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二语动机个体差异性研究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w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0名在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SPSS26.0对所收集数据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发现:受试的汉语学习动机处于较高水平,且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水平相当,二者同时存在于学习者动机系统之中;受试的动机在年龄、性别、母语背景和学习时长等个体性差异因素中无显著性差异,但会影响其工具型动机及融入型动机的具体分布状况.本研究将丰富当前来华留学生的动机研究,为更好地开展汉语教学提供积极启示.
其他文献
文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对“X人”式流行语进行分析,即从句法维度探讨系列词语的组合规律,从语义维度探讨系列词语的意义特点,从语用维度探讨其社会价值、流行原因.
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网络新词“绿茶”的探析,研究颜色词“绿”的文化意义及“绿茶”背后社会心理的变化.
文章基于语用身份理论视角,以中国外交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发言的文本为语料,探讨外交发言人答记者问时所采取的人称指示策略及其身份建构功能.研究发现,在外交新闻发布会这一面向国际的话语场合,发言人为满足不同的交际需求选择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以及国家或机构名词等进行自我指称,策略性地建构发言人的个体和国家双重身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