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从六十年代初期起,我就注意阅读吴大琨同志有关战后美国经济危机的文章,一直存在着疑问;在阅读了他在《世界经济》1979年第11期上发表的《论战后美国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的性质》之后,这些疑问加深了。为了研讨经济危机的原因和探索战后美国经济周期变化的原因,我将这些疑问和我对问题的看法提出来,向吴大琨同志请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从六十年代初期起,我就注意阅读吴大琨同志有关战后美国经济危机的文章,一直存在着疑问;在阅读了他在《世界经济》1979年第11期上发表的《论战后美国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的性质》之后,这些疑问加深了。为了研讨经济危机的原因和探索战后美国经济周期变化的原因,我将这些疑问和我对问题的看法提出来,向吴大琨同志请教。
其他文献
<正> 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后,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同时进入了缓慢增长时期。近几年经济回升过程曲折波动,不稳定性明显加深。而西欧经济的回升尤为乏力。1975年以来,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不但继续慢于日本,甚至落后于美国,这在战后还是新的现象。虽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各国发展也不平衡,但一个基本事实是西欧
<正> 美国石油财团自1927年打入海湾(也称波斯湾)地区以来,经过长期经营,在1954年终于排挤了英国石油公司取得了这一地区的石油霸权。七十年代初期,美国在海湾地区已拥有三分之二的石油开采权,控制着石油产量的二分之一以上。1973年“石油危机”后,面临着苏联日益加紧的争夺和海湾国家维护自身石油权益的斗争,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经济利益受
<正> 人们对于消费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一般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需求量;也有的消费品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需求量。国外经济学把收入的变化引起需求变化的程度,叫做收入、的需求弹性。假设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按相同的比例增加,则收入的需求弹性为1;如果收入的增加引起需求量的更大比例的增加,则收入的需求弹
<正> 波兰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一个部门。1978年与1950年比较,国民收入增长6.7倍,工业生产增长14.9倍(年平均增长10.4%),而农业生产只增长95.6%(年平均增长2.4%)。由于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增长率较高(年平均增长1.4%)和职工工资增长过快(年平均增长7.9%),农产品满足不了内需外销的需要,工农业之间比例失调日趋严重,不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迅速提高人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引起群众普遍不满,影响
<正> 苏联为了同另一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把争夺海洋霸权作为它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六十年代以来,它在疯狂地扩充远洋海军舰队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海运业,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远洋商船队,成了当今世界的海运超级大国。海运业不仅每年为苏联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仅1971—1977年上半年就达40亿卢布),而且在战略上和收集军事情报等方面都给它带来巨大的“利益”,成了苏联对外渗透、扩张,争霸世界的重要工具。
<正>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日本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生产关系起了变化,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解放的结果。 我国经济学界非常重视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研究,对其如何进行资本积累,引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实行技术革新,走工业高速发展的道路,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和深入的研究,但是,对生产力中人的作用,却谈得很少,这是一大欠缺。 在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尤其是经济学工作者在经济建设中更是起了独特的作用。
<正> 作为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是否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世界市场的商品价格还受不受价值规律的支配?换言之,在世界市场上是否还存在着等价交换的原则?不等价交换又是怎样产生的?产生不等价交换的本质因素究竟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和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是必要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 《世界经济》杂志今年第3期刊登的《七十年代的黄金价格及今后发展趋势》一文,在结论中认为:“1980年资本主义国家正面临着一场将会震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严重货币危机”。对此论断,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愿意提出来与作者商榷。
<正> 20多年来,西欧共同市场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体,在国际生活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阐明西欧共同市场的性质和特点,已成为帝国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正】 雷格纳·安东·季特尔·弗瑞希(1895—1973年),生于挪威奥斯陆。从1630年起祖祖辈辈一直以金银匠为业。弗瑞希本人曾当过学徒,1920年学习期满,考试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