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担负着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历史重任。他们能否养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直接关系到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低。本文分析了初中历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历史教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我们在尽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社会道德却出现了严重滑坡,先后出现了多起道德败坏和社会责任感严重缺乏的恶性事件,不得不引起国家和社会的足够重视。
1加强学生社会责任认知
1.1语言说理
初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和关键时期,他们对课程标准或者教学目标的认识还比较直观和片面,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要做到上述目标,历史教师要避免一个误区,即要避免语言说理变成单纯说教和“教条式”灌输,而是建立在对学生个体需求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回应,通过这种回应唤起学生内在纯真,引导学生将外来教化转化为内在道德品质。对待学生的正确认知和社会行为,应当毫无保留地给予鼓励;对待学生的不当认知和错误行为,应当及时给予引导和矫正,避免一味指责引发学生逆反心理,更多时候应该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不良倾向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这种价值选择和社会行为是不当的,引导学生自觉抵制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
1.2典型示范
典型示范就是以历史人物和历史教师本人作为典范,以历史典型人物和历史教师本人的优秀品质和学识涵养去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责任情感和社会行为。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从心理特征上讲,意志、品质、行为尚未稳定成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并且善于模仿,容易受到暗示和引导。因此需要历史教师在维护好自身良好形象的同时,要注重凝练教学语言,善于运用肢体语言,使自己的教学从讲授语言上讲具有煽动性和感染性,从教学风格上具有新颖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有意识引导下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也经常在教育过程中反复以古代圣贤,如尧舜、周公作为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历史教师也应该选取那些具有时代先进性,拥有崇高理想、高尚情操和伟大社会责任感的历史人物和社会贤达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也可以“身正是范”,从学生周边选树榜样,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2多载体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情感
2.1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科书是教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据,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改革使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方式更加活泼、形象,语言更加通俗、准确,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这些都更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历史教科书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名言警句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后人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勇敢承担起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责任。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历代先贤的壮丽言行激励学生。历史教科书中还有许多英雄人物的生动事迹,历史教师要将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表达出来,去感染学生。例如,民族英雄林则徐面对烟毒泛滥愈演愈烈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毅然上书道光帝并领导了禁烟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还有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他们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勇担社会重任的楷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用声情并茂的讲授,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激情演讲,用这些典型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2图书馆藏
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尤其如此。历史教科书中虽然有很多有关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素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容量有限,很多事件的背景、人物的事迹都没有表述充分,这时图书馆藏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基础学科,历史学科几乎与所有其他学科都有交叉和联系,涉及领域最为广泛。通史著作、历史刊物、历史小说、科学技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是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阅读这些既有利于加深学生课程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人文社会知识、拓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又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历史人物传记,可以向学生全面展示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感染学生向他们学习,激发社会责任感。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多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优秀书籍。
3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
3.1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行为
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这个时候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组成学习小组等形式,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目标一致,责任分工,开始逐步意识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相互关系,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这也是加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为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往往都是在合作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只有具有良好合作意识的人才能够克服小我,成全大我,从而将道德情感主动上升到国家、集体和社会层面,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社会责任感。
3.2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为学校驻地周边社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个人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和升华;也可义务为社区居民普及历史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反思精神,对社会存在的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和紧迫的使命感,能够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同时,任课教师应当注重活动总结,引导学生实现知、行统一,有利于社会责任感的最终落实和付诸行动。
4结束语
青少年是我国的未来,因此在历史教育中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少玲.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硕士论文,2011,3
[2]高金元.浅析中学生责任教育的心理学意义和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历史教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我们在尽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社会道德却出现了严重滑坡,先后出现了多起道德败坏和社会责任感严重缺乏的恶性事件,不得不引起国家和社会的足够重视。
1加强学生社会责任认知
1.1语言说理
初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和关键时期,他们对课程标准或者教学目标的认识还比较直观和片面,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要做到上述目标,历史教师要避免一个误区,即要避免语言说理变成单纯说教和“教条式”灌输,而是建立在对学生个体需求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回应,通过这种回应唤起学生内在纯真,引导学生将外来教化转化为内在道德品质。对待学生的正确认知和社会行为,应当毫无保留地给予鼓励;对待学生的不当认知和错误行为,应当及时给予引导和矫正,避免一味指责引发学生逆反心理,更多时候应该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不良倾向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这种价值选择和社会行为是不当的,引导学生自觉抵制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
1.2典型示范
典型示范就是以历史人物和历史教师本人作为典范,以历史典型人物和历史教师本人的优秀品质和学识涵养去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责任情感和社会行为。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从心理特征上讲,意志、品质、行为尚未稳定成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并且善于模仿,容易受到暗示和引导。因此需要历史教师在维护好自身良好形象的同时,要注重凝练教学语言,善于运用肢体语言,使自己的教学从讲授语言上讲具有煽动性和感染性,从教学风格上具有新颖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有意识引导下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也经常在教育过程中反复以古代圣贤,如尧舜、周公作为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历史教师也应该选取那些具有时代先进性,拥有崇高理想、高尚情操和伟大社会责任感的历史人物和社会贤达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也可以“身正是范”,从学生周边选树榜样,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2多载体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情感
2.1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科书是教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据,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改革使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方式更加活泼、形象,语言更加通俗、准确,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这些都更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历史教科书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名言警句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后人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勇敢承担起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责任。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历代先贤的壮丽言行激励学生。历史教科书中还有许多英雄人物的生动事迹,历史教师要将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表达出来,去感染学生。例如,民族英雄林则徐面对烟毒泛滥愈演愈烈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毅然上书道光帝并领导了禁烟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还有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他们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勇担社会重任的楷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用声情并茂的讲授,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激情演讲,用这些典型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2图书馆藏
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尤其如此。历史教科书中虽然有很多有关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素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容量有限,很多事件的背景、人物的事迹都没有表述充分,这时图书馆藏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基础学科,历史学科几乎与所有其他学科都有交叉和联系,涉及领域最为广泛。通史著作、历史刊物、历史小说、科学技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是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阅读这些既有利于加深学生课程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人文社会知识、拓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又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历史人物传记,可以向学生全面展示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感染学生向他们学习,激发社会责任感。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多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优秀书籍。
3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
3.1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行为
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这个时候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组成学习小组等形式,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目标一致,责任分工,开始逐步意识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相互关系,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这也是加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为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往往都是在合作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只有具有良好合作意识的人才能够克服小我,成全大我,从而将道德情感主动上升到国家、集体和社会层面,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社会责任感。
3.2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为学校驻地周边社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个人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和升华;也可义务为社区居民普及历史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反思精神,对社会存在的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和紧迫的使命感,能够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同时,任课教师应当注重活动总结,引导学生实现知、行统一,有利于社会责任感的最终落实和付诸行动。
4结束语
青少年是我国的未来,因此在历史教育中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少玲.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硕士论文,2011,3
[2]高金元.浅析中学生责任教育的心理学意义和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