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基准点是锻炼和提升小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强调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重视过程,着手于整个教学过程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本课题通过课堂随访、观察以及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课程改革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不足或问题进行剖析,根据其引发原因制定具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现状 问题 对策
引言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以讲授词句及语法等基础知识为重点,而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新课程改革后要改变这种形式,要以学生兴趣培养、认知能力提升及生活经验积累等为重点,提倡通过参与、实践、沟通和合作等多种学习形式完成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并且勇于实践、积极动脑,使这一过程成为自主学习和跨文化意识提升的过程,让学生更喜欢英语,而且在学习英语时更自信,为日后英语学习练好基础功。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即课堂教学评价如何,那么教学过程就如何。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1.小学英语课程的性质
小学英语和其他课程相比在性质上是比较特殊的。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英语词汇和语法是必须要学习的,还要在这一过程建立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中英文对比延伸到中西方文化对比,建立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2.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习英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用英语沟通。所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英语课程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是以语言词汇、语言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文化素养等为前提的。而且语言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文化素养是语言运用的保障。
霍华德·加德纳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教授,他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结构》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我们的文化狭窄化了“智能”这个概念,他结合心理学、神经解剖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结果,对人类智能结构重新建立,并指出人类具备的职能包括人际、音乐、肢体、空间、逻辑、语言、自然观察和内省职能这八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而且复杂的,基本上都是几种智能同时发挥作用,而且每种智能对应的体现方式也是不同的,大部分人对于智能的发挥都是让人满意的。推进智能理论的发展,有利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未来发展。
二、研究的具体措施
1.改革原来对“双基”的评价
以往的教学评价核心针对基础技能及知识点进行,主要存在下面问题:考试内容过于单调,基本上都是由选择题、判断题、填空和作文构成,与学生实际生活没有联系;考试方式基本上只有笔试,并没有融入可操作的形式如口试等;教师及学校只关心学生考试成绩,而对学生思考过程并不重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只是被动地重复已学知识。对“双基”评价进行改革后,实现评价核心从结果向过程的转移;同时单一过高要求转变为多方适当要求;从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转变为能力、知识与情感的融合。
2.改革评价主体和方式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后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评和自评,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邀请家长或校方领导参与到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来。评价形式不能单一化,考試要从原有的笔试引入口试,以前都是闭卷考试,也可以选择开卷考试,同时加入随访、课堂观察、成长记录、实践报告、课题报告等多样式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采取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做出的评价会更加准确和客观,学生、家长和教师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所了解,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只能看到学生考试成绩,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有促进作用,同时教师也能更好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教师与课堂教学评价
(1)教师观念有所转变,但尚未真正走出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踪迹
结合学校提供的调查资料,对其中部分案例进行研究后发现,经过将近十年的新课程改革历程,教师对于教学评价的认知和理解与之前相比更加深刻,但是教师之间的理解有所差异,而且尚未彻底领悟课堂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并未完全摆脱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禁锢。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习惯性地将句型和词汇作为评价的最主要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是针对学生展开的,应该从学习和行为两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技能评价,还包括情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对本节课研究可知,教师对于学生词汇及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加重视,对于其他方面却不太关心。
(2)课堂教学评价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关注
小学英语学习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彩、具有活力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个体,具备特征,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性格和情感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小学生学习英语时是具有活力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就要围绕这一特点,对每位学生的特征有一定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这样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对学生找到自己最恰当的学习方法也很有帮助。
2.学生与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要对学生学习上有持续性的关注和辅导。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会更有激情,更加积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更及时和全面的了解,才有利于进一步修正和改善,不被有限的知识框架所束缚。所以,我们可以反过来分析,通过学生学习的态度、成效、方法等情况,反观课堂教学评价,尽早发现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修正;参照课堂教学评价情况,帮助学生培养态度,以及最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 作为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全过程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有引导和监督控制作用。新课程改革将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改中重要的部分,重点强调教学评价要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师的评价方法要多样化,不仅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情况进行关心,还要了解学生情感、思想、价值观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四、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为基础,本课题围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可知,新课改真正落实后,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评价理念有了一定改变,教学成效及学生学习效率都得到改善,然而实际上这与《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评价观念间的差距偏大,更重要的是教学评价仍然受到传统教学评价的束缚。
1.教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增强
新课改落实以后,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对学生特性和学习内容进行了解,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逐渐引导学生更紧密地接触英语,让学生能够爱上英语并对学习英语有极高的兴趣,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具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英语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2.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呈多元化趋势
新课改落实以后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已经不是单纯的考试,而是融入了自评、互评和激励性评价等。即使行动上转换并未彻底,但教师已经对传统评价的缺点有了深刻认识,教师试图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不断提升课堂效率。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重知识和技能而轻能力和情感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英语课程目标包括语言能力、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研究人员通过对案例分析后发现,语言知识和能力学习情况已经较好了。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有效地把信息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在语言能力和知识方面有更好的提升,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评价的主体不能局限于教师,也就是说评价并不是必须由教师完成,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者学生之间互评。若评价主体局限于教师这一方,学生就会出现一种错误的感觉:只有教师评价才是对的,而且只有教师有权利评价。这会导致评价职能受到很大影响。而自评和互评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起到的作用都是教师评价无可替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成果等进行评价,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受到很好的约束,同时学习兴趣、主动性和信心也会增加。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认识自己,而且互评是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学习的机会,通过互评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他人的优点,不能在互评的过程中只关注他人的不足之处,这样可能出现挖苦、指责或者不服等负面情绪,而相互学习和欣赏则会对学习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欣赏、赞扬、宽容,建立融洽、舒适、团结、友爱的氛围,学生之间像朋友一样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程晓棠.英语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J].小学英语,2014(9).
[3]杜昌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案[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4).
[4]冯敏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整合[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5).
[5]何慧.小学英语教学评价趋向[J].绥化师专学报,2013(4).
[7]姜忠平,杨柳.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评價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5(2).
[8]靳玉乐,张丽.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现状 问题 对策
引言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以讲授词句及语法等基础知识为重点,而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新课程改革后要改变这种形式,要以学生兴趣培养、认知能力提升及生活经验积累等为重点,提倡通过参与、实践、沟通和合作等多种学习形式完成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并且勇于实践、积极动脑,使这一过程成为自主学习和跨文化意识提升的过程,让学生更喜欢英语,而且在学习英语时更自信,为日后英语学习练好基础功。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即课堂教学评价如何,那么教学过程就如何。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1.小学英语课程的性质
小学英语和其他课程相比在性质上是比较特殊的。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英语词汇和语法是必须要学习的,还要在这一过程建立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中英文对比延伸到中西方文化对比,建立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2.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习英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用英语沟通。所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英语课程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是以语言词汇、语言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文化素养等为前提的。而且语言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文化素养是语言运用的保障。
霍华德·加德纳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教授,他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结构》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我们的文化狭窄化了“智能”这个概念,他结合心理学、神经解剖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结果,对人类智能结构重新建立,并指出人类具备的职能包括人际、音乐、肢体、空间、逻辑、语言、自然观察和内省职能这八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而且复杂的,基本上都是几种智能同时发挥作用,而且每种智能对应的体现方式也是不同的,大部分人对于智能的发挥都是让人满意的。推进智能理论的发展,有利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未来发展。
二、研究的具体措施
1.改革原来对“双基”的评价
以往的教学评价核心针对基础技能及知识点进行,主要存在下面问题:考试内容过于单调,基本上都是由选择题、判断题、填空和作文构成,与学生实际生活没有联系;考试方式基本上只有笔试,并没有融入可操作的形式如口试等;教师及学校只关心学生考试成绩,而对学生思考过程并不重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只是被动地重复已学知识。对“双基”评价进行改革后,实现评价核心从结果向过程的转移;同时单一过高要求转变为多方适当要求;从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转变为能力、知识与情感的融合。
2.改革评价主体和方式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后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评和自评,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邀请家长或校方领导参与到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来。评价形式不能单一化,考試要从原有的笔试引入口试,以前都是闭卷考试,也可以选择开卷考试,同时加入随访、课堂观察、成长记录、实践报告、课题报告等多样式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采取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做出的评价会更加准确和客观,学生、家长和教师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所了解,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只能看到学生考试成绩,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有促进作用,同时教师也能更好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教师与课堂教学评价
(1)教师观念有所转变,但尚未真正走出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踪迹
结合学校提供的调查资料,对其中部分案例进行研究后发现,经过将近十年的新课程改革历程,教师对于教学评价的认知和理解与之前相比更加深刻,但是教师之间的理解有所差异,而且尚未彻底领悟课堂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并未完全摆脱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禁锢。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习惯性地将句型和词汇作为评价的最主要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是针对学生展开的,应该从学习和行为两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技能评价,还包括情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对本节课研究可知,教师对于学生词汇及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加重视,对于其他方面却不太关心。
(2)课堂教学评价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关注
小学英语学习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彩、具有活力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个体,具备特征,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性格和情感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小学生学习英语时是具有活力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就要围绕这一特点,对每位学生的特征有一定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这样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对学生找到自己最恰当的学习方法也很有帮助。
2.学生与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要对学生学习上有持续性的关注和辅导。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会更有激情,更加积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更及时和全面的了解,才有利于进一步修正和改善,不被有限的知识框架所束缚。所以,我们可以反过来分析,通过学生学习的态度、成效、方法等情况,反观课堂教学评价,尽早发现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修正;参照课堂教学评价情况,帮助学生培养态度,以及最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 作为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全过程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有引导和监督控制作用。新课程改革将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改中重要的部分,重点强调教学评价要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师的评价方法要多样化,不仅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情况进行关心,还要了解学生情感、思想、价值观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四、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为基础,本课题围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可知,新课改真正落实后,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评价理念有了一定改变,教学成效及学生学习效率都得到改善,然而实际上这与《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评价观念间的差距偏大,更重要的是教学评价仍然受到传统教学评价的束缚。
1.教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增强
新课改落实以后,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对学生特性和学习内容进行了解,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逐渐引导学生更紧密地接触英语,让学生能够爱上英语并对学习英语有极高的兴趣,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具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英语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2.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呈多元化趋势
新课改落实以后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已经不是单纯的考试,而是融入了自评、互评和激励性评价等。即使行动上转换并未彻底,但教师已经对传统评价的缺点有了深刻认识,教师试图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不断提升课堂效率。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重知识和技能而轻能力和情感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英语课程目标包括语言能力、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研究人员通过对案例分析后发现,语言知识和能力学习情况已经较好了。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有效地把信息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在语言能力和知识方面有更好的提升,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评价的主体不能局限于教师,也就是说评价并不是必须由教师完成,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者学生之间互评。若评价主体局限于教师这一方,学生就会出现一种错误的感觉:只有教师评价才是对的,而且只有教师有权利评价。这会导致评价职能受到很大影响。而自评和互评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起到的作用都是教师评价无可替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成果等进行评价,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受到很好的约束,同时学习兴趣、主动性和信心也会增加。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认识自己,而且互评是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学习的机会,通过互评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他人的优点,不能在互评的过程中只关注他人的不足之处,这样可能出现挖苦、指责或者不服等负面情绪,而相互学习和欣赏则会对学习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欣赏、赞扬、宽容,建立融洽、舒适、团结、友爱的氛围,学生之间像朋友一样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程晓棠.英语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J].小学英语,2014(9).
[3]杜昌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案[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4).
[4]冯敏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整合[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5).
[5]何慧.小学英语教学评价趋向[J].绥化师专学报,2013(4).
[7]姜忠平,杨柳.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评價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5(2).
[8]靳玉乐,张丽.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