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评价观为教改中的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尝试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剖析加德纳的教学评价观,并探索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科学方式:多纬度评价、多主体评价和情景化评价。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评价观 美术教学评价
由于美术课长期以来一直以副课的身份出现,对美术教学的评价很少引起教育教学者的重视,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体,以美术技法、技能为单一的尺度,以感觉为依据,通过画面效果,从专业的角度,以培养画家的标准来进行,这样的以选拔奖惩为目的和以甄别优劣为结果的评价方式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宗旨,必然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用欣赏和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智能本位评价”,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方式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强调教学评价要根据智能的多元特征呈现多元化和情景化,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一、“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评价观
(一)评价智能的多元化
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不过由于智能的不同组合而形成了个体的智能差异,而不是水平的差异。教育者要重新认识学生,发掘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学生的弱势智能。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学过程除了教师、学生外,还要有家庭、社会等的参与,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方式,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社区人员等都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把“一言堂”变成“多言堂”,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学生的评价。
(三)评价的情景化
加德纳提出将评价置于真实的领域和社会背景下,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对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判。评价本身是学习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美术教学评价方式
美术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纬度评价学生的多元智能;要扩大评价主体,让学生自己、同学、家长和社会都参与进来;要在具体的情景中开展教学评价,让评价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
(一)多维度评价
多纬度评价是指根据美术学科的人文特征和个体的智能结构差异,确立多个参照体系,从多层面、多角度开展评价,评价的内容既要涉及教学目标指定的技能要求,更要考查学生兴趣态度、情感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以更好地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个体的发展。
1.参照体系的建立
(1)以教学目标为参照
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是对美术教学活动的预期期望,对教学活动具有引导作用。教学目标的呈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目的,同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可以检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诊断和调整。
(2)以学生自身为参照
以学生为参照实质上是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某一时间点进行纵向的对比评价,考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不断进步。这是学生自主性的动态评价过程,可以采用成长记录或成长档案袋的方式,学生通过随时审视自身学习轨迹,发扬优秀,增强自信;或改进不足,调整学习的重点和思路。
(3)以同学为参照
以同学为参照是在同一教育背景下,通过横向的对比,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竞争性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发挥优势、模仿榜样等进行的激励性评价。在画展、竞赛等活动中,学生开展相互批评,通过对比寻找特点、优势和不足,使学生对自己有全方位的认识,在别人的赞赏或批评中获得不断的进步。
2.评价内容的确立
(1)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指对物像特征的捕捉、对环境的敏感体验、对材料特征的敏感体验和对作品的鉴赏能力等。
(2)创作能力
创作能力指学生展示新技巧、新技艺的能力,驾驭新工具、新材料的能力,作品内容或形式的新颖度及情感的表达程度等。
(3)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指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作品评价的公正性、合理性,对来自他人意见的接纳程度、对他人作品优点的学习能力等。
(4)兴趣态度
兴趣态度指对美术学科的欢喜程度、专注程度,与同学的分工合作意识,关心帮助他人等。
(二)多主体评价
多主体评价是指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外,还应有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和社会的参与。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性评价,是学生持续学习的根本动力。评价的内容既可以是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是自己的学习行为、态度和合作与创新等。
2.同学、家长和社会的评价
同学、家长和社会的评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建议,尽管外部的评价可能不是专业化的甚至有可能是肤浅的或是错误的,但美术来源于生活,必然要放到生活这个大环境中去检验,很多时候来自外部环境的赞扬和激励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3.教师的评价
教师由于独特的身份和专业性,在对学生评价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要多看到学生闪光的一面,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采用鼓励性评价,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情景化评价
情景化评价就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之中,通过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对学生的智能倾向和水平作出评估。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场景,把评价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开放性的场景有利于学生的选择和发挥。情景化评价要求记录学生艺术表现或创作的历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作品中的流露,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结合不同标准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多维度评价、多主体评价和情景化评价有机结合,真正体现学生个体差异,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评价氛围,实现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评价观 美术教学评价
由于美术课长期以来一直以副课的身份出现,对美术教学的评价很少引起教育教学者的重视,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体,以美术技法、技能为单一的尺度,以感觉为依据,通过画面效果,从专业的角度,以培养画家的标准来进行,这样的以选拔奖惩为目的和以甄别优劣为结果的评价方式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宗旨,必然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用欣赏和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智能本位评价”,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方式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强调教学评价要根据智能的多元特征呈现多元化和情景化,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一、“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评价观
(一)评价智能的多元化
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不过由于智能的不同组合而形成了个体的智能差异,而不是水平的差异。教育者要重新认识学生,发掘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学生的弱势智能。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学过程除了教师、学生外,还要有家庭、社会等的参与,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方式,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社区人员等都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把“一言堂”变成“多言堂”,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学生的评价。
(三)评价的情景化
加德纳提出将评价置于真实的领域和社会背景下,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对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判。评价本身是学习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美术教学评价方式
美术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纬度评价学生的多元智能;要扩大评价主体,让学生自己、同学、家长和社会都参与进来;要在具体的情景中开展教学评价,让评价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
(一)多维度评价
多纬度评价是指根据美术学科的人文特征和个体的智能结构差异,确立多个参照体系,从多层面、多角度开展评价,评价的内容既要涉及教学目标指定的技能要求,更要考查学生兴趣态度、情感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以更好地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个体的发展。
1.参照体系的建立
(1)以教学目标为参照
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是对美术教学活动的预期期望,对教学活动具有引导作用。教学目标的呈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目的,同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可以检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诊断和调整。
(2)以学生自身为参照
以学生为参照实质上是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某一时间点进行纵向的对比评价,考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不断进步。这是学生自主性的动态评价过程,可以采用成长记录或成长档案袋的方式,学生通过随时审视自身学习轨迹,发扬优秀,增强自信;或改进不足,调整学习的重点和思路。
(3)以同学为参照
以同学为参照是在同一教育背景下,通过横向的对比,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竞争性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发挥优势、模仿榜样等进行的激励性评价。在画展、竞赛等活动中,学生开展相互批评,通过对比寻找特点、优势和不足,使学生对自己有全方位的认识,在别人的赞赏或批评中获得不断的进步。
2.评价内容的确立
(1)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指对物像特征的捕捉、对环境的敏感体验、对材料特征的敏感体验和对作品的鉴赏能力等。
(2)创作能力
创作能力指学生展示新技巧、新技艺的能力,驾驭新工具、新材料的能力,作品内容或形式的新颖度及情感的表达程度等。
(3)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指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作品评价的公正性、合理性,对来自他人意见的接纳程度、对他人作品优点的学习能力等。
(4)兴趣态度
兴趣态度指对美术学科的欢喜程度、专注程度,与同学的分工合作意识,关心帮助他人等。
(二)多主体评价
多主体评价是指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外,还应有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和社会的参与。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性评价,是学生持续学习的根本动力。评价的内容既可以是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是自己的学习行为、态度和合作与创新等。
2.同学、家长和社会的评价
同学、家长和社会的评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建议,尽管外部的评价可能不是专业化的甚至有可能是肤浅的或是错误的,但美术来源于生活,必然要放到生活这个大环境中去检验,很多时候来自外部环境的赞扬和激励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3.教师的评价
教师由于独特的身份和专业性,在对学生评价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要多看到学生闪光的一面,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采用鼓励性评价,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情景化评价
情景化评价就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之中,通过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对学生的智能倾向和水平作出评估。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场景,把评价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开放性的场景有利于学生的选择和发挥。情景化评价要求记录学生艺术表现或创作的历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作品中的流露,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结合不同标准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多维度评价、多主体评价和情景化评价有机结合,真正体现学生个体差异,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评价氛围,实现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