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两次火山大爆发与中国的气候突变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rs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告海蜇”的产生
  
  海蜇俗称水母,其伞部和口腕部可加工成海蜇头和海蜇皮,为下酒之佳肴。辽东湾是今日中国海蜇的主产区之一,但海蜇渔业的历史并不久远。1980年之前,它不仅不是渔民所捕捞的对象,还因毁坏网具而令他们头痛不已。
  辽宁大洼县二界沟,位于大辽河和双台河的入海处,为辽东湾一天然渔场,该地渔民在浅水处捕捞所用之网具,以樯张网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樯张网又名张网,顾名思义,系用樯杆做桩,网捕杂鱼、杂虾等物。对于这种网具的使用办法,辽东湾地方志书有详细的记录。民国《庄河县志》记载:“大张网清明后下海,均就海滩插椿,随昼夜之潮捕取鱼虾,霜降时拔椿,是谓定着网。”民国《滦县志》记载更详:“张网船,插抢张网,船户用大四五围,高三四丈之木,密插海中,曰抢竿,以拴渔网,网与水齐,以捕鱼虾,潮涨过网,鱼虾亦越网而入,潮落则为网所截,以取之。”
  咸淡水交界、底质为泥沙的河口海域,不仅为鱼虾集聚之所,也是海蜇生长的乐土。潮涨而来、潮落而滞的,不仅有各色鱼虾,还有各类水母。辽东湾与渔业有关之水母,除小似草帽的小海蜇外,还有大似磨盘之霞海蜇。从体积看,两种水母——尤其是后者——会对网具造成极大破坏,同时严重影响渔获量。
  渔民因无法抵御此种渔业敌害,故当蜇群出现之时,急速收网,并到龙王庙向龙王“状告”海蜇为害。大洼文史专家刘则亭收录有一份在“告海蜇”仪式上宣读的海蜇罪状书,内容如下:
  
  为告海蜇事
  
  时在丙子,仲秋中,渤海湾岸二界沟村,为乐土华夏,盛产海鲜之宝地,数千黎庶,以此谋生。惟海蜇小怪,来此肇事,破吾网具,毁吾海田,危及渔民生计。此怪不除,庶心不安。为此,吾辈渔会乡绅,备素表美酒、牛羊三牲,敬上五湖四海、九江入河龙王诸圣,爱我民庶,佐吾海田,速除此怪,以得平安,实渔乡之幸事耶。海蜇得除,吾辈愿献戏三朝,设宴五日,为渔民增加薪金数两,敬祈龙王,速付吾愿。
  上
  五湖四海九江八河龙王诸圣
  二界沟渔会、乡绅奉上
  
  各地渔会之设,系在国民政府《渔会法》颁布之后,因此“丙子”为1936年。罪状书所列蜇群之危害,主要是破坏网具和影响渔获。
  辽东海蜇素来甚为丰饶,弘治元年(1488)编纂而成的《辽东志》,罗列39种水族,其中有“海蜇”。“告海蜇”风俗起源之时间,已无从查考,据二界沟渔民的传说,当地最隆重的一次告海蜇仪式是在光绪二年(1876)举行的,“那一年海蜇非常多,是百年罕见的,连海湾的水都变了色,海上风也带有一股海蜇味”。光绪初年(1875),二界沟已有五十户张网船,大量海蜇的出现,对张网渔业构成了严重威胁。
  与二界沟海蜇旺发同时,光绪二年(1876)至光绪六年(1880),华北地区发生了一次特大旱灾,其中以丁丑(1877)、戊寅(1878)两年最为严重,史称“丁戊奇荒”。考虑到海蜇是暖温性生物,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现象,是否有内在的联系呢?青鱼(黄海鲱)资源数量的变动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青鱼的丰歉
  
  与“告海蜇”、“丁戊奇荒”几乎同时,辽宁海域一种名为“海青鱼”的鱼类神秘消失了。1934年印行的《奉天通志》指出:“按青鱼先黄花鱼而至,色味俱美,光绪甲申后不复见。”甲申为光绪十年(1884)。
  位于辽东湾和渤海湾之间的清河和滦河口海域,青鱼消失的时间比辽宁要早。光绪三年《乐亭县志》记载:“青脸鱼,形略似黄花鱼而小嘴微尖,鳞微青。道光初年邑称极盛,举网即得万千。近闻朝鲜极多,邑则罕见矣。”位于滦河以北的临榆县,光绪四年的县志亦指出:“然近年则罕见。”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在综合各县情况后指出:“鲭,即青鱼,昔有今无。”
  青鱼是一种冷水性中上层鱼类,它的消失意味着海水表层温度的回暖,也正是因为此,海上喜温的海蜇数量激增,陆上则出现了近代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大饥荒。海水温度的这种剧烈变化,又是什么造成的呢?
  1816年对于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年份。这一年,北美和欧洲气温骤降,成为“没有夏天的一年”,英格兰北部和加拿大出现了降雪和霜冻天气,西欧暴雨不断,印度的雨季明显不同以往,韩国和东亚其他地区天气也极不正常。绝大多数研究者把这次气候突变归因于前一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Tambora)火山的爆发,这次火山爆发是人类有纪录以来最大和最为致命的一次。
  正是这次气候变化,造成上面提到的道光元年(1821)乐亭县青鱼旺产。临榆县也是如此,光绪四年的县志记载:
  
  海青鱼,长五六寸,性热,囊出临海县。自嘉庆年间,临邑大至一网所得以数十百万计,价极廉。后因海船载往他处稍贵,然十尾不过十数制钱。鱼至时海水有声,回时水喷起如箭,盖有大鲂鱼尾而食之故。
  
  明清时期永平府各县志书所记载的“鲭”,指的是“青板鱼”(又称鲴眼);“海青鱼”则为青鱼(黄海鲱)。嘉庆皇帝1796~1820年间在位,“嘉庆年间”指的是嘉庆末年,即1816年之后。
  “鱼至时海水有声,回时水喷起如箭,盖有大鲂鱼尾而食之故”一段,系抄自乾隆元年《盛京通志》。清代前期辽东青鱼竟然吸引鲸群前来觅食,可见其数量之丰。根据《李朝宣祖实录》的记载,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朝鲜半岛“两南(按:全罗、庆尚二道)、咸镜道,青鱼兴产,商船云集,无数捉得”,这个年份距1600年甚为接近。据最新的研究,1600年秘鲁埃纳普蒂纳(Huaynaputina)火山爆发,这是目前所知过去500年来南美洲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这次火山爆发同样引发了全球气候突变,在中国表现为“明清小冰期”。寒冷的气候一直持续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到乾隆中后期才有较大回暖,但这种气温上升趋势很快就被坦博拉火山所造成的气候突变所打断。
  两次火山爆发都造成了全球和中国的气候突变,但其烈度并非同日而语。清河、滦河口地区是最佳观测点。明代和清代前期,这一区域青鱼不产;但1816年之后,则出现旺发,并一直持续到光绪初年。可见,道光年间是600多年来最为寒冷的一段岁月,气候骤降与银元锐减,造成“道光萧条”,清朝从此走上衰败的不归路。人们是如何熬过了这段艰辛的日子呢?道光《荣成县志》记载:“六谷皆备,而土宜者,一岁之入,几居半,近年渐种玉蜀。”湿寒的天气导致谷子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子则令人难以置信地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一种农作物。
  今天,人们只有在新疆才能看到较大面积种植的子,而在胶东,如果问及老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对这种作物茫然无知。光绪初年大旱灾之后,由于气候回暖,番薯、玉米等美洲作物在胶东的种植面积急剧扩张,子退出历史舞台,以至于为人们所遗忘了。海洋之中,小黄花鱼捕捞接替青鱼,一跃成为黄渤海最为重要的渔业经济。番薯替代子、小黄花替代青鱼,时间一致,其发生都与气候回暖有关。
  
  黄花渔业的兴起
  
  咸丰元年(1851),坦博拉火山的影响开始消退,中国海区青鱼产卵场缩小,最终消失不见,但朝鲜半岛沿海仍有出产,山东半岛北部沿海渔民,开始至长山列岛和朝鲜西海捕捞此鱼,所捕之鱼在朝鲜卖掉,又砍伐当地柞树运回,烧成炭,以备来年船上烤火之用,形成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打柞”风俗。当1900年前后朝鲜青鱼亦消失之后,小黄花鱼就顺理成章成为黄渤海第一大渔业。
  小黄花鱼的主要产区是在辽东湾的营口和盖平一带,庄河及唐山沿海亦有出产。民国《盖平县志》记载黄花,乃“邑海产之大宗,历年于立夏前后由南而北途经本海,其群如阵,是为渔船下网期,一季间约二十余日,产额约可四五百万斤”。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1933、1934两年,“大网渔业每季产渔百万斤左右,以黄花鱼等中鱼为最多,计占百分之六八点七,次为杂鱼及大虾”。
  清末以后辽东湾黄花鱼的旺产,吸引山东长岛和莱州湾等地渔民来此“打风网”。民国《寿光县志》记载:“三月间捕黄花鱼者曰风网,宽约二十丈,长一百五十丈。”不仅是上述地区,渔业资源丰富的威海渔民也至辽东湾“打风网”,据调查,“1898年英人强租威海卫后,渔民们从改造船只和网具着手,开拓向远海和深层水域的捕捞”,例如毕家疃村渔民在1898年左右,到营口、盖平黄花鱼渔场捕鱼。
  清末至1959年,是小黄鱼的资源兴盛期;1960年代初开始,其资源不断下降;到1970年代中,已形不成渔业经济。一般认为,对小黄鱼及其主要饵料(磷虾)的过度捕捞,是造成资源衰退的主因。虽然人为因素显而易见,但这并不能解释缘何此鱼清末才成为黄渤海最主要的渔业经济。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了解气候因素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前引光绪《乐亭县志》已提及黄花鱼。1878~1959年,总的说来是一段天暖气和、风调雨顺的日子,黄花鱼由此出现资源数量剧增的现象。但在这80多年的旺产期内,亦有小的波动。据民国时期的观察,曹妃甸海域“近二十年来,港址一带渔业,以民国三年至十三年为最佳,十三年以后势渐衰落。十九年至二十一年,略见好转,二十二年又落,二十三年则为二十年来未有之渔业低潮云”。资源数量的减少造成鱼类体重的减轻,据民国渔业专家李士豪的报告,“山东沿海,从前渔获之黄花鱼,每尾约重二三斤,现在普通多只十一二两,这都是鱼类渐见稀少的证明”。1933年《昌黎县志》亦记载所捕之小黄鱼,“大者十二三两”。
  1924~1934年间黄花渔业的衰退与气候的变冷有直接之关系。1934年,黄花渔业尚不及丰年的四成,与此同时,青鱼数量却开始稍有恢复。1936年《牟平县志》记载青鱼曰:“我国五十年前,盛产此鱼,后乃徙至朝鲜及海参崴等处,近始稍稍发现,然大宗仍来自外贩。”《牟平县志》从1934年开始编修,这一年青鱼生物量有所恢复,但只是“稍稍发现”。1934年的气候变化导致小黄鱼和青鱼资源数量不同的变化趋势。
  1956~1961年间渤海小黄鱼的渔获量,每年都在1万吨以上,其中1959年高达1.9万吨,之后数量开始下降,从1960年代后期起,数量只有数百吨。在小黄鱼数量下降的同时,青鱼再次形成旺发。1969年,山东荣成青鱼数量激增,并成为当地主要的渔业经济之一。从荣成1961~1980年的捕捞记录来看,青鱼在1972~1975年,捕捞量最大,资源数量最多,分布区域也最广。在青鱼资源量多的1972年,产卵场西到莱州湾,北到辽东半岛近岸,南到青(岛)海(阳)渔场。两种鱼类资源数量变化的原因,同样是由于气候的变化。从二三月份平均气温距平值来看,1969年异常寒冷,之后到1974年,除1973年气温有所回暖之外,这五年是1961~1980年间最为寒冷的一段时期。1972年的鱼群分布区域和明末清初以及道光年间相比,辽东湾未有鱼群出现,更不必说滦河口地区了,这说明1969~1974年的气候不及明末清初及道光年间寒冷,这不仅说明1600和1816年火山爆发影响之烈,也证明1934、1969~1974年只不过是1875年以来持续温暖期内的两次小的气候波动而已。
  
  海洋生物:探视环境变迁和历史进程的听诊器
  
  主宰人类命运的力量,除了人类自身之外,还包括剧烈的环境变动。造成这种变动的因素,如太阳黑子、火山爆发、地震和洋流等等,往往隐蔽在世界某个偏僻的角落,传统历史时期的中国精英和一般民众,当然无法解释这种剧烈的环境变动,而只能将其抽象为天意。今天的研究者了解过去的环境变化的途径很多,海洋水族是其中相当灵敏的指标之一。1600、1816年两次特大火山爆发所造成的全球气候突变,很短时间内就在黄渤海的海洋鱼类中反映了出来。
  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历史的进程,虽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环境变迁亦是其中的一个变量。清代以来黄渤海大部分时间系以青鱼或小黄鱼为最主要的经济鱼类,从影响这两种鱼类资源数量的原因来看,气候突变是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剧烈的气候变动影响农业和政治,乃至思想和意识形态。海洋生物可以灵敏反映主要的环境变动,而环境变动影响到人类历史,这样,海洋生物就成为探视人类历史进程的听诊器。
其他文献
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世界已有了相当长的交往历史,但是真正了解地球那一端“番夷”的人,举国上下也找不出几个。及至到了开战之后,才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一个陌生如天外来客的对手,莫说对它的社会政治、军事文化方面,就连最基本的地理知识也是一头雾水。这种情形,在今人看来也是无法想象的:开战前,从大清皇帝到普通百姓,不仅不晓得双方在军备武力上的巨大悬殊,甚至不明白英国地处何方,英人生何模样。  可叹的是,
期刊
田昌五先生(1925-2001)病逝近八年了,我早就想写一点回忆他的文字,记述我所知道的他的一些事情。因为从我1964年认识他,到他2001年10月去世,在这38年中,有28年我们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先是中国科学院历史所,后是山东大学历史系,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在同辈人中他属于成就卓著者之列;作为性情中人,他又属于喜怒形于色的个性特别鲜明的有棱角的人物,许多事情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
期刊
在晚清政坛上,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知名度极高的人物。这两个影响了近代中国半个世纪之久的军政重臣,不仅都靠军功起家,而且还是师生和宾主的关系,因为李鸿章既曾师从曾国藩,又做过曾国藩的高级幕僚。用现在的话来讲,也可以说李鸿章曾经做过曾国藩的政治秘书。  被史家称为“幕府人才,一时称盛”(《清稗类钞·幕僚类》,以下未注明出处者皆同)的曾国藩幕府,是晚清最著名的幕府。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延揽聘用了一大批高级
期刊
(五)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散落民间的徽州文书面临着一个“再发现”的过程。除了文书实物的收集之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再发现”,是指对文书研究内涵多角度的重新认识,——也就是随着学术视野的拓展,人们将从狭义文书(即契约)的研究转向全方位民间文书文献的探讨。这一再发现,将赋予徽州文书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它大大拓展了徽州研究乃至明清史研究的领域,多侧面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丰富内涵。    以往我
期刊
口述 朱安琪 编写 禤福辉     编者按: 爱国华侨朱安琪(John Angel Chu),“七七”事变后决定学习飞行。1939年毕业回国,进入昆明空军学校,后为捍卫祖国转战大江南北。本文为纽约中国口述史学会禤福辉先生在旧金山访问朱先生的记录。    我1923年4月7日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Oakland),是第二代美国华侨。父亲朱忠存在北大毕业后,1920年来美国,翌年出任汉福德市(Hanfo
期刊
何炳棣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一书,前几年在坊间流传甚广。此书无疑在学人中博得许多赞誉,先生学术经历丰富,视野宽广,眼光普照,使后生晚辈们对20世纪前期的中国和后半期的国际史学界增添了许多了解。我尤其钦佩撰主的记忆力,更诧异于作者的回忆并不靠日记完成。何先生的回忆用了“读史阅世”命名,“读史阅世”自然就要去思考,思考免不了与“想象”纠缠在一起;而“想象” 有时或并不 能使记忆或观察变得真实和可靠。
期刊
雅尔塔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英、美、苏三巨头背着主要当事国,重新划分战后世界格局的一项秘密协定。此时中国虽然号称四强之一,却完全被置之事外;蒋介石作为中国的国家元首、盟军中国战区司令,不仅事前被蒙在鼓里,就是在协定签订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条约的内容也毫不知情。  但蒋介石对此并非完全无动于衷,他甚至还想据理抗争,最近刚刚公布的蒋介石日记提供了真实的依据,使我们对于蒋介石在雅尔塔协定签
期刊
(一)    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评价20世纪为革命的世纪。在中国,民国、共和国都是近代革命的产物,其后一个较长时期尝试继续革命,随之又展开改革开放的第二次革命。  如何进行中国革命呢?毛泽东早有精辟论断:首先,“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期刊
编者按:徐铉是一位搭错车的旅客。他本应该在盛唐穿一袭长袍,披散开自己的头发,乘一叶扁舟啸傲于江湖;或者在北宋欧苏的时代,与同年僚友诗酒雅集,切磋学术,过一过史上最为优渥的文人生活。但是这一切对一生经历了三朝六帝的徐铉来说,是那么地遥不可及,即使终于触摸到太平之世那扇正缓缓开启的大门,他却发现自己竟然还是一个生活在别处的局外人……    992年9月24日清晨,虽然刚过中秋,渭北的天气已经颇凉了。年
期刊
编者按:本文为李世瑜先生在第二届中国秘密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刘平、柳亚平整理,李世瑜定稿。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谈一下我是怎么进入民间秘密宗教这一学科的,今天的形势如何,今后的展望如何,特别是要与70后、80后成长起来的学者们谈谈。  我从事秘密宗教的研究,与我的家庭有很大关系。我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家里有七十多口人,分三大门,加上男女仆人,共有一百多口,俨然一个小社会。娶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