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秋季,特别是进入9月份之后,媒体报道中总少不了最受瞩目的世界级大奖—诺贝尔奖,今年的诺贝尔奖各大奖项已“名奖有主”,12月的颁奖典礼上,诺奖得主也将再次迎来荣耀时刻—万众瞩目下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章和证书。
其实,在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公布之前的9月6日,有科技界第一巨奖之称的科学突破奖(The Breakthrough Prizes)便已正式对外公布了2020年度获奖名单。科学突破奖的奖金总额高达2160万美元,这份巨额奖金会用于奖励多项科学成果和突破,如,制作第一張黑洞图像,确定肥胖症的生物学基础,发现痛觉的生物化学机制。紧接着,9月7日,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在北京公布2019年获奖名单,包括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个奖项的奖金都为100万美元(约716万元人民币)。
世界级的科技大奖也是各国科研实力的“晴雨表”,仅以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诺贝尔奖为依据,便可看出各国目前和历史上的科技研究状况和水平。
2019年的诺贝尔奖,美国有6人获奖(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英国有两人获奖(生理学或医学、化学),瑞士有两人获奖(物理学),日本有1人获奖(化学),法国有1人获奖(经济学)、奥地利有1人获奖(文学),埃塞俄比亚有1人获奖(和平奖)。
显然,美国又是大赢家,不仅获奖人数最多,而且在3个自然科学奖中都有斩获,分布领域最广。这个结果也彰显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的地位。迄今,美国已经拿了384个诺贝尔奖,差不多是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诺贝尔奖数量的总和。不可否认的是,在亚洲,日本是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总数达到了28个。可以预计,未来数年内,在各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的排行榜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还会位于前列。
在科研这个“第一生产力”中,无论是过程还是成果,都要依赖几个要素。首先是科研工作者,要有一定数量的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才会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科研活动。其次,要有充足的研发经费,科研人员才不会“难为无米之炊”。这两个要素主要受制于科研人员所在国家和地区,所以,研发经费也决定了某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多与少”和“大与小”。
现在,中国在这两个方面正在追赶世界科技大国,中国科技研发人员已达到418万人(2018年统计数据),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的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中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9677.9亿元,但是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
衡量研发投入的指标是投入强度,即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它也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尽管中国2018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9%,但是与科技强国和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相比,还是落后较多,日本是3.21%,美国是2.79%。
假以时日,中国在这些方面都可以追赶上世界科技强国。但是,科研规模的扩大和成果的产生还有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要素—科研奖励(奖金)。应当说,这是科研能持之以恒并不断涌现科技成果的第三要素。
科研奖励有国内和国际之分,从中国自身的科技奖看,目前奖励金额并不算低,而且逐年上升。从2018年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标准由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全部属获奖者个人所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奖金标准由100万元/项调整为150万元/项。
国家科技奖奖金的提升当然有利于鼓励和促进中国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也是在为他们添加动力。不过,具有国际声誉的科技大奖则具有更深远和广泛的作用。国际上的科技大奖作为科研“发动机”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凡是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科技大奖都不属于任何国家,因而具有国际性和开放性。
在世界性的科技大奖中,迄今还没有哪一项奖项比得上诺贝尔奖,因为其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且奖金一向丰厚。尽管这是一个综合性大奖,但由于自然科学占一半(总共有生理学或医学、化学、物理、和平、文学和经济学),并且从一开始就是自然科学居多(经济学奖是1969年才添加的,也习惯性将其归为科技奖)。
国际上的科技大奖作为科研“发动机”的另一个特征是,今天的世界性科技奖越来越多,奖金也越来越高。粗略统计,世界性科技大奖已经有70多个,较早的有联合国粮农组织布尔马奖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筑奖、国际气象组织奖、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奖、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奖、图灵奖等,较近的有芬兰千年技术大奖、邵逸夫奖、科学突破奖、世界杰出女生物学家奖、世界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拉斯克医学奖等。
目前来看,较近的世界性科技奖的重要特点是奖金越来越高。过去,诺贝尔奖奖金已经是最高奖金了,但也不过是每项奖金数百万人民币,例如,2018年的各项诺贝尔奖奖金为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84万元)。但是,现在有多个科技奖的奖金超过了诺贝尔奖。
由芬兰技术奖基金会于2002年设立的芬兰千年技术大奖曾一度被视为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单项技术奖,奖金数额为100万欧元(约合111万美元),但是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平均到每年的奖金就比诺贝尔奖少多了。
2002年11月,香港无线创办人邵逸夫设立邵逸夫奖,每年颁发一次,每项奖金为100万美元,真正实现了对诺贝尔奖的超越,也是当时奖金最高的世界科技大奖。
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是于2016年1月17日设立的,该奖项面向全球科研工作者,奖金与邵逸夫奖相同,每项为100万美元,同样超过了诺贝尔奖。
奖金总额达2000多万美元的科学突破奖,旨在表彰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每个奖项的奖金为300万美元,分为生命科学奖(每年最多四个奖项)、基础物理奖(每年一个奖项)以及数学奖(每年一个奖项)。从每项奖金看,远远超过诺贝尔奖,也超过了邵逸夫奖。 世界性科技大奖奖项增多和奖金的大幅提高,也意味着财富的一种转化,即从富豪转向科技人员。这表明,全社会都意识到,财富的第一来源是科技,财富源于科技,也应当回馈科技。富豪回馈科技和科研人员既是顺理成章,也是天经地义,當然也是一种荣誉和长远眼光。商业对科技的回馈可以表现为企业的研发经费,也可以表现为奖励科研人员的各种大奖。
在研发经费上,富豪和企业越有钱,越愿意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发,因为新研发和创新成果才能获取更多的财富。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对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家公司在2017~2018年度的研发投入情况进行排名,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各大公司研发投入的情况。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以134.37亿欧元(约152亿美元)的研发经费位居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榜首。其次是美国谷歌母公司Alphabet(133.88亿欧元)、德国大众(131.35亿欧元)、美国微软(122.79亿欧元)、中国华为(113.34亿欧元)。第6至第10位依次是美国的英特尔和苹果、瑞士的罗氏、美国的强生和德国的戴姆勒。
在对科研人员的高额大奖上,目前奖金最高的科学突破奖也反映了财富回馈的某种路径。这个科技奖于2012年由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夫妇设立,现在加入了一些世界顶级富豪的捐赠,包括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脸书联合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夫妇、腾讯公司联合创始人马化腾、基因技术公司23andMe联合创始人安妮·沃西基等。这个大奖还着重鼓励年轻的科研人员,每年有1~3个物理新视野奖和1~3个数学新视野奖,以表彰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这也是区别于诺贝尔奖等其他国际大奖的地方,后者奖励的大多是年长的科研人员。
虽然科研人员在投身于科研之时未必一心想着获得大奖,但是,希望能出成果无疑是所有科研人员的第一心愿。今天无数的科技大奖和高额的奖金也是对所有科研工作者的鼓励,不过,获得世界性科技大奖既要靠实力,也要靠运气,以获奖为目标做科研并不可取。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无论是各国颁发的政府大奖,还是民间机构设立国际性科技大奖,都是孕育和产生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的一种动力,是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涌现的第三要素。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投入其中,让科技奖励不断创造新的科技奇迹。
其实,在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公布之前的9月6日,有科技界第一巨奖之称的科学突破奖(The Breakthrough Prizes)便已正式对外公布了2020年度获奖名单。科学突破奖的奖金总额高达2160万美元,这份巨额奖金会用于奖励多项科学成果和突破,如,制作第一張黑洞图像,确定肥胖症的生物学基础,发现痛觉的生物化学机制。紧接着,9月7日,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在北京公布2019年获奖名单,包括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个奖项的奖金都为100万美元(约716万元人民币)。
奖励推动科技发展
世界级的科技大奖也是各国科研实力的“晴雨表”,仅以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诺贝尔奖为依据,便可看出各国目前和历史上的科技研究状况和水平。
2019年的诺贝尔奖,美国有6人获奖(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英国有两人获奖(生理学或医学、化学),瑞士有两人获奖(物理学),日本有1人获奖(化学),法国有1人获奖(经济学)、奥地利有1人获奖(文学),埃塞俄比亚有1人获奖(和平奖)。
显然,美国又是大赢家,不仅获奖人数最多,而且在3个自然科学奖中都有斩获,分布领域最广。这个结果也彰显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的地位。迄今,美国已经拿了384个诺贝尔奖,差不多是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诺贝尔奖数量的总和。不可否认的是,在亚洲,日本是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总数达到了28个。可以预计,未来数年内,在各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的排行榜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还会位于前列。
在科研这个“第一生产力”中,无论是过程还是成果,都要依赖几个要素。首先是科研工作者,要有一定数量的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才会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科研活动。其次,要有充足的研发经费,科研人员才不会“难为无米之炊”。这两个要素主要受制于科研人员所在国家和地区,所以,研发经费也决定了某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多与少”和“大与小”。
现在,中国在这两个方面正在追赶世界科技大国,中国科技研发人员已达到418万人(2018年统计数据),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的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中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9677.9亿元,但是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
衡量研发投入的指标是投入强度,即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它也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尽管中国2018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9%,但是与科技强国和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相比,还是落后较多,日本是3.21%,美国是2.79%。
假以时日,中国在这些方面都可以追赶上世界科技强国。但是,科研规模的扩大和成果的产生还有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要素—科研奖励(奖金)。应当说,这是科研能持之以恒并不断涌现科技成果的第三要素。
奖金不断攀升的顶级科技奖
科研奖励有国内和国际之分,从中国自身的科技奖看,目前奖励金额并不算低,而且逐年上升。从2018年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标准由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全部属获奖者个人所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奖金标准由100万元/项调整为150万元/项。
国家科技奖奖金的提升当然有利于鼓励和促进中国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也是在为他们添加动力。不过,具有国际声誉的科技大奖则具有更深远和广泛的作用。国际上的科技大奖作为科研“发动机”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凡是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科技大奖都不属于任何国家,因而具有国际性和开放性。
在世界性的科技大奖中,迄今还没有哪一项奖项比得上诺贝尔奖,因为其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且奖金一向丰厚。尽管这是一个综合性大奖,但由于自然科学占一半(总共有生理学或医学、化学、物理、和平、文学和经济学),并且从一开始就是自然科学居多(经济学奖是1969年才添加的,也习惯性将其归为科技奖)。
国际上的科技大奖作为科研“发动机”的另一个特征是,今天的世界性科技奖越来越多,奖金也越来越高。粗略统计,世界性科技大奖已经有70多个,较早的有联合国粮农组织布尔马奖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筑奖、国际气象组织奖、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奖、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奖、图灵奖等,较近的有芬兰千年技术大奖、邵逸夫奖、科学突破奖、世界杰出女生物学家奖、世界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拉斯克医学奖等。
目前来看,较近的世界性科技奖的重要特点是奖金越来越高。过去,诺贝尔奖奖金已经是最高奖金了,但也不过是每项奖金数百万人民币,例如,2018年的各项诺贝尔奖奖金为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84万元)。但是,现在有多个科技奖的奖金超过了诺贝尔奖。
科技大奖奖金从何来
由芬兰技术奖基金会于2002年设立的芬兰千年技术大奖曾一度被视为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单项技术奖,奖金数额为100万欧元(约合111万美元),但是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平均到每年的奖金就比诺贝尔奖少多了。
2002年11月,香港无线创办人邵逸夫设立邵逸夫奖,每年颁发一次,每项奖金为100万美元,真正实现了对诺贝尔奖的超越,也是当时奖金最高的世界科技大奖。
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是于2016年1月17日设立的,该奖项面向全球科研工作者,奖金与邵逸夫奖相同,每项为100万美元,同样超过了诺贝尔奖。
奖金总额达2000多万美元的科学突破奖,旨在表彰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每个奖项的奖金为300万美元,分为生命科学奖(每年最多四个奖项)、基础物理奖(每年一个奖项)以及数学奖(每年一个奖项)。从每项奖金看,远远超过诺贝尔奖,也超过了邵逸夫奖。 世界性科技大奖奖项增多和奖金的大幅提高,也意味着财富的一种转化,即从富豪转向科技人员。这表明,全社会都意识到,财富的第一来源是科技,财富源于科技,也应当回馈科技。富豪回馈科技和科研人员既是顺理成章,也是天经地义,當然也是一种荣誉和长远眼光。商业对科技的回馈可以表现为企业的研发经费,也可以表现为奖励科研人员的各种大奖。
在研发经费上,富豪和企业越有钱,越愿意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发,因为新研发和创新成果才能获取更多的财富。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对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家公司在2017~2018年度的研发投入情况进行排名,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各大公司研发投入的情况。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以134.37亿欧元(约152亿美元)的研发经费位居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榜首。其次是美国谷歌母公司Alphabet(133.88亿欧元)、德国大众(131.35亿欧元)、美国微软(122.79亿欧元)、中国华为(113.34亿欧元)。第6至第10位依次是美国的英特尔和苹果、瑞士的罗氏、美国的强生和德国的戴姆勒。
在对科研人员的高额大奖上,目前奖金最高的科学突破奖也反映了财富回馈的某种路径。这个科技奖于2012年由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夫妇设立,现在加入了一些世界顶级富豪的捐赠,包括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脸书联合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夫妇、腾讯公司联合创始人马化腾、基因技术公司23andMe联合创始人安妮·沃西基等。这个大奖还着重鼓励年轻的科研人员,每年有1~3个物理新视野奖和1~3个数学新视野奖,以表彰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这也是区别于诺贝尔奖等其他国际大奖的地方,后者奖励的大多是年长的科研人员。
虽然科研人员在投身于科研之时未必一心想着获得大奖,但是,希望能出成果无疑是所有科研人员的第一心愿。今天无数的科技大奖和高额的奖金也是对所有科研工作者的鼓励,不过,获得世界性科技大奖既要靠实力,也要靠运气,以获奖为目标做科研并不可取。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无论是各国颁发的政府大奖,还是民间机构设立国际性科技大奖,都是孕育和产生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的一种动力,是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涌现的第三要素。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投入其中,让科技奖励不断创造新的科技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