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以临稻10号为母本,镇稻88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本文介绍了临稻2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临稻2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高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29-02
多年来,山东省水稻大多种植临稻10号,高产但不优质、成熟期晚、遇冷害易减产、经济系数和效益较低,病虫危害越来越重。针对这些问题,育种者通过亲本选择、杂交配组、分离择优、快速聚合优良性状基因,采用品种资源综合征集应用、常规育种、辐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培育出了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1-2]。该品种于2015年8月24日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5025号);同时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受理号151440.5)。目前,临稻21号已在山东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江苏省完成引种备案,进入示范应用阶段。
1 特征特性
1.1 生育期
临稻21号在山东稻区种植,较对照品种临稻10号早熟2~3 d。2012—2014年参加全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早熟2 d。
1.2 形态特征
临稻21号株型紧凑,平均株高95.3 cm,穗长16.5 cm,穗总粒数133.3粒,穗实粒数116.9粒,结实率87.7%,千粒重26.2 g。落粒性中等,颖壳薄、轻度开裂、颖毛少,颖尖无间短白芒。叶色中绿,宽长适中、稻脚清楚,剑叶较短上冲,群体上下通风透光性好,抗病耐虫,光合效率高,灌浆速度快,容重高,落色金黄[3]。
1.3 抗病性和抗逆性
通过3年的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临稻21号综合表现为抗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稻瘟病,黑条矮缩病感病轻。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级,达高抗水平。
临稻21号株矮叶挺、直立、假茎宽、基部节间短、抗倒伏能力较强、抗冷性很强。
1.4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山东省区试,平均产量10 185 kg/hm2,较对照品种临稻10号增产6.54%;2013年参加山东省区试,平均产量9 881.55 kg/hm2,较对照增产3.39%。2年平均产量10 043.4 kg/hm2,较对照增产6.84%。2014年参加山东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895.5 kg/hm2,较对照增产7.1%[4]。
1.5 适应性
临稻21号适应性强,适应范围广。多年试验表明,其适合在鲁北沿黄稻区、临沂、日照库灌稻区、济宁滨湖稻区作为麦茬稻和机插秧水稻示范推广应用,也可在黄淮同类稻区引种登记推广应用。
1.6 品质
经2013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杭州)检测中心检验,临稻21号糙米率84.4%、整精米率72.5%、直链淀粉含量16.3%、糊化温度低(碱消值6.7级)、胶稠度软(76 mm)、蛋白质含量10.6%、垩白粒率9%、垩白度1.3%,达国家优质2级米标准。米粒晶莹剔透,饭质光泽润滑,食味清香可口,稻米商品和蒸煮品质均属上乘。
2 生长发育特点
2.1 形态及倒伏特点
从表1可以看出,高肥水栽培条件下,临稻21号的株高为95.3 cm,基部第1伸长节间直径为0.54 cm,长度为2.78 cm,取其基部第2伸长节间中间部分的3.33 cm茎段进行折断拉力测定,平均折断拉力为792.3 g。从其基部茎节干物质积累来看,临稻21号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干鲜比较大,基部第2伸长节间干鲜比为13.5%,耐肥水、抗倒伏能力较强。
2.2 叶片特点
稻谷中干物质的 60%以上来自抽穗以后的光合产物,灌浆到成熟期,叶面积系数较大,功能叶衰退慢,光合时间长,光合产物积累量大,结实率高,籽粒饱满,产量高。从表2可以看出,在高肥水条件下,临稻21号上部3片叶的夹角平均在15~20°之间,津原45平均在35~65°之间。临稻21号最大叶面积系数为6.8,津原45为6.5,但到了熟期,临稻21号保持着3~4片绿叶活秆成熟,叶面积系数仍高达4.1,津原45只能保持着1~2片绿叶成熟,叶面积系数仅为2.9。因此,临稻21号后期灌浆速率快,籽粒饱满,容重高,落色金黄。根据测定,从灌浆—乳熟期籽粒的干物质日增加量比津原45小,而乳熟期—蜡熟期的籽粒干物质日增加量比津原45大。从蜡熟期—完熟期所经时间,临稻21号要比津原45短。临稻21号后期落黄快,落色好。
2.3 分蘖力
临稻21号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群体自我调节能力强,高产稳产性好。从表3可以看出,在高肥水条件下,采用带2个蘖的秧苗进行单株插秧,插30万墩/hm2,单株分蘖达15.5个,成穗12.3个,平均每穗颖花数为169.6個,穗实粒数138.4粒,产量高达11 373 kg/hm2。而津原45由于分蘖较差,在同样条件下育苗,平均单茎只有2.4个,即平均单株带蘖1.4个,同样插30万墩/hm2,每墩3~4株,平均每墩最高分蘖13.1个,平均每墩成穗11.1个,平均每穗颖花数为135.7个,平均穗实粒数112.9粒,产量为8 308.5 kg/hm2。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播种育苗
山东主稻区5月1—5日浸种,3~5 d后播种育秧,6月15—20日移栽。
3.2 合理密植
临稻21号适宜栽植密度为30万~33万穴/hm2,一般行墩距21 cm×15 cm,每墩3~4株苗。
3.3 肥水管理
黄淮中粳中熟稻区大田施肥一般掌握“前重后轻”原则,有些饱水田也可采用“一炮轰”施肥。整个大田期纯氮施用量一般不宜超过262.5 kg/hm2。大田中后期尽量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氮肥过多,以免造成贪青晚熟,底肥一般施碳酸氢氨750 kg/hm2,配合磷酸二铵225 kg/hm2、钾肥225 kg/hm2、锌肥30 kg/hm2;也可配合施三元复合肥375~450 kg/hm2、锌肥30 kg/hm2。移栽后5~7 d追施尿素150 kg/hm2促分蘖[5]。
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当分蘖量达到目标总量的80%左右时,按干湿交替浇水、保持湿润为主,控制无效分蘖,保持合理群体;确保植株健壮,根深本固,籽粒饱满、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稻谷商品价值、蒸煮食用价值高。
3.4 秸秆还田和病虫害防治
大力提倡稻麦两熟区切实做好小麦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蓄肥保水能力,改善田间生态小气候,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确保水稻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秸秆还田既可以提高当季水稻产量和品质,又有利于后季作物生长发育。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3.5 适时收获
10月中旬左右,当90%以上谷粒达到黄熟、稻田通体金黄时,选择晴朗无雨天气适时收获,晒干储藏。
4 参考文献
[1] 冯尚宗,马红伟,孙杨,等.粳稻新品种临稻20选育特征特性及其直播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7):116-120.
[2] 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等.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临稻1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69-71.
[3] 沈庆彬,刘延刚,马宗国,等.临稻17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1):127-129.
[4] 王斌,刘延刚,刘林,等.中熟中粳临稻16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126-128.
[5] 刘延刚,许立春,李相奎,等.中粳稻临稻15号的特征特性与超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9(1):90-92.
关键词 临稻2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高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29-02
多年来,山东省水稻大多种植临稻10号,高产但不优质、成熟期晚、遇冷害易减产、经济系数和效益较低,病虫危害越来越重。针对这些问题,育种者通过亲本选择、杂交配组、分离择优、快速聚合优良性状基因,采用品种资源综合征集应用、常规育种、辐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培育出了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1-2]。该品种于2015年8月24日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5025号);同时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受理号151440.5)。目前,临稻21号已在山东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江苏省完成引种备案,进入示范应用阶段。
1 特征特性
1.1 生育期
临稻21号在山东稻区种植,较对照品种临稻10号早熟2~3 d。2012—2014年参加全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早熟2 d。
1.2 形态特征
临稻21号株型紧凑,平均株高95.3 cm,穗长16.5 cm,穗总粒数133.3粒,穗实粒数116.9粒,结实率87.7%,千粒重26.2 g。落粒性中等,颖壳薄、轻度开裂、颖毛少,颖尖无间短白芒。叶色中绿,宽长适中、稻脚清楚,剑叶较短上冲,群体上下通风透光性好,抗病耐虫,光合效率高,灌浆速度快,容重高,落色金黄[3]。
1.3 抗病性和抗逆性
通过3年的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临稻21号综合表现为抗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稻瘟病,黑条矮缩病感病轻。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级,达高抗水平。
临稻21号株矮叶挺、直立、假茎宽、基部节间短、抗倒伏能力较强、抗冷性很强。
1.4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山东省区试,平均产量10 185 kg/hm2,较对照品种临稻10号增产6.54%;2013年参加山东省区试,平均产量9 881.55 kg/hm2,较对照增产3.39%。2年平均产量10 043.4 kg/hm2,较对照增产6.84%。2014年参加山东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895.5 kg/hm2,较对照增产7.1%[4]。
1.5 适应性
临稻21号适应性强,适应范围广。多年试验表明,其适合在鲁北沿黄稻区、临沂、日照库灌稻区、济宁滨湖稻区作为麦茬稻和机插秧水稻示范推广应用,也可在黄淮同类稻区引种登记推广应用。
1.6 品质
经2013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杭州)检测中心检验,临稻21号糙米率84.4%、整精米率72.5%、直链淀粉含量16.3%、糊化温度低(碱消值6.7级)、胶稠度软(76 mm)、蛋白质含量10.6%、垩白粒率9%、垩白度1.3%,达国家优质2级米标准。米粒晶莹剔透,饭质光泽润滑,食味清香可口,稻米商品和蒸煮品质均属上乘。
2 生长发育特点
2.1 形态及倒伏特点
从表1可以看出,高肥水栽培条件下,临稻21号的株高为95.3 cm,基部第1伸长节间直径为0.54 cm,长度为2.78 cm,取其基部第2伸长节间中间部分的3.33 cm茎段进行折断拉力测定,平均折断拉力为792.3 g。从其基部茎节干物质积累来看,临稻21号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干鲜比较大,基部第2伸长节间干鲜比为13.5%,耐肥水、抗倒伏能力较强。
2.2 叶片特点
稻谷中干物质的 60%以上来自抽穗以后的光合产物,灌浆到成熟期,叶面积系数较大,功能叶衰退慢,光合时间长,光合产物积累量大,结实率高,籽粒饱满,产量高。从表2可以看出,在高肥水条件下,临稻21号上部3片叶的夹角平均在15~20°之间,津原45平均在35~65°之间。临稻21号最大叶面积系数为6.8,津原45为6.5,但到了熟期,临稻21号保持着3~4片绿叶活秆成熟,叶面积系数仍高达4.1,津原45只能保持着1~2片绿叶成熟,叶面积系数仅为2.9。因此,临稻21号后期灌浆速率快,籽粒饱满,容重高,落色金黄。根据测定,从灌浆—乳熟期籽粒的干物质日增加量比津原45小,而乳熟期—蜡熟期的籽粒干物质日增加量比津原45大。从蜡熟期—完熟期所经时间,临稻21号要比津原45短。临稻21号后期落黄快,落色好。
2.3 分蘖力
临稻21号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群体自我调节能力强,高产稳产性好。从表3可以看出,在高肥水条件下,采用带2个蘖的秧苗进行单株插秧,插30万墩/hm2,单株分蘖达15.5个,成穗12.3个,平均每穗颖花数为169.6個,穗实粒数138.4粒,产量高达11 373 kg/hm2。而津原45由于分蘖较差,在同样条件下育苗,平均单茎只有2.4个,即平均单株带蘖1.4个,同样插30万墩/hm2,每墩3~4株,平均每墩最高分蘖13.1个,平均每墩成穗11.1个,平均每穗颖花数为135.7个,平均穗实粒数112.9粒,产量为8 308.5 kg/hm2。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播种育苗
山东主稻区5月1—5日浸种,3~5 d后播种育秧,6月15—20日移栽。
3.2 合理密植
临稻21号适宜栽植密度为30万~33万穴/hm2,一般行墩距21 cm×15 cm,每墩3~4株苗。
3.3 肥水管理
黄淮中粳中熟稻区大田施肥一般掌握“前重后轻”原则,有些饱水田也可采用“一炮轰”施肥。整个大田期纯氮施用量一般不宜超过262.5 kg/hm2。大田中后期尽量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氮肥过多,以免造成贪青晚熟,底肥一般施碳酸氢氨750 kg/hm2,配合磷酸二铵225 kg/hm2、钾肥225 kg/hm2、锌肥30 kg/hm2;也可配合施三元复合肥375~450 kg/hm2、锌肥30 kg/hm2。移栽后5~7 d追施尿素150 kg/hm2促分蘖[5]。
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当分蘖量达到目标总量的80%左右时,按干湿交替浇水、保持湿润为主,控制无效分蘖,保持合理群体;确保植株健壮,根深本固,籽粒饱满、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稻谷商品价值、蒸煮食用价值高。
3.4 秸秆还田和病虫害防治
大力提倡稻麦两熟区切实做好小麦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蓄肥保水能力,改善田间生态小气候,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确保水稻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秸秆还田既可以提高当季水稻产量和品质,又有利于后季作物生长发育。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3.5 适时收获
10月中旬左右,当90%以上谷粒达到黄熟、稻田通体金黄时,选择晴朗无雨天气适时收获,晒干储藏。
4 参考文献
[1] 冯尚宗,马红伟,孙杨,等.粳稻新品种临稻20选育特征特性及其直播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7):116-120.
[2] 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等.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临稻1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69-71.
[3] 沈庆彬,刘延刚,马宗国,等.临稻17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1):127-129.
[4] 王斌,刘延刚,刘林,等.中熟中粳临稻16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126-128.
[5] 刘延刚,许立春,李相奎,等.中粳稻临稻15号的特征特性与超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9(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