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7月24日,鸽子姐来电话,说彭老去了。告别仪式定在7月26日上午。
我不记得接到电话时是午后还是黄昏或者深夜,只记得那些日子我特别忙乱:2018年3月,中央发布命令:武警边防部队集体转制,不再隶属军队系列。我的老部队——武警云南边防总队将于2018年年底集体退出现役,2018年“八一”,是这支部队官兵的最后一个建军节。此前,总队评选出十名“云岭边防卫士”,决定在“八一”前夕颁奖,同时将颁奖仪式与建军节合并,由云南电视台制作一台主题晚会。颁奖仪式暨主题晚会将于7月27日上午在云南大剧院举行,我是晚会总导演。
7月25日,我带领全体演职人员、技术保障人员进入云南大剧院,晚会进入最后的合成、彩排及预录阶段。整整一天,我的脑子里总想着第二天有件大事情。所有的大型活动,最后的排练阶段总有无数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天,我们排练到夜里十点,我打算把所有节目再从头到尾“拉一遍”,排练预计将于夜里1点左右结束。我想的是26日上午给大家放假,我呢,得去见我“师父”最后一面。
我的建议遭到云南大剧院工作人员的抗议,他们说:“不带这样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只得作罢。这并没有改变我的决心,所有的英模、演员都站在台上,我拿个手持麦克风对大家说:“明天上午,所有人都好好休息。明天下午两点,我们直接开始预录。就这样!解散!”
那一天,我的脑子分成两半,一半在云南大剧院的排练现场;另一半,像一只小鸟,穿过窗户,徜徉在西坝路口的原军区干休所院子里,徜徉在彭老那洒满阳光的客厅里。
1998年,我28岁,从昭通到昆明领取某个文学奖,彭老是颁奖嘉宾。仪式上,彭老对获奖作品有一个简短的综述,对我的中篇小说《正步走过雷场》给予了简短、中肯甚至让我受宠若惊的评价。这让我在颁奖仪式结束后的酒会上,有了向彭老致谢并表达荣幸的勇气。毕竟,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读着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彭老名篇《驿路梨花》长大的,而且,那是我第一次与一位泰斗级的著名作家“面对面”。当我敬完酒,并表达了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向彭老当面请教时,彭老说:“你从昭通来,还要赶着回去。你明天上午来我家吧。”彭老详细地向我描述了他位于西坝干休所的居所位置,大院的门牌号码,甚至怎么坐公交车。
那是1998年夏天的某个清晨,我置身于彭老的客厅,阳光透过玻璃窗,洒满旧沙发、旧茶几、插着鲜花的旧花瓶。我的局促消失之后,鸽子姐轻描淡写地告诉我:彭老上午一般是不见客的,上午是彭老一成不变的写作时间。
我并未诚惶诚恐,因为我似乎并未觉得自己是“客”,我似乎预感到,这间洒满阳光的客厅,我还会来,而且会经常来,就像回家一样自然。
1998年年底,我被“特招”,入警到武警云南边防总队,授予武警上尉警衔。常驻昆明之后,我的预感成为现实:西坝路干休所彭老那洒满阳光的客厅,我不记得自己去过多少次。恍然中,想起有一回,我带着当时上幼儿园的儿子一起去拜访彭老,大概是请彭老为云南省军事文学创作委员会的刊物《边防文学》写一段“寄语”,彭老见到孩子,开心得不得了,为家里没有准备孩子的零食似乎感到有些抱歉,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对鸽子姐说:“冰箱里好像有可乐,拿来给娃娃喝。”
我常戏言自己是彭老的“关门弟子”,彭老总是笑笑,算是默认。鸽子姐却是喜欢我这个“关门师弟”的。事实上,我从未向彭老行过正式的拜师礼,每次见面,只是以文学晚辈和年轻军人的礼仪,向彭老致以军礼。虽未正式拜师,彭老对我始终关爱有加:我办刊物,请彭老题字,彭老欣然命笔,写好之后总要说:“字写得不好”;我组织笔会,请彭老授课,彭老准时到场,而且准备了手写的讲稿;我的作品开研讨会,彭老定然会出席并作主题发言……有一次文学活动,我和妻子一起去参加,活动结束后,我把妻子介绍给彭老,时隔数年,彭老第二次见到我的妻子,竟然一口就叫出我妻子的名字,让我的妻子感念不已……大约是三年前,我们在武警昆明市支队组织军事文学研讨活动,会议由我主持,已近90高龄的彭老不仅出席了活动,还和我们一起兴致勃勃地打了靶。
我想,前辈作家中,恐怕再没有人像彭老那样关心我的作品了吧?有一年,一群著名作家来云南,彭老和我都参加了作家们“采风”之后的座谈。会议间隙,彭老跟我谈起我的短篇小说《战士刀子》,这并未让我感到惊奇,因为那篇小说被《小说月报》转载了,而《小说月报》应该是彭老经常阅读的杂志,让我惊奇的是,我发表在《滇池》杂志上的中篇小说《美人赠我赤练蛇》,彭老竟然也详细地读了,读过之后,还专门让鸽子姐给我打电话,指出小说的优点和不足。
在西坝那间洒满阳光的客厅里,彭老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要写远征军、写滇西抗战、写滇缅公路、写云南解放……我毫不怀疑彭老的思想能力和写作能力,我担心的只是他的体力。很快,彭老一部又一部力作相继问世并引起巨大反响:《解放大西南》获得鲁迅文学奖;《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旌旗万里》……让我们得以重返那些血与火交织的悲欢岁月。彭老保持体力的秘诀是坚持锻炼,特别是冷水游泳。有一次,我见到刚刚游泳归来的彭老,说起我自己从来不喜欢体育活动,我原以为彭老会“教育”我,没想到,他也只是笑笑。
总是这样,彭老从不把自己的生活习惯、文学理念强加于人,一想到彭老,就想到他那满头硬生生的白发,想到他或大笑、或微笑的样子,我从未见过彭老生气更不用说发怒的样子,自然而然,从容淡定。彭老约我们聚餐,他让鸽子姐带了酒,一个劲地对我说:“这酒好,我存了十多年。广雄你喜欢喝酒,多喝一点。”我当真就喝多了,彭老和鸽子姐,叫了干休所的车,他们和驾驶员一起,送我到家门前。
2018年7月26日上午,阳光正好。去为彭老送行,我穿的是佩有国旗和中国老挝联合军演标识的迷彩作战服,那是2016年我在西双版纳指挥“中老首次联合反恐演練”的“战袍”。面对鲜花和松柏丛中的彭老,我致以最后的、最庄重的军礼。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彭老的照片,我看到彭老头戴钢盔,站在“两山作战”的坦克前,我知道,在这个简朴、温暖的告别仪式上,我的衣服穿对了。
老兵不死,他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继续扛枪,继续握笔。
7月27日上午,我执导的“云岭边防卫士”颁奖仪式暨主题晚会,在云南大剧院圆满成功,无一瑕疵。透过战友和家人们的泪水,透过鲜花和掌声,我仿佛看到我最敬爱的师父就坐在观众席正中的位置,又仿佛仍然坐在西坝那洒满阳光的客厅里,阳光正好,白发依旧,笑容宛然——我走出剧场,阳光晃花了我的眼,我仰首蓝天,白云飘荡,我用只有我和师父能够听到的声音,说了两个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