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得益于当前教学改革的提出,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圆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与此同时理解数学中蕴含的知识,促进自身思维的进步与提升。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心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为使得学生从小学时期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基,本文将提出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自学能力
当前,虽然教育改革已推行较长时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旧存在部分问题,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未转变教学方式,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内容讲解,这样不仅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破当前教育的局面。
一、设置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老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也能够对知识更加理解[1]。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也并未彰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为此,为提高教学质量,老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地位,紧接着根据课本教材内容合理设置教学问题,而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以《四则运算》教学活动为例,为彰显出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途径。例如,对于此章节的教学内容,首先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四则运算与之前学过的运算方式有联系之处吗?”而后引出当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是否当前的式子是通过之前的演变得来。在此过程中,若学生不能够有效进行自主思考得到答案,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让学生找出这两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似之处,而后学生就能够有效的进行自主思考,找出二者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有效开展学习。
二、运用合作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无论对于哪一教学内容的讲述,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深刻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所谓学习主体性,就是围绕学生开展所有教学活动。当前,合作教学深得广大教师喜欢,运用合作教学,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探讨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更应该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按照课程要求给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看到班级同学身上的学习優点,同时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小数除法》教学活动为例,首先,如果想要学生对解题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就需要老师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对其进行讲述。其次,在具体的内容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提出任务,并给出当堂教学的题目,如“115/5=?、1380/15=?”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言,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最后,老师需要对任务题目进行讲解以及汇总,让小组内的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之处,帮助学生减少学习数学中的难点,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2]。
三、根植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根植于教学素材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前提。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对数学有一定了解,并且思维能力也较以前有一定的提高[3]。也正因如此,教学过程中老师更要以教学素材为根本,引导学生对教学素材进行探究,明白教学知识间的关联之处,并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构建全方位的知识框架,为自主探究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
以《圆柱与圆锥》教学活动为例,老师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在课堂预习环节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同时在教学视频中提出学习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圆锥体积的计算方式等。接下来本该是课堂教学时间,但是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可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对解题思路有一定了解。相比课堂教学环节最后的老师公布答案,在课堂教学前就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自主探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就目前而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新课改下提出的要求,更是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强有力方法。无论在数学学习的任何阶段,自主学习能力都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有效地对数学展开学习,通过自身不断地思考、学习与探究,解答自己的疑惑,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思维创造力,推动自身数学学习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全凤成.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漫谈[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30):27.
[2]张小芳.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 南北桥, 2017(13):71-71.
[3]王伟坤.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分析[J]. 读写算, 2019, 000(006):110.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自学能力
当前,虽然教育改革已推行较长时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旧存在部分问题,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未转变教学方式,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内容讲解,这样不仅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破当前教育的局面。
一、设置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老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也能够对知识更加理解[1]。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也并未彰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为此,为提高教学质量,老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地位,紧接着根据课本教材内容合理设置教学问题,而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以《四则运算》教学活动为例,为彰显出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途径。例如,对于此章节的教学内容,首先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四则运算与之前学过的运算方式有联系之处吗?”而后引出当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是否当前的式子是通过之前的演变得来。在此过程中,若学生不能够有效进行自主思考得到答案,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让学生找出这两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似之处,而后学生就能够有效的进行自主思考,找出二者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有效开展学习。
二、运用合作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无论对于哪一教学内容的讲述,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深刻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所谓学习主体性,就是围绕学生开展所有教学活动。当前,合作教学深得广大教师喜欢,运用合作教学,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探讨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更应该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按照课程要求给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看到班级同学身上的学习優点,同时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小数除法》教学活动为例,首先,如果想要学生对解题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就需要老师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对其进行讲述。其次,在具体的内容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提出任务,并给出当堂教学的题目,如“115/5=?、1380/15=?”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言,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最后,老师需要对任务题目进行讲解以及汇总,让小组内的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之处,帮助学生减少学习数学中的难点,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2]。
三、根植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根植于教学素材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前提。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对数学有一定了解,并且思维能力也较以前有一定的提高[3]。也正因如此,教学过程中老师更要以教学素材为根本,引导学生对教学素材进行探究,明白教学知识间的关联之处,并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构建全方位的知识框架,为自主探究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
以《圆柱与圆锥》教学活动为例,老师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在课堂预习环节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同时在教学视频中提出学习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圆锥体积的计算方式等。接下来本该是课堂教学时间,但是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可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对解题思路有一定了解。相比课堂教学环节最后的老师公布答案,在课堂教学前就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自主探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就目前而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新课改下提出的要求,更是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强有力方法。无论在数学学习的任何阶段,自主学习能力都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有效地对数学展开学习,通过自身不断地思考、学习与探究,解答自己的疑惑,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思维创造力,推动自身数学学习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全凤成.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漫谈[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30):27.
[2]张小芳.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 南北桥, 2017(13):71-71.
[3]王伟坤.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分析[J]. 读写算, 2019, 000(0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