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个体特征对其就地城镇化意愿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hol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以安徽省内乡镇为研究对象,选取相关人口个体特征变量,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为小学或初中、年轻人或老年人、收入水平中等、非务农的农村居民具有较强的就地城镇化意愿,而婚姻状况对就地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加速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2-0631-05
  收稿日期:2015-11-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1731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04BTJ024);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编号:SJLX_0444)。
  作者简介:白先春(1966—),男,安徽六安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统计学。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柯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口统计。E-mail:[email protected]
  城鎮化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其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据调查,城镇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3年的53.7%,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7.3亿。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受到发展空间、容纳能力的制约,城市一时难以吸收全部的外来人口,使得大量离开土地的农民游离于城乡之间,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交通运输趋紧、社会服务负担加重等。另一方面,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作物种植零散,土地利用率低下;为便于耕作,农村很多地区自然演化成或三五户或十几户的小村落,而村落又星罗棋布地散布于田间;散落的村庄,不利于农村生活垃圾的统一收集,不利于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村民也难以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教育资源,同时也不利于土地的集中整治。另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土地闲置、抛荒现象也较为普遍。显然,为降低人口迁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应引导广大农民,依托原住地中心村与小城镇,就地就近实现就业非农化与市民化[1]。这就需要将部分村民集中到当地城镇居住,实现其居民身份的转变。由于农村居民固有的乡土情结、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等,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居民都愿意离开农村,进入城镇生活。本研究基于“引导约1亿人就近城镇化”的政策背景和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就地城镇化为落脚点,着重解决2个问题,即农村居民是否愿意就地城镇化?哪些个体特征因素会影响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的决策行为?由此得出研究启示。
  1文献回顾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代表性理论主要有以Lewis为代表的“二元结构理论”、以Todaro为代表的“预期收入理论”、以Stark为代表的“相对贫困假说”理论、以Bogue为代表的“推拉理论”等[2-5]。这些从二元经济结构和行为主体出发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现已成为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根基。我国推进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只有真正把握农民城镇化意愿,城镇化发展才能获得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国内学者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结合国情,开始关注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农民工为主体展开的研究,如聂伟等基于CGSS2010数据库,以农民工为分析对象,从个体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的角度对农民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加以研究,得出农民总体城镇定居意愿并不强烈、[JP2]小城镇与县城是农民城镇定居首选层级的结论[6];姚植夫等基于242份样本数据,从资本和认知的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务工动机、农村生活、社会身份和城市生活境遇的认知,以及家庭非农劳动力个数、家乡和家庭的经济水平显著影响其市民化意愿[7];吴兴陆研究发现,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并不十分强烈,他们通常在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后才会作出迁移决策[8]。二是以家庭户为主体展开的研究,如吴秀敏等根据四川省成都市3个县(区)的23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农户的迁移决策受到户主的学龄、户主的职业类型、外出劳动力比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9];蒋乃华等实证研究发现,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地区的农户的进城意愿不同,且影响他们进城意愿的主要因素也存在差别[10]。
  [JP2]上述研究结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指导,但研究对象不管是农民工还是家庭户,其研究主体都是农村劳动力,缺乏对农村老年人口迁移意愿研究;异地迁移意愿的研究较为常见,而农村居民就近就地迁移愿意的研究较为缺乏;研究手段侧重于选定因素的描述性分析,缺少计量模型的验证性研究。
  2研究假设
  “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Coleman认为,个体是有目的的行动者,个体迁移决策行为是个体追求最大利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后理性选择的结果。基于该理论,笔者认为农村居民的进镇定居意愿是基于自身所处环境、人力资本状况,理性地对预期的得与失进行综合考量和权衡后呈现出的特定态度。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性别。性别的不同并不导致个体的人力资本存量的不同,不同性别农村居民进镇定居意愿无显著性差异。假设2,婚姻状况。在考虑迁移的成本、收益时,在婚人群基于整个家庭效益最大化的考量,并对家庭风险进行全面估算,努力使家庭风险最小化;而非在婚人群没有这样的顾虑,相对而言,更易作出进镇定居决策。假设3,年龄。年轻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质较高,进镇定居后容易获取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迁移收益更高,他们对新生活认同度高,心理适应等方面的迁移成本低,预期净收益较高,进镇定居的意愿更为强烈。假设4,受教育程度。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预期收益越高,进镇定居的意愿越强。   假设5,收入水平。考虑到进镇居住的生活成本提高,收入水平高的农村居民更易作出进镇定居的决策。假设6,工作性质。非农经历是农村居民非农人力资本的一种重要体现,相对于仅有务农经历的农村居民,他们更能适应城镇的就业需求,获得更高的收益,相应地具有较强的进镇定居意愿。
  3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
  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土地面积13.94万km2,现辖16个地级市、62个县(市)、43个县级区和1 50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13年末全省户籍人口 6 929 万人,常住人口6 030万人,城镇人口比例为47.86%。劳动力人数4 327万,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为71.75%,其中乡村劳动力3 050万,占劳动者比例约70%(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安徽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之一,积极探索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经验和模式,为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起到率先与示范作用。
  3.2变量选择
  已有关于人口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加以考虑,包括个人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鉴于本研究目的及价值取向,主要分析农村居民个体人口特征变量对其就地城镇化意愿的影响,设计的变量及选项包括性别(男、女)、年龄(16~25、26~30、31~40、41~50、51~60、61周岁及以上)、婚姻状况(未婚、已婚有配偶、离婚、丧偶)、受教育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收入(5 000元及以下、5 001~10 000、10 001~15 000、15 001~20 000、20 001~30 000、30 001元及以上)以及工作性质(务农、非务农)等(在个体作出迁移行为决策时,往往考虑的是家庭人均收入,所以本研究以“家庭人均年收入”代替“收入”这一变量。)。
  3.3数据来源
  为客观了解居民进镇意愿,采用类型抽样调查方式,在安徽省16个地级市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进行调查,每个乡镇发放问卷100份,共计1 600份,回收1 457份,有效问卷为 1 372 份,回收有效率为85.75%。
  3.4研究方法
  首先,运用描述统计工具,研究样本的分布特征,并对农村居民进镇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根据“农村居民进镇意愿,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的假设前提,构建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不同因素变量是如何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居民进镇意愿的;该方法对变量的假设要求不高,以事件发生概率的形式提供结果,据此可以判断某事件相对于参照事件发生的概率[11-13]。
  4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变量选择及实际调查结果,对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描述性分析与计量验证性研究。
  4.1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调查对象中,男性居多,占有效调查问卷人数的86.3%。已婚有配偶的人数所占比例为94.1%,而未婚、离婚、丧偶的比例分别为1.4%、1.3%、3.2%。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初中的被调查者约占总数的84.2%,高中及以上占8.1%,文盲比例最低,为7.7%。被调查者中30岁以下的青年人占 11.1%,41~50岁年龄段的比例最高,达到40.3%。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5 000元的被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60.2%,10 000 元以上的比例仅有12.5%,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务农和非务农的农村居民比例较为均衡,分别为52.8%、47.2%。
  [JP2]综上,本研究调查对象以已婚、男性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多数为小学和初中,整体上看中老年人口比例较大,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被调查者中务农与非务农比重相对均衡。尽管在性别、婚姻状况等因素中,调查对象分布不均,但以每一类别中“就地城镇化意愿”相对数作为研究目标,所以“调查对象分布不均”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4.2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性别来看,男性被调查者中愿意进镇的人数占男性总人数的71.5%,女性被调查者相应的比例达到80.9%。相对而言,女性较男性进镇居住意愿更強。
  从婚姻状况来看,未婚、已婚有配偶、离婚以及丧偶这类被调查者中明确表达进镇居住意愿人数的比例依次是 89.5%、72.2%、94.4%、75.0%,其进镇意愿差异并不明显。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愿意进镇的比例分别为68.2%、74.1%、74.8%、58.0%。文盲或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被调查者进镇意愿并不强烈;相应地,受教育程度为小学或初中的被调查者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进镇意愿。
  从年龄来看,年龄在16~25、26~30、31~40、41~50、51~60、60岁及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愿意进镇的比例分别为 80.6%、83.7%、78.4%、71.0%、64.8%、74.5%。显然,年轻与年老农村居民进镇居住愿望较为强烈。
  从家庭人均年收入来看,年收入水平在5 000元及以下、5 001~10 000、10 001~15 000、15 001~20 000、20 001~30 000、30 001元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愿意进镇的比例依次是68.6%、78.0%、81.7%、91.5%、83.3%、65.7%。家庭人均年收入少于20 000元时,随着收入的提高,进镇居住的意愿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当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于20 000元时,居民进镇居住的意愿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当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于30 000元时,进镇居住的愿意较弱。
  从工作性质来看,务农、非务农的被调查者中愿意进镇的比例分别是68.4%、77.7%,在家务农的农户进镇居住的意愿较弱。
  综上可知,被调查者中女性的进镇意愿稍强于男性;单身的被调查者进镇意愿稍强;文盲及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被调查者进镇意愿稍弱;16~30周岁青年人与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进镇意愿较为强烈;非务农的被调查者更愿意进镇居住。   4.3定量验证性研究
  为便于进行定量验证性研究,对各影响因素的不同选项加以赋值(表1)。
  以城镇化意愿为因变量,构建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究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人均年收入以及工作性质对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建立模型(1):
  [JZ(]Logit[SX(]PiPj[SX)]=B0 B1sex B3edu B4age B5inc B6ind。[JZ)][JY](1)
  式中:sex表示性别;mar表示婚姻状况;edu表示受教育程度;age表示年龄;inc表示家庭人均年收入;ind表示工作性质;Pi、Pj分别表示农村居民进镇意愿处于不同水平的概率,其中,i=0或1,j=2。采用SPSS 19.0构建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见表2,回归参数估计结果见表3。
  由表2可知,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除“婚姻状况”外,其他各因素对农民进镇意愿均有显著影响。
  由表3可知,以村民就地城镇化意愿“中立”对“愿意”的概率比为反应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各分类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均不显著。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持“中立”态度的村民所占的比例较小,从而回归分析的结果失真。由于这部分群体在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愿意”进镇村民的影响,发生迁移行为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对持“中立”态度的村民不作专门讨论。根据表3得到以村民就地城镇化意愿“不愿意”对“愿意”的概率比为反应变量的回归模型,如式(2)所示:
  [FK(W7。26ZQ0]Logit[SX(]P(不愿意)P(愿意)[SX)]=-0.223 0.611(sex=0)-1.447(mar=0)-0.246(mar=1)-1.394(mar=2)-0.490(edu=0)-1214(edu=1)-1.435(edu=2)-0.982(age=0) 0.009(age=1) 0.661(age=2) 0.686(age=3) 0.650(age=4)-1.135(inc=0)-1.532(inc=1)-1.831(inc=2)-2693(inc=3)-1.282(inc=4) 0.362(ind=0)。[JY](2)
  根据表3、模型(2)可知:(1)“性别”对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在95%水平下显著。sex=0的系数估计值为0.611,参数Exp(B)值为1.842,表明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男性不愿意就地城镇化的概率发生比是女性的1.842倍,女性就地城镇化意愿相对于男性更加强烈。
  (2)“婚姻状况”对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不显著。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该因素对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即婚姻状况对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没有明显的影响。(3)“受教育程度”这一因素对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和初中的农村居民的进镇意愿较文盲或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农村居民更为强烈,而处于文盲与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村居民的就地城镇化意愿没有显著的差异。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的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呈现“倒U”曲线变化趋势,受教育程度与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4)“年龄”因素对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有影响。在近似95%的显著性水平下,年龄在31~60岁之间的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较60岁以上农村居民要弱,而16~30岁的青年人的就地城镇化意愿较60岁以上农村居民没有明显的差异。(5)“家庭人均年收入”因素对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分别在99%、90%的显著性水平下,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0 000、20 001~30 000元之间农村居民相较于人均年收入超过30 000元的农村居民而言,有较强的进镇意愿;同时,根据模型(2)参数比较,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0 000元时,随着收入的上升,意愿不断提高;但当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于20 000元时,居民就地城镇化的意愿有明显的下降。(6)“工作性质”对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ind=0的系数估计值为B=0.362,参数Exp(B)值为1436,表明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务农的农村居民不愿意就地城镇化概率发生比是非务农的1.436倍,非务农的农村居民进镇意愿更为强烈。
  4.4结果分析
  通过对安徽省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定量验证性研究可知:(1)相比男性,女性的就地城镇化意愿更强。在我国农村家庭中,以男性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为主,女性劳动力多留守在家,她们照看老人与小孩、务农等。相较于男性,她们外出经历少、工作技能差,但渴望就地城镇化带来生活上的改善;对男性而言,在务工地或家乡中、小城市落户更具有吸引力。在是否迁移的选择上,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差异。(2)婚姻状况对农村居民就地迁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相较于异地迁移,就地迁移对于家庭的“风险”显得更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婚姻状况对农民进镇意愿并不构成影响。(3)农村居民中,相较于30岁以下年轻人、60岁以上老年人,年龄在31~60岁间的群体就地城镇化意愿较弱。对于年龄在31~60之间的农村居民而言,或为务工人员,在外地打拼多年,更愿意异地迁移;或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文盲)或较高(高中及以上),他们更安于现状、愿意继续目前的生活。相应地,对于16~30岁之间的年轻人而言,有的刚刚步入社会、涉世不深,进入本地集镇生活就是他们的向往;有的初为人父、人母,集镇能为他们的子女提供较为优质的、可以负担的教育资源;有的学有所成、胸怀远大,希望能在家乡有所作为。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难以承担繁重的农活,留守老人的寂寞、城镇较为完善的养老设施、照顾在镇上较为优质的学校读书的孙辈等,都是他们向往城镇生活的理由。(4)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和初中的农村居民所表现出的进镇意愿,较文盲或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居民更为强烈。根据实际調查,被调查对象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村民,凭借他们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农村中有较好的发展,甚至是专业大户,对他们而言,离开农村极有可能意味着这种优势的丧失,所以他们更愿意留守农村;而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的农村居民由于缺少一技之长,担心一旦离开土地,就将面临着生存的压力。(5)农村居民进镇意愿随着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提高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事实上,镇上居家的较高住房成本与生活成本,使得家庭收入较低的农民望而却步,但当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一定的高水平时,相较于在镇上买房居住,居民更倾向于生活在更加便捷的大中小城市,而愿意选择异地城镇化、不选择就地城镇化。(6)相较于非务农的农村居民,务农居民的就地城镇化意愿较弱。一方面,土地是务农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除了是耕作对象,更是他们生活的保障;另一方面,务农农村居民以耕作为主要劳动方式、获取收入来源,相较于非务农农村居民,他们掌握的技术和资本较为有限,技术和资本的劣势阻碍着务农农村居民在城镇安家落户。   显然,上述结果与研究假设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作出“就地迁移”决策行为往往还考虑“异地迁移”的成本收益问题,并不只是单纯的“迁移”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并不完全受理性选择的控制,也会受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制约,这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5结论与启示
  5.1结论
  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收入水平、工作性质等是影响农村居民迁居意愿的显著因素,而婚姻状况的影响并不显著。具体来看,性别为女性、受教育程度为小学或初中、年龄16~30岁间年青人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家庭年收入水平中等、非务农的农村居民具有较强的就地城镇化意愿。
  5.2启示
  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切实维护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
  5.2.1尊重农民居民的进镇意愿
  一方面,针对有进镇意愿的村民设计合适的进镇机制,为其提供公平的城镇居民身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针对确实不愿意到镇区居住的居民,逐步引导其到中心村居住,同时确保其权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要引导人口的有序流动,确保人口流动速度与镇区与中心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镇域产业的建设发展速度相适应。切莫借农村新型城镇化之名,大搞“造城运动”或“一刀切”。
  5.2.2[JP2]关注迁移意愿的代际差异
  针对农村60岁以上老年居民和16~30岁间年青人就地城镇化意愿较为强烈的情况,一方面,应通过引进社会资源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使他们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病有所医”。针对这部分居民大都保持着勤劳俭朴的传统,他们并不习惯于放下锄头的安逸生活,各地可根据实际,开发与发展老人经济。另一方面,通过对地方特色、优势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利用,以及鼓励学有所成、有所建树的优秀村民回乡就业、创业等,[JP3]更好地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为愿意就地城镇化的年轻人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其人生价值,也为家乡发展注入新生活力。
  5.2.3提升进镇村民的人力资本
  针对进镇村民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不高、女性就地城镇化意愿较高等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地方市场需要和发展需求,开展具有市场导向性的就业培训和“定单式”的定向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注重激发他们自觉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在竞争中磨练,以扩大职业选择范围,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角色转换与镇区生活。
  5.2.4推进进镇村民的持续增收
  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就地迁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通过承包地经营权的流转、宅基地的对价,解决进镇村民的的生存保障及生活成本问题;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和配置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各种适合本地的产业,推进现代化分工协作,促进本地企业的协作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给进镇村民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郑雪. 我国就地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探析——基于浙江海盐的实践与启示[J]. 改革与战略,2014,30(10):86-89.
  [2]Lewis W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69,22(2):139-191.
  [3]Todaro M 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 (1):138-148.
  [4]Stark O,Taylor J E. 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 Economic Journal,1996,101(408):1163-1178.
  [5]Bogue D J. Internal migration[M]//Hauser P,Duncan O D.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486-509.
  [6]聂伟,王小璐. 人力资本、家庭禀赋与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基于CGSS2010数据库资料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5):53-61,119.
  [7]姚植夫,薛建宏.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学刊,2014,36(3):107-112.
  [8]吴兴陆. 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5(1):5-10,43.
  [9]吴秀敏,林坚,劉万利. 城市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农户的迁移意愿分析——对成都市农户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05(4):27-33.
  [10]蒋乃华,封进.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意愿考察——对江苏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2(2):24-28,73.
  [11]钟顺昌. 迁移式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兼论中国西部就地城镇化[J]. 经济研究导刊,2013(3):165-168.
  [12]张文彤. 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9-198.
  [13]Bloom D E,Stark O. In 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2):173-178.
其他文献
古希腊神话中的很多神都是宙斯的后代,只是他们的生母却各有其人。酒神狄奥尼索斯(罗马名巴库斯)是宙斯与忒拜公主塞墨勒的后代。塞墨勒虽为凡人,但她的美貌惊动了天神宙斯,他许诺可以满足塞墨勒任何要求,决不食言。宙斯的老婆赫拉知道两人的私情之后变身为一个老太婆,这个面善心恶的老婆婆蛊惑塞墨勒说她的情人一定是个骗子,而不是神,所以才不让塞墨勒看到他真实的样子。事实上,宙斯是雷神,他的身影是无法让凡人看到的。
一  敦煌石窟壁画是汇集千年中国艺术的美术馆,不同阅历、不同专业的人在其中所能挖掘的内容各异:研究音乐舞蹈的人会在伎乐天图像中搜寻当时的琵琶、箜篌、胡琴、阮、羯鼓的形状以及唐朝流行的胡旋舞、波斯舞的动作;学历史的人在《张骞出使西域图》中看到关于此事的唯一的壁画图像记载;关注建筑的人在壁画中总结唐代建筑的式样……而张大千,则从视觉艺术和绘画美的角度看待和临摹敦煌壁画。    张大千1899年出生于四
摘要: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是现代农业史上应用最迅速的农业技术,正确引导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客观理性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关乎我国转基因产业化能否顺利推广的关键问题。借助于江苏省农学会在江苏省农林类专科院校开展的转基因科普讲座,调查并研究217位大学生对转基因的认知情况与科普偏好。结果显示,(1)农林专科院校学生对转基因的认知程度偏低,并且深受反转基因舆论影响;(2)学生对转基因科普存在明显的偏好差异,
关键词:重塑黏土;土壤源热泵系统;导热系数;瞬态平面热源法;地热能;灰色关联分析  地热能具有可再生、可持续、清洁(非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且是直接使用能源,因此随着全球新资源需求的增加,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新兴地区的新兴产业[1]。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土壤常年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埋入建筑物周围的地耦管与建筑物内部完成热交换的装置,因此土壤传热性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研究表明,土体导
摘要:根结线虫病是黄秋葵生产中的重要地下病害,危害黄秋葵植株的生长,降低其产量。采用序列特异性扩增区聚合酶链反应(SCAR-PCR)技術鉴定不同地区黄秋葵上根结线虫的种类,并通过4种不同措施防治黄秋葵根结线虫。结果表明,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和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黄秋葵根结线虫的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10.2%阿维噻唑膦颗粒剂的防治效果最好,为今后黄秋葵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理
胭脂在汉代大肆流行,一方面是由于汉朝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工艺的提高,比如,工匠们学会了在花汁中加入动物的油脂,使之更加便于储存和使用,成本也就更低,普通百姓也可接受;另一方面,则是物质层面的繁荣带来了精神层面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更加丰富。于是,女子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而读书人与士大夫们,被粉酡朱颜之美深深地打动,诗词歌赋里也就多了几许温柔妩媚的风致,使红色与女性在文学上也紧密相连。  
汽车和彩色的烟雾是澳大利亚摄影师simon davidson的作品《burnout》的主题。该系列作品呈现了汽车保持不动的同时让轮胎疯狂转动,导致轮胎迅速变热,并产生大量烟雾的情景。一般人通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噪音和混乱的环境上,davidson却试图用相机抓住这个瞬间最容易被忽略的美。饱和的粉色、紫色、橙色和蓝色的烟雾包围了每辆汽车。“这个激情燃烧的混乱过程中,其实也有安静的一面。”davidso
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耸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  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  明珠翠羽帐,金薄绿绡帷。因风时暂举,想像见芳姿。清晨插步摇,向晚解罗衣。托意风流子,佳情讵可私。  步摇  与簪戴真花的历史相比,中国女性使用花形首饰的历史似乎更早。楚人宋玉在《风赋》中已写出“垂珠步摇”的句子,想必,这时人们已经开始簪戴步摇了。汉末刘熙《释名·释首饰》中说:“步摇上有垂珠
1504年,拿骚的亨利三世(Henry III of Nassau-Breda)继承了布拉邦特地区,并且造访了博斯所在的城市,委托艺术家为他进行创作。亨利三世对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风潮心向往之,他为自己建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样式的城堡,也期待装点其中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绘画作品。  根据文献记载,亨利三世喜爱阅读冗长艰深的拉丁文本,欣赏高深莫测的、有思想的、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而博斯的作品正好满足他的期待
摘要:为了促进园林绿化植物废弃物的基质化利用,探索不同菌种对园林绿化植物废弃物堆制效果的影响,以园林废弃物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杜仲(Eucommia ulmoides)、垂柳(Salix babylonica)、柿树(Diospyros kaki)的凋落叶为材料,比较不添加任何菌种(CK)与添加了0.5%枯草芽孢杆菌(T1)、0.5%康宁木霉(T2)、0.5% EM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