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遗产引发家庭悲剧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ang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万遗产
  
  2008年6月,85岁的郑雅娟在上海过世了,她老伴早逝,也没有子女,便把一套价值一百多万元的房子和230万元的银行存款全部留给自己唯一在世的直系亲属——72岁的妹妹郑学芳。临终前,她对妹妹郑学芳说:“你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不太孝顺,平日对你不管不问,你腿伤了那么久,也没人去照顾你。我去世后你就不要回山东济南了,这些家产足够你在上海安度晚年。”
  此时,郑学芳的儿女们都跑来上海,得知母亲得到姨妈遗产后,他们热心地帮母亲操办姨妈的葬礼。兄妹们轮番劝说母亲回济南,保证孝顺母亲。郑学芳本就舍不得孩子,于是改变主意回到济南。
  
  子女争宠
  
  郑学芳一辈子节俭惯了,即使一下子有了数百万元巨款,老太太仍然像往常一样不舍得多花一分钱,吃着最便宜的饭菜,穿着最朴素的衣服。唯一的变化就是4个儿女争先恐后地往老人家中跑,而且每次都带着礼物,互相暗中攀比。
  大儿子给母亲买了大电视,二儿子就为母亲定做了一个自动轮椅,三儿子马上花钱给母亲请了一个保姆;女儿女婿专门为母亲弄来药酒。郑学芳对几个孩子尽量一视同仁。
  可不久,女儿就辞掉了三儿子请的保姆,亲自照顾母亲的一日三餐,陪着母亲散步、聊天,逗得母亲整天笑呵呵的。三兄弟看着母亲对妹妹言听计从,个个心里焦躁不已,万一哪天母亲写下遗嘱,将大部分遗产给了妹妹,他们不是太亏了吗?
  2008年10月初的一天,二儿子去看母亲,妹妹、妹夫以“妈妈今天身体不舒服”为由不让他进屋。性格鲁莽的二儿子非常生气,越不让见,他就越不走,竟然和妹夫动起手来。郑学芳听见声音走出来,见此情景,吓得晕了过去。幸亏抢救及时,郑学芳并无大碍。经过此事,三兄弟更加绞尽脑汁要把妹妹排除出局。
  一次,三兄弟无意中发现妹夫和一个女子保持着暧昧的情人关系,三兄弟没有想到如何保护妹妹,反而认为这是“扳倒拦路虎”的好机会。他们有意安排妹妹撞破妹夫的婚外情。妹妹和妹夫打起了离婚官司,因为心情不好,妹妹很少再到母亲家里去了。
  行动不便的郑学芳并不知道这些变故,兄弟几个对母亲撒谎说,妹夫、妹妹在同人合伙做一笔大生意,忙得顾不上母亲了。郑学芳将信将疑,不由连连叹气。
  
  兄弟反目
  
  自从知道母亲继承了巨额遗产后,三儿子就放纵自己,迷上了赌博,欠上了十几万元的赌款。2009年3月,三儿子向母亲提出借钱,母亲没有答应。三儿子不敢惹母亲不高兴,只好鼓动母亲卖掉老宅,另购新房。二儿子得知弟弟竟然想骗老母卖房,就毫不留情地向母亲揭发:“老三哪里在做什么生意,他成天赌博,在赌场里输光了所有的钱。”二儿子、三儿子为此翻脸,两人互相揭短,摩擦不断。
  一天,三儿子被人狠狠打了一顿,他认为是二哥找人教训了他,就怒气冲冲地跑到母亲家,当着母亲的面和二哥打了起来。郑学芳夹在中间怎么也拦不住。打斗中,三儿子拾起一块砖头一下砸在哥哥的头上,二儿子顿时血流满面。
  直到这时,郑学芳终于明白那笔巨额财产给她带来了多么大的烦恼。她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声嘶力竭地哭道:“那一笔遗产,我早在从上海回来不久,就平均分成四份了呀……”原来,郑学芳本就打算要将巨款平均分给子女们。可看到儿女们轮番“争宠”,让她担心把钱分给子女们后,自己又落到以前无人照顾的凄凉境地。于是就决定暂时不宣布自己对财产分配的规划。可是,她没想到,金钱的诱惑很快就引发了一场场家庭地震。
  律师提示:按照法律规定,物权人对其物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完全物权,他人不得非法干涉。子女们无权干涉父母如何分配财产,也不能以财产分配不公作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理由。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且男女平等。很多子女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表现出太重的私心,一动“经济”就回避,实在有违孝道。在现实生活中,以赡养为借口,子女攫取老人财产的目的达到后,遗弃、虐待老年人的事情时有发生。老年人更应该掌握主动权,通过办理遗嘱、赠与和继承公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1949年,我随华北大学(人民大学的前身)迁入北京。当时,华北大学在平津等地大量招收青年学子,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各行各业的人才。  1949年9月,我和同学们接到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参加开国大典。这让我和同学们异常兴奋。我们常常夜以继日地进行队列训练,每个人都非常投入,从不叫苦叫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那天,同学们天不亮就起了床。我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天安门广场的指定区域。华北大学的10
期刊
最难忘记的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当时我和哥哥姐姐,都进了学堂。记得那时,老师们用了一周的时间,制作了五星红旗,学校在操场坝上立起了旗杆。少先队员还第一次系上了红领巾。上午,全校师生在一起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第一次看着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我的心激动极了。  接着,便由红旗方阵和秧歌队开道,举行了大游行。鞭炮声、口号声融为一片。我当时参加了秧歌队。因为我身材瘦小,脸型清秀,老师让
期刊
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因为父亲早亡,母亲无力抚养5个孩子,几次想把我抛弃到育婴堂。幸亏,新中国成立了。我成为温州市第一幼儿园的第一届幼儿。因为特殊照顾,我上幼儿园、小学都是完全免费。中学老师又帮助我申请助学金,使我成为同龄人中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我知道有了新中国才有我的新生,北京天安门成为我魂牵梦绕、日思夜想的地方。  “文革”中,我和几个同学参加了北上大串联,一门心思想见到毛主席。但是,在
期刊
1949年初秋,家乡湘西小镇刚解放不久。一天,有人在我们学校前的广场临时立起的支架上安装一个黑色大喇叭,有同学打听到,今天要广播新中国成立大会。  这时,广场上的群众已越聚越多,男女老幼个个感到新奇而兴奋。不一会儿,台上有人喊:北京的大会开始了!安静!接着,大喇叭里传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后来又听见浓重的湖南口音,好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这群孩子确认自己听懂了这一句,于是也学着那声
期刊
我最难忘怀的,是1949年那个星光灿烂的夜晚。  共和国成立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前线,我和我的战友们都趴在广东阳江一个山头的战壕里,堵击着企图逃跑的国民党残敌。他们的三次突击都被我们打回去了,紧接着第四次突击又开始了,这次除了步兵以外,还有坦克车开道。面对眼前的敌情,连长对我说:“指导员,你在这儿指挥,我带七班把他们打回去!”  10月12日这次是敌人的垂死挣扎,火力非常猛烈,又有坦克在前面开道,要把
期刊
8月12日,文化部共享工程離退休干部基层点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向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14个老干部活动站赠送了共享工程设备和文化资源,可以让老干部们欣赏到近450个小时、840部(集)的音乐、舞蹈、戏曲、电影、专题讲座、健康保健、文化专题片等视频资源。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出席启动仪式。  中国歌剧舞剧院离退休职工代表李白成在仪式上激动地表示,文化部把我国最优秀的文化、艺术
期刊
家庭絮语  ■李刚    1919年,我祖父从日本留学回国,西装革履,挽着自己找的媳妇。我曾祖父见了,立即两眼翻白,闭过气去。醒来的第一句话是:“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国将不国!国将不国!”  1939年,我父亲读大学的时候,常忙着上街演讲,游行。我祖父在书房里跺着脚道:“要救亡也得先把书读好,玩这些花架子顶什么用!将来靠什么安身立命呀?”  1959年,我爱读普希金,读莱蒙托夫,常把他们的诗挂在嘴
期刊
在当年一起下乡的荒友里,秦朴算是不起眼的一个,然而就是他,返城以后,在黄金钻饰业这个璀璨夺目的舞台上,连创佳绩,摘金夺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994年,他的戒指作品“鸡冠花”在全国大赛上荣获戒指组的亚军;1996年,他的耳环作品“金秋”,在世界黄金协会(WGC)举办的亚洲足金首饰设计大赛上,一举拿下耳环组最佳设计大奖。  1998年,他精心设计的体现中国风格的戒指作品“紫禁城印象”,在国际
期刊
近日,一则揭露“80后婚姻潜规则”的帖子宣称:“面对父母的逼婚,也只能把结婚作为满足他们期望的手段;这年头谁还会怕结婚,因为离婚根本不是丢人的事……”  更多网友对此文都深有感触,他们说:“虽然有反叛精神,但是父母对自己关心到极致,这个养育之恩让自己很难违抗。越是家庭条件好的,父母越是关心儿女婚事。”但是也有网友反对这种看法:“结婚明明是两个人的事,不该把责任推给父母。”  有关专家称:“80后”
期刊
●幸福不是你要追寻的终点,而是一种旅行的态度。  ●命不能争,运可以造,弱者认命,强者抗命,能者求命,智者造命。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一层秋雨一阵凉,一瓣落花一脉香,一样流年自难忘,一把闲愁无处藏。  ●我万事追求苦尽甘来,但一直解决不了如何先洗完碗再享受美餐。  ●希望是火,失望是烟。生活总是在一边点着火,一边冒着烟。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在想哭的时候还有人逗我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