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家庭小药箱是药品的“家”,也是一面反映用药习惯的镜子。 给儿童药一个“单间”。兒童药在剂量、使用方法上与成人药有较大的区别。如果混杂着放在一起,紧急情况下很容易用错,造成过量等风险。这也提示大家尽量选择有隔断的小药箱。 外用内服药要“分居”。外用药和内服药,如果放在一起,可能导致误服误用,造成伤害。 抗生素不能是“常住客”。抗生素是处方药,如果放在全家人共同使用的小药箱里,没有分清感染的类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小药箱是药品的“家”,也是一面反映用药习惯的镜子。
给儿童药一个“单间”。兒童药在剂量、使用方法上与成人药有较大的区别。如果混杂着放在一起,紧急情况下很容易用错,造成过量等风险。这也提示大家尽量选择有隔断的小药箱。
外用内服药要“分居”。外用药和内服药,如果放在一起,可能导致误服误用,造成伤害。
抗生素不能是“常住客”。抗生素是处方药,如果放在全家人共同使用的小药箱里,没有分清感染的类型就使用,不仅不利于治疗,还可能引起耐药性。疾病康复后,不建议在家里常备。
宠物药需要单独的“小窝”。宠物药和人用药在质量标准、药品成分、剂量、剂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误用后可能会产生危险,建议单独保存。
外包装妥善保存。外包装就像药品的“衣服”,能起到避光等作用,利于保存。此外,外包装上还指示了药品有效期、使用方法等信息,如果为了让药箱放进更多的药物就丢弃,弊大于利。
每三个月来一次“大扫除”。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家庭药箱,淘汰过期药。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疼痛,有的与疾病有关,有的与亚健康有关。除了吃药止痛外,专家又帮您找出藏在身体里的四把止痛“钥匙”。 解除头痛揪揉两眉间 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因为那把解除您头痛的“钥匙”就藏在两眉之间。头痛时,不妨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揪揉这个部位的皮肤,以局部感觉微麻、发胀为宜,如果真有疾患,这个地方会出现一个红或深紫的印子,像被刮出的痧一样。一般揪揉两分钟即可,动作宜慢不宜
六年从医,惯见生老病死,这让36岁的刘新田对身体多了几分敬畏之心。多年来,他保持春天祛湿、夏天清热、秋天润肺、冬天温补的养生法则。即便喝茶也要上心,上午喝铁观音,提神;中午喝单枞,助消化;晚上喝普洱,养胃。近来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被频繁的应酬喝酒摧垮,在正值盛年的45岁突然中风,刘新田越发忌讳对身体的放纵。 對不少人来说,养生仍然停留在“浅层宗教”。在刘新田眼里,自己身边很少有人真正养生。他们大多
什么是养生?中国营养界泰斗级人物葛可佑说,养生其实就是在科学原则之下,随心所欲,就这么简单。 把吃饭当成享受 葛可佑认为,快乐饮食对健康最有益。“吃饭就是一种享受,吃饭不是吃药,不必太过恪守规范。要学会总量平衡,今天吃多,明天就吃少;中午吃肉多,晚上就多喝粥、多吃菜。不争一朝一 夕的合理膳食,只要总体上,在某个时间段内营养均衡就足够了。” 葛可佑并不主张老年人对营养要求太过严苛,完全可以根
一入晚景,就和医药结起不解之缘。轻则筋骨酸疼,重则波及五脏。于是,打针吃药成为常事,桌边床头总排满了各色大小药瓶。打开报纸,最着迷的不是天下大事,而是各种特效药的醒目广告。老朋友见面首先交换的也是彼此的病情,时而还有人为我抄来妙剂秘方。最近整理积信,发现我同一位友人之间数量可观的通信,内容尽是各人近期尿频的次数以及各种对付的办法。六年前,我们同去武汉开黄鹤楼笔会时,火车上同睡一个小单间。那晚他一连
一些健身专家提出走路健身要求:迈大步,步速较快,双臂摆动,抬头挺胸。这样的标准动作有利于消耗热量达到要求,但要注意力相对集中,对我不适合。 我住的小區绿化做得很好,周边连接着一个好大的绿化区域,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小自然”。从书房出来,到“小自然”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头脑会更清醒。 不为写作动脑,随意、悠闲散步也有益心脑健康,是放松心情的好方法。年龄大了,容易忘事,有时东西放在哪儿记不起来了,有
今年迎来百岁寿辰的马识途,就像一条流淌了一个世纪的长河,也像一本撰写了一百年的厚书,其内容磅礴而繁杂,其生命的厚度与高度都令人仰慕。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1915年出生于重庆市忠县。1961年,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出版发行,震动全国。70岁后,他以惊人的毅力开始学习电脑,且很快就熟练掌握,成为中国作家中年龄最长的“换笔”人。87岁以后,30万字的电视剧本《没有硝烟的战线》就是他以电脑打字完成的。
新娘头戴花帽,身穿红紫相间的长裙,白色纱巾垂下来遮住了脸庞。5月20日,新疆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养老院为一位百岁新娘举行婚礼。她叫艾扎提汗·沙吾提,出生于1900年6月26日,今年114岁,新郎艾买提·艾合买提刚满70岁。“我们俩在一起很开心,我不在乎她比我大。”艾买提·艾合买提说。 艾扎提汗结过一次婚,有一个儿子,儿子去世后,儿媳妇带着孙子离开了艾扎提汗,从此断了联系。2012年4月,艾扎提汗住进
好好活不丢分 有一个段子说得好:每人都是三萬多(天),要学会好好活,慢慢拖! 它包含了一个深刻道理:遗传给每个人的寿限都是差不多的(这也可以看作是“道”),表现在每个人身上,结果却差异很大。会活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节奏与行为,减少损伤,尽可能不被“扣分”。就像在竞技场上做长时间的比赛一样,目的就是“挺住”,不乱来,以不丢分为前提,而不是一开始就拼命抢先。 人在理想的情况下可活到120岁,甚至
2000年以前,胡大一教授每天要做十几台手术。一整天的手术下来,他总是非常劳累,饭量也非常大,但是没法按时吃饭。胡教授每天下班后就去吃羊肉烩面,一吃就是两大份。 到2000年,胡教授体重92公斤,身高大约178厘米,腰围110厘米,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达到了28.7,已经接近肥胖的边缘。 最初,胡教授也希望通过运动摆脱肥胖。可是由于工作太忙,他尝试了很多运动方式,包括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