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技工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各种新教学方法应运而生,行动导向教学是其中之一,同时深受职业教育行业的欢迎。因此,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推进技校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指出了传统教学法存在不足之处,明确了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修专业的实践运用流程,为推动汽修专业教学改革起借鉴之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 汽修专业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74-01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对国外许多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包括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和新教学形式,尤其是“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渐为我国广大职教领域里的教师、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所接受,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改革话题。那么,所谓“行动导向法”,是指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按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引导组织学生心、手、脑并用,形成教与学相结合。充分体现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自行完成学习任务,自行进行反馈和评价的新学习方法。与此同时,行动导向教学中的教学组织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一般多以小组学习形式进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强化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这过程中,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传授教学内容,而是以咨询和辅导为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可见,行动导向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育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笔者将行动导向教学法《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的专业课教学上作出实践运用,经过两年的不断实践和探讨,做出以下归纳成文。
1 传统教学法存在不足之处
技校汽车维修教学的授课方式往往是先按照课本章节安排进行技术理论讲授,然后分章节进行实践教学。虽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能够完成教学环节中的理论、实训的全部教学工作,但实际上往往存在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只局限于每节课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并不能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对汽车结构缺少感性认识,难以完成知识结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其结果多是理论掌握不牢,实训与理论要求严重脱节,效果较差。
2 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的重要性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个“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将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任务,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乐于去操作和掌握。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形成一股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汽车维修教学中,切实地做到教、学、练合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有效地解决了设备少导致的分组大、学生等待时间长和实训操作时间短的矛盾;同时,有利于开展课题教学等活动,进一步缓解了专业教师配置不足的问题。
3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运用流程
3.1 确定教学目标,编制任务书
首先,教师要认真备课,确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将设计任务并编写任务书。任务的大小和深度要认真设计,它是整个教学环节成败的关键。接下来,教师分解任务并合理地分配给学习小组。小组接受了任务后,在组长的带领下主动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指导。任务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点评,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理解与运用。
3.2 根据学生情况,分配任务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下达给各学习小组。教师要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行动导向。如果教师下达给学生的行动导向过于容易,学生会认为没有挑战性而失去兴趣;如果教师下达给学生的行动导向太难,学生则又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层次的行动导向,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汽车发动机点火系故障诊断教学为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时第一步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设计任务书:(1)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2)点火系典型故障的类型;(3)发动机工作状况分析,判断故障类型。在完成故障类型诊断后围绕深层次问题设计更加详尽的任务书:(1)发动机不能起动诊断步骤;(2)发动机熄火诊断步骤;(3)发动机怠带不良诊断步骤……
3.3 完成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特点等将学生按每六人分成一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组长对成员指定不同角色,分别承担查阅资料、检测故障、记录数据、综台分析、演示讲解等相应任务。第一个任务书下发后,教师演示汽车发动机起动情况,各小组根据发动机状况进行故障类型分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书。接下来各组依次讲解本组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组织其他小组进行评议。评议结束后进入第二阶段,根据各组分析故障类型的结果,教师给各组下发不同的任务书。安排各组依次进行实车试验,按步骤诊断、记录试验数据,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在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中,通过任务下达和小组分工配合,教师实现了分层次教学,达到了因材施教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通过学生分组实训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任务。小组成员间团结、协作,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成了指导者、协调者。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是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4 讲评
任务完成后,教师根据各组完成情况,随机抽取小组所完成的任务依次进行展示,每组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鼓励讲解员将本组成果大胆地讲解给全体同学听,教师也要认真听讲,注意挑错。同时,要允许并鼓励学生积极发问或发表不同见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切记不要在学生面前评论谁对谁错,任务完成与否应看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对成果进行讨论,找出规律特点,并对学生成果做出积极的评价,增强小组集体荣誉感。
4 结论
总而言之,行动导向教学法其实是一种实践导向,是学生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有效地推进学生积极参与、老师下达任务、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笔者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汽修专业课的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为主角的学习活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学与活动结合起束,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地学习,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法,而这种新教学方法仍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伍静.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保险与理赔》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29.
[2] 杨德慧,谌斌龙,张丽新.行动导向教学之我见[J].职业,2011(29):59-60.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 汽修专业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74-01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对国外许多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包括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和新教学形式,尤其是“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渐为我国广大职教领域里的教师、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所接受,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改革话题。那么,所谓“行动导向法”,是指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按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引导组织学生心、手、脑并用,形成教与学相结合。充分体现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自行完成学习任务,自行进行反馈和评价的新学习方法。与此同时,行动导向教学中的教学组织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一般多以小组学习形式进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强化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这过程中,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传授教学内容,而是以咨询和辅导为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可见,行动导向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育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笔者将行动导向教学法《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的专业课教学上作出实践运用,经过两年的不断实践和探讨,做出以下归纳成文。
1 传统教学法存在不足之处
技校汽车维修教学的授课方式往往是先按照课本章节安排进行技术理论讲授,然后分章节进行实践教学。虽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能够完成教学环节中的理论、实训的全部教学工作,但实际上往往存在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只局限于每节课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并不能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对汽车结构缺少感性认识,难以完成知识结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其结果多是理论掌握不牢,实训与理论要求严重脱节,效果较差。
2 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的重要性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个“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将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任务,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乐于去操作和掌握。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形成一股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汽车维修教学中,切实地做到教、学、练合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有效地解决了设备少导致的分组大、学生等待时间长和实训操作时间短的矛盾;同时,有利于开展课题教学等活动,进一步缓解了专业教师配置不足的问题。
3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运用流程
3.1 确定教学目标,编制任务书
首先,教师要认真备课,确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将设计任务并编写任务书。任务的大小和深度要认真设计,它是整个教学环节成败的关键。接下来,教师分解任务并合理地分配给学习小组。小组接受了任务后,在组长的带领下主动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指导。任务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点评,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理解与运用。
3.2 根据学生情况,分配任务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下达给各学习小组。教师要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行动导向。如果教师下达给学生的行动导向过于容易,学生会认为没有挑战性而失去兴趣;如果教师下达给学生的行动导向太难,学生则又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层次的行动导向,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汽车发动机点火系故障诊断教学为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时第一步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设计任务书:(1)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2)点火系典型故障的类型;(3)发动机工作状况分析,判断故障类型。在完成故障类型诊断后围绕深层次问题设计更加详尽的任务书:(1)发动机不能起动诊断步骤;(2)发动机熄火诊断步骤;(3)发动机怠带不良诊断步骤……
3.3 完成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特点等将学生按每六人分成一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组长对成员指定不同角色,分别承担查阅资料、检测故障、记录数据、综台分析、演示讲解等相应任务。第一个任务书下发后,教师演示汽车发动机起动情况,各小组根据发动机状况进行故障类型分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书。接下来各组依次讲解本组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组织其他小组进行评议。评议结束后进入第二阶段,根据各组分析故障类型的结果,教师给各组下发不同的任务书。安排各组依次进行实车试验,按步骤诊断、记录试验数据,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在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中,通过任务下达和小组分工配合,教师实现了分层次教学,达到了因材施教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通过学生分组实训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任务。小组成员间团结、协作,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成了指导者、协调者。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是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4 讲评
任务完成后,教师根据各组完成情况,随机抽取小组所完成的任务依次进行展示,每组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鼓励讲解员将本组成果大胆地讲解给全体同学听,教师也要认真听讲,注意挑错。同时,要允许并鼓励学生积极发问或发表不同见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切记不要在学生面前评论谁对谁错,任务完成与否应看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对成果进行讨论,找出规律特点,并对学生成果做出积极的评价,增强小组集体荣誉感。
4 结论
总而言之,行动导向教学法其实是一种实践导向,是学生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有效地推进学生积极参与、老师下达任务、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笔者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汽修专业课的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为主角的学习活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学与活动结合起束,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地学习,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法,而这种新教学方法仍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伍静.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保险与理赔》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29.
[2] 杨德慧,谌斌龙,张丽新.行动导向教学之我见[J].职业,2011(2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