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无叶型菜豌豆af基因遗传规律研究及其利用

来源 :园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菜豌豆αf基因进行了定位研究,并将其用于育种。研究结果表明:菜豌豆半无叶性状受一对相对基因控制,F2单株分离符合3:1的比例,普通型为显性性状,半无叶型为隐性性状,αf(小叶突变基因)与i(子叶颜色基因)、lf(初花节位基因)连锁,位于第一染色体。αf在lf和i之间,αf和i间的图距为6.80个遗传单位,αf和lf间的图距为36.74个遗传单位。利用αf基因选育出的优质、高产菜豌豆新品种‘须菜1号’,具有发达的嫩卷须,可作龙须菜新菜种;其嫩茎、嫩荚清香可口。
其他文献
分析了A186系列梳棉机机前、机后疵点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通过机前道夫低压罩,机后工艺调整以及合理分配吸风点风量等措施,使梳棉工序产生的疵点大幅度下降,收到
国产A454型、A456D型、FA4501型、FA401、FA402型、FA458型粗纱机均采用歇积极回转绒套清洁装置,对减少精纱绒板花纱疵,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较好的效果.
超干处理苤蓝( Brassica caulorapa Pasq.)种子含水量由6.6%降至3.7%、1.5%,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未受到影响,但抗老化劣变能力显著提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提高,
从转杯纺的加捻方式与成纱结构,捻度测试的不准确性,设计捻度对强力、条干CV及转杯纱交织效果的影响等方面,对设计捻度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指出设计捻度对纺纱工艺设计和成纱
以茎尖培养得到的辰星草(Limonium hybrid'Misty Blue')培养苗(带2叶片)为试材.培养基为MS+BA1.0mg/L+蔗糖30g/L,pH调节为5.8.固体培养和振荡培养使用250 mL三角瓶,
取‘罗田甜柿’自然授粉后约70 d的胚乳,采用不同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组合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以1/2MS(1/2N)+ZT(玉米素)1.1 mg/L+2,4-D 1.0 mg/L+CH(水解酪蛋白)1000 mg/L
20世纪80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变频调速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与并条机的有机结合,使新一代并条机的速度更高,并且其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如自调匀整装置、
介绍了A456C型粗纱机应用ATV58型变频器的电气控制原理以及各项参数的设定.运转实践表明,应用ATV58型变频器可降低能耗、节约机物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