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梅鼎祚剧作的腔调问题——兼与徐朔方先生商榷

来源 :艺术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朔方先生在近著《晚明曲家年谱》中谈到了传奇的腔调问题,认为“并不是从梁辰鱼《浣纱记》开始,所有的传奇都特意为昆腔而创作”,并提出汤显祖《临川四梦》和梅鼎祚《玉合记》是为宜黄腔而创作。本文从汤显祖、梅鼎祚剧作的腔调问题入手,对徐先生的有关论点进行了补证或商榷,指出对传奇剧本采用声腔的研究,对于研究南戏诸腔发展史将大有裨益,对认识和解释戏曲史、音乐史乃至文学史上的某些疑难问题亦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抱石先生是著名的国画大师,他的创作和理论,都形成了一个高而完整的体系.本文就"抱石意境"、"抱石墨"以及"内容决定形式"等三个侧面,论述一下抱石大师的国画创作及其美学思想
被称为中国戏曲舞台上“四大封建婚姻制度卫道者”形象之一的崔夫人,实际上是评论界“制造”的“冤案”。她是莺莺和张生爱情的促成者,所有将崔夫人写成封建势力代表的戏曲本实
明嘉靖时期,传奇已盛行简省演出,至万历折子戏演出占重要比重,由于长期的锤练提纯,折子戏在艺术上具备了独立的价值,标志着戏曲的成熟,促进了行当的分化和独立,极大地丰富了表演艺术
吕凤子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和画家,由他独创的书法--凤体,堪称书坛一绝.在凤体形成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个艺术家在艺术上的高度成熟,除了要涵浸古今文化,得天地之道、人文之助,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就是要不断地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陆越子便是其人之一.
本文从崔、张故事的文本蜕变,阐述了红娘这一典型的诞生、丰满、完成的过程。对黄健中先生的观点进行了有据有理的批评。
本文以王国维“以歌舞演故事”为评判标准,观照中国戏剧史上几种关于戏剧起源的说法,认为其形成是基于歌舞、表演的外在形式向代言体叙事本位靠扰之上的多元聚合过程,据此,把“踏
“傩”是先祖们希图以自然的力量来战胜自然的一种巫术仪式,从傩舞到傩戏、从假面到脸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戏剧的形成有同源的关系。
乾隆时期昆曲在扬州己见特色。本文从乾隆的六次南巡,前后长达三十三年,均以扬州为驻地,使“满城丝管”的扬州成为全国的戏剧中心这一历史事实出发,根据《扬州画舫录》和《轶存曲
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最灿烂的一颗明珠,本文就琵琶教学中应如何传授和教育好新人,从最佳教学对象,教学中应注意引领学生掌握好的技巧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