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d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这样赞誉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人。”的确,全世界的高等学府成千上万,论历史的久远,北大既比不上牛津、剑桥,也比不过哈佛、耶鲁。然而,说到蔡元培校长和北京大学对我们国家民族的深远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却堪称无出其右,具体事例很多,“五四运动”前夕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1918年10月14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不仅自身以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载入册,它还引发出中国新闻史上的数个“第一”,镶嵌在“五四”前后奇情壮彩的历史卷轴之上:
  徐宝璜——“新闻教育时第一位导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新闻学大意》——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门新闻学课程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所办的《新闻周刊》中国第一份新闻学期刊
  《新闻学》——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本文要讲的是:蔡元培——“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热心支持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大学校长”
  
  新闻学研究会诞生在90年前的北京大学决非偶然
  
  辛亥革命后,报界言论自由观念加深,新闻界大受鼓舞,“民国元年以后,新闻骤增,仅北京一隅,闻有八十余种。”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诞生自1918年的北大,自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首先蔡元培功不可没。他富有办报经验,曾先后编撰和创办《苏报》、《俄事警闻》、《警钟日报》、《旅欧杂志》等报刊,并为《民主报》、《新青年》等写过许多文章;对新闻的重要意义及新闻人才的缺乏和需求,有更深刻的认识。到北京大学以后,更是鼓励新闻学术研究,提倡社团活动,将自己新闻事业的观点渗透于教育事业中去。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在此之前北大的校风很差,可以说乌烟瘴气。有的教师不学无术,却滥竽充数。学生多是富家子弟,一心想的是当官,不务学业。很多人劝蔡元培不要接这个烂摊子,以免让北京大学的不良声誉玷污了他的好名声。蔡元培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来到北大的。他在《整顿北京大学经过》一文中认定“欲使国家振兴舍教育无他”。随即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坚决辞退不称职的教员,充实教师阵容,广纳进步学者。本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使得当时具有真才实学的大师和学者云集一校。“德”“赛”的辩论、智慧的会聚、西学的引进,促使“新文化运动”发轫于北京大学,并以教授和学生所办数种报刊为载体,广泛传播开来,惊醒了旧梦沉沉中的中国大地。
  “晚清的新学之士,提及开通民智,总是首推报馆与学校,二者同为传播文明之利器,却因体制及利益不同,无法珠联璧合。蔡元培之礼聘陈独秀与《新青年》之进入北京大学,乃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大事。正是这一校一刊的完美结合,使得“新文化运动”得以迅速展开。”
  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蔡元培邀请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其创办的《新青年》亦随之从上海迁至北大出版。主办人文科学长的身份,充裕的资金支持,群星灿烂的学术环境,使得北移中国最高学府后的《新青年》地位与声誉有了显著变化。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鲁迅、周作人、高一涵、陈大齐、张申府……这些足以影响中国一个世纪的名字,尽被《新青年》编辑与作者的名单囊人。左中右三方面知识分子,以此刊为堡垒,协力建起了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随后,《每周评论》、《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月刊》等刊物,亦由时任北大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及校长蔡元培创立。
  同时,不甘沉寂的还有接受了新思想洗礼的北大青年学子们,他们怀抱救国图强的一腔热血,组织各种社团,创办一批学生刊物,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民》和《新潮》。对此,以蔡元培为首的校方给予了足够的鼓舞和支持:“(蔡元培)批准每月从北大四万元的经费中拨出两千元来给他们办杂志,并决定由学校负责印刷发行……李大钊还将图书馆的一间房子拨给杂志社使用,胡适则充任顾问。”
  猎猎新文化风中,北京的《晨报》、《京报》、《国民公报》,上海的《民国日报》、《时事新报》等,亦顺应历史潮流,走进宣传新文化运动的报刊统一战线,结束了《新青年》孤军奋战的局面。
  先有术后有学,报人已积累起丰富的经验,西方的新闻理论亦已传人中国,北大以及京沪两地轰轰烈烈的办刊运动,共同酝酿了新闻学研究的诞生时机。“五四运动”前夕,北大许多学生或课外在各报兼职、或自办刊物,他们都呼唤着新闻学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新闻理论的指导。这一强烈的社会需要由当时的最高学府——北大提供了解决的可能。一个校长,两个导师,一门课,一本著作,一个研究学会——正式开创了我国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学教育的先河。
  
  为新闻学研究会开路拓荒的蔡元培
  
  蔡元培是北京大学的再造者,也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奠基人,我们查阅一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前后的活动时间表,不难发现最关键的人物就是蔡元培,他身体力行,直接参与,为研究会倾注了大量心血,专门解决关键性问题:
  是他,一到北京大学,就鼓励学术研究。提倡社团活动,研究会成立前就有增设新闻演讲会的计划。
  是他,善于发现人才,破格加以录用,请来了从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经济学和新闻学归国不久的23岁的徐宝璜,把他聘为教授,而且是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兼校长室秘书一职也说明蔡元培对徐宝璜的器重。
  是他,决定在北大开设新闻学课程,介绍欧美新闻概况及理论。
  是他,很快批准了两位听课学生罗璈阶(章龙)、谭鸣谦(平山)希望校内能组织课余研究新闻的团体的建议。
  是他,在收到《京报》社长邵飘萍倡议北大设立新闻学研究会的信后,很快回信.并立即聘请邵飘萍为研究会导师,这样,蔡、徐、邵三位核心构架成形,为研究会的成立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是他,亲自起草新闻研究会简章,确立研究会的宗旨。
  还是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日刊》第208、209、211、212、214号上又连续五次以“校长布告”形式刊载招生消息:“本校为增进新闻智识起见将设立一新闻研究会,凡愿人会者于本月内向日刊处报名可也”。
  在蔡元培校长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参与下,“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于1918年10月14日正式成立。到会会员数十人。这是 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并集体研究新闻学的团体,被称为中国“报业教育的发端”@。蔡元培亲自出任会长,积极参与研究会的各项活动。会上,他致开会词——
  “凡事皆有术而后有学。外国之新闻学,起于新闻发展以后。我国自有新闻以来,不过数十年,则至今日而始从事于新闻学,固无足怪。”
  徐宝璜担任研究会主任,并在成立会上作了《新闻纸之职务及尽职之方法》的讲演。此后,每逢星期一、三、五晚上,会员聚集听课,或议事、或研究、或练习。半月以后,邵飘萍到会讲课,讲题为《新闻社之组织》。自此,研究会每星期日上午又增加了两小时的活动时间。
  1919年2月19日,“新闻研究会”改组为“新闻学研究会”,又增加了新会员约40人。这次改组大会有几项成果:其一,研究会的宗旨由“灌输新闻智识培养新闻人才”改为“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这就更突出了新闻理论研究的意义,并强调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研究会的宗旨更加着眼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显示出研究会会员们的高瞻远瞩;其二,研究会的名称从“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改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突出了研究会作为一个理论性社团的特色,也与研究会的宗旨更为吻合;其三,新简章对会内组织、活动、会费等作了新规定,使得研究会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通过制度化保障研究会的持续顺利发展;其四,在改组大会上,蔡元培校长和徐宝璜教授分别被推选为正、副会长,曹杰、陈公博为干事,组织机构的健全为研究会进一步开展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19年4月20日,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会刊《新闻周刊》出版。该刊编辑主任徐宝璜在《发刊词》中提出发行目的是:“便会员之练习,便新闻学识之传播,便同志之商榷。”这份采用横排的报纸,是中国第一本、也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本传播新闻学知识的业务刊物。该刊也得到蔡校长的大力支持。
  1919年10月16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第一次研究期满,会长蔡元培发表了训词,说:“本校之有新闻研究,于中国亦实为第一次。故今兹结束,是可谓中国新闻研究之第一次结束。”会上还亲自为会员颁发了听讲证书。
  1919年12月6日,经过4次修改,徐宝璜所开设选修课《新闻学大意》的讲稿正式出版并更名为《新闻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人自撰的新闻学理论专著。蔡元培亲自校阅书稿并作序说,作者“根据往日所得之学理,而证以近今所见之事实,参稽互证,为此《新闻学》一篇,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邵飘萍在新闻研究会的讲稿与他在后来平民大学的讲稿,综编为1923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新闻采访工作的专著。
  徐宝璜和邵飘萍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这两方面,为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开辟了最初的道路,成为中国新闻学教育的两位开山宗师。
  1920年末,蔡元培不满军阀政府对学生运动的镇压而出走;邵飘萍因在《京报》上揭露军阀卖国罪行被追捕,被迫逃亡日本;徐宝璜就任民国大学校长,离开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随之急剧减少,大约在1920年12月中旬完全停止。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影响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主要活动的时间是1918年10月到1920年12月,其间发生了著名的“五四运动”,其后刚过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个时间表足以说明新闻学研究会在中国新闻事业史和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深远的影响:
  第一,新闻学研究会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新闻学教育篇章。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把新闻学教育的火种在北大点燃。特别是作为校长的蔡元培对研究会如此重视,给当时和后世的大学教育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在1919年10月16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第一次研究期满式上提出将新闻学设为大学课程的构想,徐宝璜还曾“积极筹备在北大创办新闻系”,必然被当时的有识之士重视和效仿。启发和促进了许多大学随后开设新闻学课程和新闻学系。1920年圣约翰大学设立报学专业,1924年成立报学系,1923年平民大学创立报学系,1924年燕京大学创立报学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起点,而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等人可算是中国提倡新闻研究、开创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和确立这种教育方针的拓荒人物,他们将永载中国新闻事业的史册。
  “近代化的新闻事业首先从西方发展起来,到20世纪初,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但是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则相对滞后。……美国的大学直到1869年才开设新闻学方面的课程,1903年才设立了第一个新闻系。北大的上述活动,在时间上。和西方国家十分贴近,并没有太大的距离。”新闻学研究会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虽然它是一个研究组织,……但却培养出了应时的急需人才,甚至开启了一代伟人的新闻学之门……”
  北大人的新闻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也自此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系史上有这样的记载:“1920年1月,国文系添设‘新闻学’一门,由徐宝璜担任,每周一授课2小时,规定各系学生均可选习”。这说明,在1920年,新闻学的课程始终在继续。
  第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教学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树立了良好的开端。研究会立足中国现实的社会状况,在教学内容上,既引入欧美的新闻理论,又重视中国报业的自身特点,吸收优秀报人的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不仅仅是单独的讲授,而且有研究讨论、实践参观相配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优良学风也为后来的新闻教育所继承和发扬。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后,中国新闻研究团体和新闻教育蓬勃发展起来。从1918年到1937年,有10个新闻学研究团体相继成立,如1922年成立了中国新闻学会,1927年成立了北京新闻学会,1935年成立了南京新闻学会,1936年成立了平津新闻学会等;大量新闻学著作问世,例如,任自涛的《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等;新闻教育进一步发展。
  第三,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新闻学研究会最初的创办,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从实际升华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关于新闻事业的理论又进一步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理论也从而得到检验。正是许多会员投身到办报实践中,给新闻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带来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探索。而且,在数年中,新闻界受研究会的影响也进行了各种改革,如对“采访之注意,编辑之改良,印刷之进步”等。
  第四,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导师邵飘萍是中共早期秘密党员,牺牲在北洋军阀的屠刀下,伟大的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曾应聘来研究会讲演。研究会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他们大都是进步学生,其中有的成长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据罗章龙回忆,在发给证书的55名会员中,毛泽东、罗墩阶、陈公博、区声白、谭植棠、谭鸣谦、易道尊、高尚德、舒启元先后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中国共产党与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参加亢幕义斋各项活动。他们中间,有党的“一大”代表毛泽东、陈公博,有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罗章龙、高君宇,有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谭平山、谭植棠。“五四运动”中,一些学员走在了前列,高君宇是北京学联中的北大代表,杨晦是最早冲进曹汝霖住宅的学生中的一员。处于时代变化转折点上的北大新闻学会,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培养了一代社会活动家,功不可没。大批会员把从研究会所学到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方法,应用于新闻活动中,后来不少人成为有才能的记者和编辑。他们办报刊、写文章,为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主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高尚德(君宇)先后担任《国民》、《新潮》、《先驱》、《政治生活》、《工人周刊》、《向导》的编辑和记者。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革命活动家,也是著名的报刊编辑记者。谭鸣谦、谭植棠是当时《政衡》等鼓吹进步、倡言民主与科学的报刊的积极撰稿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毛泽东正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他参加新闻学研究会,并取得了听讲半年的证书,在其中深受熏陶。他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卓越的报刊新闻和政论作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缔造者。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他都十分重视新闻工作,亲自动手办报刊、写消息评论,并指导众多革命报刊的创办和出版。他对于新闻工作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奠基人。
  新闻学研究会在北大的这第一把熊熊烈火,一直温暖着此后每一个新闻人的胸怀,谱写着此后90年间新闻学不朽的传奇。
  
  编校 施宇
其他文献
一种适合山区地形、地块农田作业的机械———神农61A型山地拖拉机,近日由北京市农机研究所研制成功。神农61A型山地拖拉机采用履带行走装置,具有良好的爬坡性能和过沟坎能力,爬坡时只
介绍了一种新型破碎机反求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如基本设计参数的确定、辊齿材料的选取、布齿方式的优化、振动分析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By using an LKB-2277 Bioactivity Monitor and cycle-flow method, the thermogenic curves of aerobic growth for Bacillus thuringiensis cry II strain at 28 ℃ have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一般来说,“暴饮暴食”这个不良行为,平素我们总以为是个人陋习,不具社会普遍性。但至少对欧洲人而言,暴饮暴食算是源远流长。  研究表明,大约1700年以前,西方人的进餐习惯,一直是在饥肠辘辘和暴饮暴食之间剧烈变动。  聚众吃喝有各种理由,婚丧嫁娶,收成好,收成不好,下雨了,闲得慌,晚间夜太长……宴会通常持续两三天,一群穷凶极恶的饕餮之徒,围着桌子海吃海喝,吃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肚子胀成圆球,仿佛手
冬季已来临,气温逐渐下降,广大司机为行车方便及机车安全,较为普遍使用防冻液。如果防冻液使用时间较长不按期更换(进口防冻液每二年更换一次,国产每一年更换一次),原防冻液会因变质
法国Rene Descartes大学微生物实验室的Butel MJ及其同事在《英国营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在配方奶中添加寡果糖可能有助于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 Butel MJ and colleague
电视剧、二人转让赵本山猛赚,而足球却让他“闹心”。成败不算新鲜事,但能在尝试中找到自己的道儿.这就是本山的能耐。    赵本山是无可争议的最有商业天赋的小品演员。2008年的福布斯中国名人排行榜上,赵本山以2000万的收入位居第10位。一代小品王的财富聚敛更多的是来自于小品之外。  早在1993年,赵本山就成立了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但盈利却是靠煤炭和运输,这也为他积累了原始财富。  1982年,因
A new organophosphazene polyoxotungstate, [(N3P3)(SiW11O39H2)3]12-, has been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hexachlorocyclotriphosphazene with undecatungstosilicate, a
首先评价了规范中轴载换算方法的不足之处,针对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病害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其次通过对设再生面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型式进行调研,得出设再生面层路面结构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