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盛不长命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肝火旺盛”,常指人爱生气,易着急,动辄发火发怒。在影视作品中,常见剧中人物遇到不如意的事,或者受到不公正对待而大动肝火,拍案而起,一气之下手捂胸口、猝然昏倒,或口吐鲜血、一命呜呼,这就是“肝火盛”最生动的写照。这类悲剧的原因,除了本人已患有如高血压、冠心病、肺结核、胃溃疡等某些疾病之外,“肝火盛”是一个重要诱因。
  祖国医学认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极,均可致病,其中尤以发怒对人伤害更大,故有“怒伤肝”之说。而“肝火盛”大多是“怒伤肝”的外在因素。其临床表现轻则出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心悸失眠、不思饮食、胸闷腹胀等症;重则肝火犯胃而呕血,肝火犯肺而咯血,肝风内动而抽搐,肝火冲心而心痛、昏迷或发癫狂。因此不可轻易发怒。
  现代医学虽无“肝火”一词,但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加重都与“肝火”有关,其中以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更为突出,这两种疾病分别占目前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和第六位。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许多人死亡的诱因就是在一气之下“肝阳上亢”、“肝火旺盛”,导致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促使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血管破裂,或心脑血管痉挛闭塞。洪昭光教授在《健康忠告》一书中曾指出,一般人在四五十岁时动脉开始硬化,每过一年血管都要狭窄一些,狭窄幅度大概在1%~2%左右。但如果你生气着急,可能在短短一分钟内动脉能狭窄100%,出现人们常说的“气死人”的悲剧。如果说高血压、冠心病是无形的杀手,那么“肝火盛”就是杀手的致命武器。此外,“肝火盛”还可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如甲亢,临床表现可见低热、血色潮红、心悸生汗、易饥消瘦、手指震颤、脉搏加快等;或导致某些疾病的加重,如肺结核患者咯血、胃溃疡病人呕血等。
  “肝火盛”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因此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保持心态的宁静与平衡也同样重要。中医学指出:“喜则气和志达,营血通利”、“精神进、志意沼,故病可愈”。这些都表明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是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法宝,是健康长寿、祛病延年的的良药。为此,奉劝那些“肝火盛”的朋友,要时时心胸开阔,处处豁达开朗。不妨用“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人生哲理来开导自己;用“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名言来劝戒自己;用“制怒”两字警示自己,使我们远离“肝火烧身”,走健康之路。
其他文献
采用土壤接菌法,对来自7个国家的44份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 Schreb.)种质材料进行了苗期抗腐霉枯萎病性状评价。通过对存活率、株高、生物量等形态指标和质膜电导率、游离
我国古代的养生学家很早就认识到:欲得长生,肠中长清。因为人体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排出体外即成为粪便),这些废物如滞留在人体内,轻则使人感到腹部胀满,不思饮食,造成人体营养不良,出现头晕、乏力、失眠、精神不振等不良症状;重则它们会恶化为“危险分子”,进入血液,周游全身,危害人体内的组织器官,使人的各个系统发生病变,并引起机能衰退,使人提前衰老。但杜绝这类危害,人类也绝非束手无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