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利率管制下,银行业利润过高,且对管制性利差依赖性较大,不仅损害了存款人利益,也大大增加了其它行业的成本。民间市场利率与管制利率差,还导致地下金融泛滥,造成民间借贷呈现范围广、利率高、数额大的特征,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建立金融体系。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改革虽然实现了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但仍未有效缓解银行体系资产质量问题,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一度高达2万亿元。2003年,新的一轮银行改革启动,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先后完成财务重组、注资和股份制改造,成功上市。银行业体系的财务状况明显好转,存量风险得以基本化解。如果沒有这场银行改革,中国恐怕很难抵制本轮金融危机的严峻冲击。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当月16日起,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区间,由0.5%扩至1%。此举距离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已有18年,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缓步升值,终止临近均衡。随着均衡点的接近,资本流动以汇率波动的双向性日益明显,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压力及其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亦渐趋缓解。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水到渠成,人民币国际定价的主导权将由管控进一步让位于市场。
相较于汇率自由化改革的突围,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也已是势在必行。
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均按照市场供需定价,完全由市场调节。按照中国目前的利率管理制度,存款利率可以下浮但不能上浮,贷款利率下浮空间有限。利率说到底是资金的价格(国内价格),如果继续维持行政管制,势必造成价格信号的扭曲,对资金的有效使用、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都会形成不合理导向。近几年来,金融脱媒之势迅猛,债券市场发展迅速,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银行存款的重要替代品,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明显下降,直接融资比重上升。这一配比的变化,反映出利率管制空间的压缩,市场化力量的扩容。近年来民间借贷的“野蛮生长”,被视为金融压抑下,新一轮民间自发的货币价格闯关,如同上世纪80年代的价格双轨在完成其孕育市场化力量的过渡性使命后,终将走向并轨。这一切应已在决策者的蓝图设计之中。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理简单清晰,然而改革的实践却一直停滞不前。实际改革远比理论复杂,障碍主要源于银行、财政和金融监管方面。
首先,是银行方面。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等多数金融机构迄今仍延续传统“吃利差”的盈利模式,国内银行的净息差普遍在250~300个基点(2.5%~3.0%)。这构成了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稳定的利差收入,导致商业银行缺乏动力告别争夺存款规模的经营模式,难以实现高度专业化。这既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活力和韧性,又潜伏较高系统性风险:这些银行的财务和风险管理一直薄弱,应对系统性风险和新型金融风险的能力不强;银行体系存贷款增长幅度长期高于同期GDP的增长幅度,但配置资金的能力不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和能力不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银行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存款利率可能会提高,贷款利率可能会下降,这一定会触及银行的核心利益,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出现消极应对是很自然的。二是财政方面。如果全面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贷款利率上升,一方面会加重政府的债务利息负担,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起政府向银行体系强制融资问题。截至2010年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约为10.77万亿元,高额的地方债务是中国经济运行的一大风险,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会进一步加重地方政府债务的还本付息压力,使债务的正常周转面临考验。三是金融监管方面。由于利率市场化将不可避免地引起银行存款成本上升,银行往往会扩大贷款规模,并且追逐风险更高的贷款项目,因而需要更加完善的金融监管来保障银行的稳健经营,包括法律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等。
但是,在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因不能摆脱行政干预而缺乏超脱性和真实性,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确保监管的信息质量,无法使金融机构采取稳健和审慎的经营原则,这已成为制约利率市场化的一大障碍。
利率市场化改革停滞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
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有关金融改革方面,提出关系金融稳定要建立金融安全网三道防线——审慎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这些将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保证。一辆车不上保险就上路,开车的人和坐车的人都会感到不安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的银行,如果沒有保险制度托底,与此情形就会毫无二致。现在问题的要害就在于一些金融机构的改革尚未完成,相关保障制度如存款保险制度还未建立起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整个金融体系这一盘大棋中,由于各个金融主体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要求它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利率的“自主定价”,的确是一个难题。这一现实问题其实已在监管层的考虑范围。
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一个可选择的方案是,允许符合财务硬约束条件和符合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要求的合格金融机构,扩大自主定价权;以建立健全对竞争秩序的自律管理作为过渡,让上述机构开始实行利率自主定价。”他同时称,继续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利率定价能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完善金融机构准入退出机制,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采取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可以使问题金融机构顺利实现市场退出,并将其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据了解,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中,更倾向于所有银行都纳入保险范围。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停滞与利率管制,扭曲了资金资源的配置方向。在利率管制下,银行业利润过高,且对管制性利差依赖性较大,不仅损害了存款人利益,也大大增加了其它行业的成本。民间市场利率与管制利率差,还导致地下金融泛滥,造成民间借贷呈现范围广、利率高、数额大的特征,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
利率市场化改革停滞,造成股票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占比极低的格局。目前国内企业的融资80%以上来源于间接投资银行贷款,股票和债券融资比重仅占10%左右。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间接融资比重过高,导致了金融体系结构失衡,降低了金融体系资源的效率,加大了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已有多年,现在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中国的改革是系统性体制转轨,对整体配套关系的要求比较高。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形势紧迫,已成业界共识。改革不一定需要所有条件都成熟了才可能进行,关键是方向要正确,措施要得当。利率和汇率改革一样, 本质上都是价格改革,意味着给金融企业的自主定价权。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全可以分步进行,已有学者建议:稳定短期存款利率,扩大贷款下浮幅度30%~50%;放宽长期大额存款上浮幅度30%~50%;最终全部放开存贷款利率。过渡期控制在1~3年完成为好。
一旦利率市场化,银行的中间业务马上就会受到很大冲击,其经营理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迫使它们推出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真正变成服务型银行,不再依赖利差。而贷款企业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因为贷款成本提高,产业选择投资项目时就会更加谨慎。利率市场化也会从根本上保证国家现行的房地产调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宏观政策取得理想效果。
由于利率的管制,带来大量资金进入到低水平发展行业,最为突出的就是房地产行业。由于资金的匹配,很多央企凭借对资金的垄断性优势,获取大量低成本贷款,从而造成房地产行业的畸形繁荣。与之相反,长期的负利率以及金融系统的行政化取向,使得银行和国有企业享受了巨大的制度红利,经济体中最需要融资的部分中小企业贷款却年年难以得到满足。归根结底,这些都是与利率沒有市场化有关,而利率市场化可望使这些问题成为历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建立金融体系。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改革虽然实现了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但仍未有效缓解银行体系资产质量问题,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一度高达2万亿元。2003年,新的一轮银行改革启动,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先后完成财务重组、注资和股份制改造,成功上市。银行业体系的财务状况明显好转,存量风险得以基本化解。如果沒有这场银行改革,中国恐怕很难抵制本轮金融危机的严峻冲击。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当月16日起,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区间,由0.5%扩至1%。此举距离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已有18年,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缓步升值,终止临近均衡。随着均衡点的接近,资本流动以汇率波动的双向性日益明显,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压力及其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亦渐趋缓解。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水到渠成,人民币国际定价的主导权将由管控进一步让位于市场。
相较于汇率自由化改革的突围,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也已是势在必行。
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均按照市场供需定价,完全由市场调节。按照中国目前的利率管理制度,存款利率可以下浮但不能上浮,贷款利率下浮空间有限。利率说到底是资金的价格(国内价格),如果继续维持行政管制,势必造成价格信号的扭曲,对资金的有效使用、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都会形成不合理导向。近几年来,金融脱媒之势迅猛,债券市场发展迅速,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银行存款的重要替代品,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明显下降,直接融资比重上升。这一配比的变化,反映出利率管制空间的压缩,市场化力量的扩容。近年来民间借贷的“野蛮生长”,被视为金融压抑下,新一轮民间自发的货币价格闯关,如同上世纪80年代的价格双轨在完成其孕育市场化力量的过渡性使命后,终将走向并轨。这一切应已在决策者的蓝图设计之中。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理简单清晰,然而改革的实践却一直停滞不前。实际改革远比理论复杂,障碍主要源于银行、财政和金融监管方面。
首先,是银行方面。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等多数金融机构迄今仍延续传统“吃利差”的盈利模式,国内银行的净息差普遍在250~300个基点(2.5%~3.0%)。这构成了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稳定的利差收入,导致商业银行缺乏动力告别争夺存款规模的经营模式,难以实现高度专业化。这既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活力和韧性,又潜伏较高系统性风险:这些银行的财务和风险管理一直薄弱,应对系统性风险和新型金融风险的能力不强;银行体系存贷款增长幅度长期高于同期GDP的增长幅度,但配置资金的能力不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和能力不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银行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存款利率可能会提高,贷款利率可能会下降,这一定会触及银行的核心利益,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出现消极应对是很自然的。二是财政方面。如果全面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贷款利率上升,一方面会加重政府的债务利息负担,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起政府向银行体系强制融资问题。截至2010年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约为10.77万亿元,高额的地方债务是中国经济运行的一大风险,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会进一步加重地方政府债务的还本付息压力,使债务的正常周转面临考验。三是金融监管方面。由于利率市场化将不可避免地引起银行存款成本上升,银行往往会扩大贷款规模,并且追逐风险更高的贷款项目,因而需要更加完善的金融监管来保障银行的稳健经营,包括法律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等。
但是,在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因不能摆脱行政干预而缺乏超脱性和真实性,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确保监管的信息质量,无法使金融机构采取稳健和审慎的经营原则,这已成为制约利率市场化的一大障碍。
利率市场化改革停滞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
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有关金融改革方面,提出关系金融稳定要建立金融安全网三道防线——审慎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这些将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保证。一辆车不上保险就上路,开车的人和坐车的人都会感到不安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的银行,如果沒有保险制度托底,与此情形就会毫无二致。现在问题的要害就在于一些金融机构的改革尚未完成,相关保障制度如存款保险制度还未建立起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整个金融体系这一盘大棋中,由于各个金融主体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要求它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利率的“自主定价”,的确是一个难题。这一现实问题其实已在监管层的考虑范围。
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一个可选择的方案是,允许符合财务硬约束条件和符合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要求的合格金融机构,扩大自主定价权;以建立健全对竞争秩序的自律管理作为过渡,让上述机构开始实行利率自主定价。”他同时称,继续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利率定价能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完善金融机构准入退出机制,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采取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可以使问题金融机构顺利实现市场退出,并将其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据了解,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中,更倾向于所有银行都纳入保险范围。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停滞与利率管制,扭曲了资金资源的配置方向。在利率管制下,银行业利润过高,且对管制性利差依赖性较大,不仅损害了存款人利益,也大大增加了其它行业的成本。民间市场利率与管制利率差,还导致地下金融泛滥,造成民间借贷呈现范围广、利率高、数额大的特征,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
利率市场化改革停滞,造成股票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占比极低的格局。目前国内企业的融资80%以上来源于间接投资银行贷款,股票和债券融资比重仅占10%左右。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间接融资比重过高,导致了金融体系结构失衡,降低了金融体系资源的效率,加大了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已有多年,现在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中国的改革是系统性体制转轨,对整体配套关系的要求比较高。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形势紧迫,已成业界共识。改革不一定需要所有条件都成熟了才可能进行,关键是方向要正确,措施要得当。利率和汇率改革一样, 本质上都是价格改革,意味着给金融企业的自主定价权。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全可以分步进行,已有学者建议:稳定短期存款利率,扩大贷款下浮幅度30%~50%;放宽长期大额存款上浮幅度30%~50%;最终全部放开存贷款利率。过渡期控制在1~3年完成为好。
一旦利率市场化,银行的中间业务马上就会受到很大冲击,其经营理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迫使它们推出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真正变成服务型银行,不再依赖利差。而贷款企业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因为贷款成本提高,产业选择投资项目时就会更加谨慎。利率市场化也会从根本上保证国家现行的房地产调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宏观政策取得理想效果。
由于利率的管制,带来大量资金进入到低水平发展行业,最为突出的就是房地产行业。由于资金的匹配,很多央企凭借对资金的垄断性优势,获取大量低成本贷款,从而造成房地产行业的畸形繁荣。与之相反,长期的负利率以及金融系统的行政化取向,使得银行和国有企业享受了巨大的制度红利,经济体中最需要融资的部分中小企业贷款却年年难以得到满足。归根结底,这些都是与利率沒有市场化有关,而利率市场化可望使这些问题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