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药10大误区

来源 :母婴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tzyj_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最担心的莫过于小宝宝生病了,而生病了就要吃药。婴幼儿服药不同于成年人,吞咽能力差,又不懂事,喂药时很难与大人配合。为了让孩子服下药物,家长常采用一些错误的方法,熟不知有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掌握正确的小儿服药是十分重要的。
  
  喂药原则
  
  一、选好药剂
  
  3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要用片剂,应首先选择液体制剂、泡腾片、干糖浆剂、冲剂或果味型咀嚼片,对于婴儿尤适宜滴剂,剂量容易掌握而且服用方便。年轻的父母喜欢用普通汤匙或茶匙量药水喂宝宝。但是普通汤匙不易掌握药量,给的药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疗效。
  
  二、掌握正确方法
  
  1.新生儿最好的喂药方法是:在喂奶前1小时左右给药为妥,把药水倒入奶瓶,让宝宝像吸奶一样服药,必要时用滴管慢慢滴入,待吞咽后再滴第二滴。
  2婴幼儿服药时可先将患儿抱起,半卧于喂药者身上,头部抬高,颈部垫以纱布或手帕,然后再喂药。也可以把丸、片剂研成粉状,用糖水调成稀糊状,把宝宝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左手扶持宝宝头部,右手持食匙取药慢慢喂下,待宝宝将药吞咽后,再继续喂。必须注意不要强行喂服,以免口腔黏膜或齿龈受损出血。服药后应将患儿抱起轻轻拍击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
  3.给新生儿喂药前,也可先喂几口奶,再喂点药,反复这样做,直至将药喂完,然后将宝宝竖起轻拍背部,以防反胃呕吐。但应注意,喂药之前不应喂饱奶,以免宝宝拒绝服药。也不可将药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两者混合后可能出现凝结现象或者降低药物疗效。
  4.由于一些药物实在太苦(如中药汤剂)宝宝拒绝服药时,可暂时通过一个软管把药注入颊与臼齿间,避免药液与舌面上的味蕾接触,也可冷却药液使药味减轻。
  5.有些宝宝已能识别物品,当认出是药物拒绝服用时,家长应给孩子讲明药物的作用是治疗疾病,不吃药会耽搁疾病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对3岁左右的幼儿尤为重要。这样做能使他们理解药物与疾病的关系,并积极参与药物治疗。
  喂药的10大误区
  误区一:捏住宝宝的鼻子强行喂药。
  造成后果:宝宝容易将药物呛入呼吸道而窒息。
  挽救措施: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当立即双手环抱宝宝腹部,使之背紧贴你的腹部,用力挤压患儿腹部,同时使之弯腰,反复几次,以期排除气道内异物。如果无效,立即送医院。
  误区二:给宝宝干吞药片
  造成后果:干吞药片容易使药片停留在消化道而损害消化道黏膜。
  挽救措施:喂药时一旦发生呛咳,应立即使宝宝的头略低并偏向一侧,同时用空心掌叩打背部,防止吸入肺内。
   误区三:没有依照指示在吃药前摇匀糖浆药剂或者任意用饮料服药。
  造成后果:一些糖浆类的药物是把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放一段时间药物会沉淀,不摇均会导致药水的上2/3浓度低,而下1/3浓度高,服药达不到有效作用。这一点对于混悬液制剂(如吗叮林混悬液)尤为重要。此外,有的家长会错误的让宝宝用饮料服药。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胃肠吸收,某些碱性药物更不能与果汁同时服用,因为酸碱中和会使药性大减;用牛奶给宝宝服药,牛奶中含蛋白质、脂肪酸多,可在药片周围形成薄膜将药物包裹起来,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牛奶及其制品中含有较多的钙、磷酸盐等,这些物质可与某些药物生成难溶性盐类,影响疗效。
  正确的做法:糖浆类的药物在应用前一定要摇均,后倒入量杯里,按照具体的毫升数让宝宝服下。干糖浆和冲剂服药尽量用温开水送服。
  误区四:喂药时不要欺骗宝宝说药物味道就像糖果一样。
  造成后果:宝宝会误以为药和糖是一个概念,误以为药是糖而乱吃。
  正确做法:你应该教育宝宝要遵守服药的规定,就像教育宝宝不得玩火一样。让宝宝记住“只有在父母的许可的情况下才能吃药。”如果对宝宝说一种药的口味“不错”并非不可,但是要提醒宝宝只能服用大人给他的药品,同时将所有的药品放在孩子无法拿到的地方。
  误区五:父母根据自己的经验盲目用药及滥用抗菌素。
  造成后果:90%以上的婴幼儿常见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由细菌引起的感冒只有10%左右。很多时候一些小毛病,如喉咙不舒服、流鼻涕、轻微咳嗽之类仅是普通的感冒,只需要多休息、多喝水及口服维生素C就会很快痊愈。很多抗感冒药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且是药都会有副作用的,父母切不可胡乱给宝宝吃药。尤其是抗菌素,有些父母单纯地认为抗菌素就是消炎药,也有些家长惟恐孩子生病,只要稍有不适便给其服药,名曰“预防”,殊不知过多地应用抗菌素非但起不到作用,有可能还发生损害。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宝宝的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奎诺酮类药物会影响软骨的发育;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
  正确做法: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菌素。
  误区六:任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造成后果:家长是宝宝用药的执行者,有些家长求愈心切,认为加大用药剂量能使病症早日获愈,便盲目给宝宝加大服药剂量,也有些家长给宝宝重复用药或同时用多种药物。其实,服用药物的剂量越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甚至会导致宝宝发生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有些家长则过于谨慎,害怕宝宝服药后出现副作用,便随意减少服药剂量,殊不知,药物剂量过小,在人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就不可能发挥最佳疗效;还有些家长给宝宝服药随意性很大,想起就服,忘了也无所谓,结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还容易引起细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还有些家长在给宝宝治病时耐不住性子,一种药物才用几天,甚至几次,因见不到明显效果,便认为该药效果不好,于是频繁更换药物,其实,频繁更换药物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使治疗更趋复杂化。
  正确做法:一定要按照医嘱服药。
  误区七:滥用成人药物
  造成后果:大多数的成人用药都不能用于小儿的。有的父母认为:宝宝就是比成人的体重小,成人吃的药只要减量就行了,这是不对的。凡药三分毒,婴幼儿的肝脏解毒功能弱,肾脏的排毒功能也差。成人身上的轻微副作用对于肝肾功能尚不成熟的婴幼儿来说可能就是毒性反应。氨基糖甙类可引起小儿耳聋,肾脏功能损伤;喹诺酮类可引起小儿软骨发育障碍;磺胺类可引起小婴儿黄疸,肾脏功能损害;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症,粒细胞减少症。
  正确做法:一定要给宝宝服用儿童专用药物。
  误区八:盲目应用退热药。
  造成后果:婴幼儿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所以退热药的应用时机是很重要的。婴儿退热药中的有效药物浓度比孩童配方来得高,有些药物婴儿服用的量超过孩童配方的3倍之多。这样做的原因是婴儿对药物的吸收力相对较小,并且更容易将药吐出来。
  正确做法:仔细阅读药瓶、药盒上所有的标贴指示,特别注意是“婴儿配方”还是“儿童配方”。
  温情提醒:新生儿慎用退烧药。新生儿及婴儿比较容易发热,这是因为新生儿和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当生病、环境温度改变或喂水不足时,都会引起发烧,如果此时随便服用退烧药,往往会招来大祸。有的新生儿在误服退烧药后,会出现体温突然下降,脱水,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内出血等,甚至会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因此,退烧药(如阿司匹林、小儿退热片、APC等)是新生儿的禁用药。
  正确的做法:处理新生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烧,如打开包被暴露肢体、用浓度不超过30%的酒精擦洗颈部及手脚掌心、枕冷水袋等。应注意的是,体温一旦下降应立即停止降温,否则将导致体温不升。此外,婴幼儿的发热,如果不超过39℃,即往又无惊厥史的,可多喝水或者物理降温。超过39℃或者防止惊厥时才能吃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扑热喜痛或者布洛芬。
  误区九:过长时间吃药。
  造成后果:有可能延误有效的治疗期或者使疾病恶化。
  正确做法:吃某些药已两三天还未见好转,便应该不要再吃了,很可能宝宝的病症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须尽快带他去看医生。
  误区十:擅自分享处方药。
  误因分析:如果你家宝宝上个月用剩了一些眼药水,现在邻家的小弟弟也得了同样的眼病,为什么不可以用那瓶剩下的眼药水呢?首先在上次使用时,药水的滴管可能已受到了污染;其次药物有可能过期了。另外,看上去症状相同的病情却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正确做法:既使同一个宝宝得了和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在给宝宝使用相同的处方药之前,也要请医生检查,告诉医生你手头现有的药品,让他来作判断。
其他文献
发现宝宝是个安静、敏感、胆小,喜欢发个小脾气、闹个小别扭的内向宝宝,当妈妈的往往气恼:“我的宝宝怎么这样,一点都不像我啊!”其实面对内向宝宝,家长需要放下顾虑,这样做……  家有内向特质的宝宝,大多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 与爸爸妈妈一起出门,碰到爸爸妈妈的朋友,会不好意思,低下头,把自己的视线不知道转移到哪儿去了,如果非得打招呼会很不情愿地抬起头打招呼,打招呼的声音也就只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才能
期刊
春天来啦!中医认为,人的健康跟自然界四季是相关联的。春天万物复苏,肝在五行中属木,与春季相应,因此,春季养肝正当时。  春季养肝有道理  立春以后,气温逐渐升高,自然界处在一种生发向上的状态,人的肝正好具有主升、主动、喜调达的生理特点。  中医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肝常有余,热症,宝宝实症居多,也就是说宝宝是纯阳之体,所以在这个季节很容易上火,脾气大,爱哭闹,而养肝可避免其出现这些问题。俗话说“春不
期刊
心理学通常会认为,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小时候表现得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孩子听话真的是件好事吗?  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越痛苦?  近几年来,随着小K慢慢进入青少年时期,有很多人问我:“你的孩子听话吗?”这让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你说小K听话吧,事实上他那些乱七八糟的意见还挺多的,有时我让他往东,他偏往西,也常常反驳和颠覆我的看法,有时候还会
期刊
美妙的哺乳时光总有结束的一天,断奶是母乳喂养过程一个必然要经历的痛苦阶段。当宝宝在身体上已经做好断奶的准备,亲爱的妈妈,你做好充足准备了吗?春季断奶正当时,以下7个错误的断奶方法,千万别试。  1  将宝宝罢奶当成断奶好时机  在4个月或6个月大时,有些宝宝开始胃口不佳,对吃奶兴趣下降,甚至拒吃母乳。因此,一些妈妈就误以为宝宝罢奶等于宝宝自我断奶,打算趁机给宝宝实行断奶。实际上,宝宝罢奶是有其特殊
期刊
宝宝的哭闹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与父母交流的一种工具。面对宝宝这种看似简单的表达,很多新手妈妈却时常摸不着头脑。其实,宝宝多久哭一次,哭多长时间,取决于父母对宝宝哭声的理解力和判断的准确性。  宝宝哭多久才算正常  新生儿每天啼哭的时间平均为1.5小时,哭闹的高峰期是6周左右,为2.5小时/ 天。4~12 个月的宝宝啼哭的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少。父母要学会平静对待宝宝的“打雷下雨”,这样才会真正帮助孩子
期刊
呼吸道疾病是宝宝最常见的一类疾病,特别是季节交替时节,呼吸道疾病更是成了最不招宝宝喜欢的 “伙伴” 。一时间,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 哮喘好像成了宝宝的影子,与宝宝形影不离。没办法,妈妈只得一次次地抱宝宝去医院就诊,可因为宝宝病情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及时,部分患急性支气管炎的宝宝竟慢慢变成了慢性支气管炎,让宝宝和妈妈都十分痛苦。面对讨厌的呼吸道疾病,妈妈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许多宝宝患呼吸道疾病就医痊
期刊
第一次分娩,哪个准妈妈不紧张?准爸爸的支持相当关键。可是,陪产也是准爸爸的人生第一次,光靠勇敢是很难应付的,在分娩来临之际,准爸爸同样会不知所措:“在产房,我究竟该干些什么?如果晕血了,该怎么办?”……别着急,这里有最贴心的陪产准备课,让准爸爸有备无患。  准爸爸陪产的N大好处  关键时期的支持,有益于增进夫妻感情,目睹宝宝艰难的出生过程,也可增强丈夫对家庭的责任感。总之,越来越多的准爸爸觉得自己
期刊
孕妇在怀孕的某些时候多少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适感,虽然这些不适感不能完全摆脱,但是多注意听从妇产科专家的意见,采取一些措施,则能缓解这些不适症状。    PART1:各种疼痛    1 肋骨疼    原因:由于子宫长大将肋骨上推导致。  专家支招:将双臂向头上伸展可以缓解肋骨痛。    2 手腕疼    原因:这是由于怀孕期间分泌的激素,尤其是松弛素(Relaxin)引起的筋膜、肌腱、韧带及结绨组织
期刊
桃花灼灼,枝叶蓁蓁,三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也是所有女神们的节日。  “每位飞升的女神都有自己的法器,美丽容颜,雅致仙气,法器助力不可缺。昆仑虚万年法器何处寻?”  1.无妄海法器  辟邪神器 清混沌 净神思【天然南洋金珠】獨特工艺,18k金镶嵌南非钻石 ,正圆无瑕,浓金,直径13.2mm。  2.昆仑虚法器  仙界精华凝聚而成的翡翠,平安扣保平安,路路通通天路,福袋存福渡万年修为,翠镯本映山水境,
期刊
“我家萌萌2岁半,他平时老用手抓自己的‘小鸡鸡’,我把他带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说是因为包皮过长,里面有脏东西积着发炎了。医生把萌萌的包皮扩开,肉眼可看到有一些白白的东西,他把这些都洗干净,还告诉我们回去后要经常给萌萌清洗。  回家后,我们大概1个星期把萌萌的包皮翻上去清洗1次。但每次萌萌都受不了,拼命的挣扎,用力的哭,连晚上睡觉都会哭醒几次。见到萌萌痛苦的样子,我都不想做了,我想问一下难道就没有好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