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集体建设是实施新课程、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我们的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不能一味地“复制”经验,“粘贴”旧知,而应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对班集体建设进行创新。让学生在班集体这块“地盘”中尽情释放自我,成就自我,共同进步。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学生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就是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其人生价值。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起“以生为本”的理念。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律是比不上自律的。自主教育不仅能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学业更优秀,特别是个性能得到健康发展。学生既然是班级管理的主体,那么在管理上应大胆地让学生去管。可以让学生在开学初制定一些班规,同时提出处罚的措施,在班队课上由学生举手表决通过,这样如果有人做得不好,得到相应的处罚也就心服口服。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使学生成为班级制度的建设者,班级制度的执行者和制度执行的评价者。改变过去学生总是制度制约的对象,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境地的局面。大胆地让学生成为制度的操纵者。当学生完成这种角色变化时,其心理变化十分微妙,勿庸置疑,其管理效益将会事半功倍,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营造氛围——让班级成为学生幸福家园
班级氛围对于加强班级建设、提高班级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一个班集体中充满了专制型的或防御型的氛围,班级成员在情绪上是焦虑的、在态度上是消极的,在行为上是被动的,学生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不可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只有在形成了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学生的身心才能放松,才能在班级里快乐生活、成长。班级便成了学生的幸福家园。
1 确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在班集体建设中,人际环境建设尤其重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绝对权威,对班集体的管理实行“契约式”的管卡压。教师无法与学生亲近,更不用说交流。学生对老师也是“敬而远之”。这样的教育锁住了学生的心扉,封闭了学生的情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现在,我们提倡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真正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才能使他们自觉接受教育,也才能消除他们心灵上的恐惧感,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机会增多,在这样相对宽松的支持性成长的班集体中,学生的个人爱好,个性品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一个班集体里,由于种种原因,集体成员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难免产生种种磨擦、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难免出现种种不协调不和谐的情况。班集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及时发现和研究集体成员之间(包括同学之间、男女生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等)思想上的矛盾,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尽快地加以调整,力求统一思想认识,消除分歧和隔阂,最终形成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
2 有创造性地布置教室环境。
班级环境的布置要改变过去单调呆板的模式,用新颖的,具有情趣的个性化环境布置,达到清新舒适,有新意。如我校在教室内外、前后,楼内从长廊上,宣传橱窗上,设有各种有趣的内容,长廊上贴上中外科学家的画像,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设有“光荣榜”、“腾飞奖”,特长生的美术和书法作品张贴在墙壁上,图书角上存有各种图书和学生的优秀作品,楼外又有学生可席地而坐的草丛,学校到处是一片温馨快乐的气氛,学生置于这样的环境中,身心感到轻松愉快,思维也就会异常活跃。
三、激励评价——让班级得以良性发展
“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恰当地运用激励手段,对于班级的良性发展大有好处。
1 目标激励。通过设置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在开学初,和学生一起制定出班级的奋斗目标,让学生看到未来美好的前景,并把这一前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树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思想,为达到班级的目标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班级的各项工作中去。
2 情感激励。“感人心者莫乎情”,班主任要根据学生需要和情感之间合乎规律的联系,通过满足学生某种需求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情绪。“没有学生心灵的唤醒,没有学生精神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应走进学生,走向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情感零接触,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与真诚,体会到班主任的确为自己着想。
3 成功激励。一是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学生的成功感、自豪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同学的评价,利用群体效应,可以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及班集体的凝聚力。为此,有的班级举行“夸夸我班的同学”的主题班会,真诚的赞誉,使学生体味到了自己的价值。二是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着眼于全面,变单一的分数评价为全面素质的评价;着眼于主体,变他评为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着眼于个性,变“一刀切”评价为“合格 特长”评价;着眼于激励,变终结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教师要发挥评语的激励作用,无论是成绩报告单上的评语,还是作业本上的三言两语,都要注意多鼓励少揭短,扬长避短,培养学生健康个性。激励的方式还有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适时、适当、适度,这样才能使之为班级服务,使班级能按着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发向上的集体。
以上是我在对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几点体会。“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作为新世纪、新课程、新理念下的班主任,我们有责任迈开双脚,去探索、去求新。让学生在这个属于他们的地盘中健康成长!
一、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学生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就是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其人生价值。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起“以生为本”的理念。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律是比不上自律的。自主教育不仅能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学业更优秀,特别是个性能得到健康发展。学生既然是班级管理的主体,那么在管理上应大胆地让学生去管。可以让学生在开学初制定一些班规,同时提出处罚的措施,在班队课上由学生举手表决通过,这样如果有人做得不好,得到相应的处罚也就心服口服。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使学生成为班级制度的建设者,班级制度的执行者和制度执行的评价者。改变过去学生总是制度制约的对象,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境地的局面。大胆地让学生成为制度的操纵者。当学生完成这种角色变化时,其心理变化十分微妙,勿庸置疑,其管理效益将会事半功倍,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营造氛围——让班级成为学生幸福家园
班级氛围对于加强班级建设、提高班级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一个班集体中充满了专制型的或防御型的氛围,班级成员在情绪上是焦虑的、在态度上是消极的,在行为上是被动的,学生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不可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只有在形成了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学生的身心才能放松,才能在班级里快乐生活、成长。班级便成了学生的幸福家园。
1 确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在班集体建设中,人际环境建设尤其重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绝对权威,对班集体的管理实行“契约式”的管卡压。教师无法与学生亲近,更不用说交流。学生对老师也是“敬而远之”。这样的教育锁住了学生的心扉,封闭了学生的情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现在,我们提倡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真正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才能使他们自觉接受教育,也才能消除他们心灵上的恐惧感,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机会增多,在这样相对宽松的支持性成长的班集体中,学生的个人爱好,个性品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一个班集体里,由于种种原因,集体成员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难免产生种种磨擦、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难免出现种种不协调不和谐的情况。班集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及时发现和研究集体成员之间(包括同学之间、男女生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等)思想上的矛盾,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尽快地加以调整,力求统一思想认识,消除分歧和隔阂,最终形成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
2 有创造性地布置教室环境。
班级环境的布置要改变过去单调呆板的模式,用新颖的,具有情趣的个性化环境布置,达到清新舒适,有新意。如我校在教室内外、前后,楼内从长廊上,宣传橱窗上,设有各种有趣的内容,长廊上贴上中外科学家的画像,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设有“光荣榜”、“腾飞奖”,特长生的美术和书法作品张贴在墙壁上,图书角上存有各种图书和学生的优秀作品,楼外又有学生可席地而坐的草丛,学校到处是一片温馨快乐的气氛,学生置于这样的环境中,身心感到轻松愉快,思维也就会异常活跃。
三、激励评价——让班级得以良性发展
“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恰当地运用激励手段,对于班级的良性发展大有好处。
1 目标激励。通过设置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在开学初,和学生一起制定出班级的奋斗目标,让学生看到未来美好的前景,并把这一前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树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思想,为达到班级的目标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班级的各项工作中去。
2 情感激励。“感人心者莫乎情”,班主任要根据学生需要和情感之间合乎规律的联系,通过满足学生某种需求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情绪。“没有学生心灵的唤醒,没有学生精神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应走进学生,走向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情感零接触,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与真诚,体会到班主任的确为自己着想。
3 成功激励。一是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学生的成功感、自豪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同学的评价,利用群体效应,可以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及班集体的凝聚力。为此,有的班级举行“夸夸我班的同学”的主题班会,真诚的赞誉,使学生体味到了自己的价值。二是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着眼于全面,变单一的分数评价为全面素质的评价;着眼于主体,变他评为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着眼于个性,变“一刀切”评价为“合格 特长”评价;着眼于激励,变终结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教师要发挥评语的激励作用,无论是成绩报告单上的评语,还是作业本上的三言两语,都要注意多鼓励少揭短,扬长避短,培养学生健康个性。激励的方式还有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适时、适当、适度,这样才能使之为班级服务,使班级能按着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发向上的集体。
以上是我在对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几点体会。“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作为新世纪、新课程、新理念下的班主任,我们有责任迈开双脚,去探索、去求新。让学生在这个属于他们的地盘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