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在教学中,要使课程目标全面落实,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有利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可持续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 可持续性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84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教育的方式方法众口难调,因人而异,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相当程度上抓住了教育的灵魂。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是“高频信息”的时代。而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则标志着现代学习化社会已悄然而至。綜合当代国际、国内的时代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在现代学习化社会里,我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能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需要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而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现代课堂教学在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或成长)服务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是基础和关键。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要求.新课程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目标以及评价策略等教育实践方面发生了改变,促进着原有的教育关系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课改下的中学化学教育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这些新元素成为新化学教育的生长点和闪光点,也成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动力。正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即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发展功能。其主要的新元素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教育理念人性化
新课改下的化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突出对学生生活和发展有益的化学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型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价值和实际用途,深刻理解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教育过程的人性化是这次化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特色,并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宗旨,回归人的素养课程观,化学课程标准也将之贯穿其中,并从课程目标的角度界定为知识与及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后两项目标尤其依赖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实现,要求新的化学教学过程必须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全面落实化学新课程标准。
二、师生关系民主化
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育必须具有开放式的特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同时,师生在人格上要求平等,教育关系需要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在新的化学教育中,建立起师生之间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科学与自由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建立学生学习的良好心理基础和学习情境,才能最终达到化学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发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
三、教学方式手段多样化
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情绪兴奋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向主动学习的更高层次发展。平时我们的教学都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现在我们先指导学生主动去学,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到的知识再讲解、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本堂课应掌握的知识点。这样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概念也被引入到新的化学教育中来。
新课程改革努力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和探究问题;提倡交流与合作,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完善,在学习中交流,在学习中学会合作;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及探究过程,提高观察、表达、思维等综合能力,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要求对学生的多元智能科学地认识和人性化尊重。教师还要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鼓励冒尖,也允许在某些方面落后。人无全才,“合格加特长”就是有用之才;承认差距,扬长避短,人人都会展现独特的才华。
四、实验教学现代化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重视化学实验,做好化学实验,创新化学实验,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中,应当具备的品质和素质。首先: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为主体参与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协作,共同探究;多对传统实验进行改进和重视家庭小实验,提高学生思维创新;其次从硬件上开发建设新型实验室:建立以探究学习为载体的实验室;改进实验,建设“绿色”实验室;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打造数字化实验室。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使评价能够起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评价活动,为促进学生人格的整合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也给予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整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自觉调控自己的学习。教师也应在各种评价中找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社会化
现代化学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中学化学教育深层次的改革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化学学习融入到对具体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另一方面,要注重建立大教学资源观,把课程内容积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强调化学教学资源的社会化。要求建立新的中学化学教育,进行环境教育、STS教育、绿色化学教育等。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也增添了化学与健康、环境、材料等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主题,改变了传统的专业教育观念,体现时代发展及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启蒙性和基础性。
总之,在这些新元素之上构建的新课改下的中学化学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只有这样,它才会展现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 可持续性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84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教育的方式方法众口难调,因人而异,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相当程度上抓住了教育的灵魂。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是“高频信息”的时代。而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则标志着现代学习化社会已悄然而至。綜合当代国际、国内的时代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在现代学习化社会里,我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能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需要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而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现代课堂教学在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或成长)服务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是基础和关键。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要求.新课程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目标以及评价策略等教育实践方面发生了改变,促进着原有的教育关系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课改下的中学化学教育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这些新元素成为新化学教育的生长点和闪光点,也成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动力。正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即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发展功能。其主要的新元素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教育理念人性化
新课改下的化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突出对学生生活和发展有益的化学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型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价值和实际用途,深刻理解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教育过程的人性化是这次化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特色,并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宗旨,回归人的素养课程观,化学课程标准也将之贯穿其中,并从课程目标的角度界定为知识与及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后两项目标尤其依赖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实现,要求新的化学教学过程必须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全面落实化学新课程标准。
二、师生关系民主化
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育必须具有开放式的特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同时,师生在人格上要求平等,教育关系需要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在新的化学教育中,建立起师生之间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科学与自由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建立学生学习的良好心理基础和学习情境,才能最终达到化学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发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
三、教学方式手段多样化
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情绪兴奋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向主动学习的更高层次发展。平时我们的教学都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现在我们先指导学生主动去学,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到的知识再讲解、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本堂课应掌握的知识点。这样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概念也被引入到新的化学教育中来。
新课程改革努力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和探究问题;提倡交流与合作,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完善,在学习中交流,在学习中学会合作;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及探究过程,提高观察、表达、思维等综合能力,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要求对学生的多元智能科学地认识和人性化尊重。教师还要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鼓励冒尖,也允许在某些方面落后。人无全才,“合格加特长”就是有用之才;承认差距,扬长避短,人人都会展现独特的才华。
四、实验教学现代化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重视化学实验,做好化学实验,创新化学实验,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中,应当具备的品质和素质。首先: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为主体参与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协作,共同探究;多对传统实验进行改进和重视家庭小实验,提高学生思维创新;其次从硬件上开发建设新型实验室:建立以探究学习为载体的实验室;改进实验,建设“绿色”实验室;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打造数字化实验室。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使评价能够起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评价活动,为促进学生人格的整合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也给予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整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自觉调控自己的学习。教师也应在各种评价中找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社会化
现代化学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中学化学教育深层次的改革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化学学习融入到对具体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另一方面,要注重建立大教学资源观,把课程内容积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强调化学教学资源的社会化。要求建立新的中学化学教育,进行环境教育、STS教育、绿色化学教育等。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也增添了化学与健康、环境、材料等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主题,改变了传统的专业教育观念,体现时代发展及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启蒙性和基础性。
总之,在这些新元素之上构建的新课改下的中学化学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只有这样,它才会展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