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地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本文以高职楼宇智能化专业的“组态软件”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流程,为其他课程的微课程引入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设计
一、“组态软件”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背景
随着人类居住需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被应用在楼宇之中。楼宇智能化的兴起带来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众多的楼宇智能系统进行监控。这一问题的本质就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系统的监控,因此,组态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就成为必然。组态软件是具有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等功能的专用软件的合称,它通过比较灵活的组态构件方式为使用者提供快速构建相应自动控制系统的监控界面,然后通过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来达到系统控制的实现。因此,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将“组态软件”作为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专业在“组态软件”课程教学中采取的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这也是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惯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合职业技术院校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导的办学思路。但由于目前中国职业技术院校招生情况所限,很多高职学生在中学时并没有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学生:一是学习比较认真但因自身学习能力不足,随着课程的深入导致学习跟不上进度,到最后放弃学习;二是学习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课上很难坚持整堂课跟着教师学习和操作;三是学习后不注意复习巩固,当下可能学会了但过段时间又忘了。因此,如何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来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成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微课程,是以5到10分钟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以PPT软件为主要技术支撑,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习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得到突出,同时将学习内容变得微型化和碎片化,尤其在现在移动网络、智能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迅速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者点播,使教学过程能够重复进行,从而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效果问题。本文以“组态软件”课程为例,尝试在课程教学中设计、引入微课程。
二、“组态软件”微课程的设计思路
首先我们要明确高职类课程的微课程开发有以下几大原则。一是教育性原则。微课程的制作内容都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者实操环节,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意义。二是目的性原则。高职类教育微课程的每一个视频都应该有其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要避免无目的性地单纯把常规课堂教学碎片化。三是趣味性原则。微课程在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的同时,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进行内容处理,力争使教学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讲授的生动性。四是应用性原则,因为高职类院校生源与本科院校生源存在差异,所以高职教育的微课程应该具有针对性。虽然都是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出发,针对知识点进行解析,但高职教育要结合实际产业现状来对某个技能点或者生产环节制作教学视频。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可以把“组态软件”微课程的设计过程分为五大环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制作规范、教学反馈。第一个环节是教学设计,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选题。选题是基于受众学生的基础情况明确的前提下,主要针对某个具体的设计点、程序编写、动画实现等环节讲授、分析、推理、实操、答疑教学选题。然后是合理设计教学。合理设计的前提是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针对组态软件教学或学习中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整个教学组织必须思路清晰,并且针对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媒体表现方式。第二个环节是注意教学内容要正确,无操作性错误,所表述的内容准确无误,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富有逻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内容直指具体知识点,主题突出。教案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实操;PPT设计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要强,能够围绕教学知识点展开,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将有难度等级的习题留给学生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点。第三个环节是教学过程,做到切入课题迅速,这样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讲课思路清晰,软件的使用步骤思路清晰,程序的编写简洁明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完整、顺利地完成课题所要阐述的知识点任务;总结收尾快捷,通过总结对讲授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语言得体,如果需要出现在镜头前,应教态自然大方,无多余动作,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富有感染力,逻辑性强。第四个环节是制作规范,主要是结构完整和技术指标两方面。视频片头应显示相关课题标题,注明讲课内容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配合提示,整个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洪亮、声音与画面要同步。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反馈,通过课堂了解、网上问答等方式了解微课程授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组态软件”微课程的实践
“组态软件”课程的教学核心即学会使用组态软件来满足各种楼宇智能系统的监控需求,而微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其主要目的为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组态软件的各个设计环节。笔者针对软件教学的特点以及微课程的本身特性要求,将“组态软件”的微课程做如下设计。
整个微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组态软件的使用,选用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水位控制系统作为引导项目,通过将引导项目进行知识点解构,根据项目设计流程,将其分解成10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作为一期微课程。第二部分是项目设计,所选项目都是跟智能楼宇相关的工程项目,通过几个项目设计达到复习和巩固组态软件的使用的目的。这一部分每一期微课程讲授一个项目的设计,重点讲授项目的功能,项目设计的思考,项目设计的难点,项目和项目之间有承上启下的关联性,做到知识点的复习、巩固及延展,具体课程内容安排如表1。整个微课程电脑录屏时采用的分辨率为1024×768,码流128kBPS,帧速为30FPS,屏幕颜色设置为16位。视频拍摄文件格式为FlV或MP4,视频尺寸为640×480,音频采样率为44.1K,音画同步<100MS,音频格式为AAC或MP3。
四、总结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知识的传输效率,缩短了知识的传输时间,让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次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组态软件”的微课程设计和实践的探索,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的资源应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缺点得到有效弥补。对学生而言,微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在查漏补缺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尤其是在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进入生活各个角落的背景下,微课程这种满足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势必将会在未来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张剑波,张欣杰.高职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职业教育,2014(2).
[2]张琛.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
关键词:微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设计
一、“组态软件”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背景
随着人类居住需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被应用在楼宇之中。楼宇智能化的兴起带来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众多的楼宇智能系统进行监控。这一问题的本质就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系统的监控,因此,组态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就成为必然。组态软件是具有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等功能的专用软件的合称,它通过比较灵活的组态构件方式为使用者提供快速构建相应自动控制系统的监控界面,然后通过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来达到系统控制的实现。因此,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将“组态软件”作为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专业在“组态软件”课程教学中采取的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这也是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惯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合职业技术院校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导的办学思路。但由于目前中国职业技术院校招生情况所限,很多高职学生在中学时并没有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学生:一是学习比较认真但因自身学习能力不足,随着课程的深入导致学习跟不上进度,到最后放弃学习;二是学习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课上很难坚持整堂课跟着教师学习和操作;三是学习后不注意复习巩固,当下可能学会了但过段时间又忘了。因此,如何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来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成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微课程,是以5到10分钟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以PPT软件为主要技术支撑,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习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得到突出,同时将学习内容变得微型化和碎片化,尤其在现在移动网络、智能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迅速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者点播,使教学过程能够重复进行,从而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效果问题。本文以“组态软件”课程为例,尝试在课程教学中设计、引入微课程。
二、“组态软件”微课程的设计思路
首先我们要明确高职类课程的微课程开发有以下几大原则。一是教育性原则。微课程的制作内容都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者实操环节,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意义。二是目的性原则。高职类教育微课程的每一个视频都应该有其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要避免无目的性地单纯把常规课堂教学碎片化。三是趣味性原则。微课程在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的同时,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进行内容处理,力争使教学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讲授的生动性。四是应用性原则,因为高职类院校生源与本科院校生源存在差异,所以高职教育的微课程应该具有针对性。虽然都是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出发,针对知识点进行解析,但高职教育要结合实际产业现状来对某个技能点或者生产环节制作教学视频。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可以把“组态软件”微课程的设计过程分为五大环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制作规范、教学反馈。第一个环节是教学设计,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选题。选题是基于受众学生的基础情况明确的前提下,主要针对某个具体的设计点、程序编写、动画实现等环节讲授、分析、推理、实操、答疑教学选题。然后是合理设计教学。合理设计的前提是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针对组态软件教学或学习中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整个教学组织必须思路清晰,并且针对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媒体表现方式。第二个环节是注意教学内容要正确,无操作性错误,所表述的内容准确无误,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富有逻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内容直指具体知识点,主题突出。教案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实操;PPT设计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要强,能够围绕教学知识点展开,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将有难度等级的习题留给学生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点。第三个环节是教学过程,做到切入课题迅速,这样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讲课思路清晰,软件的使用步骤思路清晰,程序的编写简洁明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完整、顺利地完成课题所要阐述的知识点任务;总结收尾快捷,通过总结对讲授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语言得体,如果需要出现在镜头前,应教态自然大方,无多余动作,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富有感染力,逻辑性强。第四个环节是制作规范,主要是结构完整和技术指标两方面。视频片头应显示相关课题标题,注明讲课内容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配合提示,整个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洪亮、声音与画面要同步。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反馈,通过课堂了解、网上问答等方式了解微课程授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组态软件”微课程的实践
“组态软件”课程的教学核心即学会使用组态软件来满足各种楼宇智能系统的监控需求,而微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其主要目的为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组态软件的各个设计环节。笔者针对软件教学的特点以及微课程的本身特性要求,将“组态软件”的微课程做如下设计。
整个微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组态软件的使用,选用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水位控制系统作为引导项目,通过将引导项目进行知识点解构,根据项目设计流程,将其分解成10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作为一期微课程。第二部分是项目设计,所选项目都是跟智能楼宇相关的工程项目,通过几个项目设计达到复习和巩固组态软件的使用的目的。这一部分每一期微课程讲授一个项目的设计,重点讲授项目的功能,项目设计的思考,项目设计的难点,项目和项目之间有承上启下的关联性,做到知识点的复习、巩固及延展,具体课程内容安排如表1。整个微课程电脑录屏时采用的分辨率为1024×768,码流128kBPS,帧速为30FPS,屏幕颜色设置为16位。视频拍摄文件格式为FlV或MP4,视频尺寸为640×480,音频采样率为44.1K,音画同步<100MS,音频格式为AAC或MP3。
四、总结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知识的传输效率,缩短了知识的传输时间,让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次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组态软件”的微课程设计和实践的探索,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的资源应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缺点得到有效弥补。对学生而言,微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在查漏补缺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尤其是在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进入生活各个角落的背景下,微课程这种满足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势必将会在未来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张剑波,张欣杰.高职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职业教育,2014(2).
[2]张琛.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