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低碳发展的大环境下,针对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来发表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低碳环境;生态建筑;建筑发展;碳排放量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to deliver some personal views.
Keywords: low carbon environment;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Building development; Carbon emission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降低碳排放量的必要性分析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共有40%的能源消耗来自于建筑物,且在我国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我国的建筑能耗在全社会总能耗比重中约占28%,在城市中的碳排放总量中,约有60%左右是用来维持建筑物的各项功能的。总的来说,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在全社会的能量消耗中占有较多的比重,且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能耗方面也极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1.1 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
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气候峰会中我国确定了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相较2005年要在总体上下降40%~50%。自此,低碳减排正式的成为了我国建筑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随后,我国国家发改委又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共选择了5个省以及8个市来开始实施低碳省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在《通知》中明确的提出了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要对“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作出相关的研究和制定,并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进行有力支持,并且要加快建立起以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体系。总之,我国已经逐步将“低碳”提到了重要的议程中。
1.2 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
个人认为,我国目前的首要任务为健全并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并且要制定低碳特征标准体系的相关发展规划,来对基础性标准研究的工作进行加强,建立起相关的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相关的基础性标准研制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要对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设计标准、工程标准、管理标准、运行标准、产品标准、监测标准、能耗标准等进行明确规定。
1.3借鉴国外低碳发展模式
我国要对国外的一些低碳发展模式进行借鉴,与发达国家的工程建设建筑进行接轨,建立起相关的低碳建筑技术、产品的认证机构和体制,要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根据了解,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中,关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有一些十分值得借鉴的方法,例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此策略为通过较为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将垃圾进行减量化,对于产生出的建筑垃圾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和科学手段,使其能够再次使用,或是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已有的建筑废物进行循环再利用,这样产生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目前已经有大约为70%的建筑废物都可以被循环利用,并且还对废物的不合理处理进行了一些相关限制,建立起了相关体系和控制制度。
2 生态化建筑分析
目前,生态化建筑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能够为人类提供适宜人生活居住的室内空间环境;第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索取较小;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1 生态技术与生态建筑
生态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对整个系统进行一些优化,综合的利用资源与能源,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浪费,从小消耗中获得高目标,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北京大兴义和庄中“新能源村”的建设,国外大量的运用生态技术来进行建造的生态建筑,可见,生态化建筑无论是从理论上、技术上,还是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间。生态建筑是指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根据生态学和建筑技术科学等原理,采用一些较为先进的现代科学手段,对组织建筑和其他的相关领域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其能够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组合体的建筑物。
2.2 发展生态化建筑的社会条件
目前的生态化建筑可以说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其发展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转变意识的,因此对于今后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起到了一定的奠定作用,我国的社会思想认识也逐渐由“以人为本”转变为了“以环境为中心”,目前我国正处于延续了200年的“以人为本”的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模式的过度时期,因此生态化建筑的發展是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的。
3 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生态化建筑整体都处在起步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种生态因素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对低碳生态城市和生态建筑的研究领域也就相对较为广泛一些,我国的许多省市都开展了结合具体低于特征的生态建筑设计实践工作,例如四川成都的府南河活水公园、广州的“人工湿地”、黄土高原的绿色居住区、北方严寒地区的节能建筑等。
从建筑的设计上来看,将建筑融入自然,首先要将建筑归入到与环境相互连通的循环体系中,才能够更好的利用资源,从而使建筑成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部分,那么也就是说,要尽量的减少对一些自然景观的破坏;其次还要将自然引入到建筑中来,可以采用一些高科技的知识,促进人工环境的自然化和生态化,将现代都市引入到自然中,例如将植物和水体等各种自然景观加入到建筑内部的设计中。总的来说,我国未来的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 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为二十一世纪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对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提倡,对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的大力发展,都能够有效的改善全球的生存品质问题。我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应当加大对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力度,这样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还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欧阳东.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研究[J].电气应用,2006,9(25)
[2] 钟光明.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07,5(31)
[3] 张建钢.关于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的探讨[J].四川建筑,2009,1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低碳环境;生态建筑;建筑发展;碳排放量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to deliver some personal views.
Keywords: low carbon environment;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Building development; Carbon emission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降低碳排放量的必要性分析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共有40%的能源消耗来自于建筑物,且在我国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我国的建筑能耗在全社会总能耗比重中约占28%,在城市中的碳排放总量中,约有60%左右是用来维持建筑物的各项功能的。总的来说,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在全社会的能量消耗中占有较多的比重,且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能耗方面也极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1.1 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
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气候峰会中我国确定了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相较2005年要在总体上下降40%~50%。自此,低碳减排正式的成为了我国建筑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随后,我国国家发改委又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共选择了5个省以及8个市来开始实施低碳省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在《通知》中明确的提出了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要对“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作出相关的研究和制定,并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进行有力支持,并且要加快建立起以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体系。总之,我国已经逐步将“低碳”提到了重要的议程中。
1.2 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
个人认为,我国目前的首要任务为健全并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并且要制定低碳特征标准体系的相关发展规划,来对基础性标准研究的工作进行加强,建立起相关的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相关的基础性标准研制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要对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设计标准、工程标准、管理标准、运行标准、产品标准、监测标准、能耗标准等进行明确规定。
1.3借鉴国外低碳发展模式
我国要对国外的一些低碳发展模式进行借鉴,与发达国家的工程建设建筑进行接轨,建立起相关的低碳建筑技术、产品的认证机构和体制,要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根据了解,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中,关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有一些十分值得借鉴的方法,例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此策略为通过较为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将垃圾进行减量化,对于产生出的建筑垃圾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和科学手段,使其能够再次使用,或是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已有的建筑废物进行循环再利用,这样产生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目前已经有大约为70%的建筑废物都可以被循环利用,并且还对废物的不合理处理进行了一些相关限制,建立起了相关体系和控制制度。
2 生态化建筑分析
目前,生态化建筑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能够为人类提供适宜人生活居住的室内空间环境;第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索取较小;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1 生态技术与生态建筑
生态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对整个系统进行一些优化,综合的利用资源与能源,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浪费,从小消耗中获得高目标,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北京大兴义和庄中“新能源村”的建设,国外大量的运用生态技术来进行建造的生态建筑,可见,生态化建筑无论是从理论上、技术上,还是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间。生态建筑是指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根据生态学和建筑技术科学等原理,采用一些较为先进的现代科学手段,对组织建筑和其他的相关领域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其能够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组合体的建筑物。
2.2 发展生态化建筑的社会条件
目前的生态化建筑可以说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其发展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转变意识的,因此对于今后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起到了一定的奠定作用,我国的社会思想认识也逐渐由“以人为本”转变为了“以环境为中心”,目前我国正处于延续了200年的“以人为本”的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模式的过度时期,因此生态化建筑的發展是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的。
3 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生态化建筑整体都处在起步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种生态因素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对低碳生态城市和生态建筑的研究领域也就相对较为广泛一些,我国的许多省市都开展了结合具体低于特征的生态建筑设计实践工作,例如四川成都的府南河活水公园、广州的“人工湿地”、黄土高原的绿色居住区、北方严寒地区的节能建筑等。
从建筑的设计上来看,将建筑融入自然,首先要将建筑归入到与环境相互连通的循环体系中,才能够更好的利用资源,从而使建筑成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部分,那么也就是说,要尽量的减少对一些自然景观的破坏;其次还要将自然引入到建筑中来,可以采用一些高科技的知识,促进人工环境的自然化和生态化,将现代都市引入到自然中,例如将植物和水体等各种自然景观加入到建筑内部的设计中。总的来说,我国未来的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 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为二十一世纪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对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提倡,对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的大力发展,都能够有效的改善全球的生存品质问题。我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应当加大对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力度,这样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还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欧阳东.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研究[J].电气应用,2006,9(25)
[2] 钟光明.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07,5(31)
[3] 张建钢.关于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的探讨[J].四川建筑,2009,1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