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教师来说,应该把精力从单纯传授物理知识转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上来,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育;能力培养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这门知识的过程中必然服从认识的一般规律,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获得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更应当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全方位的培养。
一、培养课前预习和自学习惯。
督促学生预习实验是搞好实验的保证。我们强调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抓好实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提出探究问题的机会。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学生多,老师少,时间紧。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电学实验涉及高电压使用的,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观察的基本特性。在中学物理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居多,有些同学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尊重客观事实,经常歪曲实验数据,捏造出符合规律的数据来,常常弄得实验零误差。作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客观性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要弄虚作假,实验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做“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G-M的图象,原则上测得的点应均匀分布在一条直线上,但实际得出的个别点却偏离这条直线,这是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的。不能因追求“科学性”而要求结果必须统一准确,但对于出现误差的结果要进行反思与总结,找出原因。
三、培养学生分组试验中的合作意识。
在实验中,小组成员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或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并写出得失体会,将集体的智慧写入实验报告册中。这样,个体的合作、协调能力得到培养,提高了个体的生存能力,这也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小组互相协作的方式,能使学生得到了资源互补,得到了相互启发。正是这种方式,使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各自的想法能相互整合,使之趋于完整合理。同时,这种“面对面”、“手牵手”的合作方式还让他们学会了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与自我调整,学会了同伴间的真诚相处。在实验方案设计的讨论时,对别人提出的方案,自己首先应该认真地聆听,这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也是了解别人想法的最佳途径。如果自己觉得想要修改或不赞同,如何才能说服别人,让他人愉快地接受等等。利用讨论、交流的平台,教育学生学会说服他人、评价他人的技能技巧。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我们不但要提倡竞争,更要提倡合作,要培养团队精神,只要教师注意加强引导,常抓不懈,就一定能使学生既有竞争精神,又有合作意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包括仪器调节、观察操作、仪器整理。对于学生良好实验习惯意识的培养,首先,实验前都要对仪器进行预备性调节,根据需要,有的仪器位置安装底座要水平,有的要垂直。各仪器之间的联系也应满足一定要求,例如:电学实验中,电路连接要正确,还要考虑到观察、操作、检查的方便。在光具座上的仪器应保持共轴。测量仪表必须先进行零点调节,当某些条件变化影响到零点时,要重新调整零点。使用各种仪器必须按一定操作规范进行,对于违反操作规定的要禁止。操作要有一定的条理性,例如应在检查电路后,再接上电源的另一个接线柱,然后合上开关。观察仪表时视线应与刻度平面垂直。仪器整理要有一定顺序。如:电学实验,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拆除连接电源的接线柱。仪器整理要有利于仪器的保养维护。从小养成正确实验操作的好习惯,为以后进一步的科学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引导学生改进处理数据的方法。有些实验本身存在极大的系统误差或实验效果不够明显,为了追求最佳的实验效果,我们要注重对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例如,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的图像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六、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应该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构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以及学生自主、独立的探索活动,有效感知和理解物理规律,获得情感体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完成探究的过程中,要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反思结果、吸取教训、讨论争辩,尝试表达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联系讨论探究的内容及思路和方法作进一步的引伸和扩展,这将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将自己的研究活动推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交流与研究,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能力和思想。学生置身在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中,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总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育;能力培养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这门知识的过程中必然服从认识的一般规律,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获得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更应当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全方位的培养。
一、培养课前预习和自学习惯。
督促学生预习实验是搞好实验的保证。我们强调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抓好实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提出探究问题的机会。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学生多,老师少,时间紧。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电学实验涉及高电压使用的,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观察的基本特性。在中学物理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居多,有些同学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尊重客观事实,经常歪曲实验数据,捏造出符合规律的数据来,常常弄得实验零误差。作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客观性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要弄虚作假,实验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做“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G-M的图象,原则上测得的点应均匀分布在一条直线上,但实际得出的个别点却偏离这条直线,这是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的。不能因追求“科学性”而要求结果必须统一准确,但对于出现误差的结果要进行反思与总结,找出原因。
三、培养学生分组试验中的合作意识。
在实验中,小组成员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或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并写出得失体会,将集体的智慧写入实验报告册中。这样,个体的合作、协调能力得到培养,提高了个体的生存能力,这也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小组互相协作的方式,能使学生得到了资源互补,得到了相互启发。正是这种方式,使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各自的想法能相互整合,使之趋于完整合理。同时,这种“面对面”、“手牵手”的合作方式还让他们学会了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与自我调整,学会了同伴间的真诚相处。在实验方案设计的讨论时,对别人提出的方案,自己首先应该认真地聆听,这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也是了解别人想法的最佳途径。如果自己觉得想要修改或不赞同,如何才能说服别人,让他人愉快地接受等等。利用讨论、交流的平台,教育学生学会说服他人、评价他人的技能技巧。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我们不但要提倡竞争,更要提倡合作,要培养团队精神,只要教师注意加强引导,常抓不懈,就一定能使学生既有竞争精神,又有合作意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包括仪器调节、观察操作、仪器整理。对于学生良好实验习惯意识的培养,首先,实验前都要对仪器进行预备性调节,根据需要,有的仪器位置安装底座要水平,有的要垂直。各仪器之间的联系也应满足一定要求,例如:电学实验中,电路连接要正确,还要考虑到观察、操作、检查的方便。在光具座上的仪器应保持共轴。测量仪表必须先进行零点调节,当某些条件变化影响到零点时,要重新调整零点。使用各种仪器必须按一定操作规范进行,对于违反操作规定的要禁止。操作要有一定的条理性,例如应在检查电路后,再接上电源的另一个接线柱,然后合上开关。观察仪表时视线应与刻度平面垂直。仪器整理要有一定顺序。如:电学实验,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拆除连接电源的接线柱。仪器整理要有利于仪器的保养维护。从小养成正确实验操作的好习惯,为以后进一步的科学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引导学生改进处理数据的方法。有些实验本身存在极大的系统误差或实验效果不够明显,为了追求最佳的实验效果,我们要注重对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例如,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的图像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六、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应该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构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以及学生自主、独立的探索活动,有效感知和理解物理规律,获得情感体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完成探究的过程中,要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反思结果、吸取教训、讨论争辩,尝试表达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联系讨论探究的内容及思路和方法作进一步的引伸和扩展,这将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将自己的研究活动推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交流与研究,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能力和思想。学生置身在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中,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总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有重要的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