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它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方面。 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 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发挥出来的。例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时,语言生动、形象、有趣,示范动作准确、优美,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所学动作技术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体育 教学效果 情感诱导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增力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减力的。前者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如情绪好时便记得快、领会深,就是较难的动作,做起来也感到容易,而情绪不好时,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记忆困难,思维迟钝,连平时已掌握的动作也做不好,通常能克服的困难、能超越的障碍也克服不了,超越不了,因而有可能导致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尤其是教学中教师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就可影响、感染学生,使他们精神振作、情绪高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情感的上述功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情感教育)。
那么,我们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去实施情感诱导,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呢?关键是一个“爱”字(有爱心、有耐心)。体育教学的情感教育是以教师对学生“爱”为基础的,教师有爱心、有耐心,对学生寄予很大的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并能较快的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且为满足需要去更加积极向上努力。所以,“爱”是情感诱导的基础,同时也是治疗的良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用诚挚炽热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跟学生打成一片,了解每一个学生心理,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热点和兴奋点,真正达到师生心理相知,心心相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喜欢用教育者身份和高八度调子去压服学生,这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盛气凌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师生之间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人格一旦没得到尊重,自然也无法产生对教师由心所发的尊重,与教师产生了心理上的隔阂,也使得教、学无法得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我们要尊重学生,只有对学生以诚相待、尊重、信任他们,才能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赖的朋友,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是身教诱导。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要做好情感诱导,教师应到学生中去,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把握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挈机,增强教育效果。
二是目光诱导。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时时在变换中传递教育信息,经常在课堂上向学生投注自己的期待:或扫视,或凝视,或严肃,或轻松……这目光的期待,在学生心灵中激起回响。这目光对教师既有鼓励,也有提示。在教育学生时,要少做“裁判”,多当“参谋”,暗示学生相信自己力量,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三是语言诱导。情感诱导中,语言表达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一件事,是关心询问,还是训斥指责,其效果迥然不同。
四是积极肯定,因势利导。教师和学生接触,要随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扑捉学生心灵的火花,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之火,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内在积极。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表露出来的情感,对积极的情感要保护、引导,对消极的情感要及时进行调节、转移、沟通和转化。
五是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无论在教学中或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学生往往无形中形成分明厚薄之情。对聪明伶俐听话的学生,给予许多热情和关爱,对笨拙或调皮的学生给予轻视、冷淡。作为教师不应该这样以好与坏之分对待每一位学生,即使是一个眼神或一句带鼓励的话语,一个轻微的亲昵动作都会使他们难以忘怀,铭记在心里。
六是诱导严而有度。情感诱导的“情”不等于放纵,护短和迁就,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当然严要有“度”,超越了“度”就破坏了“情”。如果老师对学生错误不加分析地一味批评、指责,学生就会误认为老师不通情达理,并造成了逆反心理,这不但没纠正学生缺点错误,反而增大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容易受外界刺激。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关怀、体贴、鼓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师生都应将不良情绪甩到教室、训练场外,要情绪高昂、精神抖擞地走进课室和训练场馆,让整堂体育课、训练课沐浴在和煦春风之中。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得有味,欲罢不能;怎样才能营造这种良好气氛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增进沟通中求化解。
化解的前提是知情,只有详知内情,才能把握学生现实心态,了解他们希望什么,向往什么,需要什么,而要知情,教育者要和学生在心理上架起联系的桥梁,实现情感上的交流。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化解目的呢?
一是以沟通求信任。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来”。教育者真心诚意求得学生的信赖,学生就直抒胸臆,畅吐积怨,教育者才能听其言,观其行,知其情。二是以沟通求理解。教育者教育学生时,如何达到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的效果呢?这离不开相互的接触、理解。学生只有对教育者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误解,增进谅解,自觉接受教育者的规劝、批评。三是以沟通求融洽。教育者由于年龄、职位上的差异往往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敬而远之”。交往中教育者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使他们有种自尊心理,并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样,他们就能大胆反映意见,师生之间的消极情绪将自然得以消释。
二、在自我表率中求化解。
在思想教育中,教育者占主导地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我们随时做好学生的表率,虚心谨慎,真诚坦然,用自己模范行为和实际行动去感化、教育学生。
三、在关心激励中求化解。
首先,要施以爱心。教育实践表明,对学生冷淡无情,是不可能使自己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的。其次,要体现关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本前提,教育者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需求,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学习上给予指导帮助,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娱乐要求。再次,要注重激励。学生情绪处于“低潮”时,教育者多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点滴成绩,微小进步及时予以认可和接受,并给予表扬、奖励,让学生在积极心理体验中,寻找情感上新的“兴奋点”,从而消除怨气,更加积极奋发向上。最后,要教给方法。学生心胸开阔,积极乐观时,他们消极情绪就减少,因此,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寻求解忧除烦的调节方法,使大量消极情绪在自我调适,自我化解中得到消除。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焕发前进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马凌对.《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教学.2001.
[3] 王世风.浅谈师生之间的情感认同[J].教育艺术.2004.
摘 要 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它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方面。 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 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发挥出来的。例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时,语言生动、形象、有趣,示范动作准确、优美,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所学动作技术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体育 教学效果 情感诱导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增力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减力的。前者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如情绪好时便记得快、领会深,就是较难的动作,做起来也感到容易,而情绪不好时,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记忆困难,思维迟钝,连平时已掌握的动作也做不好,通常能克服的困难、能超越的障碍也克服不了,超越不了,因而有可能导致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尤其是教学中教师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就可影响、感染学生,使他们精神振作、情绪高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情感的上述功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情感教育)。
那么,我们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去实施情感诱导,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呢?关键是一个“爱”字(有爱心、有耐心)。体育教学的情感教育是以教师对学生“爱”为基础的,教师有爱心、有耐心,对学生寄予很大的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并能较快的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且为满足需要去更加积极向上努力。所以,“爱”是情感诱导的基础,同时也是治疗的良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用诚挚炽热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跟学生打成一片,了解每一个学生心理,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热点和兴奋点,真正达到师生心理相知,心心相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喜欢用教育者身份和高八度调子去压服学生,这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盛气凌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师生之间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人格一旦没得到尊重,自然也无法产生对教师由心所发的尊重,与教师产生了心理上的隔阂,也使得教、学无法得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我们要尊重学生,只有对学生以诚相待、尊重、信任他们,才能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赖的朋友,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是身教诱导。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要做好情感诱导,教师应到学生中去,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把握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挈机,增强教育效果。
二是目光诱导。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时时在变换中传递教育信息,经常在课堂上向学生投注自己的期待:或扫视,或凝视,或严肃,或轻松……这目光的期待,在学生心灵中激起回响。这目光对教师既有鼓励,也有提示。在教育学生时,要少做“裁判”,多当“参谋”,暗示学生相信自己力量,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三是语言诱导。情感诱导中,语言表达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一件事,是关心询问,还是训斥指责,其效果迥然不同。
四是积极肯定,因势利导。教师和学生接触,要随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扑捉学生心灵的火花,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之火,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内在积极。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表露出来的情感,对积极的情感要保护、引导,对消极的情感要及时进行调节、转移、沟通和转化。
五是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无论在教学中或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学生往往无形中形成分明厚薄之情。对聪明伶俐听话的学生,给予许多热情和关爱,对笨拙或调皮的学生给予轻视、冷淡。作为教师不应该这样以好与坏之分对待每一位学生,即使是一个眼神或一句带鼓励的话语,一个轻微的亲昵动作都会使他们难以忘怀,铭记在心里。
六是诱导严而有度。情感诱导的“情”不等于放纵,护短和迁就,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当然严要有“度”,超越了“度”就破坏了“情”。如果老师对学生错误不加分析地一味批评、指责,学生就会误认为老师不通情达理,并造成了逆反心理,这不但没纠正学生缺点错误,反而增大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容易受外界刺激。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关怀、体贴、鼓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师生都应将不良情绪甩到教室、训练场外,要情绪高昂、精神抖擞地走进课室和训练场馆,让整堂体育课、训练课沐浴在和煦春风之中。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得有味,欲罢不能;怎样才能营造这种良好气氛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增进沟通中求化解。
化解的前提是知情,只有详知内情,才能把握学生现实心态,了解他们希望什么,向往什么,需要什么,而要知情,教育者要和学生在心理上架起联系的桥梁,实现情感上的交流。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化解目的呢?
一是以沟通求信任。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来”。教育者真心诚意求得学生的信赖,学生就直抒胸臆,畅吐积怨,教育者才能听其言,观其行,知其情。二是以沟通求理解。教育者教育学生时,如何达到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的效果呢?这离不开相互的接触、理解。学生只有对教育者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误解,增进谅解,自觉接受教育者的规劝、批评。三是以沟通求融洽。教育者由于年龄、职位上的差异往往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敬而远之”。交往中教育者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使他们有种自尊心理,并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样,他们就能大胆反映意见,师生之间的消极情绪将自然得以消释。
二、在自我表率中求化解。
在思想教育中,教育者占主导地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我们随时做好学生的表率,虚心谨慎,真诚坦然,用自己模范行为和实际行动去感化、教育学生。
三、在关心激励中求化解。
首先,要施以爱心。教育实践表明,对学生冷淡无情,是不可能使自己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的。其次,要体现关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本前提,教育者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需求,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学习上给予指导帮助,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娱乐要求。再次,要注重激励。学生情绪处于“低潮”时,教育者多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点滴成绩,微小进步及时予以认可和接受,并给予表扬、奖励,让学生在积极心理体验中,寻找情感上新的“兴奋点”,从而消除怨气,更加积极奋发向上。最后,要教给方法。学生心胸开阔,积极乐观时,他们消极情绪就减少,因此,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寻求解忧除烦的调节方法,使大量消极情绪在自我调适,自我化解中得到消除。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焕发前进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马凌对.《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教学.2001.
[3] 王世风.浅谈师生之间的情感认同[J].教育艺术.2004.