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所蕴涵的情感,以激活和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创造性发展的环境,以自身丰富的情感,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的创造活动中,让他们更进一步抒发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同时使他们在作品内容的拓展、延伸、重组、再创造的活动中,心灵得到陶冶,智慧得到启迪。
关键词:欣赏;体验;创新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培养儿童良好的气质和修养。然而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它很“神秘”,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欣赏者必须用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情感与感知,体验所听到的音乐。可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感情积累少,不能确切体会音乐内涵,这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一大难题。以往的欣赏课,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正儿八经的乐理讲解,沉沓无味的曲式分析,教师单调机械、枯燥乏味地讲着音乐知识,让学生干巴巴地坐着听没有歌词的乐曲。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学生一听到上音乐欣赏课就愁眉苦脸,叫苦不迭。针对这种教育现状,我不断摸索,与同行相互切磋,以几节欣赏课的生动案例,总结了以下几种适合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的教法。
一、创设主动参与和创造性发展的环境
1.加入故事,激发兴趣
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以说故事的方式,轻松自然地诠释每首曲子的内容,引导学生渐渐地进入音乐的领域,带领他们进入音乐的起站。如,《龟兔赛跑》:我以学生倒背如流的故事做拐棍,让学生在熟悉的故事背景下听懂音乐语言。通过聆听,他们知道了大管吹出了龟的厚重、龟的慢爬、龟的坚持不懈;黑管吹出了小白兔的玲珑与骄傲;管弦乐的合奏代表了美丽的大森林及森林中的动物们欢聚一堂的情景。
2.看图配乐,寓教于“乐”
课堂上我出示了一组美丽的课件:《宝宝睡在摇篮里》《四小天鹅》《山涧小溪》,以直观的方式切入,引导学生看图联想画面的情景,联想画面背后该配一首什么样的动听旋律,并说说道理。学生议论纷纷,想象着,揣摩着,猜测老师即将播放什么样的音乐。当耳边响起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有活泼的《四小天鹅》舞曲,有舒伯特的摇篮曲,有“班得瑞”描写大自然鸟鸣流水的钢琴曲。他们仔细听着音乐,用丰富的想象力自言自语:“小宝宝睡觉要安静、轻柔,这首曲子比较兴奋,会吵醒小宝宝,配不上;美丽的天鹅翩翩起舞真快乐,就选节奏轻快的;啊,这首曲子里有鸟语花香,泉水叮咚,描写了大自然的情景,肯定配《山涧小溪》……”看着他们滑稽的表情和认真揣摩的劲儿,听他们用稚嫩的嗓音讲述自己的想法,当我点头称赞时,学生连声叫:“耶!耶!耶!”他们灿烂的笑容、高昂的兴致,使我激动不已,一个小小的教学设计居然调动起了他们高涨的学习劲头!随着《摇篮曲》的响起,他们双手合拢,放在脸边,歪着头,闭着眼,在座位上跟随音乐的节拍左右摇晃;随着《四小天鹅》舞曲的响起,他们又离开了座位,喜笑颜开地扮演天鹅;随着“班得瑞”的音乐响起,他们又回到座位,沉浸在大自然的音乐声中。在这节音乐课上,他们始终没有把音乐当成“功课”和“技术”来学,他们不用我说摇篮曲的风格、特点:轻柔缓慢、温馨怡人。他们无师自通,他们在趣味中主动学到了音乐知识。
二、在活动中心灵得到陶冶,智慧得到启迪
1.旋律舞动,表现美感
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可以增加学生的记忆力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在综合欣赏时,我鼓励学生随着播放的音乐,大胆地边听边表演。如,《草原巡逻兵》一课,本曲描绘了一队巡逻兵由远而近,奔驰而彩,巡逻兵的威武活泼、扬鞭催马,克服困难、战胜艰险的欢快的心情及战马远远离去的影像。通过介绍与讲解,让学生学习几个骑马的动作,可让他们快乐地表现自己,看谁做的动作与音乐形象接近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把小骑手们背枪骑马奔驰在辽阔草原的欢腾场面表现得栩栩如生。又如,在低年级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可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故事内容后,跟随音乐,用神气的表情,雄赳赳,气昂昂地表演,来表现玩具兵们的可爱、顽皮的形象。而在音乐结尾部分,描绘小主人苏醒过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凌乱的“定格”动作来表现玩具兵们来不及回玩具箱,东倒西歪的尴尬形象。
2.深谈感受,领悟情感
感受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个回味和小结。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要学生说的感受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说初听后的感觉。如,在欣赏歌曲《我的祖国》时,不告诉学生乐曲是什么题目,然后要学生初听,等乐曲结束后要求学生把直觉感受说给大家听,学生说:“这首歌好像在哪里听到过。”有的马上接下去说:“在电视、广播里听过。”“我知道它的题目是《我的祖国》。”“演唱形式是合唱。”“有的地方是女生领唱,有的地方是男女声合唱。”等。学生都着急把自己的直觉感受说给大家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另一种是说说再听后的感受。对同一个曲子,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个人对同一首乐曲每次欣赏都会产生新的感受,学生每欣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听得越多,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透彻。如,在初听《我的祖国》后,教师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内容等,然后让学生再听,这时学生说的比初听后的感受要更进一层了,他们不仅将两部分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还深深感到“我们的国家真强大,真美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中国人真了不起”,下决心“要学习解放军战士勇敢拼搏的精神”“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富强”。这里不需要老师生硬地说教,因为这些话语就是学生心灵深处创造性审美的体验,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创造性地理解乐曲,我觉得学生的这种感受就是创造力。 三、抒发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拓展延伸作品内容
前苏联作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20世纪最著名的儿童交响乐作品之一。在这部交响乐中,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专属的乐器和固定的主题来扮演,并按剧情各自挥洒。其中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曲调,乐队配器非常性格化和情节化,因此欣赏这部交响乐,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针对这一点,在让学生欣赏此曲时,我没有采用全篇听音乐故事的教学手段,而是引出故事标题:《彼得、小鸟和鸭子》《黑猫和老爷爷》《狼来了》《猎人出现了》《彼得是这样抓住大灰狼的》《狼的命运》《胜利大游行》,让学生在音乐的启迪下开启想象的闸门,自由发挥,合理想象音乐背后的故事。学生听到优美的旋律时(那分明是聪明勇敢、心地善良的彼得),听到了婉转悠扬的笛声(那是翱翔天际、穿松越柳的小鸟),听到了阴森可怕的声音(那是凶狠贪婪的大野狼),听到了爷爷低沉的声音和没完的唠叨:要是大灰狼来了,那该怎么办啊?听到了猫脱险飞快爬上树的尖叫,听到了鸭子被大灰狼追赶的狂奔,还听到了猎人阵阵的脚步声。我在想:他们能听到彼得与小鸟的亲切对话吗?能听到小鸟与鸭子的吵闹吗?当听到猎人的枪声时,学生很激动,“快把大灰狼打死!”好像猎人打死大灰狼是天经地义的,可转念一想,不对呀,老师给的标题上明明写着“彼得是怎样抓住大灰狼的”。噢!又听到了机智的小鸟在与大灰狼周旋,听到了小提琴细细的声音,那时彼得他在干什么?听到了大灰狼的挣扎!听到了凯旋!彼得胜利喽!大灰狼究竟怎么样了呢?算了,还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的想象力有无限驰骋的巨大空间,放飞他们的心灵,也许各种奇妙瑰丽、新颖诱人的问题和答案将会奇迹般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总之,优化音乐欣赏教学艺术,不仅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美丽动人的音符世界里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而且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认识美、创造美。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所以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灵动!
参考文献:
[1]李春艳.当代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简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魏煌,侯锦虹.苏联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郁正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尹爱青.当代优秀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编辑 董慧红
关键词:欣赏;体验;创新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培养儿童良好的气质和修养。然而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它很“神秘”,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欣赏者必须用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情感与感知,体验所听到的音乐。可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感情积累少,不能确切体会音乐内涵,这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一大难题。以往的欣赏课,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正儿八经的乐理讲解,沉沓无味的曲式分析,教师单调机械、枯燥乏味地讲着音乐知识,让学生干巴巴地坐着听没有歌词的乐曲。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学生一听到上音乐欣赏课就愁眉苦脸,叫苦不迭。针对这种教育现状,我不断摸索,与同行相互切磋,以几节欣赏课的生动案例,总结了以下几种适合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的教法。
一、创设主动参与和创造性发展的环境
1.加入故事,激发兴趣
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以说故事的方式,轻松自然地诠释每首曲子的内容,引导学生渐渐地进入音乐的领域,带领他们进入音乐的起站。如,《龟兔赛跑》:我以学生倒背如流的故事做拐棍,让学生在熟悉的故事背景下听懂音乐语言。通过聆听,他们知道了大管吹出了龟的厚重、龟的慢爬、龟的坚持不懈;黑管吹出了小白兔的玲珑与骄傲;管弦乐的合奏代表了美丽的大森林及森林中的动物们欢聚一堂的情景。
2.看图配乐,寓教于“乐”
课堂上我出示了一组美丽的课件:《宝宝睡在摇篮里》《四小天鹅》《山涧小溪》,以直观的方式切入,引导学生看图联想画面的情景,联想画面背后该配一首什么样的动听旋律,并说说道理。学生议论纷纷,想象着,揣摩着,猜测老师即将播放什么样的音乐。当耳边响起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有活泼的《四小天鹅》舞曲,有舒伯特的摇篮曲,有“班得瑞”描写大自然鸟鸣流水的钢琴曲。他们仔细听着音乐,用丰富的想象力自言自语:“小宝宝睡觉要安静、轻柔,这首曲子比较兴奋,会吵醒小宝宝,配不上;美丽的天鹅翩翩起舞真快乐,就选节奏轻快的;啊,这首曲子里有鸟语花香,泉水叮咚,描写了大自然的情景,肯定配《山涧小溪》……”看着他们滑稽的表情和认真揣摩的劲儿,听他们用稚嫩的嗓音讲述自己的想法,当我点头称赞时,学生连声叫:“耶!耶!耶!”他们灿烂的笑容、高昂的兴致,使我激动不已,一个小小的教学设计居然调动起了他们高涨的学习劲头!随着《摇篮曲》的响起,他们双手合拢,放在脸边,歪着头,闭着眼,在座位上跟随音乐的节拍左右摇晃;随着《四小天鹅》舞曲的响起,他们又离开了座位,喜笑颜开地扮演天鹅;随着“班得瑞”的音乐响起,他们又回到座位,沉浸在大自然的音乐声中。在这节音乐课上,他们始终没有把音乐当成“功课”和“技术”来学,他们不用我说摇篮曲的风格、特点:轻柔缓慢、温馨怡人。他们无师自通,他们在趣味中主动学到了音乐知识。
二、在活动中心灵得到陶冶,智慧得到启迪
1.旋律舞动,表现美感
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可以增加学生的记忆力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在综合欣赏时,我鼓励学生随着播放的音乐,大胆地边听边表演。如,《草原巡逻兵》一课,本曲描绘了一队巡逻兵由远而近,奔驰而彩,巡逻兵的威武活泼、扬鞭催马,克服困难、战胜艰险的欢快的心情及战马远远离去的影像。通过介绍与讲解,让学生学习几个骑马的动作,可让他们快乐地表现自己,看谁做的动作与音乐形象接近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把小骑手们背枪骑马奔驰在辽阔草原的欢腾场面表现得栩栩如生。又如,在低年级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可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故事内容后,跟随音乐,用神气的表情,雄赳赳,气昂昂地表演,来表现玩具兵们的可爱、顽皮的形象。而在音乐结尾部分,描绘小主人苏醒过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凌乱的“定格”动作来表现玩具兵们来不及回玩具箱,东倒西歪的尴尬形象。
2.深谈感受,领悟情感
感受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个回味和小结。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要学生说的感受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说初听后的感觉。如,在欣赏歌曲《我的祖国》时,不告诉学生乐曲是什么题目,然后要学生初听,等乐曲结束后要求学生把直觉感受说给大家听,学生说:“这首歌好像在哪里听到过。”有的马上接下去说:“在电视、广播里听过。”“我知道它的题目是《我的祖国》。”“演唱形式是合唱。”“有的地方是女生领唱,有的地方是男女声合唱。”等。学生都着急把自己的直觉感受说给大家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另一种是说说再听后的感受。对同一个曲子,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个人对同一首乐曲每次欣赏都会产生新的感受,学生每欣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听得越多,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透彻。如,在初听《我的祖国》后,教师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内容等,然后让学生再听,这时学生说的比初听后的感受要更进一层了,他们不仅将两部分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还深深感到“我们的国家真强大,真美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中国人真了不起”,下决心“要学习解放军战士勇敢拼搏的精神”“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富强”。这里不需要老师生硬地说教,因为这些话语就是学生心灵深处创造性审美的体验,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创造性地理解乐曲,我觉得学生的这种感受就是创造力。 三、抒发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拓展延伸作品内容
前苏联作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20世纪最著名的儿童交响乐作品之一。在这部交响乐中,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专属的乐器和固定的主题来扮演,并按剧情各自挥洒。其中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曲调,乐队配器非常性格化和情节化,因此欣赏这部交响乐,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针对这一点,在让学生欣赏此曲时,我没有采用全篇听音乐故事的教学手段,而是引出故事标题:《彼得、小鸟和鸭子》《黑猫和老爷爷》《狼来了》《猎人出现了》《彼得是这样抓住大灰狼的》《狼的命运》《胜利大游行》,让学生在音乐的启迪下开启想象的闸门,自由发挥,合理想象音乐背后的故事。学生听到优美的旋律时(那分明是聪明勇敢、心地善良的彼得),听到了婉转悠扬的笛声(那是翱翔天际、穿松越柳的小鸟),听到了阴森可怕的声音(那是凶狠贪婪的大野狼),听到了爷爷低沉的声音和没完的唠叨:要是大灰狼来了,那该怎么办啊?听到了猫脱险飞快爬上树的尖叫,听到了鸭子被大灰狼追赶的狂奔,还听到了猎人阵阵的脚步声。我在想:他们能听到彼得与小鸟的亲切对话吗?能听到小鸟与鸭子的吵闹吗?当听到猎人的枪声时,学生很激动,“快把大灰狼打死!”好像猎人打死大灰狼是天经地义的,可转念一想,不对呀,老师给的标题上明明写着“彼得是怎样抓住大灰狼的”。噢!又听到了机智的小鸟在与大灰狼周旋,听到了小提琴细细的声音,那时彼得他在干什么?听到了大灰狼的挣扎!听到了凯旋!彼得胜利喽!大灰狼究竟怎么样了呢?算了,还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的想象力有无限驰骋的巨大空间,放飞他们的心灵,也许各种奇妙瑰丽、新颖诱人的问题和答案将会奇迹般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总之,优化音乐欣赏教学艺术,不仅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美丽动人的音符世界里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而且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认识美、创造美。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所以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灵动!
参考文献:
[1]李春艳.当代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简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魏煌,侯锦虹.苏联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郁正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尹爱青.当代优秀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