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截止2020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人数达到7.49亿,使用率高达到79.7%。网络购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其消费行为更受关注。本文以2020年双十一购物节为背景,先后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双十一的消费现状、消费心理及原因,并给出几点建议。希望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学生;双十一;消费行为
1.当代大学生双十一消费现状
1.1网购参与度高但男女比例失衡
根据调查问卷,本次双十一大学生参与度为85.19%。大学生思想超前,追求时髦,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长期处于集体环境中,易受同学影响,因此促成了高网购参与度。另外,性别差异导致参与双十一购物男女比例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女生对价格较敏感,容易受购物节优惠活动的诱惑,增加消费,而男生则比较理智。
1.2网购种类繁多但购物分配不均
大学生双十一购物消费主要为物质消费,如:服饰鞋帽、化妆品等,而忽略了书籍等能提升自我的精神消费。由于科技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进入人们的生活。一方面,带来更多娱乐方式的同时减少了看书的时间。另一方面,智能手机使阅读变得更简单,打击了纸质图书的发展。
1.3理智消费为主但存在超前消费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观念不同,生活费存在较大差距,在800到3000之间不等。结合调查问卷中大学生生活费和消费金额分析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其消费金额与生活费呈正相关,但存在利用花呗、白条等方式进行超前消费。
1.4求实消费为主但存在跟风消费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购买的东西确实是生活所需,仅有3.7%的大学生表示双十一购买的东西不是生活必需品,还有3.7%的大學生表示双十一购买的东西大部分不是生活必需品。有37.04%的大学生表示是受到身边同学影响而进行的跟风消费。
2.当代大学生双十一存在的消费心理及原因分析
2.1求实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有78.57%的大学生表示双十一消费的主要原因是认同双十一的促销力度,所购买的商品大部分也是切实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大学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对商品价格较敏感,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好物,在双十一期间,很多卖家推出打折、满减等活动,由此获得大学生的青睐。
2.2从众心理
大学生普遍心智发育不成熟,长期生活在集体中,言行举止易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不少同学表示以前不会在双十一购物,但进入大学后也纷纷成为双十一的“剁手党”。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不自信,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不愿意成为“异类”,也会选择盲目地从众消费。
2.3攀比心理
大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存在好胜心,希望在各个方面都能优胜于他人。且进入大学后在购物方面拥有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会为了面子追求名牌、时尚,形成一种不健康的攀比消费心理。
3.建议
3.1以家庭引导为基础,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孩子从学校过渡到社会这个关键阶段,父母的行为对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发挥着重要作用。
3.2学会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方面父母应该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到理性、健康消费,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另一方面父母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让孩子有机会参与到家庭开支决策中,明白金钱来之不易,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3.3控制经济来源,循循善诱
大学生思想不成熟,消费习惯有待改善。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集全家所有人宠爱于一身,不少家长表示再苦再累也要给孩子最好的,只顾满足孩子对金钱的需求,而不询问金钱的使用去向,对孩子过度溺爱导致其养成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因此父母要控制孩子的经济来源,在合理的消费范围内满足孩子对金钱的需求,同时要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4以自我约束为主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是自身行为的主导者,应该在各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3.5弘扬传统美德,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更是应该将勤俭节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抵制铺张浪费。
3.6坚持量入为出,计划消费
大学生应该坚持适度消费,量入为出。正确判断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能力,合理运用自己的生活费,对所需要的商品进行有计划地消费。近年来,电商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直播带货异军突起,大学生容易被“洗脑”,冲动下单。以女生为例,大家很容易被各种美妆博主推荐的化妆品护肤品等所吸引,进行非理智消费,但购买的东西并不适合自己。
3.7保持平和心态,拒绝攀比
大学生消费要求实,购买自己切实需要的东西。大学生长期生活在集体环境中,消费行为会受到同学的影响,容易产生趋同心理,进而出现不健康的攀比消费。在购物消费中,大学生应该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差异,保持个体的独立性,以自身实际经济水平出发,避免盲目追求名牌,拒绝“面子消费”。
4.以学校教育为辅助,倡导合理的消费行为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摇篮,应该大力倡导学生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营造健康的消费氛围。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相关讲座,向大学生宣传合理消费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告诉大学生利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进行超前消费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模拟理财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理财意识,正确使用自己的生活费。
希望通过家庭、自身、学校三方面的努力,大学生能审视自己错误的消费行为,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双十一”消费心理分析——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J].陈科,李小雨.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6)
[2]当代大学生“双十一”网购行为调查[J].肖琼玮,魏诗颖,肖晶晶.对外经贸.2020(09)
[3]浅析“双十一”期间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J]. 王雅茜,吴文文.新闻研究导刊.2019(23)
作者简介:
李明垚(2000—),女,汉族,重庆市武隆区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
曾芷萱(2000—),女,汉族,四川省内江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
关键词:大学生;双十一;消费行为
1.当代大学生双十一消费现状
1.1网购参与度高但男女比例失衡
根据调查问卷,本次双十一大学生参与度为85.19%。大学生思想超前,追求时髦,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长期处于集体环境中,易受同学影响,因此促成了高网购参与度。另外,性别差异导致参与双十一购物男女比例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女生对价格较敏感,容易受购物节优惠活动的诱惑,增加消费,而男生则比较理智。
1.2网购种类繁多但购物分配不均
大学生双十一购物消费主要为物质消费,如:服饰鞋帽、化妆品等,而忽略了书籍等能提升自我的精神消费。由于科技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进入人们的生活。一方面,带来更多娱乐方式的同时减少了看书的时间。另一方面,智能手机使阅读变得更简单,打击了纸质图书的发展。
1.3理智消费为主但存在超前消费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观念不同,生活费存在较大差距,在800到3000之间不等。结合调查问卷中大学生生活费和消费金额分析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其消费金额与生活费呈正相关,但存在利用花呗、白条等方式进行超前消费。
1.4求实消费为主但存在跟风消费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购买的东西确实是生活所需,仅有3.7%的大学生表示双十一购买的东西不是生活必需品,还有3.7%的大學生表示双十一购买的东西大部分不是生活必需品。有37.04%的大学生表示是受到身边同学影响而进行的跟风消费。
2.当代大学生双十一存在的消费心理及原因分析
2.1求实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有78.57%的大学生表示双十一消费的主要原因是认同双十一的促销力度,所购买的商品大部分也是切实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大学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对商品价格较敏感,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好物,在双十一期间,很多卖家推出打折、满减等活动,由此获得大学生的青睐。
2.2从众心理
大学生普遍心智发育不成熟,长期生活在集体中,言行举止易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不少同学表示以前不会在双十一购物,但进入大学后也纷纷成为双十一的“剁手党”。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不自信,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不愿意成为“异类”,也会选择盲目地从众消费。
2.3攀比心理
大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存在好胜心,希望在各个方面都能优胜于他人。且进入大学后在购物方面拥有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会为了面子追求名牌、时尚,形成一种不健康的攀比消费心理。
3.建议
3.1以家庭引导为基础,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孩子从学校过渡到社会这个关键阶段,父母的行为对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发挥着重要作用。
3.2学会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方面父母应该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到理性、健康消费,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另一方面父母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让孩子有机会参与到家庭开支决策中,明白金钱来之不易,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3.3控制经济来源,循循善诱
大学生思想不成熟,消费习惯有待改善。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集全家所有人宠爱于一身,不少家长表示再苦再累也要给孩子最好的,只顾满足孩子对金钱的需求,而不询问金钱的使用去向,对孩子过度溺爱导致其养成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因此父母要控制孩子的经济来源,在合理的消费范围内满足孩子对金钱的需求,同时要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4以自我约束为主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是自身行为的主导者,应该在各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3.5弘扬传统美德,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更是应该将勤俭节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抵制铺张浪费。
3.6坚持量入为出,计划消费
大学生应该坚持适度消费,量入为出。正确判断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能力,合理运用自己的生活费,对所需要的商品进行有计划地消费。近年来,电商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直播带货异军突起,大学生容易被“洗脑”,冲动下单。以女生为例,大家很容易被各种美妆博主推荐的化妆品护肤品等所吸引,进行非理智消费,但购买的东西并不适合自己。
3.7保持平和心态,拒绝攀比
大学生消费要求实,购买自己切实需要的东西。大学生长期生活在集体环境中,消费行为会受到同学的影响,容易产生趋同心理,进而出现不健康的攀比消费。在购物消费中,大学生应该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差异,保持个体的独立性,以自身实际经济水平出发,避免盲目追求名牌,拒绝“面子消费”。
4.以学校教育为辅助,倡导合理的消费行为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摇篮,应该大力倡导学生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营造健康的消费氛围。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相关讲座,向大学生宣传合理消费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告诉大学生利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进行超前消费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模拟理财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理财意识,正确使用自己的生活费。
希望通过家庭、自身、学校三方面的努力,大学生能审视自己错误的消费行为,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双十一”消费心理分析——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J].陈科,李小雨.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6)
[2]当代大学生“双十一”网购行为调查[J].肖琼玮,魏诗颖,肖晶晶.对外经贸.2020(09)
[3]浅析“双十一”期间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J]. 王雅茜,吴文文.新闻研究导刊.2019(23)
作者简介:
李明垚(2000—),女,汉族,重庆市武隆区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
曾芷萱(2000—),女,汉族,四川省内江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