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标下高中自由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策略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li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写作的主体,学生常常陷入有话说不出口地苦恼当中。这是因为学生的体验,表达即受语言限制,又受写作要求,评价机制的限制。表现出或隐或现得不自由状态。本文就高中作文教学如何正确审视和利用自由写作这个话题,浅谈自己观点。
  1.还学生以话语权,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在高考指挥棒下,中学作文教学中,课堂上讲的最多的是主题要求、写作技巧与写作规定。诚然,“主题”或“思想”的确是构成文章的主要因素,甚至是第一要素。但这种“主题”或“思想”的来源应该出自写作主体的思考与选择,而不是来自教师事先的规定与外在的强加。这种从书本上硬搬下来由外在理论构成的习惯性的作文要求,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自觉地处于一种严重失语的状态,写作中没有了心灵的颤音。而教师的指导往往只停留在对那些成功作文优秀因素共性的分析与解读上,使极具个性化的写作活动成为集体工场里的流水装配和批量生产,作文的个性化生命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学生的“失语”,导致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还学生以话语权,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学生自主话语权的确立,就是主体性的确立。而主体性一旦确立,那些无用的理论废话和过时的道德说教自然会被束之高阁,人的最本真的心灵需要和生活需要就会自动走向前台,人的写作的源本天性就会得以正常地显现和发挥。当然,我们所说学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
  2.鼓励学生以生活为写作的支点自由地表达自我,张扬个性和才情。在指导学生写生活札记时,首先,教师并不具体要求学生写什么,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或记短小见闻,或偶发感想,全没有约束,其关键在于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件容易、愉快的事。其次,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为生活札记开设众多栏目,如:美丽一瞬、家庭记事、心灵独语、友情传递、读报有感、新闻点击、世事杂谈、人生感悟等,目的在于导悟。第三,对学生的生活札记教师应及时评改,写评语时应在鼓励的前提下循循善诱,力求真切地表达出教师的情感,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这样他们才敢在以后的写作中真实的表达。第四,生活札记改完后要拿到班上讲评。写得好的札记就让作者自己念,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析。因为是自己同学的作文,具有可比性,于是有些学生就会想:他们所写的那些事我也经历过,为什么我就没想到呢?别人的文笔那么美,我为什么那么差呢?下一次我也要争取念自己的作文。这样,学生从中产生了写作兴趣。写作兴趣是学生主体性写作的内驱力,它可以让学生自觉地把他们体验过的生活转化为言语表达。吾手写吾心,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写作的支点自由地表达,写作将找到其表达的母题而精彩纷呈。
  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写作的支点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学生的自我表达,相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的自我表达转达化为写作动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因为写作其实是一项自我精神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只要是自主自觉的写作,就必然要投入自我情感,打上自我的烙印。那么,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表现自我,指的是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不脱离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或者在写人叙事绘景中融化自我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写作,貌似“私人写作”,实际上却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3.指导学生编选自己的个人作文集,激发学生作文激情。在学生的写作达到了一定的“量”之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来编辑自己的习作集了。——这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复读”自己的写作的过程中回味自己写作的“经验”,体味到创造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阅读、遴选、修改、编辑的过程中养成纯正的品味,提高语言表达及艺术创作的能力。——这里的“习作集”主要包含了两种形式:一种是班级的作文集,全班同学,每人选出一二篇,再根据内容编入“童年往事”“快乐读书”“亲近自然”“感悟亲情”“青春怀想”“似水流年”等一些单元中,最后各个单元“组合”成一册,增加必要的序跋,再“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如“朝花夕拾”“风过有痕”“花季雨季”“青春有梦”“明天的回响”等。显然,这的确是很富有“创意”的语文活动。另一种则是个人的习作集,与班级的作文集的编辑原则和过程大致相仿,不过作者就是一个人了。因为耗费的时间较多,一般就安排同学们在高中二年级的暑假里完成,然后,全班的几十本个人文集就可以相互交流了,同学们在读后,还可以用“易撕贴”“N次贴”之类的小纸片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点评与作者进行切磋和“对话”,这样就可能真正地收到同学之间在写作乃至语文学习上相互促进的功效了。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在同学编出了作文集之后,举办学生作品研讨会,较为全面系统地赏析和研究一个会几个同学的作文,让作者谈“写作经验”,读者谈“阅读心得”,教师做主持人,适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相机诱导,通过对“典范案例”的研究来促进“写作尖子”的进步,并带动全体同学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校园或班级里,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学困生成天凑在一起,三五成群,形影相随,彼此互相信任、互相依赖。或吸烟酗酒,或挑衅滋事,或逃课上网,或说谎骗人,或寻开心玩乐,或发牢骚骂人等不文明现象。这就是 学困生“友伴群”现象。据调查,“友伴群”成员之间情投意合,来往频率高,能推心置腹交谈,重感情,讲义气,真有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味道。在班级管理中,这类学生虽属少数,但由于他们对班级体目标缺乏信心,随时破
期刊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激发学生写作欲,应当从生活角度考虑,不断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目的是使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在写作上得到运用,让学生尽量把教材上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即学以致用,使学生写之有物。  提起作文,不少教师感到头疼,学生们更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面对着作文纸使劲咬笔杆半天都挤不出一个字。于是乎,作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拦路虎。如今,高效课堂的理念目前
期刊
“自主导引式”课堂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不合时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是自主导引式课堂教学的前提  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教师把班上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活动小组。分组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成绩搭配;二是按性别性格搭配;三是按人际关系搭配;四是按地域
期刊
近几年,为适应新时期教学要求,语文教学正朝着改革的方向迅猛前进。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学习了别的教研工作者的新设想,训练发展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一、营造宽松氛围,唤起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目标,协助学生解惑并达到
期刊
作业作为体现教学质量的载体之一,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发展学生智能,回馈教情、学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好的作业题如同学生学习的助推器。但也有一些作业,对学生来说,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搬运”;有的作业,很抽象,运算量大,反而成了学困生的负担。在课程改革中,作业教学的改革相对滞后,作业教学已成为教育的一项薄弱环节。笔者就作业“三部曲”发表一些粗浅看法。  一、做作业时要倡导开放  对学困生来说
期刊
多年来,在农村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七年级学生喊着学英语 ,八年级学生说着学英语,九年级学生睡着学英语 。”不言而喻,在初中阶段,随着英语学习中词汇量的增加、知识难度的加深,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起逐级减退、成绩下滑。究其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如学习缺乏动机、畏难心里和自信心不足等。也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墨守成规等密切相关。那么,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如何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措施,改
期刊
一、中学生舞蹈作品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生舞蹈精品不断出现,但相较小学生舞蹈作品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个性而言,中学生舞蹈作品定位模糊、缺乏自我的问题一直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度模仿成人作品,从主题意境、动作构成、音乐编辑到服装道具,完全是成人化风格,看不出要展现中学生风采;二是过度重视技术技巧,忽视情感体现,往往是一连串的技巧动作叠加,不知舞蹈教师以此要表达什么;三是缺乏原创精神
期刊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当“主角”。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于一些创新的新思路,一些不完整却显露可贵苗头的见解,要给予肯定。质疑是求异的开始;是探索真理的火花,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
期刊
一、精研新高考考试说明  高三化学复习课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高考化学考试说明》的内容,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所了解,分清主次,有针对性的复习。要让学生达到对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为此,教师要精研《化学考试说明》的内容,明确复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备课,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二、转变教师角色,做学生主动复习和提高的策划者和引领者  高
期刊
提到“幽默”这个词,往往会使人们常会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其实它和我们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英语教学中有着无穷的魅力。教学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教学是快乐情感的激荡和诙谐风趣的语言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把处理语言技能的心智和躯体感官活动同快乐、表情、速度、满足等审美情感活动密切联系为一体,从而使一般性的听、说、读、写活动上升为美的欣赏和享受,使苦化为乐,紧张变为轻松。  在教学活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