要对小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精妙之处进行体味、玩赏,
A. 要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还必须对那隐藏在语义深层的“七分”用意仔细揣摩。
B. 只有仔细揣摩隐藏在语义深层的“七分”用意,才能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C. 对那隐藏在语义深层的“七分”用意仔细揣摩,从而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D. 仔细揣摩隐藏在语义深层的“七分”用意,就会获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2. 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创刊至今,《读书》的作者、编者和读者已历经变换,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__________,孜孜不倦地探索,各自见证了改革时代中国的变化。
A. 他们以不同的学术训练、多样的艺术趣味和各异的思想方式
B. 他们以不同的学术训练、艺术趣味的多元和各异的思想方式
C. 他们以多样的艺术趣味、不同的学术训练和各异的思想方式
D. 他们以艺术趣味的多元、不同的学术训练和各异的思想方式
3. 将下列各句组成一段符合逻辑、流畅自然的话。
①用大量的格子代替砖墙乃至木墙,有利于采光。
②从宋人画作来看,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不太需要操心保暖问题。
③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宋人为什么那么“爱上层楼”,那么爱在“层楼”上“凭栏”。
④而且,对于楼阁建筑来说,在二楼甚至更高的楼层使用格子,显然可以减少承重。
⑤在设计和建造一座建筑的时候,采光、通风、减轻承重才是要考虑的事项。
⑥可以想象,无论高阁还是小楼,一旦把楼上的格子全部打开乃至卸下,呈现在登楼人眼前的,将是多么开阔的视野。
【答案与解析】
1. C。题干中的“对小说主题的理性评判”一句暗示了选项应有的表达结构。
2. A。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顺序,选择表达结构一致的选项。
3. ②⑤①④⑥③。②⑤句引出话题,从“才是”一词可以判断⑤句应放在②句后;①④句解说话题,从“而且”一词可以判断④句应放在①句后;⑥③句得出结论,从“由此”一词可以判断③句应放在⑥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