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布衫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离家20里开外的益店上学,贫困的生活伴随着我的学生时代。那时,母亲已经离世,我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虽然务农是一把好手,耕田扶犁,撒种收割,样样能行,但对儿子的衣着穿戴,他无能为力。每到春暖花开,衣裳换季,我只能穿上亲戚送我的那件不大合身的旧衣服,直到落叶纷纷。的确良质地的衣服,大热天穿在身上,不吸汗、不透气,整个夏天,我身上长满了痱子。
  那年学校放忙假(农村收割麦子,学校放假)前,一个周一的早晨,出完操回到宿舍,我发现自己的枕头下压着一个花布裹着的小包袱,打开一看,是两件红蓝相间、散发着麦香浆洗味儿的土布衫和两条裤子。我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这是咋回事?这是谁送的?我问遍了全宿舍的每一个同学,大家都直摇头,回答说不知道。我久久地注视着那块花布,总感觉有点儿眼熟,后来终于想起来了—宝生同学用它包裹过自己的衣服,一定是他送的,绝对不会有错。



  那天早饭后,在学校大柳树下的水车旁,我碰见了宝生。我问:“那些衣服是你压在我枕头下的吗?”
  他看我一眼,低声说道:“别问那么多,不要张扬,你穿就是了。”
  我说:“你送我衣服,还怕别的同学知道?”
  他表情为难地说:“娘叮嚀过,别让同学知道。施人恩惠,唯恐别人不知,那不是真善。”
  听到如此情真意切的回答,我看着他,他望着我,四目相视,久久无言,各自眼里都闪着泪花。他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似的,扭头快步走开了。
  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一股暖流涌向心间,眼泪顺着面颊流了下来,同时将这份友谊珍藏在心间。
  那年忙假,我穿上红蓝相间的新衬衫,回生产队参加夏收劳动。脱下那件旧衣服,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变成一位帅气的小青年,走路脚下生风,拉着一架子车的麦捆奔跑如飞。穿着新衬衫,我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同村的大姨、嫂子们都夸我身上的衬衫做工精细,贴身、合体、颜色好,问我布是谁织的,又是哪里的巧手裁缝缝制的。有些人还亲手扯起衣襟,想看看红经线和蓝纬线是怎样搭配的。身上的土布衫,使我这个在热天终于脱下旧衣服的愣小伙儿着实自豪了一把。
  偷着送我衣服的宝生同学是家里的独子,他的母亲是村上的妇女干部,繁重的农田劳动和村组事务常使她忙得不可开交,从纺棉花到做成衣裳,得费多少工夫啊!她不嫌辛苦,为儿子的同学缝制衣裳,当我穿上这件合身的土布衫,一种慈爱的暖流传遍全身,仿佛感觉我的母亲仍然在世。
  毕业后,我们各自走进了自己的生活,虽然常见面,但每当我想表达一下感激之情时,宝生同学总是微微一笑,把话题岔开,让我无从提起。这个埋藏在心里的秘密,我俩保守了40多年。
  十几年后,我从宝生的妹妹宝翠口中才得知当年令人动容的事情经过。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哥哥宝生回家背馍,给他母亲说,天都这么热了,班里有个同学还穿着一件厚厚的旧衣服,没有换洗的衣服。慈祥善良的宝生母亲听到后坐不住了,毫不犹豫地拿着家里仅剩的布票,到镇上供销社去扯布。当时商品花色单调,没有做衬衫的合适布料。回家后,她架起纺车,在昏暗的油灯下,将雪白的棉花在“吱扭扭”的纺车声中纺成细线。经过蒸煮、浆染等一道道工序,她坐在古老的织布机前,“咣当、咣当”踏着节奏,梭子在经线间穿梭。那4件合体的衣裳,是宝生母亲在半个月时间内赶制的。她把对儿子的爱、对儿子同学的情,密针细线地缝进了衬衫,留在了这个世间。
  听着宝翠的诉说,想着她的母亲已经离世,我潸然泪下。当年她母亲为儿子的同学一针一线,日夜操劳。当儿子的同学穿上她亲手缝制的衬衫的那一刻,她又多了一个“儿子”。
  这两件土布衫,几十年来,一直是流淌在我心底那股经久不散的温暖。
  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家也富裕起来,在村里第一个盖起了三间大瓦房,穿衣更不是问题了。当年偷偷送我衬衫的宝生同学,在我搬新家的那天,踩着泥泞的土路,提着鞭炮,拿着精心挑选的景德镇花瓷碗和一口新锅,步行十几里路前来贺喜,我也特意穿上了他送我的土布衫,两人相见,都会心一笑。
  如今,人们的衣着穿戴日新月异,塞满衣柜的各式时装把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但我衣柜里的那套土布衫,却永远是流淌在心底的一股暖流。
其他文献
一  在我家附近这几个小区里收废品的大姐都是河南老乡,我们小区小,只有一个大姐常驻,偶有更换。  一个春节过后,来了一个新的大姐。这个大姐个子小,黑瘦精干,走路带风,爱穿紫、红、橙、黄等艳色的衣服,常戴一顶红色的棒球帽。  我偶尔卖废纸盒时会跟她打交道。那年夏天,我们工作室有一个急活儿,一批物料需要有人重新手工挑拣并打包,事情紧急,我们一时忙不过来。我灵机一动,就跑去大门口,问大姐能不能来临时帮一
期刊
还在前往阿尔山的路上,便有一种进入人间仙境的恍惚。道路上人烟稀少,只有乘坐的大巴在阳光下耀眼的雪地上發出寂寞的声响。  两边是绵延不绝的森林,因为相隔遥远,所有的树木看上去便如灰黑色的粗硬的头发,生长在高低起伏的群山之上。这里是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一部分。这粗犷壮阔、横亘于中国东北西南角的原始森林,总让人想起开天辟地的盘古。《山海经》里最早记录的颇似盘古雏形的人脸蛇身的神怪—烛龙,恰好也生长在北方的
期刊
也许是高温多雨、物产丰富、生存容易的缘故,中南半岛的居民素来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老挝人更是可爱又有趣,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觉睡,就一切“没问题”。老挝人不仅自己活得优哉游哉,坚信“工作太多就会费脑伤神”,还常为“想太多”的人感到惋惜,觉得他们白白承受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老挝人为人处世如此,衣食住行亦是如此。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老挝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常食材主要是当地的稻米、家禽、家畜
期刊
舟山群岛是我从小到大去过很多次的地方。  第一次去,是在16岁的夏天。回忆起来,当时的细枝末节都已不太清晰,只记得在夜晚时分微凉的风中,我与母亲在山上走,四下阒寂。我们在山腰的大排档吃饭,几盘白灼的贝类,味道极其清淡,两个人边吃边聊些细碎的话题。饭后,我们悠然地在山海间行走,走到海边时,夜色越发漆黑如墨,耳边听到阵阵汹涌的海潮声。  那是我第一次遇见海。夜里的海,让我心里充满恐惧、不安与好奇。  
期刊
若有机会去“塞上明珠”榆林,我一般会去趟城北的红山,登上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2020年初秋,我又一次登上镇北台,感受了那久违的诗与远方。  自镇北台下山,不远处便是陕北美食一条街,“李家梁羊肉烩面馆”在其中格外引人注目—店面不大,恰遇饭口,座无虚席,老板满脸堆笑,站在门口忙着迎客。  眼前的这位饭馆老板怎么让人觉得如此面熟?静思片刻,忽然想起:“这不是拾来吗?”  对方也认出了我,一双
期刊
一  “我这一辈子,也不能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了才下锅。”  《饮食男女》里的这句台词,我曾抄写在记事本上。那时候和很多文艺青年一样,我摘抄了很多或唯美,或很有哲理的话,却并不能真正体会。  前几日成都遇寒流,气温骤降。我的小狗“黑咻”趴在窝里,脖子僵硬地前伸,身体抖个不停。我拿了一根它最喜欢的磨牙棒,它仍然不动,只是抬了一下眼皮,眼神暗淡,神情憔悴。  是旧疾复发。我熟练地从柜子里
期刊
小时候,邻居有位老人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叫她老姆。每次见到老姆,她的两手总是忙不停,把各种边角布料拼接在一起,缝成各种椅子垫儿、百衲被、小孩的棉袄或褂子。  20世纪80年代的吾乡,多数人家把窗户开得又小又高,采光都不是太好。老姆常年坐在一把藤椅上,那里是窗户把光线带进来的地方,仿佛一个光的核心。尤其是在下午,光柱把窗户和老姆联结起来,空气中的灰尘肆意漂浮。我当时年幼,时间也多,能坐着看那个光柱看
期刊
一  前几天和朋友们吃饭,菜品中有一道火腿笋汤我觉得很是鲜美。在安徽长大的朋友嗤之以鼻,说这种笋普普通通,说他的家乡有一种水竹笋,春雷响过之后从潮湿的地方发出来,小孩子背着布袋上山,几个小时就能收获半袋,那才是最美味的。这位朋友讲话时细节丰富,笋子伴着在春雷声中游动的蛇、纠结的藤蔓、细白的溪水,在他的语言中一样样地复活在皖南潮湿的小山上。我听得入迷,问他,在这样的山上应该有野果吧。他说采野果不需要
期刊
那时候的房子是砖木结构的,下有青砖做基,上有黑瓦覆顶。木板墙、木板门、木门槛、木窗棂以及屋顶陶制的麒麟异兽,构造出无以复加、不可再现的美。风吹雨打、日晒夜露的数百年时光,给那些木板、青砖、黑瓦镀上一层只有时光才造就得出、装饰得出的不可模仿的真实、确凿、古朴、浑厚的,饱含着时间历练的颜色和光晕。  许多年后,我漫游在曾居住过的小街,看危房改造、修旧如旧的复古工程。外来的建筑队伍和本地的砌匠、木匠、漆
期刊
蝽是昆虫中的一大类,属半翅目,很好认,看它们的翅膀就行:一半是甲壳,坚硬如铁;一半是膜翅,轻薄似纸。它们最典型的特征是,从正面看,翅膀上有清晰的X形纹理。蝽不大,却是身手敏捷、本领高强的猎手。我无数次拍到过它们的模样,但只有一次拍到它们捕猎的瞬间。今天又拍到了,情况却有些特殊。  是在苘麻上拍到的。苘麻,是我童年时的玩具,我对它太熟悉了。它的叶子柔软宽阔,是小孩作画用的最好的“天然纸张”;叶柄耐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