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航天航海技术是信息、能源、制造等综合性尖端技术的集合,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象征和衡量标志,在国家的军事国防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近几年“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天宫”空间站的陆续启用,“北斗”的发射以及我国大飞机项目研究和“蛟龙号”深潜七千米的壮举,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航空三航技术领域的极大关注,也吸引了不少同学和家长的眼球。本期,小编邀请了三位在三航领域学习的学子,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上天入海”的专业,究竟是怎么回事。
航天类专业:动力学与控制、空间技术与应用、飞行器设计
随着“天宫一号”上天,“神舟”飞船频繁起降,我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投身航天航空事业成为多少年轻人的梦想,不少学生在填志愿的过程中都往航天类专业倾斜,那想要成为“航天人”,需要报考什么专业呢?
现在,不同的航天类单位需要的专业有所不同,在未来若干年内,航天系统急需人才补充的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导航制导、航天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纳米技术、环境测试与试验技术、制造工艺技术等等。很明显,这些不少是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在学历方面,研究生还是最受欢迎的,本科生需求不仅数量少,而且倾向于重点院校。
当自豪中国航天人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陈小弟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这个领域目前需要各个专业的人才,这也是我毕业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也能成为一名“航天人”的原因。
我浙大毕业之后,就进入卫星工程研究所成为一名工程师。当年毕业择业的时候,当时手头有几个Offer,国企外企各类单位都有。之所以选择现在这个单位,很大的原因是被航天事业的神秘感所吸引,还因为中国航天事业前景广阔,在这个领域工作能有一番作为。
我就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这是一个最典型的工科专业,工作之后我发现大学的课程都很有用,比如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仿真设计、机械制图等,所以这几门课一定要学好。
工作中我还体会到一点,大学的学习知识更新不够快,跟不上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现在航天事业任务非常多,各种技术指标很严格,新人工作几个月后就要开始参与实际工作,比如参与项目申报、项目论证以及各类技术任务等。
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若之前对实际工程项目接触不多的话可能适应起来会有困难。所以,有志于成为航天人的同学们,要抓住在校学习的宝贵机会,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跟着导师多做做工程项目是十分有益的,可以大幅度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当然,由于工作的性质,要成为航天人基本都只能进入军工单位,军工单位的管理比较严格,比如我们入职后还要军训一段时间。不过,部队很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军工单位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死板严肃,实际上工作氛围很好,除了一些保密措施外,其余的各种交流和沟通都是十分顺畅的。
现在,航天领域处于大发展时期,航天部门急需大量人才,各种待遇非常好。我觉得,一份工作,除了提供劳动报酬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外,还应该能提供事业感和荣誉感。当一个人不再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感到担忧时,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变得十分重要,而航天事业正是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我工作这几年,最激动最难忘的是参与了三颗卫星的发射任务,每一次看到卫星的成功发射,我都会欢呼雀跃,为一句“航天人”而自豪。航空类专业:飞行器设计、飞机设计与制造
“大飞机”项目正式上马,给我国的航空业带来了空前繁荣,一大批航空相关企业竞相绽放,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为航空类专业毕业生带来了难得的就业机遇。大飞机研制属于高精尖项目,产业拉动作用强大,对工业基础、科学技术、国民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数据称,设计一架民用客机约需3000至5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而目前大飞机研制人才仅有几百人,缺口相当大。中国的大飞机项目估计需要几千名本科以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从事飞机设计和研制工作。工作地方一般会在航空设计院或者军事科研有关单位,相对来说,录取比较严格。
向着梦想飞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 胡奕心
很多男孩子从小都对飞机感兴趣,我也不例外,小时候每当听到天空飞机飞过的声音,我都会从屋里冲出去看很久,我对自己说长大以后我也要设计飞机。
到了中学阶段。我看了很多航空方面的书籍和杂志。通过自学获得了很多航空方面的信息,还做了一些小发明、小创造。
高二的时候,我妈妈有一次去美国出差,告诉我从北京飞到纽约,坐飞机要15个小时。我当时就想时间那么长,坐着多累,能不能想办法把坐飞机的时间缩短了,缩短到3个小时就能飞遍全世界有多好。有想法之后我就开始查阅资料,写成一篇论文,现在看也是很稚嫩的,但得到了南航老师的称赞。
从那时候起。我就把飞机设计师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目标,因为目标特别明确,在高考的时候,三个志愿全部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设计专业。
进入大学以后,我如愿以偿进入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学习之外,我加入了不少科技社团。大二时,我和几名同学选择了一个研究课题——仿鸟飞行器研究。这项研究在国际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就要求我们要开动脑筋去找一些创新解决方案。
比如我们的仿鸟飞行器,它可以像小鸟一样飞行,翅膀可以上下扑动,它的体积很小,重量很轻,所以对微机电器件提出了高要求,它要求舵机的重量必须小于3克,当时市场上能买到的舵机都在6克以上。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设计出了仅1克的舵机。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小飞机飞上了天。试飞的时候很有意思,我们的飞机在前面飞,后面有一群小鸟跟着飞。把飞机当成了它们的老乡。
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学习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如为了研究仿鸟飞行器研究,需要用到很多空气动力学知识,空气动力学是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学生的重要的一门专业课,这门专业课在大三的时候要上,之前我已经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过自学了,因此上这门课就特别轻松,最后期末考试我得了98分。可见,学习和创新之间并不矛盾,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创新的实践中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 我现在还在读博,仔细想来,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够把理想和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工作,乃至跟国家的需要结合在一起,获得了无穷的动力。我一直延续了同一个梦想,在不断努力中前行。
海洋工程类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深潜与海洋工程、水声工程
在专业人士眼里,海平面1000米下叫做深海,数千米的深海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深海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它们对人类未来的生存意义非凡。这就决定了在21世纪初,海面上的竞争很激烈,海下的竞争更是激烈。
今年6月,“蛟龙”号深潜七千米,让我国探索深海的能力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
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我国将在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一方面可以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号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能力,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对“蛟龙号”的开发,说明在未来深海的研究大有可为。
歪打正着成海洋学子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陈艳
在哈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习的几年时间,各种课程总让我应接不暇,从大一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英语、工程制图等基础学科,大二的结构力学、流体力学、船舶静力学、CAD制图等专业基础课,再到大三的波浪理论、船舶设计原理、船舶结构力学、舰艇强度等专业科,最后是大四的实习,毕业设计。我们专业对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要求比较高,很多课程都是在推导公式。理论成熟之后再应用于实际设计,老师讲一节课自己得花3倍的时间才能消化,当然理科思维强的人会更得心应手。
四年的大学生活感觉自己一直处于忙碌的学习状态,后来再仔细地梳理下大学课程,才发现每个学期的课程设置环环相扣,几乎涵盖了船舶、海洋平台、潜艇潜器的船体设计所需要的所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换句话说,这个专业毕业以后既可以去船舶设计公司设计担负着运输国家经济发展所需各类物资(如煤、铁矿石、粮食等)的运输船舶:也可以到海洋平台设计公司设计国家开发深海(如南海)石油战略所需的各类石油钻井平台:还可以进入军工类的研究所从事潜艇等军舰设计,为强大祖国的海军贡献自己的青春: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去船厂生产一线,从事船舶现场建造相关工作。
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就业机会特别多,但是为更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我选择了继续深造——读研。
读研的时候我选择了本校的潜器与水下机器人技术方向,哈工程的水下工程非常强,这么说吧,深海潜航员堪称“国宝级”潜水员,选拔之严苛堪比航天员,而在“蛟龙号”上的三名潜航员叶聪、唐嘉陵、付文韬,其中两人都是我的校友。
读研期间,我主要在我校的水下机器人实验室学习,水下机器人,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又称潜水器。在实验室的学习中,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潜水器的世界,要使潜水器在水下顺利地航行。不仅要设计出具有完美流水线的坚固外壳,还要为其配上探照灯、摄像头和声呐当眼睛,编写繁多的程序丰富其智慧的大脑,配置足够的能源为其装点强大的心脏、装上推力器为其插上飞翔的翅膀。如此,潜水器才能如小鸟放飞天空一样,在水中自由航行。
在研究生阶段,我们都在研究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研究性的学习和以前有老师上课的学习得到的知识截然不同,一番坚持之后,你会发现无意之间提高了自学和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之后,我进入了一家海洋平台设计公司工作,我相信,以我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和研究生时培养的能力,一定能在海洋工程领域闯荡出一片天地。
专家提醒
航空、航天、航海类专业虽然都是“高、精、尖”专业,但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要求很高,学得也很专业,所以应用比较广,即便没有进入军工企业,转入民用企业还是比较方便的。
航天类专业:动力学与控制、空间技术与应用、飞行器设计
随着“天宫一号”上天,“神舟”飞船频繁起降,我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投身航天航空事业成为多少年轻人的梦想,不少学生在填志愿的过程中都往航天类专业倾斜,那想要成为“航天人”,需要报考什么专业呢?
现在,不同的航天类单位需要的专业有所不同,在未来若干年内,航天系统急需人才补充的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导航制导、航天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纳米技术、环境测试与试验技术、制造工艺技术等等。很明显,这些不少是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在学历方面,研究生还是最受欢迎的,本科生需求不仅数量少,而且倾向于重点院校。
当自豪中国航天人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陈小弟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这个领域目前需要各个专业的人才,这也是我毕业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也能成为一名“航天人”的原因。
我浙大毕业之后,就进入卫星工程研究所成为一名工程师。当年毕业择业的时候,当时手头有几个Offer,国企外企各类单位都有。之所以选择现在这个单位,很大的原因是被航天事业的神秘感所吸引,还因为中国航天事业前景广阔,在这个领域工作能有一番作为。
我就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这是一个最典型的工科专业,工作之后我发现大学的课程都很有用,比如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仿真设计、机械制图等,所以这几门课一定要学好。
工作中我还体会到一点,大学的学习知识更新不够快,跟不上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现在航天事业任务非常多,各种技术指标很严格,新人工作几个月后就要开始参与实际工作,比如参与项目申报、项目论证以及各类技术任务等。
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若之前对实际工程项目接触不多的话可能适应起来会有困难。所以,有志于成为航天人的同学们,要抓住在校学习的宝贵机会,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跟着导师多做做工程项目是十分有益的,可以大幅度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当然,由于工作的性质,要成为航天人基本都只能进入军工单位,军工单位的管理比较严格,比如我们入职后还要军训一段时间。不过,部队很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军工单位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死板严肃,实际上工作氛围很好,除了一些保密措施外,其余的各种交流和沟通都是十分顺畅的。
现在,航天领域处于大发展时期,航天部门急需大量人才,各种待遇非常好。我觉得,一份工作,除了提供劳动报酬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外,还应该能提供事业感和荣誉感。当一个人不再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感到担忧时,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变得十分重要,而航天事业正是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我工作这几年,最激动最难忘的是参与了三颗卫星的发射任务,每一次看到卫星的成功发射,我都会欢呼雀跃,为一句“航天人”而自豪。航空类专业:飞行器设计、飞机设计与制造
“大飞机”项目正式上马,给我国的航空业带来了空前繁荣,一大批航空相关企业竞相绽放,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为航空类专业毕业生带来了难得的就业机遇。大飞机研制属于高精尖项目,产业拉动作用强大,对工业基础、科学技术、国民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数据称,设计一架民用客机约需3000至5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而目前大飞机研制人才仅有几百人,缺口相当大。中国的大飞机项目估计需要几千名本科以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从事飞机设计和研制工作。工作地方一般会在航空设计院或者军事科研有关单位,相对来说,录取比较严格。
向着梦想飞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 胡奕心
很多男孩子从小都对飞机感兴趣,我也不例外,小时候每当听到天空飞机飞过的声音,我都会从屋里冲出去看很久,我对自己说长大以后我也要设计飞机。
到了中学阶段。我看了很多航空方面的书籍和杂志。通过自学获得了很多航空方面的信息,还做了一些小发明、小创造。
高二的时候,我妈妈有一次去美国出差,告诉我从北京飞到纽约,坐飞机要15个小时。我当时就想时间那么长,坐着多累,能不能想办法把坐飞机的时间缩短了,缩短到3个小时就能飞遍全世界有多好。有想法之后我就开始查阅资料,写成一篇论文,现在看也是很稚嫩的,但得到了南航老师的称赞。
从那时候起。我就把飞机设计师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目标,因为目标特别明确,在高考的时候,三个志愿全部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设计专业。
进入大学以后,我如愿以偿进入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学习之外,我加入了不少科技社团。大二时,我和几名同学选择了一个研究课题——仿鸟飞行器研究。这项研究在国际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就要求我们要开动脑筋去找一些创新解决方案。
比如我们的仿鸟飞行器,它可以像小鸟一样飞行,翅膀可以上下扑动,它的体积很小,重量很轻,所以对微机电器件提出了高要求,它要求舵机的重量必须小于3克,当时市场上能买到的舵机都在6克以上。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设计出了仅1克的舵机。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小飞机飞上了天。试飞的时候很有意思,我们的飞机在前面飞,后面有一群小鸟跟着飞。把飞机当成了它们的老乡。
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学习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如为了研究仿鸟飞行器研究,需要用到很多空气动力学知识,空气动力学是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学生的重要的一门专业课,这门专业课在大三的时候要上,之前我已经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过自学了,因此上这门课就特别轻松,最后期末考试我得了98分。可见,学习和创新之间并不矛盾,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创新的实践中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 我现在还在读博,仔细想来,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够把理想和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工作,乃至跟国家的需要结合在一起,获得了无穷的动力。我一直延续了同一个梦想,在不断努力中前行。
海洋工程类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深潜与海洋工程、水声工程
在专业人士眼里,海平面1000米下叫做深海,数千米的深海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深海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它们对人类未来的生存意义非凡。这就决定了在21世纪初,海面上的竞争很激烈,海下的竞争更是激烈。
今年6月,“蛟龙”号深潜七千米,让我国探索深海的能力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
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我国将在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一方面可以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号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能力,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对“蛟龙号”的开发,说明在未来深海的研究大有可为。
歪打正着成海洋学子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陈艳
在哈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习的几年时间,各种课程总让我应接不暇,从大一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英语、工程制图等基础学科,大二的结构力学、流体力学、船舶静力学、CAD制图等专业基础课,再到大三的波浪理论、船舶设计原理、船舶结构力学、舰艇强度等专业科,最后是大四的实习,毕业设计。我们专业对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要求比较高,很多课程都是在推导公式。理论成熟之后再应用于实际设计,老师讲一节课自己得花3倍的时间才能消化,当然理科思维强的人会更得心应手。
四年的大学生活感觉自己一直处于忙碌的学习状态,后来再仔细地梳理下大学课程,才发现每个学期的课程设置环环相扣,几乎涵盖了船舶、海洋平台、潜艇潜器的船体设计所需要的所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换句话说,这个专业毕业以后既可以去船舶设计公司设计担负着运输国家经济发展所需各类物资(如煤、铁矿石、粮食等)的运输船舶:也可以到海洋平台设计公司设计国家开发深海(如南海)石油战略所需的各类石油钻井平台:还可以进入军工类的研究所从事潜艇等军舰设计,为强大祖国的海军贡献自己的青春: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去船厂生产一线,从事船舶现场建造相关工作。
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就业机会特别多,但是为更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我选择了继续深造——读研。
读研的时候我选择了本校的潜器与水下机器人技术方向,哈工程的水下工程非常强,这么说吧,深海潜航员堪称“国宝级”潜水员,选拔之严苛堪比航天员,而在“蛟龙号”上的三名潜航员叶聪、唐嘉陵、付文韬,其中两人都是我的校友。
读研期间,我主要在我校的水下机器人实验室学习,水下机器人,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又称潜水器。在实验室的学习中,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潜水器的世界,要使潜水器在水下顺利地航行。不仅要设计出具有完美流水线的坚固外壳,还要为其配上探照灯、摄像头和声呐当眼睛,编写繁多的程序丰富其智慧的大脑,配置足够的能源为其装点强大的心脏、装上推力器为其插上飞翔的翅膀。如此,潜水器才能如小鸟放飞天空一样,在水中自由航行。
在研究生阶段,我们都在研究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研究性的学习和以前有老师上课的学习得到的知识截然不同,一番坚持之后,你会发现无意之间提高了自学和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之后,我进入了一家海洋平台设计公司工作,我相信,以我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和研究生时培养的能力,一定能在海洋工程领域闯荡出一片天地。
专家提醒
航空、航天、航海类专业虽然都是“高、精、尖”专业,但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要求很高,学得也很专业,所以应用比较广,即便没有进入军工企业,转入民用企业还是比较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