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议论文,除了观点鲜明正确、论证有力外,还必须做到论据充分可靠。论据充分,表现在例证方面就意味着必须多选一些合适的事例,毕竟是“事实甚于雄辩”。但是同学们在具体使用事例进行论证时,却又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引用太多,有些同学引用的事例材料甚至占到了文章的大半篇幅,造成文标题不清;二是引用不当,在叙述材料的时候不能有意识地指向话题和中心,以使于所举的事例不能有效地支撑自己的观点。
那么我们在议论文中如何运用事例进行论证呢?
一、明确议论文中的事例与记叙文中的事例作用不同,要把二者区别开来。记叙文就是用事例本身的情感去感染读者,打动读者,因此事情宜曲折具体;而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为了支撑论点,论证论点,所选事例达到这一目的就可以了,因此宜概括简明。
二、 事例要做到高度概括,不宜拖沓冗长。在议论文中对事例的叙述过长,就会造成文体不清,所以我们对所引用的事例要高度概括。但对来源不同的事例要区别对待。
对历史名人或媒体大力宣传过的人物事迹,他们的事例需要高度感括。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不少高考优秀议论文也体现了这一原则,2004年以“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的高考作文《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中的一段举例论述就级精练: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这段文字列举了正反两组共四个事例,复数每个事例仅用三个短句,不超过三十个字,四个事例共用九个概括力极强的四字格词语,简明扼要,铿锵有力。
还有一类材料来源于同学们平时阅读过的精彩文章。对这一类文章我们要将其压缩,只保留故事梗概,但在压缩的时候不能失去原作的韵味,又必须传递出足够的信息。
有一篇题为《爱之恋》的翻译作品,感动了许多人,被许多报刊转载,全文约一千五百字。有一位同学在一篇话题为“付出于回报”的议论文中引用了这个故事:以为年轻人在风雨之夜驱车赶路,发现一位老太太的车抛锚在路上。年轻人丢开自己没找到工作的烦恼,竭尽全力帮老太太排出了故障。老太太要付钱,年轻人拒绝了,他说自己付出了爱,并不要求得到什么回报,只希望老太太能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老太太来到一家饭店,看见一位怀孕近八个月的服务员还在辛苦工作,便悄悄的留给她一百美元和一张纸条走了。纸条上写着:如果你想回报我,就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位孕妇和那位为老太太修车的年轻人正是一家人,他们正为孩子即将出生却没有费用而烦恼呢!
这段话略去了原文的枝叶部分,只保留了主干,但是人物形象仍很鲜明,《爱之恋》主旨也没有被弱化,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概括。
三、事例的概括要指向话题和主题。
事例的概括是根据话题和主题的需要而进行的,因此概括一定要指向话题和主题。还是以前面举的事例为例,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概括事例指向“圣贤发愤之所为”;而高考优秀作文《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举例正反方面均指向“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更值得注意的是《爱之恋》这段概括材料,它保留了一些细节,比如年轻人对老太太说的一些话,老太太留给服务员的纸条。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为了使材料能够更好的支撑论点,正是这两个细节使这个故事与话题“付出与回报”产生了更为密切的联系,也就是材料紧紧地指向了话题和中心。
综上所述,在议论文中以事例为论据时,对事例一要做到概括简明精当;二要做到指向话题和主题。这样文章将会论证更加透彻,说理更加清楚,文体更加分明。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3-07
那么我们在议论文中如何运用事例进行论证呢?
一、明确议论文中的事例与记叙文中的事例作用不同,要把二者区别开来。记叙文就是用事例本身的情感去感染读者,打动读者,因此事情宜曲折具体;而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为了支撑论点,论证论点,所选事例达到这一目的就可以了,因此宜概括简明。
二、 事例要做到高度概括,不宜拖沓冗长。在议论文中对事例的叙述过长,就会造成文体不清,所以我们对所引用的事例要高度概括。但对来源不同的事例要区别对待。
对历史名人或媒体大力宣传过的人物事迹,他们的事例需要高度感括。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不少高考优秀议论文也体现了这一原则,2004年以“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的高考作文《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中的一段举例论述就级精练: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这段文字列举了正反两组共四个事例,复数每个事例仅用三个短句,不超过三十个字,四个事例共用九个概括力极强的四字格词语,简明扼要,铿锵有力。
还有一类材料来源于同学们平时阅读过的精彩文章。对这一类文章我们要将其压缩,只保留故事梗概,但在压缩的时候不能失去原作的韵味,又必须传递出足够的信息。
有一篇题为《爱之恋》的翻译作品,感动了许多人,被许多报刊转载,全文约一千五百字。有一位同学在一篇话题为“付出于回报”的议论文中引用了这个故事:以为年轻人在风雨之夜驱车赶路,发现一位老太太的车抛锚在路上。年轻人丢开自己没找到工作的烦恼,竭尽全力帮老太太排出了故障。老太太要付钱,年轻人拒绝了,他说自己付出了爱,并不要求得到什么回报,只希望老太太能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老太太来到一家饭店,看见一位怀孕近八个月的服务员还在辛苦工作,便悄悄的留给她一百美元和一张纸条走了。纸条上写着:如果你想回报我,就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位孕妇和那位为老太太修车的年轻人正是一家人,他们正为孩子即将出生却没有费用而烦恼呢!
这段话略去了原文的枝叶部分,只保留了主干,但是人物形象仍很鲜明,《爱之恋》主旨也没有被弱化,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概括。
三、事例的概括要指向话题和主题。
事例的概括是根据话题和主题的需要而进行的,因此概括一定要指向话题和主题。还是以前面举的事例为例,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概括事例指向“圣贤发愤之所为”;而高考优秀作文《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举例正反方面均指向“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更值得注意的是《爱之恋》这段概括材料,它保留了一些细节,比如年轻人对老太太说的一些话,老太太留给服务员的纸条。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为了使材料能够更好的支撑论点,正是这两个细节使这个故事与话题“付出与回报”产生了更为密切的联系,也就是材料紧紧地指向了话题和中心。
综上所述,在议论文中以事例为论据时,对事例一要做到概括简明精当;二要做到指向话题和主题。这样文章将会论证更加透彻,说理更加清楚,文体更加分明。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