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对话→创新——从一本教材的版次更替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关系的嬗变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i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刘放桐教授等编著的“现代西方哲学”教材的版次更替为例,简要探讨了中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模式及其嬗变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模式,在该教材第一版流行的80年代主要是前者批判后者的批判模式,经过90年代的调整后,在该教材第三版发行的世纪之交已变成了对话模式;而对话模式的发展取向,就是哲学理论的创新。
其他文献
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播撒,“故事”一词流行和普及开来,文学是故事,人类学、社会学是故事,甚至物理学、化学也是故事,哲学当然更不例外了。如果认同这种时尚,我们就可以说,所谓马克思的
我国要实现的工业化必须是新型的工业化,而不能延续传统的工业化概念.在新型工业化实现的过程中,鉴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复杂状态,我国可以有多种路径的选择.但是,在当今信息
改革开放使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计划经济的传统桎梏依然存在,审批经济尚在流行,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空间不足.促进市
2008年5月31日,“第四届高校学报名刊主编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的19家学报的主编、副主编以及部分高校学报主编参加了此次论坛。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处处长魏小波、田敬诚,《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执行总编辑姚申,《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张芝梅,《学术月刊》总编田卫平等应邀出席。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触点延伸和无远弗届,数字化生存方式给予文学的巨大影响已日渐凸显:文学网站不断涌现,网络写手新人辈出,网络上发布作品的绝对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同期发表的纸介印刷文学,一批网络作品一次次抢占文坛热点。这样,处于边缘化状态的传统文学在迷茫的消费文化市场上尚未缓过神来的时候,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新的严峻现实: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已成为“蛛网覆盖”时代的一道引入瞩目的文学景观。
考察媒介变化中的文学,京味文学的演变及其当前状况应当是一个合适的个案。京味文学多年来曾是读者竞相阅读与谈论的热门话题,也引起过文学研究者的探究兴趣(如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我把京味文学定性在这样的含义上:它是指能够让人回瞥到故都北京城在现代衰颓时散发出来的、流行的文学。在这里,故都北京城的人、事、地、话等及其现代衰颓就成为京味文学之“味”得以形成的特定媒介和媒介场了。
创意说明:标志设计采用了圆规及几何线条,直接表现学校名称,并加以组合处理,组成芒星状。一方面寓意阳光/光线,表现学校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行业性质,同时还能让人联想到铜鼓上的花纹
文章根稀见史料,系统地探讨了17世纪初期,包含明末的中国、日本、东南亚地区等广大地域的航海贸易的真实情况,尤其是中国福建、浙江商人的航海贸易的实际状况.诸如倭寇绑架中
文章认为狭义的法律解释只不过是法律解释的一种,即仅指国家授权的一定机关对法律作的有相对的普遍约束力的解释,而不是法律解释的全部。如果用这种法律解释的概念取代人们通常
去年,在新疆,一行数人凑得对路,还有虚拟嘉宾陪伴,一连七天的行程总在欢笑中进行。这也难以袪除弋舟脸上亘古不变的恍惚与孤独,惹得某位在高校任教的作家心疼不已,甚至想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