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伴随着个人成长的每个阶段,使受教育者得以全面发展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有教养的娱乐”是民众最普遍的需求,本文就一些常见的社会音乐现象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究,以期寻求更有效的引导 “有教养的娱乐”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养;娱乐
“音乐的社会功能”是人教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在审美、认识、教育、娱乐四大功能中,学生最喜欢的是“娱乐功能”,音乐“提供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每每读到这一句,总是倍感压力,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做到“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中生而言,体会其深刻内涵谈何容易。常从新闻报道中看到因为不良音乐现象而引起各种纷争,深感音乐教育于音乐教养责任之重大。
现代社会生活中,音乐活动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极为密切,如广场舞、群众歌咏活动等,随之而产生的广场舞音乐扰民的纷争、合唱录播作假等现象,也引起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与思考。养生更要修心,音乐带来的仅仅是美的享受,比音乐更重要的是高雅的娱乐行为习惯!“礼以节外,乐以和内”,强调“礼”和“乐”都是节奏和分寸的艺术,既是个体养生之路,更关乎世道人心,任何音乐实践行为既是“个人私事”,更是社会“公共”事务,都在音乐的社会功能范畴之内。
一、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教养
音乐于人们的生活无处不在,无论是原始时期为减轻劳动负担而发出的号子,还是当今随处可闻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音乐,都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社会产物,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时刻紧跟时代的发展,它反映社会生活中整体与个体的方方面面,又给予社会整体与个体以深刻的影响。通过聆听欣赏、实践体验等音乐活动参与,让我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悟生活、激发热情、教化思想,最终达到审美、认识、教育和娱乐的目的,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活动实践过程是音乐功能发挥的综合性过程,它体现在感悟音乐作品本身,也体现在参与过程的各个行为细节中。对于离开学校的社会人而言,通过音乐活动,能让娱乐更有分寸,让休息富有文化的气息,是更为重要的,也就是“有教养的娱乐”。
二、有教养的娱乐与音乐
教养通常指教育培养或一般文化、道德修养,强调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以及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教养是个人品质由外至内的沉淀、再由里及表的勃发,评价一个人有教养,就是对其外在行为和内在品质肯定。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要求我们注意并准确地把握社会交往尺度,也时刻提醒我们克服自身种种不便,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音乐活动是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的普及性艺术活动之一,“有教养的娱乐”要求个体在社会音乐实践中愉悦自己的同时而不妨碍他人。
三、学校音乐教育怎样引导“有教养的娱乐”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曾做过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毕业1-15年的答案分别是“基本技能、基本原理、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毕业1-15年忙于为生存打拼、积累,毕业16年后很多人才会顾得上思考怎样好好地活,才会更多的参与音乐活动。由此可见,良好的音乐教养对于人的社会音乐行为和生活质量而言,其意义极其重要。
良好音乐教养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它离不开音乐教育的引领。学校音乐教育不仅要传授音乐知识技能,更应关注学生音乐教养的培养与促成。
(一)关注学习礼节对教养的影响
子曰:“欲学做人,先学礼。”于人而言“礼”是一种教养,于音乐而言“礼”是一种状态,包括内心的意识和外在的行为。欣赏音乐有欣赏的状态、音乐实践有实践的状态,关注学习音乐的礼节,就是学习、塑成音乐参与的状态,长期坚持就会为“有教养的娱乐”奠定基础。
(二)关注“聆听”对教养的影响
马克思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懂音乐的耳朵是一定的音乐知识、适合的聆听方法与心境的融合。在这个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现代社会里,音乐虽无处不在,但聆听音乐的人却并不多,音乐被仪式化、背景化、装饰化的状况似乎更多一些,很多人养成了“过耳式”听觉习惯,学校音乐教育要关注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当他们步入社会,这些聆听的意识和方式就会对他们“有教养的娱乐”提供有效的引领。
(三)关注“合”“和”相融
群体性活动是社会音乐实践的重要形式,关注群体活动“合”与“和”的行为意识和习惯是“有教育的娱乐”的关键。从音乐的角度看,“和”是音乐审美文化意识中最为人们所崇尚的理想境界。从社会的角度看,“和”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在音乐集体活动中,高度重视自我行为的调控与约束之“合”,以促成整体音之“和”、人之“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倾听与自我调控的意识与习惯,为日后有教养的社会娱乐打下基础。
(四)关注音乐环境对音乐教养的影响
西方有一句谚语:“维也纳的孩子没有不懂音乐的。”因为他们生下来就在音乐的环境中。由此可见,音乐环境对音乐教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要提高国人音乐素养,进行“有教养的娱乐”,需要家庭、学校的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融合,让高雅艺术融入平常生活,让有教养的艺术行为处处皆有。
学生时期是教育养成的学习期、发展期和形成期,对其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教养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教养的熏陶。孔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养,能让一个人从骨子里飘出芳香。有教养的娱乐,让生活更愉悦;有教养的娱乐,让社会更和谐!
参考文献
[1]翟广怡.用音乐教养人生.钢琴家长互助学堂的博客,2012,(02).
[2]史其威.论音乐的社会功能[N].光明日报,2016,(02).
[3]史玥.试论音乐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功能[N].光明日报,2015.(01).07
[4]林永源.论钢琴演奏者的文化修养[J].北方音乐,2011,(04).
[5]徐寅.音乐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审美教育[J].北方音乐,2010,(01).
作者简介:马海蓉(1973—),女,汉族,四川南江人,四川省旺苍中学,中高,本科。
【关键词】音乐;教养;娱乐
“音乐的社会功能”是人教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在审美、认识、教育、娱乐四大功能中,学生最喜欢的是“娱乐功能”,音乐“提供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每每读到这一句,总是倍感压力,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做到“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中生而言,体会其深刻内涵谈何容易。常从新闻报道中看到因为不良音乐现象而引起各种纷争,深感音乐教育于音乐教养责任之重大。
现代社会生活中,音乐活动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极为密切,如广场舞、群众歌咏活动等,随之而产生的广场舞音乐扰民的纷争、合唱录播作假等现象,也引起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与思考。养生更要修心,音乐带来的仅仅是美的享受,比音乐更重要的是高雅的娱乐行为习惯!“礼以节外,乐以和内”,强调“礼”和“乐”都是节奏和分寸的艺术,既是个体养生之路,更关乎世道人心,任何音乐实践行为既是“个人私事”,更是社会“公共”事务,都在音乐的社会功能范畴之内。
一、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教养
音乐于人们的生活无处不在,无论是原始时期为减轻劳动负担而发出的号子,还是当今随处可闻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音乐,都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社会产物,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时刻紧跟时代的发展,它反映社会生活中整体与个体的方方面面,又给予社会整体与个体以深刻的影响。通过聆听欣赏、实践体验等音乐活动参与,让我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悟生活、激发热情、教化思想,最终达到审美、认识、教育和娱乐的目的,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活动实践过程是音乐功能发挥的综合性过程,它体现在感悟音乐作品本身,也体现在参与过程的各个行为细节中。对于离开学校的社会人而言,通过音乐活动,能让娱乐更有分寸,让休息富有文化的气息,是更为重要的,也就是“有教养的娱乐”。
二、有教养的娱乐与音乐
教养通常指教育培养或一般文化、道德修养,强调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以及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教养是个人品质由外至内的沉淀、再由里及表的勃发,评价一个人有教养,就是对其外在行为和内在品质肯定。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要求我们注意并准确地把握社会交往尺度,也时刻提醒我们克服自身种种不便,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音乐活动是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的普及性艺术活动之一,“有教养的娱乐”要求个体在社会音乐实践中愉悦自己的同时而不妨碍他人。
三、学校音乐教育怎样引导“有教养的娱乐”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曾做过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毕业1-15年的答案分别是“基本技能、基本原理、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毕业1-15年忙于为生存打拼、积累,毕业16年后很多人才会顾得上思考怎样好好地活,才会更多的参与音乐活动。由此可见,良好的音乐教养对于人的社会音乐行为和生活质量而言,其意义极其重要。
良好音乐教养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它离不开音乐教育的引领。学校音乐教育不仅要传授音乐知识技能,更应关注学生音乐教养的培养与促成。
(一)关注学习礼节对教养的影响
子曰:“欲学做人,先学礼。”于人而言“礼”是一种教养,于音乐而言“礼”是一种状态,包括内心的意识和外在的行为。欣赏音乐有欣赏的状态、音乐实践有实践的状态,关注学习音乐的礼节,就是学习、塑成音乐参与的状态,长期坚持就会为“有教养的娱乐”奠定基础。
(二)关注“聆听”对教养的影响
马克思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懂音乐的耳朵是一定的音乐知识、适合的聆听方法与心境的融合。在这个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现代社会里,音乐虽无处不在,但聆听音乐的人却并不多,音乐被仪式化、背景化、装饰化的状况似乎更多一些,很多人养成了“过耳式”听觉习惯,学校音乐教育要关注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当他们步入社会,这些聆听的意识和方式就会对他们“有教养的娱乐”提供有效的引领。
(三)关注“合”“和”相融
群体性活动是社会音乐实践的重要形式,关注群体活动“合”与“和”的行为意识和习惯是“有教育的娱乐”的关键。从音乐的角度看,“和”是音乐审美文化意识中最为人们所崇尚的理想境界。从社会的角度看,“和”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在音乐集体活动中,高度重视自我行为的调控与约束之“合”,以促成整体音之“和”、人之“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倾听与自我调控的意识与习惯,为日后有教养的社会娱乐打下基础。
(四)关注音乐环境对音乐教养的影响
西方有一句谚语:“维也纳的孩子没有不懂音乐的。”因为他们生下来就在音乐的环境中。由此可见,音乐环境对音乐教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要提高国人音乐素养,进行“有教养的娱乐”,需要家庭、学校的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融合,让高雅艺术融入平常生活,让有教养的艺术行为处处皆有。
学生时期是教育养成的学习期、发展期和形成期,对其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教养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教养的熏陶。孔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养,能让一个人从骨子里飘出芳香。有教养的娱乐,让生活更愉悦;有教养的娱乐,让社会更和谐!
参考文献
[1]翟广怡.用音乐教养人生.钢琴家长互助学堂的博客,2012,(02).
[2]史其威.论音乐的社会功能[N].光明日报,2016,(02).
[3]史玥.试论音乐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功能[N].光明日报,2015.(01).07
[4]林永源.论钢琴演奏者的文化修养[J].北方音乐,2011,(04).
[5]徐寅.音乐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审美教育[J].北方音乐,2010,(01).
作者简介:马海蓉(1973—),女,汉族,四川南江人,四川省旺苍中学,中高,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