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感与历史感兼顾,依托文化,关注成长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中学语文的教与学发生了深刻变化,中考语文试题也发生了一系列全新的变革,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理念。2011年中考结束后,笔者分析了近几年的东营中考语文试题,发现2011年的中考语文有以下几个特征:时代感与历史感兼顾,依托中华文化,关注孩子成长。
   一、试卷时代感与历史感兼顾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风情各异,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当今社会风云变化,日新月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近年来,结合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来命制中考题目,时代感与历史感兼顾,已成为中考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典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记录着前人的精神遗产。近年来出现的课内与课外兼顾的文言文比较阅读题,渐成时尚。这类阅读题打破了以往文言文阅读试题为“封闭性”客观性试题的常规,出现了不少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性的开放性探究题。答案多元化,解法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了勃勃生机。
   二、试卷立足语文特性,凸显语文味和文化味
   从2011年东营市语文试题中可以看出,命题老师多以文化材料为载体,无论是古诗词名句填写,还是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无论是浅层阅读理解,还是深层阅读赏析,无不带着深深的文化烙印。如第5题积累古代诗词文化,第7—8题赏析古诗文化,第9—12题理解古典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内涵使中考试题厚重起来,这对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试卷贴近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整卷三大题25小题,以“文化和成长”为主题组织全卷,将学生的成长置于深厚的文化背景之下,命题材料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加重视价值导向,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灵体验,关注“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成长。
   整卷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行动去诠释生命的意义。纵观全卷,三大题的每一版块都着力体现这一点,从第3题的中国环境标志分析,到现代文阅读板块的选材及考查点的设置,课外文言阅读选段人物的特点以及作文题目的选定,都努力营造一种导“行”的氛围。
   如今年的综合性学习,避开了世园会、核泄漏等热点话题,而是以“母亲节”为题。
   ①研读上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②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中国人的母亲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
   ③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本题考查学生对亲情的关注,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应用语文和创新表达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唤醒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不断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种方式加强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通过母亲节的考察加强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加快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再如课内现代文《猫》的设计:
   13.从选文及课文全文来看,“我们”断定猫咬死鸟的根据和这只猫遭受冤屈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4.根据选文,对“我”做简要评价。
   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展示的不仅是理解文本,搜索信息的能力,还有郑振铎想要告诉孩子们的深层次的心灵体验:善待异类,怜爱弱小。我想这也是命题老师的出发点。
   总之,命题老师以一份试卷为窗口,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充分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上好一堂课,情境创设起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做好情况创设呢?我认为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贴近学生情感体验,让情感鲜活起来   课堂上,角色扮演是教师创设情境的常用方法。例如,一教师在执教《一夜的工作》时;为让学生体会周总理的工作劳苦,请一同学坐在讲台上,模仿周总理审阅文件。教师手指该同学,朗读有关语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正在一句一句地
期刊
如何才能找寻到打开文本的金钥匙呢?笔者曾做过如下尝试——   金钥匙一:文章标题   标题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概括文章的重点内容,对于此类课文,教者可以从标题切入产生一连串问题,进而深入解读文本。   如:苏教版七(下)第六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可以从标题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入手,设计以下问题——1、百草园中的环境如何?2、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怎样的?3、作者对百草园的情感如何?
期刊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学习任务的繁重,加之受网络、影视等快餐文化的影响,学生往往只需动眼,就能获得一时的愉悦,而不必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动手等困难甚至更为艰辛的过程来获得快乐。对于他们而言,生活就如同一口枯井,简单而无趣。缺乏了深刻地过程体验,学生对事物的情感体验也就变得肤浅了。表在作文当中往往是内容空洞,无病呻吟,语言苍白贫乏,毫无情感可言,学生总感到似乎没什么值得可写。刘勰在《文心雕龙》里
期刊
一、创设情境,激活想象    诗词的特点是短而精,在有限的篇幅里包蕴了深广丰富的内容,而其语言却往往是精微幽渺的,尽管这为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欣赏空间,但对于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来说,由于缺乏与此相关的感性认识,往往难以理解和把握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意蕴。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搭起一座通往感性认知世界的桥梁。   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是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
期刊
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教学内容明白,教学过程民主,教学思路清爽,能力训练实在。这就是我的语文教学“八字诀”。  内容明白是施教的前提。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教学文本(教材)、辅助性的教学资料以及有关教材辅导性读物等方面。教师要借助于文本(教材)的解悟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的体验,必须把这些内容弄明白。这就要认真研究教材。怎样研究教材呢?以研究课文为例,我的做法通常是
期刊
一、 通过作者介绍,对学生有意识地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的作者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这些人生经历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藤野先生》的作者鲁迅,鲁迅先生为了唤醒国民的精神,弃医从文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下,用笔作刀枪,和反动派进行着不屈的斗争,类似的作者还有郭沫若、闻一多、老舍等。唐代诗人杜甫、李白,他们忠君爱国,愤世嫉俗,他们分别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期刊
一、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想说敢说   学生是口语交际的主体,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进行口语交际的氛围做到从参与既有小组讨论,又要全班记报,既有师生交际更有师生互动,既要动口,又要动脑,使交际活动生动活泼生机盅然教师要转换角色,作为一介忠实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工交流,多对学生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哪怕他是最内向最腼腆甚至是最软弱的学生,把相信大家能成功的期望传达
期刊
一、基础知识的累积   常言道:“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础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低也就不足为奇了。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也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累积。比如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多到图书馆、新华文轩等去看书看报;利用课前五分钟然学生到讲台推
期刊
我们应该关注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通宵经营的网吧,无照经营的流动摊点,熙熙攘攘的过往车辆校园周边环境中复杂的因素令老师和家长深感忧虑。校园周边不良环境,容易影响缺乏分辨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成为家长和老师的心病。现实社会是一个“黑色大染缸”,一些孩子由于过分地溺爱、纵容,容易品德变坏,有时还会使孩子患上自闭症和多动症,而学校周边店铺、歌厅、游戏厅、个体书店、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门学科,宽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提高积极性的重要前提,只有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改变“只见天天学,不见有长进”的被动局面,开创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对此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青少年能保持一堂课高度集中既不可能也难办到。因此单一的教法常易使人疲倦,故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变换各种教学方法,以期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