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规范注射、安全达标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为有效的药物。目前为止,患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已在家庭中广泛使用。要让胰岛素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必须正确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技术、注射部位、剂量等的方法。为了规范注射技术,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了 “规范注射、安全达标”的口号。把规范的注射技术和正确选用注射装置的方法推荐给患者。
  腹部是优先选择注射的部位: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上侧、腹部、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部,这些部位皮下的脂肪组织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神经末梢分布得较少,注射的不舒适感觉也相对较少。其中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
  注射部位要轮换: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层增生而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导致吸收率降低,所以要经常进行皮肤轮换,采用对称部位轮换的方法注射。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进行,或者一次左边,一次右边,部位对称轮换。 在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要求每次注射时离上次的注射点移开一指的宽度。
  胰岛素不同注射时间有异:①餐前注射:常规胰岛素需在餐前注射。②餐时注射:使用速效胰岛素不需提前注射,但注射后必须进食,否则易引起低血糖。③餐后注射:短效胰岛素可遵医嘱在餐后进行注射。④睡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可保持夜间血糖平稳,避免黎明前高血糖发生。
  注射有技巧:诺和笔作为胰岛素的一种先进注射装置在临床上广为应用。为保证胰岛素注射至皮下,如果使用8毫米的针头,就必须捏皮,且不能过早地松开皮褶。注射时不捏皮可能造成肌肉注射的风险。注射时需45°角快速进针,缓慢注射药物,然后拔出针头。而如果患者使用的是5毫米的针头,则应该垂直进针,也不用进行捏皮。 (编辑 于 望)
其他文献
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很懒,会说“懒得要命”,但是,你知道吗?懒,真的会让人健康受到极大危害,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公布,懒得运动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全球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20万人,且逐年增长。中国第五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暨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第五次年会上,与会各国专家也认为,懒,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病”,并且评出十大最懒生活方式,亲爱的读者朋友,您“中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