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进入初中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正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时机。
在我看来,课堂中没有“问题学生”,虽然有些绘画课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需要运用一些互动环节。当孩子被你所讲的,所画的感染时,他们会在课堂中哈哈大笑,甚至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显然课堂会不够安静,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而且这种形式上所谓的“问题学生”并非不可教,反而他们能在你的引导中创作出让你意想不到的好作品。因为,当他们已融入进去迫不及待想画的时候,是学生更能表现的时候,这时候老师需要放手让学生创作,给他们充分的发展、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如果在这时一味地要求必须有秩序,整整齐齐地上完课那会抹杀了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这会使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创造力、缺乏自信心、缺乏对绘画的兴趣,成为了我们所主宰的牵线木偶。
每个孩子都喜爱绘画,但为什么到后面慢慢地出现他们对绘画不感兴趣或对绘画感到厌烦呢?是因为多数人都过于一味地推崇“成人化”、“程式化”的审美方法和教学模式。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每一幅生动而质朴的儿童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美的艺术品,然而在同龄儿童的眼里,这就是美,是从他们心底萌发出来的美。当然在关于创作,这对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这也离不开老师给的引导。绘画中的敢于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成功。教师该做的,是设法去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帮助他们增强对创作的勇气与自信,增强学生对美术绘画更大的兴趣。
初中学生喜欢表扬,喜欢出风头,喜欢令名在榜,我便针对学生这个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展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爱好美术的兴趣。
1 学期初成果展
每学期的第一堂美术课,我总是带学生进入学校“书画展览室”,让初一新生参观欣赏出自本校师生之手的作品。作品中,有师生参加展览获奖的作品,有考取美专、美院的学生的作品,有高年级学生的作品。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美术视野,又使学生感到美术可亲可近。特别是一些同学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或熟悉认识的人的作品在展览之列,更是自豪、羡慕不已。这样,以直观的形象,无声的语言,使学生产生了要学习美术的强烈欲望。
2 课堂习作展
课堂习作展大都在平时的教学之中。一是学生在作画时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佳作,及时向学生展示。这样,既激励了作画者本人,又鼓舞了作画能力较差的同学;二是在课间结束前挑选部分代表作集体展览,先学生评,后教师归纳,多讲成功,少讲不足,尽量以褒为主,一切以激励学生兴趣为前提;三是将批阅后的佳作在下堂美术课之始予以展览、传阅,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的催化剂,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好美术有较高的积极性。
3 校刊画廊展
在重大节庆和校园艺术节期间,学校校刊、画廊举办“主题创作展”。前者根据主题需要,教师带头创作示范畫,并构思一些画种及内容,重点在美术特长生、兴趣小组中推开,然后再集思广益,初展样品,在全校发动推广,引起学生的创作兴趣,掀起创作热潮。后者则主要为动手能力尚差的学生设置,激发他们去欣赏名画,收集佳作,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兴趣。
这些形式多样的美术展览,使较多的学生“一举成名”,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对书画的兴趣,发展了特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营养剂。它好像我们植树,经常给小树苗以温暖的阳光、充足的水份、精心的培育,肯定加快小树的成长,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会加速技能、技巧的提高。为此,我们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加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脚踏实地,努力巩固和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练,把他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描绘的更加绚丽多彩。
在我看来,课堂中没有“问题学生”,虽然有些绘画课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需要运用一些互动环节。当孩子被你所讲的,所画的感染时,他们会在课堂中哈哈大笑,甚至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显然课堂会不够安静,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而且这种形式上所谓的“问题学生”并非不可教,反而他们能在你的引导中创作出让你意想不到的好作品。因为,当他们已融入进去迫不及待想画的时候,是学生更能表现的时候,这时候老师需要放手让学生创作,给他们充分的发展、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如果在这时一味地要求必须有秩序,整整齐齐地上完课那会抹杀了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这会使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创造力、缺乏自信心、缺乏对绘画的兴趣,成为了我们所主宰的牵线木偶。
每个孩子都喜爱绘画,但为什么到后面慢慢地出现他们对绘画不感兴趣或对绘画感到厌烦呢?是因为多数人都过于一味地推崇“成人化”、“程式化”的审美方法和教学模式。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每一幅生动而质朴的儿童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美的艺术品,然而在同龄儿童的眼里,这就是美,是从他们心底萌发出来的美。当然在关于创作,这对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这也离不开老师给的引导。绘画中的敢于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成功。教师该做的,是设法去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帮助他们增强对创作的勇气与自信,增强学生对美术绘画更大的兴趣。
初中学生喜欢表扬,喜欢出风头,喜欢令名在榜,我便针对学生这个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展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爱好美术的兴趣。
1 学期初成果展
每学期的第一堂美术课,我总是带学生进入学校“书画展览室”,让初一新生参观欣赏出自本校师生之手的作品。作品中,有师生参加展览获奖的作品,有考取美专、美院的学生的作品,有高年级学生的作品。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美术视野,又使学生感到美术可亲可近。特别是一些同学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或熟悉认识的人的作品在展览之列,更是自豪、羡慕不已。这样,以直观的形象,无声的语言,使学生产生了要学习美术的强烈欲望。
2 课堂习作展
课堂习作展大都在平时的教学之中。一是学生在作画时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佳作,及时向学生展示。这样,既激励了作画者本人,又鼓舞了作画能力较差的同学;二是在课间结束前挑选部分代表作集体展览,先学生评,后教师归纳,多讲成功,少讲不足,尽量以褒为主,一切以激励学生兴趣为前提;三是将批阅后的佳作在下堂美术课之始予以展览、传阅,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的催化剂,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好美术有较高的积极性。
3 校刊画廊展
在重大节庆和校园艺术节期间,学校校刊、画廊举办“主题创作展”。前者根据主题需要,教师带头创作示范畫,并构思一些画种及内容,重点在美术特长生、兴趣小组中推开,然后再集思广益,初展样品,在全校发动推广,引起学生的创作兴趣,掀起创作热潮。后者则主要为动手能力尚差的学生设置,激发他们去欣赏名画,收集佳作,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兴趣。
这些形式多样的美术展览,使较多的学生“一举成名”,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对书画的兴趣,发展了特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营养剂。它好像我们植树,经常给小树苗以温暖的阳光、充足的水份、精心的培育,肯定加快小树的成长,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会加速技能、技巧的提高。为此,我们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加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脚踏实地,努力巩固和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练,把他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描绘的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